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点评网

看来还得在那个网站消费,我以前在拉手网就是,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以后买东西就用支付宝,之类的付款,网站预存很麻烦。

大众点评网

2,最近进中关村看论坛常常自动弹到汽车点评网去了怎么回事

可能是浏览器被劫持 ,用杀毒软件修复一下你的浏览器, 或许你还可以试试chrome浏览器,

最近进中关村看论坛常常自动弹到汽车点评网去了怎么回事

3,请问汽车之家论坛里怎么会有那么多问题车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一般车型都会有群,QQ群或者微信群,贴吧论坛等,方便大家交流。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一般车型都会有群,QQ群或者微信群,贴吧论坛等,方便大家交流。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2017年共收到车主针对汽车产品及服务问题投诉50770宗,投诉量较2016年增长了13.5%, 其中涉及179个国内在售汽车品牌的890余款车型。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投诉量不仅开创了车质网自成立以来年投诉量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宣告国内汽车消费者的投诉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维度。从2017年的投诉回复情况看,大部分车企对车质网接到的车主诉求越发重视,回复率100%的车企达35家,较2016年增加了10家。一、投诉总量呈阶梯式增长 12月份投诉量最高2017年,车质网共收到有效投诉50770宗,较2016年增加了6028宗,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投诉总量基数的不断上升,2017年环比增长比例进一步放缓至13.5%。统计表明,自12365auto.com上线至今,近8年的时间里已累计采集到车主关于车辆故障、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真实投诉超过20万宗,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汽车消费者进行投诉的重要渠道之一。逐月来看,车质网在2017年12月收到的有效投诉量5592宗,刷新了月均投诉量的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17.6%。另一投诉高发月份为11月,投诉量同样超过了5000宗。值得注意的是,“3·15”期间的投诉已经不是全年投诉的最高点,说明汽车消费者对于投诉更加理性,国内汽车投诉呈现出常态化趋势。二、广东、江苏、山东仍为投诉高发区域从投诉区域上看,2017年投诉高发区域前三名依然为广东省、江苏省以及山东省,投诉比例接近总投诉量的30%。其中在质量问题投诉中变速箱异响及顿挫、发动机异响以及车内异味为主要故障点;在服务问题中,服务态度、人员技术及承诺不兑现问题居多,值得消费者关注。三、自主品牌投诉占比逐年增长 美系品牌增速明显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投诉总量中合资品牌占比虽然依旧最大,但已低于50%,较去年同期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与合资品牌相比,2017年自主品牌的投诉量和占比双双增长,其中投诉量较2016年上涨23.2%,占比则上升6个百分点。进口品牌投诉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2017年接到相关投诉1037宗,占总投诉量的2.1%。自主品牌投诉量自2013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和2017年投诉量提升明显,占比已与合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细分国别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投诉量自主品牌仍高居第一位,占总体投诉量的48.4%,占比接近50%。伴随着自主品牌汽车销量高速增长,一些质量及服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应引起消费者注意;合资品牌中,除法系品牌投诉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国别品牌的投诉量较2016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美系品牌增幅最大,且投诉量依然超过了10000宗,远高于其他国别品牌。此外,德系品牌增幅也很明显,年投诉量首次超过5000宗。四、SUV/MPV投诉量激增 小型车投诉量回暖以车型的历年数据对比来看,2017年车型投诉量排行与往年基本一致。紧凑型车投诉量仍排在第一位,与2016年相比投诉量增加1811宗;其次为SUV车型,投诉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2631宗,涨幅较大;此外,除小型车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88宗外,其余各车型投诉量均有上浮。五、新车质量问题凸显 值得关注从车型年款的角度分析数据发现,在新车购买后的三年内是投诉的高发期,新车质量是目前汽车市场上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与2016年车型年款数据比对后发现,2016款和2017款车型投诉量上涨明显,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5480宗和7575宗,而2015款车型投诉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另外,新车(2018款)投诉量达307宗,新车质量问题正逐步凸显,值得关注。细化到首次故障时间分布中可以看到,车辆在使用1-3年发生的故障占比最高,占比达26%;在使用一个月内发生故障的投诉量同样超过万宗,占比为21%,新车质量问题依然很严峻,亟待解决。六、质量问题投诉增幅减缓 综合问题逐步凸显投诉类型分为质量问题投诉、服务问题投诉和综合问题投诉三大部分。在2017年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单纯的质量问题投诉量依旧远大于服务问题投诉和综合问题投诉,且近五年来投诉量持续增长,但增幅趋于减缓。2017年质量类问题投诉量环比增长6.6%,服务类问题投诉环比增长17.6%。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类问题投诉环比增幅高达66.4%,从侧面说明当前汽车消费投诉逐步形成多样化趋势。七、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变速器问题集中统计表明,2017年质量类问题投诉仍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部分。其中,2017年共收到车身附件及电器系统投诉问题2805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411个;其次,发动机投诉问题1554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920个。此外,除轮胎和制动系统投诉下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在2017年故障问题排名TOP20中,变速箱异响问题依旧排名首位,投诉较去年增加逾900个;变速箱顿挫问题取代发动机异响排名第二,投诉环比增加1145个;发动机异响问题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以3024个投诉排名第三位。此外,减震器异响和车身生锈问题环比涨幅明显,值得关注。2017年车质网收到的质量类问题投诉中,自主品牌总量和占比均超越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占比为53.8%,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和变速器三类问题。