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软电脑有哪些

surface 系列

微软电脑有哪些

2,微软电脑适合什么人用

微软电脑适合好多人用,微软电脑的功能还是非常齐全的,所以很多人都比较适合使用。加上微软电脑它有不同的产品,这些不同的产品所适合的人群也就不太一样了,比如微软的台式电脑,适合的人群范围非常广,日常的应用或者是进行游戏娱乐都是完全可以的。除此之外还有微软的一体电脑,这样的电脑通常是和那些时尚达人或者是白领,进行一般的商务办公或者进行小娱乐游戏都可以。注册之外微软还有笔记本电脑或者是平板电脑,由于笔记本电脑或者是平板电脑的体积比较小,携带起来比较轻便,所以比较适合出差人士。
严格来说,和ipad不属于同一类产品,ipad是娱乐功能强的平板,而微软的surface实际上相当于笔记本,是小型的超极本,质量没的说; 二者的系统不同,ipad是ios操作系统,surface是windows系统; 都用一样平板电脑,他装的软件可以看3d版地图. 你不装你就没有了...出了装软件重要.你平板的系统也很重要哦. 如果你要问有什么用?? 这东西和我们用电脑一样没好的系统跟软件就是"装饰品"而已!

微软电脑适合什么人用

3,微软电脑怎么样

如此语焉不详的提问,彰显了楼猪渣一样的文化功底和智商。 首先,知道微软曾经推出、正在售卖Surface的人并不多,麻烦提问的时候将Surface品牌标明。 其次,什么怎么样?价格怎么样?性能怎么样?性价比怎么样?做工怎么样?还是故障率怎样么样?易用性怎么样?
垃圾电脑千万别买了,修的时候你会崩溃的,修的时候修到你要死,每次维修20天,售后修这个问题出现那个问题,系统的资料全部会没有
其实笔者个人觉得,微软在surface上弄错了顺序,如果是pro率先推出,之后辅以rt,实际情况可能并不会像现在这样尴尬。rt从推出到现在,一直 在争议中举步维艰。消费者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买账,这可能是微软所未预料到的事情。用户之所以对surface不感冒,笔者认为三点原因是直接因素: 其一,windows rt系统到底有多少应用,并没有呈献给用户,而一些应用的优化也不是很好,让人感觉是在仓促之中上阵的。
挺好的啊 就是贵了点
价格偏贵,有点发热

微软电脑怎么样

4,微软笔记本电脑为什么不建议买

微软电脑质量不是很好。 质量实在渣,亲身试用体会+广大美国网名评测反馈,被美国消费者报告除名完全意料之中。其售后也是垫底级别,很擅长哄骗推脱就是不给你解决问题,浪费精力。设计初衷虽然挺新颖的吧,但是质量和实际使用体验不过关,那一切都是无用功。 最大实用功率要超过充电器最高功率,也就意味着当你负荷全开,GPU满载工作的时候,即使连接了电源电量也是飞速下降,维持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因电源电量太低自动退出GPU加速,导致我的工作来不及保存直接卡死,简直心态爆炸。游戏爱好者们自动远离吧。 《消费者报告》称,在针对过去两年内9万多部笔记本电脑、平板的调查评估中,Surface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超过了同价位的竞争对手,比如苹果。25%的微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用不到两年就会出问题,甚至连几个月前刚刚推出的新设备也不例外。所以消费者报告撤回了对Surface Laptop/Pro/Book产品的推荐评级。 此外,CNBC在对新款Surface Pro评测后发现,尽管它是性能强进并颇具竞争力的产品但是它的配置选择价格要远远高出消费者可能从微软对手购买的设备。《消费者报告》指出,其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在购买了微软Surface设备后,消费者对于微软的产品并不满意,抱怨最多的问题包括死机、意外关机以及屏幕无反应。
微软笔记本,Book2,我本人买了一台,花了,23000多元人民币,它的广告全都是吹嘘的,电脑一点都不好用,电脑出现种种问题很多,外观设计,她挺漂亮的,买来后用不到两个月屏幕有点轻微变形,打电话给微软公司发了照片,微软公司说是因为资深受了压力的问题,造成电脑变形,不在保修范围之内,电脑在我的房间里,我的房间只有我一个人进出,没有第二个人,这台电脑从来都没有经过压住过,微软公司根本都不承认,装软件也装不了,打电话咨询他们,他们就说是第三方软件的问题,人家的软件在联想的电脑上就可以顺利的安装,戴尔的也可以惠普的也可以,五一就是他的电脑不能安装,他就说所有的电脑软件都是按照他们微软公司的软件来开发的,就直接把责任推到第三方软件公司去了,两万多的电脑还不如联想的8000多块钱的电脑运行速度快都没有,我劝大家看到,千万不要买微软公司的产品,买了你绝对会后悔
王先生一年前在微软官方商城购买了一台surface book 2电脑,一个月前突然电脑不能开机了,咨询售后建议各种组合方式按键、长时间充电未能解决问题,然后建议寄回设备做保修,然而售后收到设备后凭借一张照片确认说王先生的电脑进水,说是保外情况不予维修,直接寄回,王先生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感觉很气愤,他认为暂且不讨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几个方面售后做得真是很不应该: 1、既然售后认为这种保外情况凭一张照片是可以确认的,为什么不让客户拍张照片给他们,非要客户花钱花精力把东西寄给他们? 2、为什么不在建议客户反复按各种键和长时间充电之前建议客户用这个方法排除或确认是否进水? 3、为什么不在寄回设备前告知客户存在哪些保外维修方案并咨询客户是否需要进行保外维修? 4、为什么在客户反复询问第三方检测机构情形下仍然拒绝提供? 5、为什么客户反复要求他们回复邮件他们始终不予回复? 6、客户发邮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予答复? 出现问题后,王先生网上查了一下,原来美国的《消费者报告》早就预期了surface系列设备约25%会在两年内出现故障,所以把它列为了不推荐产品。QQ里竟然有个接近500人的surface质量投诉群,里面几乎都是些购买suface系列电脑出了问题并且在售后受到了非预期对待的客户。建议大家谨慎选择此类产品。
微软是世界闻名的公司,它的本质量 做工肯定是相当有保证的。不过它的本是Surface Book 可以理解成平板 笔记本二合一。并不是单一的笔记本。价格也很高。 高端人士都买苹果,一般就是买联想、惠普、戴尔,这三家质量比较好,不过现在整体的质量大家都差不多了,所以建议还是要看售后的,联想的话相对售后会好一点,市场占有率最高。
维修服务极差,买了会后悔的。买了2万多的电脑,1年左右出现了两个问题:主电池无法充电,铰链弹响。返厂修2周,只修好电池。询问弹响问题,让再返厂,没有任何解释,客服电话无法沟通。

5,经典重温我们在 MacBook 上体验了 20 年前的 Windows 95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 林树洽。36氪经授权转载。

Windows 95 是微软第一代 Windows 9x 系操作系统,同时也是奠定微软操作系统霸主地位的重要产品。

时隔二十多年后,国外一名开发者 Felix Rieseberg 成功地将 Windows 95 操作系统做成了一个 app,并免费共享给所有希望尝鲜的用户。

是的,你现在就可以在 Windows 10、Linux 以及 macOS 等平台上安装 Windows 95,接下来,爱范儿就带大家抢先体验一下二十年前的个人 PC 是什么样的吧!

