如何学习心理学?

如何学习心理学

谢谢邀请。学习心理学要遵循基本顺序,可以比较快速取得学习成果。首先是学习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用书里的两本书,一本是基础知识,一本是技能知识。基础知识里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这几门课都要好好学透。另外要学习心理问题有关的领域知识,比如婚姻、恋爱、教育孩子、家庭关系、人际关系、职业规划、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学习心理学体会?

学习心理学体会

我学习心理学的初衷,是被自助助人四个字所吸引,看看,既能帮助自己又能帮助别人,多好的事呀,于是在大学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时就格外重视心理学,后来自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也报了几个班进修,零零碎碎中知道了一些,在学校开了心灵驿站,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是觉察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加强了,在这其中,也学会了管理自己,特别是情绪方面,能够疏导调节自己,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同时也帮助的一些人,让他们更清晰地看见自己,打开了自己的心门并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关系、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学习中的困难等,当你从他人那里得到成功的信息,还有拨云见日的喜悦,那种快乐无以伦比,那就是心理学价值所在,那就是自我价值所在。希望自己一路学习一路收获着,感恩心理学。[祈祷][祈祷][祈祷]@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心理学,应该怎么学?

心理学,应该怎么学

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每个学期都跟我强调好几遍要自学心理学内容,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我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开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真的感慨很多、收获很多,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建议每个人都去看看。这里推荐一些专业的、系统的、权威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可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作者:(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豆瓣评分:8.8原著和译文都很出色的一本书,属于普及读物。

中文名的翻译有点误导读者,其实整本书侧重在于HOW上面,而不是在于心理学的结论和理论,而是在讲科学,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原因。这本书是澳大利亚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本对于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写论文、做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简单说几个我的收获:1.可解的问题意味着可检验的理论,而可检验的理论就是可以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

所有模棱两可到令自己永远不会错的理论,都是无价值的。2. 相关不等于因果。看起来联系紧密的两件事,可能不存在直接关联,即A不会导致B,B也不会导致A,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潜在的变量C。3. 实验环境要能够分离不同的变量,并独立操纵其变化,才能发现事物真正的因果律和联系。控制的作用包括,确定基线,排除干扰。

4.更多时候,新的、更好的理论是对旧理论的渐进整合,而非颠覆或跃进。换言之,好的新理论能在解释原来所有老问题的基础上,成功地解释一些新问题。只能解释新问题而无法兼容老问题的理论,价值不大。5. 很多理论的结论都是基于概率的,不能保证100%准确。但人们容易被鲜活的个案所影响,忽视概率信息的意义,对理论横加指责。

社会心理学作者: [美] 戴维·迈尔斯 豆瓣评分:9.0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但是这本书翻译的很多地方都不太通顺~~不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翻译腔挺重的。。。进化心理学作者: David M·Buss 豆瓣评分:8.8其中关于人的动物性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为什么喜欢喝酒,喜欢油脂和糖,小孩为什么不吃某些蔬菜,孕妇为什么会呕吐,人为什么怕蛇;女性为什么偏好有钱有地位的男性,男性为什么偏好年轻貌美的女性,而美丽的标准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比父亲多,为什么愿意对亲戚比一般人付出更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合作与友谊,也会有攻击和战争,为什么男女永远有冲突。

这十万个为什么在《进化心理学》中都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人格心理学作者: Jerry M·Burger 豆瓣评分:8.9本书围绕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人格理论流派,对有关人格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系统、精辟、清晰~但只是介绍理论和现状,对培养思维没有帮助。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作者: [美] 罗杰·霍克 豆瓣评分:9.3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本书所选的大多数实验我都觉得很有代表性,而且结构很好,每个项研究都分成理论假设、实验、结论、批评、近期应用几个小节。

书中虽然对弗洛伊德有很高的评价 但也更多的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无法验证 可验证的部分被大量的证伪。 提到心理治疗,平时一口咬定心理学是科学的心理学家也说道目前心理治疗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 很多精神鉴定不能准确的区分精神病人和正常人。 一些所谓解读病人潜意识的测验信度和效度严重成问题 怎么解读受治疗师本人的主观影响极大。