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投诉最多,为14995个,其次为发动机7796个和变速器7414个;合资品牌占比为44%,主要问题同样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和变速器三类问题。2017年汽车质量类问题投诉中,有55.3%的投诉涉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具体到各国别自身的纵向比较中发现,除法系品牌外,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其余各国别品牌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投诉占比最高。通过各国别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与其他国别品牌相比,韩系品牌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投诉比例最高,表明韩系品牌产品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遭遇消费者的抱怨较多。从车型方面看,紧凑型车、SUV、中型车、小型车、MPV、中大型车、微型车所涉及的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问题投诉占比最高。通过对各车型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中大型车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比例在所有车型中是最高的,比例超过了50%;SUV车型在制动系统方面的表现稍差,相关问题投诉的比例最高。八、服务态度问题突出 人员技术问题显现在服务类问题投诉中,2017年服务类问题投诉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占比最高的服务态度问题同比大幅上51%,占比第二的其他原因问题同比上涨4.1%;2017年共收到人员技术方面问题1906个,占服务类问题投诉量的15.3%,同比上涨14%,人员技术方面的问题逐步开始显现。2017年,服务类问题投诉也成为投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服务态度问题方面表现突出,以合资品牌最为明显,占合资品牌全部服务类问题投诉34.5%,占进口品牌42.5%,占自主品牌37.3%;除此以外,人员技术、销售欺诈方面相关投诉也高于其他方面。整体上来看,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共计4615个,为表现最突出的问题;从国别品牌方面看,服务态度问题也是各国品牌服务类投诉中最突出的问题。通过各国别品牌横向比较发现,美系品牌在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占比最高,相关问题较为突出;除此以外,自主品牌在人员技术方面的投诉比例最高;日系品牌在承诺不兑现方面的投诉最为突出。从车型方面看,所有车型在服务问题方面的投诉均以服务态度问题占比最高。通过各车型横向比较可以看到,SUV车型在承诺不兑现问题方面投诉占比最高;大型车在销售欺诈问题方面的投诉最为集中;跑车则在服务态度问题上的投诉比例最高。九、厂家受理及回复率实现稳定增长统计表明,目前车企(包括轮胎生产企业)对于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2017年共有近80家车企、10家轮胎企业受理了车质网接到的投诉,回复总数约为45356条,占2017年车质网接到投诉总量的89.3%。而在剩余的未回复投诉问题中,部分车企或出于自身情况考量,虽未给予回复,但也大都进行了处理。种种迹象表明,车质网作为第三方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已经成为当下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一股特殊的力量,在消除汽车消费领域服务信息不对等、帮助企业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7年共有近80家国内外车企受理并解决车质网接到的投诉问题,受理投诉案件49705宗,其中厂家已回复案件占已受理案件的91%。其中,有33家车企投诉回复率达到了100%,以下为投诉回复率在100%的车企榜单(顺序不分先后):投诉回复率反映出的是厂家对于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而处理方案是否令人满意还要由消费者评判。2017年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已得到消费者评分的车企逾百家,以3.5分为达标线,共有13家车企得到多位消费者的认可,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最大。数据显示,2017年可受理车质网投诉的轮胎厂家共有10家,与2016年持平。固特异、锦湖、耐克森、倍耐力轮胎在今年的投诉中处理态度积极,回复率均在50%以上,其中固特异轮胎虽投诉量偏高但回复率达到了94%,服务方面的努力不可谓不大,相比之下,普利司通则要逊色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涉及的轮胎品牌中,倍耐力轮胎回复率达到了100%。2017年,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联合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布《2017年度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汽车类投诉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用户对汽车产品质量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在对2017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客观评估车企对投诉的缓解能力和效果,测量客诉事件对品牌的最终影响,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还发布了2017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指数CCRI和2017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影响品牌购买指数IBPI。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指数CCRI(Customer Complaints Relief Index)旨在帮助乘用车企业和4S店全面、清晰、准确地廓清各种影响用户满意度并导致不满和投诉的关键信息,如:用户投诉行为特点、心理状态、行为级别、人群画像、产品满意度、投诉对品牌的影响度及客诉解决率对舒缓效果的作用力等。该指数包含5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解决问题满意度、事件后品牌信任度、品牌产品质量感知、再次购买意愿、向他人推荐意愿。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影响品牌购买指数IBPI(Influence of Brand Purchase Index)则是对CCRI的5个重要评价指标中“再次购买意愿”和“向他人推荐意愿”这两项心理意愿数据的研究分析成果。注:CCRI采用正向数值排序,数值越高则投诉缓解情况表现越好注:IBPI采用正向数值排序,数值越高则投诉缓解之后用户对相关品牌的再次购买意愿越强总结:从2017年整体投诉情况来看,共性问题的投诉情况有所增加,质量缺陷问题,特别是新车质量问题更多地被暴露出来。对于集中性、爆发性、持续性的投诉问题是车企应该首要了解并及时解决的。汽车在给人带来便捷和享受的同时,对于安全及舒适问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车质网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通过对客诉数据进行收集分类、系统分析,能够有效地发现和理清车辆在质量缺陷问题中的短板,帮助更多消费者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解决更多已购车辆当中的客诉问题。