即点即开,安装和使用比虚拟机简单多了

现在 Felix 已经在 Github 上发布了「app 版 Windows 95」的 app 安装包以及源代码,你可以前往 Github 下载,并在任何电脑(包括 Windows、Linux、macOS 以及 Debian(含 Ubuntu)等系统的电脑)上运行 Windows 95。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app 版 Windows 95」并未获得微软授权,开发者 Felix 也在 Github 中标注,仅供学习交流用途。

目前「app 版 Windows 95」已经更新到 V1.3 版本,修复了一些细微到你无法察觉的 BUG,与此同时,安装包也非常迷你,体积最大的版本不超过 146MB 容量,约估也只占用你电脑大约 200MB 的内存资源。

▲ 选择合适安装包下载。

而「app 版 Windows 95」的安装过程比起用 VMware、Virtualbox 等虚拟机跑 Windows 95,还要简单得多。

我们以 macOS 平台为例,下载安装包——解压文件——双击运行即可,整个过程不需要安装以及配置任何应用,基本做到了即点即开。

运行这款应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几个简单的按钮,包括「启动 Windows 95」(app 制作者还提示你,按 ESC 可以锁定和解锁你的光标)、「重置&删除数据」、「插入 3.5 英寸软盘」、「不保存&重新引导重启」等功能选项。(V1.3 版本则在屏幕顶部增加了 IDE 硬盘、CPU 速率等实时信息显示)

▲ 点击「Start Windows 95」,即可开启怀旧之旅。

比较特别的是,整个 Windows 95 的启动过程「简单粗暴」,没有任何引导界面、没有开机过程,甚至也没有 Windows 95 经典的开机声,点开直接就显示了 Windows 95 的桌面。

这款 Windows 95 版的 app 能干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打算先告诉你这个 Windows 95 版的 app 「不能干啥」。

它无法联网(IE 浏览器也无法使用)、无法启动 MS-DOS、不能自动根据网络调整时间、不能设置中文、不能出声(估计是驱动出问题了)、没有中文字体、没有经典的三维弹球游戏…

如果这还没能成功拉低你的期望值,那么你可以接着往下看吧。

除了拿运行在 MacBook 上的 Windows 95 截个图发朋友圈,这个 Windows 95 版的 app 还是具备不少 Windows 的功能的。比如说,你可以重温《纸牌》、《扫雷》、《空当接龙》等等这些 Windows 95 自带的经典老游戏。

又比如,闲着无聊的我打开了 Windows 95 的画板,亲自演绎了一次灵魂绘画。

至于剩下的功能,我们挖掘了一天,实在没挖掘出来…因为连打点字(不支持中文)、运行一下 MS-DOS (启动即死机)这些「单机」玩法均无法实现。

▲ 运行 MS-DOS,立即死机

最后,我们想到打开经典的屏保,在群星的宇宙里「飞了」10 分钟,结束了这款 Windows 95 版 app 的体验。

纵使这款「app 版的 Windows 95」不能联网,也不能与局域网的 PC 交换数据,而我们也仅挖掘了有限的玩法,不过,这并不代表着「app 版的 Windows 95」不具备可玩性。

在 Github 上,有程序员利顺利将著名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毁灭战士 DOOM》安装到了「app 版的 Windows 95」上。

此方法相对比较复杂,同时还需要对 Windows 95 显示效果进行设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这里翻看 Github 上的教程。

理论上,利用上述的方式,你可以在「app 版的 Windows 95」安装大部分相兼容的应用,或者在上面安装 95 版的《仙剑奇侠传》。

一款 23 年前的操作系统,为何令如此多人狂热?

尽管 23 年后的今天,Windows 95 的 UI 和功能在很多人看来非常简陋,甚至并不太好用,但实际上,23 年前 Windows 95 的出现犹如第一代 iPhone 的发布那时,轰动一时。

▲比尔盖茨和 Win95 图片来自:The Conversation

1995 年 8 月 24 日,是 Windows 95 发布的日子。

前所未有的卫星转播、铺天盖地的报纸杂志头条,帮助 Windows 95 打造了一次极为高调的宣传。当时《华盛顿邮报》的记者 David Segal 甚至打趣地说道:

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躲在桥底下,划船划到大海中央,或者把自己藏在沙发下面捂住耳朵…一旦你接触到报纸、电台、电视、电脑零售商店,你就会被 Windows 95 那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宣传包围。

那段时间,消费者连夜排队购买 Windows 95 操作系统的盛况,完全不亚于 13 年后人们排队购买 iPhone 情景。

▲ 买到 Win95 的人们 图片来自:Neowin

令如此多人为之疯狂的,不单单是因为 Windows 95 铺天盖地的宣传,还因为这款操作系统带来的革新影响深远,它稳定、强大的视窗图形界面,让 PC 与网络之间更加融洽顺畅。

直到今天,它开创的「开始菜单」、「我的电脑」等这些高效的操作设计使得 Windows 95 具备自由度较高的操控性,而这些经典的设计也被延续到最新的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上。

▲ Win95 和 Win10 图片来自:YouTube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些高效的操作设计,降低了快速上手的门槛,进而也为大多数人的信息时代铺平了道路,诸如上网、数字音乐、邮箱也因 Windows 95 的出现,而遍及千家万户。

▲ Windows 95 的《仙剑奇侠传》图片来自:YouTube

除此之外,Windows 95 稳定的视窗界面还为了 PC 游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段时期孕育了包括《红色警戒》、《仙剑奇侠传》、《魔兽争霸 2》、《暗黑破坏神》等著名的游戏。

现在,对于微软,对于整个 PC 操作系统行业来说,Windows 95 奠定的历史地位,仍然十分重要。2015 年,福布斯记者 Matt Hickey 对此评价道:

Windows 95 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操作系统,Windows 95的重要性无法低估。它是第一个面向所有用户的操作系统。与其前身 Windows 3.1 相比,它就像使用未来的东西。

而那也是微软曾经如日中天的时代…

▲ 图片来自:YouTube

正因为 Windows 95 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及深渊的影响,现在除了你看到的这个「app 版 Windows 95」,不少狂热的发烧友,还曾将 Windows 95 移植到 Apple Watch、Android Wear,甚至是 Xbox One 上。

似乎,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被人们所遗忘…

6,Surface Go 是一个小产品却是微软的大赌注

编者按:日前,微软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Surface产品——Surface Go,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连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虽然Surface Go很小,但它是微软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大赌注”。文章作者为 LAUREN GOODE,由36氪编译。

IAN C. BATES

一、

帕诺斯·帕纳尼(PanosPanay)是一个“赌徒”。 你可以在微软的37号大楼里看到证据,那里有两张1美元的钞票,从搁在架子上的 Surface 平板电脑下面延伸出来。

我在最近一次访问微软的期间问了帕纳尼有关美元的问题,他说,这是几年前他在一个特定产品上下的赌注。我问他是不是在 Surface RT 上下注了,因为这是微软公司生产的第一款 Surface 产品,他看上去很惊讶。“我输掉了那场赌局,但我会赢下这场赌局,”他说。“这场赌局关于一款正在上市的产品。”

微软首席产品官帕纳尼不想谈论Surface过去的幽灵,或者是现在的幽灵。帕纳尼想谈的是他在Surface产品阵容中的下一个大赌注:全新的Surface Go。但是称其为“大”有点显得用词不当,因为Surface Go是为了“消失”而设计的。

IAN C. BATES

二、

如果你研究一下Surface产品线的发展路径,你可能会说Surface Go以前就以某种形式存在了,就算不是一款原型产品,也会出现在草图、漏洞、谣言和我们自己的想象中。但帕纳尼坚持认为,这种新的二合一设备不是其他任何产品的后代——不是Surface RT,不是Surface 3,也不是Surface Mini (这是帕纳尼设想的一种梦想记事本,但从未交付)。

相反,新的Surface Go试图将售价1000美元的Surface Pro的大部分高级功能带到一款超便携、更便宜的产品上。

IAN C. BATES

像Surface Pro一样,Go是一种“可拆卸”的平板电脑,它与微软的AlcantaraType Cover 键盘相连;具有相同的镁外壳;明亮、高分辨率的触摸屏显示器,长宽比为3 : 2,并与Gorilla玻璃粘合;后部的支架延伸到165度;支持微软的触控笔,磁性地附着在平板电脑上;配备有用于生物认证的Windows Hello人脸识别摄像机;两个前置扬声器;一个8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等等。这基本上就是一份关于Surface Go外部特征的清单了。