PS:本书的纸张质量和排版非常好 读起来很舒服。心理学与生活作者: [美] 理查德·格里格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豆瓣评分:9.4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第一品牌书,在美国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美国ETS 将《心理学与生活》推荐为GRE 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

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 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点全面,观点、实验权威、严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作者: Philip G. Zimbardo / Robert L. Johnson / Vivian Hamilton豆瓣评分:9.5全书分为14个专题,涵盖了当代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每个专题都由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引起,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和核心概念,引领读者进行深入剖析。

第7版还在每章末尾新增了批判性思维版块,指导读者对14个遭到广泛误解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附带有效阅读的方法,每章前面的导读也很重要,跟着导读带着问题读的方式很适合我。虽然是学术教科书,涉及大量术语及词汇,结合了例子 数据和实际应用,加上自己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觉得很有意思。很适合心理学入门或者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

学习心理学需要什么条件?

学习心理学需要的条件不多,主要是选择好学习的方向以及想学习的原因及目的。第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是感兴趣还是以后想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第二 弄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如若是感兴趣,自己可以先从网上看看公开课,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可能也不会太清楚感兴趣的具体方向。防止受太多伪心理学的荼毒第三如若有一些心理学基础,可以加以更加系统专业的学习,建议去国内比较知名的学校就读,国内目前比较好的心理学院校当属中科院心理所,北大,清华,浙大等院校。

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正如其他答主所说,“具备心理知识”并不等价于“能够一眼看穿别人”。不过,学习心理学确实能帮助人们对他人的表情、情绪、行为等更加敏锐(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同理心就可以让我们更能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这种敏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人。 另外,心理学也有大量基于实证与临床经验的关于“人格”的研究,包括“不同的人格特质通常会有哪些表现”,这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人在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倾向”。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判断人格的小技巧。1. 总说别人好的人,往往自己也是个好人对他人做出更多积极评价的人,自身人格中的积极面也更突出。简单来说就是,总是说别人好的人,往往自己也是个好人。而认为别人是冷漠、善妒、焦虑、虚伪、贪婪的人,他本身人格的黑暗面也更突出。2. 走路步幅大的人更外向,步幅小的人情绪更稳定走路方式也能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质。

有研究发现,走路姿态更随意、肢体活动范围更广的人,个性更为外向;而步幅更小、频率更慢的人,通常是情绪更稳定的人。3. 一个人的言谈也是人格的反映外向性高的人,说话声音较大,会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补充表达。他们不会对谈话感到无聊,甚至可能有些话痨开放性高的人很容易就和不那么熟悉的人谈到自己较为私人的东西,比如愿望、未来的计划等等,他们也对新鲜事物持开放的态度,愿意谈论多样的话题。

宜人性高的人在谈话中总是显得很享受,他们会频频点头或微笑,表现出对话题很感兴趣的样子。责任心高的人喜欢在谈话中展现自己的聪明,同时也会和对方保持眼神交流。情绪不够稳定的人,总是在谈话中试图寻求对方的肯定。他们可能会显得有些紧张,也容易感到尴尬,有时甚至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4. 脸宽的人更具领袖气质心理学研究发现,面部较宽的人常被认为更有领袖气质和野心,且个性上更坚毅、独断,比如马云和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图自网络)不过,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单凭这些结论去判断一个人。无论你试图了解谁,这个了解的过程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你与对方长时间的相处、相互熟悉,才能逐步了解的(即便对你非常熟悉的人,也很难说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一眼看穿对方的心思)。对于学心理学的人来说亦是如此,根据经验和知识做出的判断只能作为参考,如果想要更了解一个人,只有通过与他深入接触才能做到。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3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帮每个人学会幸福生活。 关注KnowYourself 微信公众号,可预约国内最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ReferenceFunder, D.C. (1995). On the accuracy ofpersonality judgment: A realistic approach.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4),652-670.Lebowitz, S. (2016). 9 things people canfigure out about your personality just by looking at you. Business Insider.Thoresen, J.C., Vuong, Q.C.,


文章TAG:10本心理学经典  学习心理学  心理  心理学  经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