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一般车型都会有群,QQ群或者微信群,贴吧论坛等,方便大家交流。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一般车型都会有群,QQ群或者微信群,贴吧论坛等,方便大家交流。首先确定自己有没有指标,或者拍到号牌的钱。其次确定自己的预算,喜欢法拉利的有很多,买得起养得起的少之又少。第三,确定自己的需求。跑高速多不多,是就自己开车还是有其他家人需要开。运载能力要求有没有,通过能力到底有没有刚需,平常要拉几个人?变速箱的形式有没有要求。是不是准备跑网约车来补贴一下用车成本,是不是有商务需求。第四 查询论坛的车主口碑 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确定能不能接受第五 微博搜一下车主的用车感受第六 确定喜欢的车型 试乘试驾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一般车型都会有群,QQ群或者微信群,贴吧论坛等,方便大家交流。首先确定自己有没有指标,或者拍到号牌的钱。其次确定自己的预算,喜欢法拉利的有很多,买得起养得起的少之又少。第三,确定自己的需求。跑高速多不多,是就自己开车还是有其他家人需要开。运载能力要求有没有,通过能力到底有没有刚需,平常要拉几个人?变速箱的形式有没有要求。是不是准备跑网约车来补贴一下用车成本,是不是有商务需求。第四 查询论坛的车主口碑 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确定能不能接受第五 微博搜一下车主的用车感受第六 确定喜欢的车型 试乘试驾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2017年共收到车主针对汽车产品及服务问题投诉50770宗,投诉量较2016年增长了13.5%, 其中涉及179个国内在售汽车品牌的890余款车型。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投诉量不仅开创了车质网自成立以来年投诉量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宣告国内汽车消费者的投诉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维度。从2017年的投诉回复情况看,大部分车企对车质网接到的车主诉求越发重视,回复率100%的车企达35家,较2016年增加了10家。一、投诉总量呈阶梯式增长 12月份投诉量最高2017年,车质网共收到有效投诉50770宗,较2016年增加了6028宗,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投诉总量基数的不断上升,2017年环比增长比例进一步放缓至13.5%。统计表明,自12365auto.com上线至今,近8年的时间里已累计采集到车主关于车辆故障、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真实投诉超过20万宗,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汽车消费者进行投诉的重要渠道之一。逐月来看,车质网在2017年12月收到的有效投诉量5592宗,刷新了月均投诉量的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17.6%。另一投诉高发月份为11月,投诉量同样超过了5000宗。值得注意的是,“3·15”期间的投诉已经不是全年投诉的最高点,说明汽车消费者对于投诉更加理性,国内汽车投诉呈现出常态化趋势。二、广东、江苏、山东仍为投诉高发区域从投诉区域上看,2017年投诉高发区域前三名依然为广东省、江苏省以及山东省,投诉比例接近总投诉量的30%。其中在质量问题投诉中变速箱异响及顿挫、发动机异响以及车内异味为主要故障点;在服务问题中,服务态度、人员技术及承诺不兑现问题居多,值得消费者关注。三、自主品牌投诉占比逐年增长 美系品牌增速明显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投诉总量中合资品牌占比虽然依旧最大,但已低于50%,较去年同期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与合资品牌相比,2017年自主品牌的投诉量和占比双双增长,其中投诉量较2016年上涨23.2%,占比则上升6个百分点。进口品牌投诉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2017年接到相关投诉1037宗,占总投诉量的2.1%。自主品牌投诉量自2013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和2017年投诉量提升明显,占比已与合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细分国别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投诉量自主品牌仍高居第一位,占总体投诉量的48.4%,占比接近50%。伴随着自主品牌汽车销量高速增长,一些质量及服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应引起消费者注意;合资品牌中,除法系品牌投诉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国别品牌的投诉量较2016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美系品牌增幅最大,且投诉量依然超过了10000宗,远高于其他国别品牌。此外,德系品牌增幅也很明显,年投诉量首次超过5000宗。四、SUV/MPV投诉量激增 小型车投诉量回暖以车型的历年数据对比来看,2017年车型投诉量排行与往年基本一致。紧凑型车投诉量仍排在第一位,与2016年相比投诉量增加1811宗;其次为SUV车型,投诉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2631宗,涨幅较大;此外,除小型车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88宗外,其余各车型投诉量均有上浮。五、新车质量问题凸显 值得关注从车型年款的角度分析数据发现,在新车购买后的三年内是投诉的高发期,新车质量是目前汽车市场上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与2016年车型年款数据比对后发现,2016款和2017款车型投诉量上涨明显,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5480宗和7575宗,而2015款车型投诉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另外,新车(2018款)投诉量达307宗,新车质量问题正逐步凸显,值得关注。细化到首次故障时间分布中可以看到,车辆在使用1-3年发生的故障占比最高,占比达26%;在使用一个月内发生故障的投诉量同样超过万宗,占比为21%,新车质量问题依然很严峻,亟待解决。六、质量问题投诉增幅减缓 综合问题逐步凸显投诉类型分为质量问题投诉、服务问题投诉和综合问题投诉三大部分。在2017年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单纯的质量问题投诉量依旧远大于服务问题投诉和综合问题投诉,且近五年来投诉量持续增长,但增幅趋于减缓。2017年质量类问题投诉量环比增长6.6%,服务类问题投诉环比增长17.6%。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类问题投诉环比增幅高达66.4%,从侧面说明当前汽车消费投诉逐步形成多样化趋势。七、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变速器问题集中统计表明,2017年质量类问题投诉仍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部分。其中,2017年共收到车身附件及电器系统投诉问题2805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411个;其次,发动机投诉问题1554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920个。