但是Surface Go很小。它的尺寸为9.6 × 6.9 × 0.33英寸,对角线为10英寸,重1.15磅。我第一次看到Go的时候,微软的产品营销经理娜塔莉娅·厄本诺维奇(Natalia Urbanowicz)从一个10英寸长的Knomo包里拿出了这个设备,以展示它能非常容易地被藏起来。重量轻到可以被误认为是一个用来写字的笔记本;上一次我对电脑有这样的感觉是在2016年联想公司发布 YogaBook 的时候。

IAN C. BATES

Go也是有史以来最便宜的Surface。当它在8月初出货时,它的基本价格是399美元。配置是64G存储+4G运行内存,运行 Windows 10 Home in s Mode (s 代表"流线型",意思是你只能从 Windows 商店下载应用程序)。此外,你还需要额外购买Type Cover 键盘和触控笔。

在这个基础上,规格和价格逐渐攀升:256G存储+8G运行内存且带有LTE的Surface价格会更高,尽管微软还没有透露是多少。所有的配置都有一个用于附加存储的microSD插槽。

Surface Go不是帕纳尼和他的团队交付的第一个10英寸的Surface。之前的 Surface 有一个10.6英寸的显示屏。2015年,微软发布了10.8英寸的Surface 3。起价为499美元,运行的是一个“真实”版本的Windows,而不是Windows RT,但是它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帕纳尼现在承认,它有一个不合理的充电机制。

“直到今天,我还对Surface 3的充电口感到抱歉,”帕纳尼说。 “我让自己相信,这个无处不在的 USB 2.0连接器能够解决人们向我提出的要求:我可以用我已有的充电器充电吗?我了解到,人们想要一个带充电器的设备,他们想要一个非常无缝的充电体验...... 我知道这看起来很细微,但我不认为我可以夸大,每一个小细节都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差异制造者。”

帕纳尼说,很显然,Surface 3需要一个继承者,根据定义,这就是Surface 4。但“这种演变是不对的,”他说。“那太接近原来的Surface Pro了,这根本不是这个产品应该有的样子。”相反,在过去三年里,他一直在摸索一些类似Surface Go的产品——代号为“Libra”。

新的 Surface Go 从所有的这些教训中受益匪浅。它具有与Pro系列相同的Surface Connect 端口,以及用于数据传输和备份充电的USB - C 3.1端口。 它的续航能力应该在9小时左右。 它还运行在英特尔Pentium Gold处理器上。 这不是英特尔的顶级核心处理器之一,但与Surface3中的Cherry Trail Atom处理器相比,仍然有显著的提升。

Surface的程序管理总经理皮特·基里亚库(Pete Kyriacou)说,微软与英特尔密切合作,针对这种特殊的外形调整处理器。“如果将这上面的图形与运行在i5 (芯片)上的Surface Pro 3进行比较,它会好33 %;如果你把它和i7比较,它会好20%,”基里亚库说。“所以我们说的是Pentium处理器,但是从图形的角度来看,它比三年前的核心处理器要好。”

很多关于新Surface的东西已经被“调整”了——不仅仅是Go的内部,还有它的软件。“我们调整了Office,然后调整了英特尔的部分,我们调整了Windows,我们确保它变成了现实,”帕纳尼说。“我们让Cortana[团队]来更好地设计Cortana盒子——我们在10英寸的大小上寻找我们认为顾客需要的细节。”

当你买这么小的电脑时,通常会有一个权衡。你可以通过牺牲应用程序和浏览器窗口的空间来获得便携性。Surface Go有一个内置的扩展器,可优化10英寸屏幕的应用程序,微软表示,它正在与第三方合作,以确保某些应用程序运行良好。但是,你只有这么多控制权,你拥有的软件不是你自己的。当我有几分钟时间使用Surface Go时,去Windows Store下载亚马逊Kindle应用程序,但根本找不到。

三、

微软的设计主管拉尔夫·格罗尼(Ralf Groene)说,使Surface变小不是一件小事。格罗尼带我走过微软园区87号楼的一部分,那里是设计工作室的所在地,格罗尼的60人团队负责为潜在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

微软设计主管拉尔夫·格罗尼。IAN C. BATES

在一扇写着“绝对不准尾随”的门后,一个小型多媒体团队正在制作概念视频,这是一个警告,不要让一个人在你身后。“在产品制造出来之前,我们有一个愿景或者有一个想法,我们用视频来表达它。”格罗尼告诉我,如果视频被高层管理人员所接受,他们就知道有赢家了。“由于通常有一个时间表来说明要多久处理器才能适配,因此我们会尝试在该时间表内构建尽可能多的产品迭代。”

一旦 Surface Go 开始落地,格罗尼的工作就变成了几何学:你怎么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装进一个9.6英寸的外壳里? 再次使用镁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 它比铝轻了36% ,格罗尼说,微软已经投资了加工镁所需的机器。Go的一些角度比较柔软——格罗尼称这些角度为“曲率和半径”——使它更容易长时间保持闭合,就像你在看书或画画一样。

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是Go的Type Cover键盘。格罗尼说,人是一直保持不变的因素,包括手指。在你想让笔记本变薄变轻的过程中,把键盘缩得太多,你不可避免地会收到人们的抱怨,他们的手指会很难受。(或者更糟的是,键盘基本上不能用。)

Go的键盘无疑比连接到Surface Pro的键盘小。但它仍然有一个精密的玻璃触控板,格罗尼说,在这上面按键行程比Pro上的按键行程略小。

IAN C. BATES

最值得注意的是,Go 的键盘使用了剪刀开关机制,正如格罗尼所描述的那样,赋予了正确的"火力" 。每一个按键都是略微凹陷的,这是微软在观看了高速摄像机拍摄下来的数小时人们打字视频后做出的决定。 按键在你的手指下应该让你感觉很舒服,而不是像一个小的辅助键盘。(我只在Go上使用了一小会儿键盘,所以我不能说长时间使用键盘是什么感觉。)

我向格罗内提到,苹果一直坚持触摸屏不适合个人电脑的立场,苹果软件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奇( Craig Federighi )在最近接受《连线》采访中强调了这一点,他说,触摸屏“令人疲劳”。然而,微软对触摸屏电脑非常投入。微软关于人们如何使用触摸屏电脑的研究显示了什么?

格罗尼首先指出,Surface笔记本电脑是微软产品线中唯一一款具有经典笔记本电脑外形和触摸屏的产品;其他的都是可拆卸的,或者,有一台巨大的Surface Studio PC。但更重要的是,他说,“提供多种方式来完成事情,并不意味着我们增加了东西。它不像瑞士军刀,你放进去的每一个工具都会使它变得更大。”

格罗内承认,如果你坐在那里举着胳膊8个小时,会感到疲倦。但人们不应该这样使用这些东西。“触控笔也是一样。“我们不需要这支触控笔,因为我们生来就有10个触控笔,”格罗内一边说,一边扭动手指,间接引用了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 )关于触控笔的名言。“不过,当你想画一些东西时,用有触控笔的工具体验是很棒的。”

“我们正试图为人们设计产品,”他说,“我们并不会试图规定人们如何使用我们的设备。”

IAN C. BATES

四、

那么,这个很小的 Surface Go 到底是为谁而造的呢?这取决于你在微软问谁,但简短的回答似乎是:任何人和每个人。

产品营销经理厄本诺维奇说,Go的核心是“接触更多的用户,拥抱‘也’(and)这个词:我可以做母亲,也可以做创业者;我可以是一名学生,也可以是社会正义战士。”基里亚库在描述Go的相机时说,“想想在施工现场的工人——建筑工人、建筑师,他们可以捕捉到他们需要的东西,甚至扫描文件。基里亚库指出,你也可以使用Surface Connect端口对接Go,这是商务旅客的理想选择。格罗尼谈到了阅读,绘画,运行软件应用程序,比如Adobe Photoshop和Illustrator。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看Hulu和Netflix上的节目。