此外,除轮胎和制动系统投诉下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在2017年故障问题排名TOP20中,变速箱异响问题依旧排名首位,投诉较去年增加逾900个;变速箱顿挫问题取代发动机异响排名第二,投诉环比增加1145个;发动机异响问题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以3024个投诉排名第三位。此外,减震器异响和车身生锈问题环比涨幅明显,值得关注。2017年车质网收到的质量类问题投诉中,自主品牌总量和占比均超越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占比为53.8%,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和变速器三类问题。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投诉最多,为14995个,其次为发动机7796个和变速器7414个;合资品牌占比为44%,主要问题同样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和变速器三类问题。2017年汽车质量类问题投诉中,有55.3%的投诉涉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具体到各国别自身的纵向比较中发现,除法系品牌外,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其余各国别品牌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投诉占比最高。通过各国别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与其他国别品牌相比,韩系品牌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投诉比例最高,表明韩系品牌产品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遭遇消费者的抱怨较多。从车型方面看,紧凑型车、SUV、中型车、小型车、MPV、中大型车、微型车所涉及的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问题投诉占比最高。通过对各车型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中大型车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比例在所有车型中是最高的,比例超过了50%;SUV车型在制动系统方面的表现稍差,相关问题投诉的比例最高。八、服务态度问题突出 人员技术问题显现在服务类问题投诉中,2017年服务类问题投诉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占比最高的服务态度问题同比大幅上51%,占比第二的其他原因问题同比上涨4.1%;2017年共收到人员技术方面问题1906个,占服务类问题投诉量的15.3%,同比上涨14%,人员技术方面的问题逐步开始显现。2017年,服务类问题投诉也成为投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服务态度问题方面表现突出,以合资品牌最为明显,占合资品牌全部服务类问题投诉34.5%,占进口品牌42.5%,占自主品牌37.3%;除此以外,人员技术、销售欺诈方面相关投诉也高于其他方面。整体上来看,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共计4615个,为表现最突出的问题;从国别品牌方面看,服务态度问题也是各国品牌服务类投诉中最突出的问题。通过各国别品牌横向比较发现,美系品牌在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占比最高,相关问题较为突出;除此以外,自主品牌在人员技术方面的投诉比例最高;日系品牌在承诺不兑现方面的投诉最为突出。从车型方面看,所有车型在服务问题方面的投诉均以服务态度问题占比最高。通过各车型横向比较可以看到,SUV车型在承诺不兑现问题方面投诉占比最高;大型车在销售欺诈问题方面的投诉最为集中;跑车则在服务态度问题上的投诉比例最高。九、厂家受理及回复率实现稳定增长统计表明,目前车企(包括轮胎生产企业)对于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2017年共有近80家车企、10家轮胎企业受理了车质网接到的投诉,回复总数约为45356条,占2017年车质网接到投诉总量的89.3%。而在剩余的未回复投诉问题中,部分车企或出于自身情况考量,虽未给予回复,但也大都进行了处理。种种迹象表明,车质网作为第三方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已经成为当下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一股特殊的力量,在消除汽车消费领域服务信息不对等、帮助企业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7年共有近80家国内外车企受理并解决车质网接到的投诉问题,受理投诉案件49705宗,其中厂家已回复案件占已受理案件的91%。其中,有33家车企投诉回复率达到了100%,以下为投诉回复率在100%的车企榜单(顺序不分先后):投诉回复率反映出的是厂家对于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而处理方案是否令人满意还要由消费者评判。2017年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已得到消费者评分的车企逾百家,以3.5分为达标线,共有13家车企得到多位消费者的认可,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最大。数据显示,2017年可受理车质网投诉的轮胎厂家共有10家,与2016年持平。固特异、锦湖、耐克森、倍耐力轮胎在今年的投诉中处理态度积极,回复率均在50%以上,其中固特异轮胎虽投诉量偏高但回复率达到了94%,服务方面的努力不可谓不大,相比之下,普利司通则要逊色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涉及的轮胎品牌中,倍耐力轮胎回复率达到了100%。2017年,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联合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布《2017年度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汽车类投诉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用户对汽车产品质量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在对2017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客观评估车企对投诉的缓解能力和效果,测量客诉事件对品牌的最终影响,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还发布了2017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指数CCRI和2017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影响品牌购买指数IBPI。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指数CCRI(Customer Complaints Relief Index)旨在帮助乘用车企业和4S店全面、清晰、准确地廓清各种影响用户满意度并导致不满和投诉的关键信息,如:用户投诉行为特点、心理状态、行为级别、人群画像、产品满意度、投诉对品牌的影响度及客诉解决率对舒缓效果的作用力等。该指数包含5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解决问题满意度、事件后品牌信任度、品牌产品质量感知、再次购买意愿、向他人推荐意愿。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影响品牌购买指数IBPI(Influence of Brand Purchase Index)则是对CCRI的5个重要评价指标中“再次购买意愿”和“向他人推荐意愿”这两项心理意愿数据的研究分析成果。注:CCRI采用正向数值排序,数值越高则投诉缓解情况表现越好注:IBPI采用正向数值排序,数值越高则投诉缓解之后用户对相关品牌的再次购买意愿越强总结:从2017年整体投诉情况来看,共性问题的投诉情况有所增加,质量缺陷问题,特别是新车质量问题更多地被暴露出来。对于集中性、爆发性、持续性的投诉问题是车企应该首要了解并及时解决的。汽车在给人带来便捷和享受的同时,对于安全及舒适问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车质网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通过对客诉数据进行收集分类、系统分析,能够有效地发现和理清车辆在质量缺陷问题中的短板,帮助更多消费者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解决更多已购车辆当中的客诉问题。