帕诺斯·帕纳尼最初对此有一个哲学上的答案。他说,他的“梦想”是把Surface产品带给更多的人。“我是说,那不是我的终极梦想。但是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Go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举措。”

在我和帕纳尼聊天的前一天晚上,他和他的儿子去了Bellevue Square购物中心,有一次,他不得不拿出配备LTE的Surface Go,去解决他所说的一个紧迫的工作问题。他的儿子问这是不是新产品,帕纳尼意识到在公共场合把东西拿出来是一个错误,就把它塞进了夹克里。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轶事:工作和家庭时间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他不得不迅速地做些事情,当他完成时,他可以让他的电脑消失。

微软首席产品官帕诺斯·帕纳尼,IAN C. BATES。

帕纳尼表示,与8年前相比,团队对人们如何使用 Surface 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说,当时Surface 还只是一个在黑暗实验室中发展起来的概念。 可以肯定的是,微软制造硬件已经几十年了——键盘、鼠标、网络摄像头、 Xbox 游戏机。 但当微软决定开始制造自己的个人电脑(并最终对其软件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运行进行更多的控制) 时,这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新的硬件类别。 这是一个让消费者再次对微软感到兴奋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企业客户。

最初的几年,Surface发展非常艰难。第一个产品被称为Surface RT,这似乎是微软高管们宁愿忘记的事情;在我访问之前,微软公关团队提供的产品系列中,我并没有看到它。它在2012年推出时正好赶上Windows 8的推出,Windows 8的用户界面与以前版本的Windows完全不同。它运行在一个32位ARM架构上,这意味着它运行一个名为Windows RT的操作系统版本。在人们看来,Surface RT要么是一个糟糕的想法,要么是超前的想法。(这取决于你问的是谁,帕纳尼说它很有远见。)

之后,微软推出了一系列Surface产品,由于公司的设计理念,更新的操作系统,以及摩尔定律,这些产品只会变得更好。 2013年,它推出了 Surface Pro 系列,它仍然是可拆卸的,但其性能与高级笔记本电脑相当,价格从799美元到2600美元不等。还有一条Surface Book产品线;Surface Book 2起价1199美元,约3.5英镑,是笔记本电脑的一项重大承诺。Surface Studio是一款价值2999美元的多功能台式PC,针对的是创意市场。Surface Laptop是微软对苹果 MacBook Air 的回应。 它起价799美元,去年推出时得到了很多积极的评价。

即便如此,微软的Surface业务仍难以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取得重大进展。惠普和联想在更广阔的PC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苹果在平板电脑领域(包括可拆卸平板电脑和平板电脑)处于领先地位。“从交付角度来看,整个Surface产品组合相当微弱。”IDC跟踪设备和显示器的研究主管林恩·黄(Linn Huang)说。“它增长很快,然后iPad Pro推出,在过去几个季度里,Surface出货量不是逐年下降,就是持平。”

微软也有新的竞争对手需要注意:谷歌便宜的Chromebook,它在短时间内占据了教育市场的很大份额。

“我会注意 Chromebooks 吗? 当然,”帕纳尼说。 “我也会注意 iPad 。 我使用多种设备。 这让人很累。 但这是为了给你带来一个完整的应用套件。”班帕纳尼强调轻量级 Chromebook 的缺点之一:缺乏本地存储空间。 与此同时,他说,Surface 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们在本地的设备上和云端都能保持效率。

而且,尽管帕纳尼在密切关注Chromebook,但他坚称微软建造Go并不是来与Chromebook竞争。也就是说,Surface Go将有一个特定于学校的软件选项:学校的IT管理员可以选择是否使用 Windows 10 Pro Education 或者 Windows 10 s 模式。

帕纳尼拒绝对微软未来的计划发表评论,尽管长期以来有传言称微软可能会推出一种名为Andromeda的手持设备。如果说Surface Go是微软回到了一个更小的10英寸可拆卸设备上,那么一个可以折叠成两半的便携式设备,一个可以在ARM处理器上运行的设备,就代表着微软回到了移动设备上。高通公司还一直在生产旨在与英特尔核心处理器直接竞争个人电脑的移动芯片。

不过现在,帕纳尼把他所有的筹码都抛在了Surface Go上,并打赌这个小设备会让大众爱上Surface。他倾向于简单地把过去的Surface产品,甚至那些做得不好的Surface产品记下来。但现在,“是时候了。”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拓展阅读:

iOS应用程序将如何在Mac上运行?这里有更多的细节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7,微软的成功与失败盘点微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20个转折点

除了像IBM、施乐和贝尔实验室这种少数硅谷先驱之外,很难想象有哪家公司对技术世界产生的影响会比微软更加深远、更持久。微软从一家小打小闹、机会主义的创业公司一步步成长为全球企业软件巨头的旅程,是一个关于野心、权力和傲慢的精彩故事。

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探讨一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微软专注于市场份额而非产品质量的做法取得了如此好的效果?

微软是如何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市场份额的?

微软对“让我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这个目标的狂热专注是如何差点毁掉这家公司的?

要想理解微软的产品策略和方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在微软发展早期塑造整个公司的思想和意识形态,以及这是如何推动微软实现增长的。就像硅谷的很多创业成功故事一样,微软的故事始于哈佛大学的宿舍。

1980年-1999年:打造一家垄断帝国

为Altair 8800开发 BASIC 编程语言

1975年,22岁的计算机程序员保罗·艾伦在哈佛广场的一个报摊上看到了《大众电子》杂志一月刊, 封面文章是一篇关于世界第一台微机Altair 8800的报道。

这本杂志的封面特写让艾伦产生了一个想法。艾伦拿着这本杂志去拜访他儿时的朋友、编程爱好者比尔·盖茨。艾伦和盖茨是在华盛顿西雅图的一所私立预科学校湖畔中学上学时认识并成为朋友的。在这所学校,这两个男孩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一起研究讨论计算机,甚至比赛编程。盖茨从小学起就一直对电脑深深着迷。在掌握了包括FORTRAN和LISP在内的很多编程语言后,他承接了为湖畔中学编写学生座次排序软件这个项目,他在编程过程中偷偷地加进一些指令,使自己成为班上几乎唯一一个周围坐满了女生的男孩。盖茨和艾伦很快成为非常出色的程序员,所以他们在1971年就被信息科学公司招入麾下去用 COBOL 为公司编写工资单项目,当年盖茨才16岁。

艾伦是抱着这个想法找盖茨的:他们可以为Altair 8800开发与之相匹配的BASIC编程语言。当时,艾伦还在波士顿的霍尼韦尔公司工作,而盖茨正在哈佛大学读法律预科,在此前一年,盖茨也曾在霍尼韦尔公司实习过。艾伦成功地说服盖茨从哈佛辍学去追求他的商业理想。

Altair 8800是一台革命性的机器。然而,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微型计算机一样,Altair 8800缺乏一个解释器,一个执行由机器编译器提供的源代码的计算机程序。艾伦的使用BASIC语言开发解释器的想法非常聪明。为Altair 8800提供一个专门的编译器能够让微型计算机对像艾伦和盖茨这样的业余程序员更有吸引力。正如艾伦预测的那样,这能够降低微型计算机的成本,从而使为这些机器开发商业软件变成一种可行的、盈利业务。这是艾伦的想法的真正厉害之处。

1975年,艾伦和盖茨联系了推出Altair 8800的MITS公司的创始人罗伯茨,希望能给她现场展示他们专门为 Altair 8800开发的 BASIC编译器。罗伯茨同意了,盖茨飞到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市的MITS公司总部,向罗伯茨展示了 BASIC 编译器。这个展示让罗伯茨印象非常深刻,并同意购买这个编译器。

1975年2月1日,艾伦和盖茨以3000美元的价格将编译器代码卖给了MITS公司,MITS同时还需要支付高达18000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后来,艾伦进入MITS公司担任软件部经理,刚上完大二的盖茨也辍学加入MITS,那时两人已有创业的念头。

创办Micro-Soft

艾伦和盖茨在1976年正式注册了一家名为“Micro-Soft”的公司。艾伦在商业化上的直觉是非常准的。Micro-Soft 的8800解释器在编程爱好者和计算机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到1976年底,Micro-Soft获得的营收超过1.6万美元,两年后的1978年,得益于Altair 8800的流行,Micro-Soft年营收突破100万美元,公司名称也由Micro-Soft改为 Microsoft。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对技术精湛的程序员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艾伦和盖茨决定将公司从新墨西哥州搬到华盛顿州,因为在新墨西哥招聘牛逼的程序员太难。1979年1月1日,微软正式在华盛顿的贝尔维尤开设了总部。同年,盖茨与日本的Kazuhiko Nishi和Keiichiro Tsukamoto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在日本开设微软的第一家国际销售办事处。

与 IBM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上达成合作,奠定了微软作为全球领先软件公司的地位

微软利用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商业机会在新兴的计算机行业中成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类别。然而,微软取得的真正重大突破并不是最初与MITS公司达成的为Altair 8800开发 BASIC 编译器的合作,而是在1980年与IBM达成的一项类似合作,正是这次与 IBM 的合作让微软从一个小众软件开发公司变成一家家喻户晓的大公司。和与 MITS 的合作类似,微软为即将推出的 IBM PC Model 5150家用电脑开发一个操作系统。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奠定了微软作为全球领先软件公司的地位。

到1980年11月,也就是微软敲定与 IBM 的合作时,公司的 BASIC 语言已经有成千上万名用户。微软当时还没有一款自己的操作系统产品。微软得到了由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开发的操作系统 QDOS 的授权,并支付了1万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盖茨开始重写 QDOS 操作系统代码的核心部分用于与 IBM 的一次全新合作。1981年,微软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将 QDOS(当时已重命名为86-DOS)从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彻底买了过来。然后,微软迅速重新包装了86-DOS来用于去IBM的合作交易,86-DOS操作系统的名称也随之变成了MS-DOS。

微软通过买断86-DOS并将其包装为自己的产品(非微软自主研发)是盖茨在上世纪90年代所青睐的那种被人广泛诟病的商业手段的第一个例子。然而,尽管盖茨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而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微软早期的企业文化),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避免了彻底的违法行为。

微软从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手中购买86-DOS操作系统时的一个合同条件是,微软有权将此操作系统授权给其他公司。然而,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后来对微软提起了诉讼,声称微软隐瞒了与IBM的合作关系以廉价购买该操作系统。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最终与微软达成庭外和解,并得到100万美元的损失费。

微软与IBM的交易的合理性远不是一个令人质疑的企业道德方面的孤立事件。它实际上展示了盖茨经营公司的方式。盖茨从小打到一直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成长过程中,盖茨和他的兄弟姐妹经常受到父母的鼓励去相互竞争,这给盖茨灌输了一种强烈的求胜欲望,这种“赢者通吃”的心态也势必将影响微软的增长轨迹。

1983年,微软的营收超过5500万美元。与IBM的合作实际上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微软。然而,微软与IBM的合作的真正天才之处在于,它让微软对MS-DOS——QDOS的克隆——拥有了持久的控制权。几乎在一夜之间,微软基本上开创并称霸了家庭计算软件市场。在微软之前,IBM主导了计算机制造,IBM会自己制造所有产品,从芯片和硬件到操作系统和软件。微软操作系统的到来挑战了IBM 占据的主导地位,它将IBM的这种传统模式进行了分解。微软的“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这个非官方企业理念由此而来。

微软早期的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公司的销售方式。在个人电脑开始进入美国家庭之前,艾伦已经聪明地预见到了家用电脑市场即将爆炸。他还成功预见了消费软件市场即爆发起这件事。然而,即便如此,微软的重点还是在市场份额上,而非产品质量上。软件的质量不需要非常好,因为它几乎没有面临什么竞争。更多的用户意味着更多的营收。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无法做出非常好的产品,至少让产品看起来很好。”——盖茨

推出Microsoft Word、Windows 和 Excel

80年代初,微软推出了几款备受欢迎且经久不衰的软件产品。1981年,盖茨和艾伦打算做一款字处理软件。他们挖到了当时在施乐设计出第一款所见即所得文字编辑软件的Charles Simonyi,微软的字处理软件项目被称为"Multi-Tool Word"。很快他们觉得这个名字相当拗口,于是,"Microsoft Word"诞生了。

1985年,微推出了第一个零售版Windows。与后来的Windows版本不同,Windows 的第一个版本实际上是基于MS-DOS的GUI。由于与IBM的合作,微软的操作系统很受欢迎,但Windows 1.0是微软向家庭计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因为许多计算爱好者都希望从设计命令行界面(CLI)转向图形用户界面(GUI)。然而,这款产品的推出也并非毫无争议。在Windows 1.0发布后不久,苹果于1988年将微软告上联邦法庭,称微软的GUI设计侵犯了苹果Mac操作系统的专利权。而在1990年,施乐又将苹果告上法庭,表示苹果在开发 Lisa 和Macintosh 操作系统时侵犯了自己的 GUI 版权;长达六年的诉讼和上诉之后,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驳回苹果和施乐的起诉。苹果的起诉被驳回的原因是,苹果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施乐的起诉被驳回的原因是,该案件拖延的时间太长。

在Windows 1.0发布之后,微软在1985年发布了Excel的第一个迭代版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微软发布的第一个真正的 Excel版本是Macintosh版本。Windows版的Excel到1987年才正式发布。Excel的推出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微软捆绑销售Office套件的又一举措,而这个举措最终帮助微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快速增长的生产力软件市场攫取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1985年不仅仅是微软发布新产品的重要年份。同年,微软与IBM达成了另一项关键合作协议,即将MS-DOS作为IBM新一代个人电脑的默认操作系统。这次合作比微软与IBM的第一次合作更明智。微软不仅能够利用 MS-DOS继续在家用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它还可以向其他公司出售和授权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次合作对IBM来说也是一场胜利,他们希望这次合作能缓解人们对IBM正在开发和迁移到自己的闭源专有操作系统的担忧。

推出 Office和Windows 95

微软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末依然在继续增长。在1989年,微软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Office。这进一步巩固了微软作为北美占统治地位的商业软件公司的地位。然而,尽管Office是微软发布的一款重要产品,但该公司忽略了家庭计算市场的一个关键方面:互联网,这也是它在接下来的10年里努力征服的领域。

到90年代初,互联网的使用开始变得更加普及。很多消费者开始第一次上网。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其他互联网硬件的价格正在下降,规模相对较小但却非常忠实的共享软件开发者社区却在不断增长。尽管互联网出现了,但微软仍在优先发展盒装软件,这是微软走的一个几乎要毁灭整个公司的错误一步。

在90年代早期,微软的增长依然比较稳健。微软继续开发其旗舰Windows产品,在1990年推出了3.0版。1993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NT,这是一种针对网络环境优化的Windows版本。

Windows的下一个主要版本是在1995年发布的Windows 95。这是微软截至到时最重要的产品发布,因为这是第一次能使用相同的GUI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MS-DOS和Windows环境。考虑到很多用户对基于GUI的操作系统的偏爱,连接DOS和Windows是一个合乎逻辑的举动,但它也是为了抢占苹果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苹果的“Think Different”的广告强调了Mac电脑的易用性,而Windows 95则是微软对苹果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的直接回应。苹果并没有对微软的统治地位构成真正的威胁。苹果主要是一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公司,而微软的主要目标用户是企业用户。然而,微软无法容忍苹果一步步侵占不断增长中的消费者市场。