车评人的嘴,骗人的鬼。宁愿看广告,也别信车评。广告最起码有广告法约束呢,车评人拿起嘴就敢说。不光是车评人,所有评测节目、文章,都只能做参考。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王自如和罗永浩之间的对话,自诩中立客观,却接受着手机厂商的充值。这也是所有车评的宿命,必然被利益所驱动。你问哪个网站上的车评是相对靠谱的,我回答了,告诉你谁谁谁,哪个哪个哪个?你想一想,我靠谱吗?你看我现在头上也挂了个汽车领域的黄V,告诉你,我开过的车不超过20辆。我就是个车主,买了唐之后对新能源比较感兴趣,稍微有一点点从使用方面的研究。你问我二十年前的皇冠怎么样?对不起,没开过,那时候还没本呢。你问我布加迪提速什么感觉,让我试我都不试,怕撞了赔不起。最近就是在插混车领域回答一些问题,毕竟有真是体会嘛,这黄V加上了,有人问我,博越和CS75P怎么选?我说不知道。不知道,才是最负责任,最真实的答案。车评人会怎么说?博越1.8T的发动机油耗较高,但是舒适性,NVH做得不错,有豪华车的感觉,CS75 plus的2.0T和8AT是黄金动力组合,配置丰富,只是NVH做得不好,风噪、胎噪很明显,影响舒适度……看见了吗?我上面说了一大堆废话——你真要买车,外观内饰怎么样,空间大还是小,风噪胎噪究竟如何,去4S店转一圈啊!一些车评人说空间,我坐进去之后头部空间两拳两指——你座椅怎么调的?你多高?哪怕都一米八两个小伙,有人脖子长有人腿长。你感觉舒服的座椅我感觉未必舒服。而且,你想,一个车评人,他开过的车多,更容易作比较,可是他会轻易地下结论,作比较吗?今天长安给他充值,他说CS75好,明天吉利给钱他当然推荐吉利。如果公正客观地讲,其实俩车都不错。都那么多买的,也没大规模维权,就都挺好,买谁都没毛病,就看你喜欢哪个了。就算他开过的车多,可是质量怎么样,他有发言权吗?没有!比如说我是一代唐车主,我唐开了3年多没大毛病,我只是对我这辆唐有发言权——这辆车3年没毛病,不代表6年后没毛病,十年后没毛病。而且也不代表所有的唐都能保证3年没事。更不能证明比亚迪所有的车都质量靠得住。这是逻辑。想不被忽悠,你自己得有逻辑,自己会判断。那么,汽车之家可信吗?我在汽车之家上作为唐车主发过三个长贴,一个是提车作业,一个是车友会组织的活动游记,之所以要发是因为当时唐车友群里有人说发帖加精华有200块钱奖励,我一个写小说的,写东西也不费什么劲,就写呗,两个帖子赚了400。我不知道这笔钱是比亚迪营销部门给我的还是汽车之家给我的,是在群里以红包的形式发的。后来还写过一个油耗评测,这是完全自发的,没拿过钱。还有一次,也是车友群里的消息,开一个新能源车主座谈会,这也不知道比亚迪搞的还是某个第三方机构搞的,里面8个人,7个是唐车主,1个荣威rx5插混车主。就是问我们对唐的使用感受,为什么选择唐,还有问我们对48V轻混的看法——那是我第一次了解48V轻混。后来有一些对唐的改进建议被唐100和唐二代吸取了。我记得当时我提的建议是加入增程模式和电池加温保续航,解决冬天续航衰减的问题,现在DM3.0这两项技术都有了,很有成就感。有点跑题,那次也拿了200块钱。不过和汽车之家就没啥关系了。话说到这,汽车之家可信吗?你自己判断。最后,咱选车的时候信谁?你不懂车,于是别人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于是什么宝来、朗逸、卡罗拉、轩逸销量常年居高不下。你不懂车,问老司机,老司机开车行,他选车不行啊!你问问那个老司机,他开过几辆车,我敢说不超过十辆。他说什么车好——市面上这么多车,他没开过,甚至没见过怎么能给你一个靠谱的答案?而且我常说,老司机的观念、经验也都是老的,他开了十年日系车没坏,觉得日系车靠谱,那是十年前的日系车,和今天不一样。他说国产车不行,那也是十年前的国产车!你不懂车,这就是原罪。怎么办?了解一下不就完了吗?车评人说什么空间大,配置高,油耗低,动力足——别信,自己看数据。有人说唐DM油耗17个,我看了就想骂街,这不是纯车黑吗?我正常行驶开出6个来,你光原地开空调,要么就大脚油门万极速,那油耗能不高吗?我教您怎么看!咱就拿汽车之家举例,看一辆车动力怎么样?那有数据,百公里加速多少,成绩放在那你做不了假。对比官方数据就好了。一辆百公里加速10S的车,厂家不敢给你标8S。如果没有官方数据,就要看车型详解里面的实测了,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门道,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方法都会影响测试成绩。也就是说这个测试也是可充值的,看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再看口碑,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肉,结合百公里11秒的成绩,你可以做出判断了。如果大部分车友都说这车动力强劲,估计评测的车评人也不敢给你往10秒以外去开。而且这个评测不仅仅有一家做,你对这车感兴趣,车评容易找,兼听则明。油耗:车评人往往会开一圈,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到原来的加油站加油,算里程。这事我也干过,可是还觉得不够客观。为啥?路况不同,驾驶习惯不同。那一辆车油耗怎么看?所谓市区油耗没有任何参考意义——说比亚迪唐17个油的也是这么测的,其实大堵车,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你原地开空调,油耗70个也有可能。路况差距太大,没办法比较。如果说A和B两辆车谁省油?你直接看工信部油耗。虽然和实际油耗差距很大,但毕竟是同一个条件下测出来的,对比一下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比如说A车工信部油耗7.1,B车工信部油耗6.7,真正开的话,B肯定比A省油,只是多少的问题了。第一看工信部油耗,第二看网友实测的匀速120KM高速油耗,这当然也不算特别客观,但是可以侧面了解一下车辆的风阻系数。至于说省道的油耗,基本上和工信部油耗差不多,借鉴意义不大。空间、内饰、外观——别听车评人哔哔,你自己去看,你喜欢谁都拦不住,你不喜欢,他说出花来都没用。说操控,舒适性——操控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也别听车评人说,自己去预约试驾,你要是新手,觉得自己摸不清的话,让一个信得过的老司机帮你试驾一下,说说感受,简单说就是车好不好开。有的车油门点轻了没反应,踩深一点往前窜,那你就别买。舒适性就更容易了,坐上去试试,走点颠簸路面感觉一下。你后排坐着都窝得慌那就换个大尺寸的。质量——这是谁都没资格说的东西。不过也有办法,第一,看质保。A车保3年10万公里,B车保8年15万公里,那就买B车。第二,看投诉。车质网查一下,看看投诉都集中在哪。你说中控黑屏死机,重启一下就好了,这问题不大。你要说发动机异响,机油乳化,这要是等你发动机坏了,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你就要慎重了。一个两个是个例,如果一款车投诉好几十,这就算通病了,这类车你最好躲远点。第三,你要买的如果是热门车,马路边看见了,递颗烟和车主聊两句:这车开多长时间了?落地多少钱?感觉怎么样,不光好坏你心里有数,去提车的时候价格也有底了。安全——看中保研碰撞测试,看车祸(两车相撞类的),都什么样的车主死得多。说帕萨特断A柱,不是还有车评人洗地吗?说现在新款做出了改进。天底下就你一款车了吗?有时候,车企就只有一次机会,补救?晚了!可能新款帕萨特安全没问题了,可能大众的迈腾、宝来和帕萨特不一样,但是,我真是没得选吗?我不买你,不需要你一定会断A柱,我不买你,只需要有断的风险就够了。我是大众一生黑,顺嘴一黑,不客观,不理性,只有愤怒。