推出 IE,进军浏览器市场

1995年也是微软终于开始认真对待互联网的一年。为了回应网景浏览器的推出,微软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然而,微软不满足于让市场来决定谁将在浏览器大战中最终胜出。在1996年发布IE 3.0版时,微软模仿了自己早期采用的策略,将IE与Windows 进行捆绑,这大大加强了微软对新兴浏览器市场的控制。

作为回应,网景指控微软的这个行为属于垄断行为,这一指控促使美国司法部重新对微软的商业行为展开调查。另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是,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是马克安德森,他后来又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该基金投资了GitHub,而微软对 GitHub 的收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微软这家公司。

到1997年,微软一路高歌猛进,营收超过110亿美元,收入回报率超过30%。另一方面,苹果却处境不佳,产品销售停滞不前,公司濒临破产。苹果遇到的很多麻烦来自于苹果PowerBook 5300这款产品的灾难性发布。这款设备在消费者中很受欢迎,但是由索尼为这款笔记本电脑提供的锂离子电池被发现存有严重缺陷,有起火的风险。让苹果雪上加霜的是,PowerBook 5300缺少二级高速缓存,这对系统性能造成了负面影响。苹果的股票价值大幅缩水,1997年7月9日,苹果时任 CEO Gil Amelio被公司董事会罢免,这一人事变动预示着乔布斯将会重返苹果。

回归苹果之后,乔布斯在1997年的麦金塔世界博览会上宣布,微软已经承诺给苹果投资1.5亿美元,此举震惊科技界。在台下观众的惊呼声中,乔布斯表示,微软将为Mac OS开发一系列应用程序,包括Office的原生版本。

根据硅谷的传说,在苹果最黑暗的时刻,微软的投资“拯救”了苹果。然而事实情况是,微软并不在乎为Mac开发应用程序,至少在当时是这样。微软需要做一些好的公关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声誉,而拯救自己身处困境的敌人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绝佳方式。盖茨对乔布斯的尊重是真诚的,但盖茨承认乔布斯是他的竞争对手,一个他想要去控制和碾碎的竞争对手。

很多人忘记或不知道的是,微软对苹果的投资是微软与苹果在QuickTime视频编解码器上存在的法律纠纷的直接结果。1992年,苹果曾起诉软件开发商San Francisco Canyon Company ,原因是该公司涉嫌使用苹果公司专有QuickTime代码的一部分用于Windows应用程序QuickTime的开发。微软1.5亿美元投资苹果并不是敌人之间展现的善意举动,也不是为一家创新但苦苦挣扎的公司抛出的橄榄枝。这是法院向微软提出的和解方案的一部分。盖茨不关心拯救苹果。他只是需要让一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诉讼尽快结束,同时希望这次投资能为微软赢得一些急需的积极公关。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讽刺,但不可否认,这是盖茨做出的一个明智举动。

盖茨雄心勃勃地想要不惜任何代价为自己的公司争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这让盖茨和艾伦在短短6年内成为亿万富翁,但这也让公司变得脆弱。正如微软面临的频繁的法庭争斗所显示的那样,微软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来控制不断增长的个人电脑市场,而微软为击垮所有竞争对手所做的一切有可能会毁掉整个公司。

2000年-2010年:重塑信任,微软进入鲍尔默时代

鲍尔默上位

到21世纪初,微软因面临的法律纠纷众多而遭受重创。尽管如此,微软的年营收超过220亿美元。微软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试图恢复自己的公众形象。然而,对于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来说,这段时期并不容易。盖茨卸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任命史蒂夫 ·鲍尔默接替他的职位,标志着微软面临严峻考验的开始,微软发布的拙劣产品以及在身份标志和方向上发生的根本性转变都在困扰这家公司。微软在打造一个平台方面非常成功。不幸的是,它对这个平台的安全性的信心使它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它的狂妄自大将危及微软迄今为止所打造的一切。

当盖茨在2001年从首席执行官转变为首席软件架构师(盖茨为自己打造的一个职位),这标志着微软面临一系列全新问题的开始。盖茨的继任者、他的长期好友、哈佛大学同学鲍尔默自1980年就已经加入微软,自1998年以来一直担任微软的总裁。

在鲍尔默执掌微软时,微软的估值达到了惊人的5580亿美元。这家公司终于开始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潜力,Windows的销售仍然相对强劲。但是公司已经不能再仅仅依赖以前成功的盒装软件方法。互联网正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软件分发方式,尽管微软在消费软件市场占据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但它依然需要探索新的潜在营收渠道。

推出 Xbox,进军视频游戏行业

2001年,微软推出了第一代Xbox游戏机,正式进军视频游戏行业。第二年,公司推出了在线游戏网络Xbox Live。微软进军游戏这个垂直领域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2000年,视频游戏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亿美元。

微软本是一家靠轻松销售盒装软件就能赚得钵满盆满的公司,但发布的 Xbox却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更值得注意的是,微软成功通过一款全新的产品进入一个拥挤、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这一次,微软进军这个领域的时机恰到好处。

对于一些公司而言,一款单一产品的成功或失败就能决定它的生死存亡。对于像微软这样的公司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微软的生产力工具的实用性和普遍性是无可争辩的,尤其是在工作场所更是如此。然而,微软从来都不是特别擅长开发人们真正想要的消费型产品。在公司发展早期,这并没有对公司造成什么伤害,因为大多数早期个人电脑用户都会默认使用微软的软件。它也没有损害微软的商业软件部门,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会围绕微软的商业生产力工具来建立工作流程。微软无法真正理解消费者市场对它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新出现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提供从根本上就优于微软产品的产品,微软根本不知道如何与之竞争。

推出了一系列严重失败的产品,包括 Zune 和Windows Vista

从2006年开始,微软就开始受到一系列备受关注的失败产品发布的困扰,这对微软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首先是非常不受用户待见的Zune MP3播放器的发布。紧随其后的是Windows Vista的发布,它的GUI非常复杂,连微软最铁杆的忠实用户都不喜欢。Zune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微软的一款用以掠夺金钱的产品,试图用它来抢夺备受欢迎的创新型产品苹果 iPod 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微软在产品策略上重视市场份额而非产品质量的又一个例子,而这最终将伤害微软这个品牌。微软并不在乎Zune是否比苹果 iPod的质量更好,它只在乎 Zune 是不是比iPod卖得好。

这再一次展示了微软的早期文化,即通过获得庞大的市场份额来主导一个市场,而不是通过打造真正优秀的产品来主导市场。尽管微软在试图利用 Zune进军一个全新的、竞争更激烈的播放器这个垂直市场,但这种早期文化将继续影响着微软在产品开发方面的策略。首先,微软进入播放器市场的时机很糟糕。当Zune发布的时候,苹果的iPod已经发布5年时间并已经主导了新兴的MP3市场。其次,微软发布 Zune 犯得另外一个错误是它根本就不没有必要做Zune。Zune本身没什么错,它只是无法为用户提供 iPod 无法为用户提供的东西。除了出于盲目的品牌忠诚之外,用户根本没有理由选择 Zune 而不是 iPod。微软甚至没有试图在定价上与苹果竞争,当时微软给 Zune 的定价是249.99美元,而苹果第四代 iPod 的售价为229美元。

Windows Vista也有类似的问题。微软在Vista上的真正失败并不一定是Vista本身的问题,而是它未能在Windows XP基础上有所改进。简单地说,Windows XP在Windows 2000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改进,微软在无意中摒弃了用户喜爱的XP,最终导致了失败。Vista对XP的唯一切实改进是它的安全功能,这被认为是一个重大改进。Windows XP是微软有史以来第一次做出这样好的一款产品,但它却通过试图对这款产品进行改进最终没能成功改进而最终伤害了自己。

在经历了Vista的失败之后,微软在Windows上加大投入并发布了 Windows 7。在Windows Vista的大灾难之后,Windows 7可以说是微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Windows 7直接解决了Windows Vista中许多最令人讨厌的问题,比如简化了系统管理员的账户控制方式以及硬件兼容性问题等等。

然而,即使是Windows 7也并不是不存在问题。微软并没有将这款新操作系统作为一个单一版本发布,而是发布了不少于6个不同版本的Windows 7,包括基础版、家庭基础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企业版版和旗舰版。这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因为它没有清晰地告诉消费者不同版本的功能区别,也没有告诉他们哪个版本适合他们),同时也暴露了微软不是很了解消费者市场这个问题。微软一直都很了解它的用户,但问题是微软的理想用户管理者而非终端用户。

推出 Bing,进入搜索引擎市场

2009年,微软推出了搜索引擎 Bing,但这款产品面临的问题和当年的 Zune 一样,推出的太迟了。Bing 这款产品本身和 Google 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产品推出的时机也非常落后。再一次,微软进入搜索引擎市场的时间比竞争对手落后了5年。然而,微软自己也承认,Bing 并不是 Google杀手,也知道Bing是无法与Google抗衡的。然而,微软可以利用 Bing来夺取Google的搜索市场份额以及庞大的广告收入。当Bing在2009年推出的时候,Google占领了超过64%的美国搜索市场,Google AdWords获得的广告收入高达220亿美元。如果微软能将哪怕5%的Google用户 吸引过来,这也能为微软带来超过11亿美元的潜在广告收入。

推出了一款灾难性硬件产品 Windows Phone

微软在2000年代推出的最后一个灾难性产品是 Windows Phone,这款产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微软推出的最失败的产品之一。运行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并不是这款设备的问题所在。也许令人惊讶的是,许多Windows Phone设备运行起来感觉比Android设备更流畅。几款著名的Windows Phone设备因其创新的设计而备受称赞,比如三星Omnia 7,它拥有革命性的4英寸OLED显示屏,以及极受欢迎的诺基亚N9。Windows Phone面临的最大障碍是Google,Google的Android平台已经崛起并在全球范围内主导了移动设备市场。

微软的Windows Phone受到一系列可预见但非常严重的问题的困扰,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Google拒绝为该设备开发应用程序。Google 对自己极具价值的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市场的有效控制实在是太强大了。Instagram和Snapchat等热门应用都无法在 Windows Phone 上使用,不过 Google拒绝在2013年为Windows phone开发一款原生的 YouTube 应用最终将给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带来厄运。

在21世纪头10年,微软的表现一直很糟糕,而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产品失败更是让微软雪上加霜。然而,尽管微软在21世纪头10年遇到了各种问题,但依然以很高的调子结束了这10年,因为微软占据了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86%-92%。公司现在需要的是新的眼光和新的开始。

2011年至今:从“带围墙的花园”到开源

到2011年,微软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微软在努力调整业务后并没能重塑微软20年前的辉煌势头。微软在21世纪前十年犯得众多产品错误除了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外,也让大家对史蒂夫鲍尔默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更要命的是,微软开始面临来自硅谷一些最富有的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微软急需采取措施巩固自己在食物链顶端的地位。

推出 Office 365,微软近年来推出的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产品发布之后,微软发现Google已经在生产力软件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绩。雪上加霜的是,Google 是通过免费向用户提供一整套生产力工具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这无疑给微软这家通过销售盒装软件赚取巨额财富的公司狠狠打上一记耳光。为了提振疲弱的生产力部门,并试图阻止Google看似不可阻挡的崛起,微软在2011年推出了Office 365。

Office 365最终将被证明是微软近年来推出的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然而推出 Office 365依然被视为是微软另一个防御性的举措,因为这家公司在此之前已经被Google和 一些硅谷的新兴生产力创业公司逼到死角了。

收购 Skype

在Office 365发布后不久,微软宣布将以85亿美元收购网络电话产品Skype,这是微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当时,微软收购Skype的举动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首先,微软自己有类似的通讯产品Live Messenger和Lync 2010,这两款产品的总用户数大约是Skype的三倍,当时Skype的全球用户数为1.24亿。还有一个让分析师困惑的东西是,Skype自身盈利困难。考虑到这笔交易的条款,微软实际上每购买一位Skype的付费订阅用户需要支付超过1000美元,这远远超过了每位付费用户带来的利润。

微软以超过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一个苦苦挣扎的Skype的真正原因是避免让它落入Google和Facebook的囊中。当时有很多关于Google、Facebook将收购Skype的传闻。因此微软选择了在其他公司动手之前就以比 Skype实际价值高得多价格将Skype收入囊中,从而避免因 Skype 落入竞争对手手中,以绝后患。

推出备受欢迎的 Surface

虽然微软可能已经将重心转移到云服务和在线软件上,但公司没有放弃在硬件产品上获取一次胜利的努力。2012年,史蒂夫鲍尔默在洛杉矶的一次产品发布会中展示了第一代Surface产品,这是微软专门为Windows软件设计的产品。Surface 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

最初的Surface产品线只有两个版本:一个更薄、更轻、以消费者为中心、专门针对Windows RT进行优化的版本,一个更厚、更重、瞄准企业用户的版本。尽管Surface 上有很多创新,但Surface依然是典型的微软风格的产品。尽管微软在硬件规格和软件分发方面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鲍尔默领导下的微软还是在对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盲目的投入。20年前,微软就试图通过与IBM等关键制造商建立独家分销合作关系的方式来主导消费型PC电脑市场。现在,微软正试图再次做同样的事情。唯一的区别是,微软现在正在 自己设计硬件。

推出 Windows 8:“一个由笨拙且不切实际的部件拼凑而成的弗兰肯斯坦怪物”

微软本可以凭借Surface pro的成功来重塑自己的声誉。不幸的是,微软转而发布了Windows 8。

Windows 8的发布说明微软并没有真正从之前发布的几个失败的Windows版本中吸取什么教训。这并不是说Windows 8不是微软旗舰操作系统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Windows 8为微软Surface系列设备优化了平铺界面,将桌面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与针对平板电脑的原生触摸屏优化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首款混合操作系统。Windows 8还带来了几项重大的功能改进。

然而,WIndows 8后退的脚步比前进的脚步大。操作系统本身是高度可定制的,但Windows 8几乎没有提供什么使用引导流程,甚至没有提供关于用户如何充分利用新操作系统的基本教程。许多用户对Windows 8在不同设备上的外观和使用感觉都不太满意。在一篇特别尖刻的评论中,一名科技记者将Windows 8描述为一个由笨拙且不切实际的部件拼凑而成的弗兰肯斯坦怪物。

2012年,微软以12亿美元收购了企业社交产品Yammer,这又是一次失败的收购。从表面上看,收购Yammer貌似是合理的。微软一直是企业服务行业的重量级玩家,Yammer主宰工作场所社交的目标与微软想利用工作场所聊天工具来赚钱的愿望显然是一致的。然而,收购Yammer对微软来说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当微软收购Yammer时,这家发展中的企业社交公司拥有大约400万用户,但其中只有20%是付费用户。这意味着,在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前,Yammer并不是一个能快速为微软带来营收的可行渠道。

微软进入纳德拉时代

同年晚些时候,微软发布了一个新 logo。这是微软25年来首次进行重大品牌重组。新鲜、简约的品牌形象是公司迫切需要的,但更大的重组在两年后的2014年才到来。2014年,微软任命萨蒂亚?纳德拉为公司新任CEO。

任命纳德拉为微软CEO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微软这家公司。微软虽然从鲍尔默灾难性的领导下挺了过来,但它迫切需要一位能够帮助公司找到全新身份的领导者。当鲍尔默离开微软的时候,微软还在苦苦挣扎,公司的很多员工也是。公司许多最重要部门的员工士气已跌至谷底。看到自己付出的很多心血伴随着推出的失败产品付之东流后,老员工和新员工都已激情不再,很多高管也在这段时间失望地离职了。