此刻我是个车评人,你别信。最后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了一圈,你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车,可以被所谓车评人的嘴忽悠的小白了。这时候按照你所了解的知识,结合你自己需求去选择,一定不会比别人给你推荐的差。最后说一句,被问我15万轿车怎么选,问我就是比亚迪插混,十万元就是二手比亚迪插混。我不是比亚迪的托,只是有因为开过插混之后,感觉所有燃油车都是渣渣,汽车还用加油,简直没天理。一般车型都会有群,QQ群或者微信群,贴吧论坛等,方便大家交流。首先确定自己有没有指标,或者拍到号牌的钱。其次确定自己的预算,喜欢法拉利的有很多,买得起养得起的少之又少。第三,确定自己的需求。跑高速多不多,是就自己开车还是有其他家人需要开。运载能力要求有没有,通过能力到底有没有刚需,平常要拉几个人?变速箱的形式有没有要求。是不是准备跑网约车来补贴一下用车成本,是不是有商务需求。第四 查询论坛的车主口碑 第三方平台的投诉确定能不能接受第五 微博搜一下车主的用车感受第六 确定喜欢的车型 试乘试驾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2017年共收到车主针对汽车产品及服务问题投诉50770宗,投诉量较2016年增长了13.5%, 其中涉及179个国内在售汽车品牌的890余款车型。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投诉量不仅开创了车质网自成立以来年投诉量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宣告国内汽车消费者的投诉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维度。从2017年的投诉回复情况看,大部分车企对车质网接到的车主诉求越发重视,回复率100%的车企达35家,较2016年增加了10家。一、投诉总量呈阶梯式增长 12月份投诉量最高2017年,车质网共收到有效投诉50770宗,较2016年增加了6028宗,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但随着投诉总量基数的不断上升,2017年环比增长比例进一步放缓至13.5%。统计表明,自12365auto.com上线至今,近8年的时间里已累计采集到车主关于车辆故障、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真实投诉超过20万宗,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汽车消费者进行投诉的重要渠道之一。逐月来看,车质网在2017年12月收到的有效投诉量5592宗,刷新了月均投诉量的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17.6%。另一投诉高发月份为11月,投诉量同样超过了5000宗。值得注意的是,“3·15”期间的投诉已经不是全年投诉的最高点,说明汽车消费者对于投诉更加理性,国内汽车投诉呈现出常态化趋势。二、广东、江苏、山东仍为投诉高发区域从投诉区域上看,2017年投诉高发区域前三名依然为广东省、江苏省以及山东省,投诉比例接近总投诉量的30%。其中在质量问题投诉中变速箱异响及顿挫、发动机异响以及车内异味为主要故障点;在服务问题中,服务态度、人员技术及承诺不兑现问题居多,值得消费者关注。三、自主品牌投诉占比逐年增长 美系品牌增速明显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投诉总量中合资品牌占比虽然依旧最大,但已低于50%,较去年同期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与合资品牌相比,2017年自主品牌的投诉量和占比双双增长,其中投诉量较2016年上涨23.2%,占比则上升6个百分点。进口品牌投诉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2017年接到相关投诉1037宗,占总投诉量的2.1%。自主品牌投诉量自2013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和2017年投诉量提升明显,占比已与合资品牌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细分国别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投诉量自主品牌仍高居第一位,占总体投诉量的48.4%,占比接近50%。伴随着自主品牌汽车销量高速增长,一些质量及服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应引起消费者注意;合资品牌中,除法系品牌投诉量有所下降外,其余各国别品牌的投诉量较2016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美系品牌增幅最大,且投诉量依然超过了10000宗,远高于其他国别品牌。此外,德系品牌增幅也很明显,年投诉量首次超过5000宗。四、SUV/MPV投诉量激增 小型车投诉量回暖以车型的历年数据对比来看,2017年车型投诉量排行与往年基本一致。紧凑型车投诉量仍排在第一位,与2016年相比投诉量增加1811宗;其次为SUV车型,投诉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2631宗,涨幅较大;此外,除小型车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88宗外,其余各车型投诉量均有上浮。五、新车质量问题凸显 值得关注从车型年款的角度分析数据发现,在新车购买后的三年内是投诉的高发期,新车质量是目前汽车市场上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与2016年车型年款数据比对后发现,2016款和2017款车型投诉量上涨明显,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5480宗和7575宗,而2015款车型投诉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另外,新车(2018款)投诉量达307宗,新车质量问题正逐步凸显,值得关注。细化到首次故障时间分布中可以看到,车辆在使用1-3年发生的故障占比最高,占比达26%;在使用一个月内发生故障的投诉量同样超过万宗,占比为21%,新车质量问题依然很严峻,亟待解决。六、质量问题投诉增幅减缓 综合问题逐步凸显投诉类型分为质量问题投诉、服务问题投诉和综合问题投诉三大部分。在2017年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单纯的质量问题投诉量依旧远大于服务问题投诉和综合问题投诉,且近五年来投诉量持续增长,但增幅趋于减缓。2017年质量类问题投诉量环比增长6.6%,服务类问题投诉环比增长17.6%。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类问题投诉环比增幅高达66.4%,从侧面说明当前汽车消费投诉逐步形成多样化趋势。七、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变速器问题集中统计表明,2017年质量类问题投诉仍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部分。其中,2017年共收到车身附件及电器系统投诉问题2805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411个;其次,发动机投诉问题1554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920个。此外,除轮胎和制动系统投诉下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在2017年故障问题排名TOP20中,变速箱异响问题依旧排名首位,投诉较去年增加逾900个;变速箱顿挫问题取代发动机异响排名第二,投诉环比增加1145个;发动机异响问题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以3024个投诉排名第三位。此外,减震器异响和车身生锈问题环比涨幅明显,值得关注。2017年车质网收到的质量类问题投诉中,自主品牌总量和占比均超越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占比为53.8%,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和变速器三类问题。