自1992年加入微软后,纳德拉曾担任过各种职务,他执掌微软后主要面临两个挑战。首先,他必须扭转公司陷入困境的财务前景,让投资者相信微软仍是全球最杰出的科技公司。其次,他必须改变微软沉闷的大企业文化,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加入,提高员工士气。

实行“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

在刚担任微软CEO 一职后,纳德拉反复向媒体重述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几个点:微软未来将践行“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然而,很少有观察者能准确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纳德拉在2013年宣布,微软将为苹果的iPad开发iOS版本的Office。考虑到之前微软在软件开发上与苹果之间的敌对状态,这一声明是惊人的。

推出 Windows 10

微在软纳德拉领导下推出第一个重量级产品是2015年7月29日发布的Windows 10。这次产品发布和此群的很多产品发布一样是一场灾难。Windows 10看起来很不错,配备了微软的Cortana虚拟助手和公司的Edge浏览器。然而,在Windows 10光滑的外观下,微软早期的旗舰操作系统里存在的问题现在却依然存在。微软强迫用户从早期版本升级到Windows 10,让很多用户别无选择只能升级到Windows 10,即使他们对正在使用的版本很满意也需要升级。很多用户对Windows 10内置的广告尤其不满,换句话说,Windows 10是一个运行起来就像一个操作系统的广告平台。

重塑微软企业文化,与众多竞争对手冰释前嫌

从2015年Windows 10的发布到2018年,微软没有什么重大的举动,没有发布过什么重磅产品,虽然微软在这段时间继续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进行投入。然而,纳德拉对微软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整个公司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的。

与微软在2013年与苹果合作类似,微软开始与另外几家竞争对手冰释前嫌、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包括微软Azure与IBM在2014年建立的一次关键合作,2015年与Salesforce进行的里程碑式整合,以及2016年Office 365与Dropbox的非常聪明、战略性的整合。纳德拉不仅改变了微软的内部文化,还改变了人们对微软的看法,让微软与许多昔日敌人之间架起了合作的桥梁。微软甚至在2016年成为Linux基金会的白金会员,这一举动极具象征意义,让大家看到纳德拉担任CEO仅几年时间所带来的影响已如此深远。

收购 GitHub

2018年6月,微软宣布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 GitHub。这笔收购交易让科技媒体陷入了疯狂。微软将如何利用 GitHub 呢?它将如何利用GitHub庞大的程序员社区呢?微软为什么选择现在收购 GitHub?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收购GitHub对于微软而言是完全合理的。GitHub通过解决软件开发人员普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即如何在代码上进行有效的协作)而建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业务。GitHub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代码库,但微软认为,让 GitHub 如此吸引人的并不是储存在上面的代码量,而是由GitHub忠实用户组成的庞大的现成社区。

微软可能会与收购 GitHub 感觉良好,但GitHub的用户却不那么激动。随着收购消息在网上传开,很多GitHub用户发誓要将他们的代码库迁移到其他服务上,比如迁移到Bitbucket和GitLab上。然而,这些用户中的很多都没有意识到,微软收购GitHub对GitHub这块产品或服务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GitHub在协作编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了。在更广泛的软件开发生态系统中,微软应该不会去做一些有损 GitHub 所取得的如今令人艳羡的地位的事情。

对于微软来说,2018年6月是一个忙碌的月份,除了出人意料地收购了GitHub外,微软还在今年6月推出了一款重新设计的Office,同时宣布即将推出无人零售技术,此外还收购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Bonsai。这三个举措都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并显示了纳德拉的长期增长战略。推出新版Office其实是微软早就应该做的一件事,这确保了微软的生产力套件在外观和功能上都与竞争工具相匹敌。微软推出的无人零售技术不仅是微软硬件部门改变消费者购物偏好需求的一个例子,它也给亚马逊带来了压力。收购Bonsai对微软而言无疑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因为微软显然已经认识到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变革计算的紧迫性。

很少有公司像微软那样犯过如此多的错。尽管微软存在各种问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盖茨和艾伦在1975年创办的微软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在新的管理层的领导下,微软的未来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但是如果微软希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那么它就必须谨慎行事。

微软的未来将去向何方?

微软不愿拥抱变化的名声是出了名的,但在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似乎正在以一种全新的使命感向前迈进。微软的未来将去向何方呢?

(1)GitHub 和 Azure 的充分整合

微软终于意识到,云是争夺统治地位的新战场。因此,微软将会不可避免地通过利用自己收购的GitHub来积极去与Amazon Web Service和谷歌云服务竞争。

(2)重新重视语音搜索

微软在搜索业务上运气从来没好过,但公司正在将长期赌注压在语音搜索等新兴技术领域。从技术角度看,微软未来可能会加大在语音搜索领域的投入,同时可能还会收购语音搜索领域的一些新兴公司。

(3)想办法巩固自己在企业服务软件领域的地位

微软的软件可能不受大多数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Office在生产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公司会想办法巩固自己在企业服务软件领域的地位。尽管微软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拓宽自己的业务边界,但它将不得不努力保持对企业服务软件领域的统治地位,尤其是考虑到来自Box等创业公司的激烈竞争时更是如此。

我们能从微软身上学到的3条经验

与盖茨和艾伦于1975年创建微软时的世界相比,如今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但微软的创业旅程依然能教会我们很多经验。

(1)市场份额等同于企业寿命

微软从未想过成为最好的软件公司,只想过成为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对市场份额的不懈追求,为公司提供了抵御90年代和2000年代各种风暴所需的影响力和资源。如果没有早期的市场主导地位,微软是不可能从犯过的这么多的错误中幸存下来的。

想想你的产品和它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你如何获得和保护你的市场份额的?你是你所在行业里唯一的强有力玩家吗?如果不是,你是如何让你的产品脱颖而出的?

微软巧妙地利用了其与IBM的早期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合作不仅帮助微软在新兴市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立足点,而且还允许它将自己的软件授权给其他公司。这一举措对公司的早期增长至关重要。你如何与你所在领域的其他公司建立类似的合作关系?

你的产品开发策略是专注于长期增长还是短期收益?换句话说,你是否为了获得短期效果而错失了更大的增长机会?

(2)了解你的用户

尽管微软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却从未在消费者中特别受欢迎。然而,微软一直都知道它的理想买家是企业的管理者,而不是终端用户。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尤其如此。

查看你的用户数据和增长预测,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如果你们公司是一家B2B公司,你是在向个人终端用户推销你的产品,或者说你是否在瞄准真正的目标用户?你定位潜在用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它是否能被改进?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你的产品变得更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会更高吗?如果是这样,你为什么还没有在改进产品上进行投入?为了改善你的产品、提高占有率,你能做出的一个最重要的举措是什么?

你的用户真的喜欢你的产品,还是只是需要你的产品?

(3)适应市场的根本转变是非常困难的

即使是新兴创业公司也很难适应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微软对盒装软件模式的盲目崇拜几乎扼杀了这家公司。要想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成功地调整自己的重点,这不仅需要你了解自己核心优势,还需要了解你最脆弱的弱点。微软通过巧妙地预见到新兴的家庭计算市场即将引来的巨大转变,从而在一个全新的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微软没能及时针对人们购买和使用软件的方式上出现的根本性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思考你的产品在你的行业里的位置,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对你公司的稳定性和未来增长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你准备如何减轻这种威胁?

想想你的公司、你的产品和你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必须转型或调整你的增长策略来弥补你当前商业模式面临的新威胁,你将会如何转型?这是一个相对容易的转型吗?还是说你必须像微软一样从根本上重塑你的公司和企业文化才能在转型中生存下来?

微软的规模、营收和市场渗透率此前都被认为是积极的因素,等到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公司的整个理念和使命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时,这些因素都变成了累赘。如果你必须改变方向,你的公司拥有哪些曾经被视为优势的因素实际上可能会成为累赘?

编译组出品。


文章TAG:微软笔记本  微软电脑有哪些  微软  笔记  笔记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