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投诉最多,为14995个,其次为发动机7796个和变速器7414个;合资品牌占比为44%,主要问题同样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和变速器三类问题。2017年汽车质量类问题投诉中,有55.3%的投诉涉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具体到各国别自身的纵向比较中发现,除法系品牌外,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其余各国别品牌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投诉占比最高。通过各国别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与其他国别品牌相比,韩系品牌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投诉比例最高,表明韩系品牌产品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遭遇消费者的抱怨较多。从车型方面看,紧凑型车、SUV、中型车、小型车、MPV、中大型车、微型车所涉及的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问题投诉占比最高。通过对各车型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中大型车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比例在所有车型中是最高的,比例超过了50%;SUV车型在制动系统方面的表现稍差,相关问题投诉的比例最高。八、服务态度问题突出 人员技术问题显现在服务类问题投诉中,2017年服务类问题投诉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占比最高的服务态度问题同比大幅上51%,占比第二的其他原因问题同比上涨4.1%;2017年共收到人员技术方面问题1906个,占服务类问题投诉量的15.3%,同比上涨14%,人员技术方面的问题逐步开始显现。2017年,服务类问题投诉也成为投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服务态度问题方面表现突出,以合资品牌最为明显,占合资品牌全部服务类问题投诉34.5%,占进口品牌42.5%,占自主品牌37.3%;除此以外,人员技术、销售欺诈方面相关投诉也高于其他方面。整体上来看,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共计4615个,为表现最突出的问题;从国别品牌方面看,服务态度问题也是各国品牌服务类投诉中最突出的问题。通过各国别品牌横向比较发现,美系品牌在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占比最高,相关问题较为突出;除此以外,自主品牌在人员技术方面的投诉比例最高;日系品牌在承诺不兑现方面的投诉最为突出。从车型方面看,所有车型在服务问题方面的投诉均以服务态度问题占比最高。通过各车型横向比较可以看到,SUV车型在承诺不兑现问题方面投诉占比最高;大型车在销售欺诈问题方面的投诉最为集中;跑车则在服务态度问题上的投诉比例最高。九、厂家受理及回复率实现稳定增长统计表明,目前车企(包括轮胎生产企业)对于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2017年共有近80家车企、10家轮胎企业受理了车质网接到的投诉,回复总数约为45356条,占2017年车质网接到投诉总量的89.3%。而在剩余的未回复投诉问题中,部分车企或出于自身情况考量,虽未给予回复,但也大都进行了处理。种种迹象表明,车质网作为第三方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已经成为当下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一股特殊的力量,在消除汽车消费领域服务信息不对等、帮助企业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7年共有近80家国内外车企受理并解决车质网接到的投诉问题,受理投诉案件49705宗,其中厂家已回复案件占已受理案件的91%。其中,有33家车企投诉回复率达到了100%,以下为投诉回复率在100%的车企榜单(顺序不分先后):投诉回复率反映出的是厂家对于消费者诉求的重视程度,而处理方案是否令人满意还要由消费者评判。2017年车质网接到的投诉中已得到消费者评分的车企逾百家,以3.5分为达标线,共有13家车企得到多位消费者的认可,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最大。数据显示,2017年可受理车质网投诉的轮胎厂家共有10家,与2016年持平。固特异、锦湖、耐克森、倍耐力轮胎在今年的投诉中处理态度积极,回复率均在50%以上,其中固特异轮胎虽投诉量偏高但回复率达到了94%,服务方面的努力不可谓不大,相比之下,普利司通则要逊色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涉及的轮胎品牌中,倍耐力轮胎回复率达到了100%。2017年,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联合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发布《2017年度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汽车类投诉量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用户对汽车产品质量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在对2017中国乘用车客户投诉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客观评估车企对投诉的缓解能力和效果,测量客诉事件对品牌的最终影响,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还发布了2017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指数CCRI和2017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影响品牌购买指数IBPI。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指数CCRI(Customer Complaints Relief Index)旨在帮助乘用车企业和4S店全面、清晰、准确地廓清各种影响用户满意度并导致不满和投诉的关键信息,如:用户投诉行为特点、心理状态、行为级别、人群画像、产品满意度、投诉对品牌的影响度及客诉解决率对舒缓效果的作用力等。该指数包含5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解决问题满意度、事件后品牌信任度、品牌产品质量感知、再次购买意愿、向他人推荐意愿。中国乘用车客诉缓解影响品牌购买指数IBPI(Influence of Brand Purchase Index)则是对CCRI的5个重要评价指标中“再次购买意愿”和“向他人推荐意愿”这两项心理意愿数据的研究分析成果。注:CCRI采用正向数值排序,数值越高则投诉缓解情况表现越好注:IBPI采用正向数值排序,数值越高则投诉缓解之后用户对相关品牌的再次购买意愿越强总结:从2017年整体投诉情况来看,共性问题的投诉情况有所增加,质量缺陷问题,特别是新车质量问题更多地被暴露出来。对于集中性、爆发性、持续性的投诉问题是车企应该首要了解并及时解决的。汽车在给人带来便捷和享受的同时,对于安全及舒适问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车质网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通过对客诉数据进行收集分类、系统分析,能够有效地发现和理清车辆在质量缺陷问题中的短板,帮助更多消费者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解决更多已购车辆当中的客诉问题。

请问汽车之家论坛里怎么会有那么多问题车

4,有名的汽车评论网站有那些

我长去的有两个中国机械CAD论坛(里面的汽车技术专版)还有就是华陈汽车在线(简直要什么有什么 构造\保修\维修\销售\ 其中进修学院在技术上名气还是很大的)
太平洋汽车网 易车爱卡汽车点评网车马驿站汽车之家都是不错的汽车网站,您可以发表评论,还可以交友

5,如何卸载大众点评

回复 #1 ershuai1984 的帖子我卸载后也有,我装了360有他的清理功能,然后重启了一下就没有了,要不你也试试.......
我也想知道啊,可能除了刷机没别的办法了吧
回复 #1 ershuai1984 的帖子我卸载后也有,我装了360有他的清理功能,然后重启了一下就没有了,要不你也试试.......

6,汽车的评价

别买棒子的车。除了便宜 没啥优势
个人认为起亚k5外观大气但车况有待慎重
本来不想说的,但实在看不过起亚,就懂弄个外观,说到配置,论同价位的车,你也可以拿几款同价位的车比比,你就知道,MD韩国佬
和现代索八一个平台。。。外形拉风,不过这价位的合资B级车很多,帕萨特,迈腾,蒙迪欧致胜,若你是想玩车的话再加点大米上大众CC、雪佛兰迈锐宝、高尔夫GTI
很好看,有点像跑车,但是车的牌子不是很好,我不会选择

7,汽车在线怎么样

汽车在线是个很好的汽车网站,主要服务有、汽车报价、汽车资讯、汽车评测、汽车团购、汽车论坛,是华东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汽车网,也是中南方最好的汽车网站
很喜欢汽车在线
不错
的确是家很好的汽车网站 网站在业界口碑很好 这个是汽车在线杭州站 hangzhou.carsol.com.cn 杭州买车团购都可以去这个网站了解
很权威的一家汽车门户网站,总部设在人间天堂杭州,我参加过他们网站组织的汽车团购,买车价格可以谈到行业最低,服务也很好,祝越办越好

8,有没有专业汽车论坛

推荐两个我最喜欢去的,一个是,盖世汽车咨询,它是国内最专业的汽车咨询平台,里面有车企最新动态,零部件供应商资料及行业分析等。第二个是,中国汽车工程师论坛,集中了汽车行业百分之八十的行业内工程师,资源丰富,从基础知识到具体车型的技术资料再到车界学子及薪酬福利等。。ps:我是学汽车的
推荐爱卡或太平洋,汽车之家最垃圾,里面不是骂人就是诅咒,版主编辑水平低下。
车168
我常去的autohome
好的汽车论坛有很多,你自己看看:太平洋汽车论坛新浪汽车论坛汽车之家论坛爱卡汽车论坛易车网论坛车天下论坛汽车点评网论坛车168论坛51汽车论坛中国汽车交易网论坛更多尽在传媒100汽车论坛

9,上海白领逛得比较多的网站

优可屋家居网
看楼主是在哪里啦,偶是在上海,经常逛大众点评啊,篱笆网论坛啊,宽带山啊,还有优可屋家居网啊,这些购物、闲聊、八卦、时尚用品比较多的网站滴。像大众,吃的比较专业;篱笆可能结婚或者装修比较多些,宽带山就电子电器类产品比较多了,优可屋家居网的话,就是时尚类家居用品很多,经常逛逛,可以淘些自己喜欢的东东置家。
www.1010job.com 上海白领的招聘网站 1010job精英招聘 www.shjob.cn 上海招聘网 www.shzp.com.cn 大上海人才热线网 www.wuyoujob.com 上海无忧招聘网 jobs.12333.gov.cn 上海公共招聘网 www.shrczp.com 上海人才招聘网上海白领逛得比较多的网站?www.pp26.com 最新电影 好看的电影
www.927dy.com
http://www.caoliuwang.com http://www.dianyingo.com http://www.qqa4.com

文章TAG:汽车点评网论坛  大众点评网  汽车  汽车点评  点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