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觉远大师在临终前,曾背诵了《九阳真经》,当时有三人在场,分别是张君宝、郭襄和少林派的无色大师,三人各自记了一部分,便形成了后来的《武当九阳功》、《峨嵋九阳功》和《少林九阳功》。而且张无忌练《九阳真经》也不是速成。三斗酒僧是将《九阳真经》写在四卷《楞伽经》的夹缝之中,他没有告知任何人,这样《九阳真经》就默默存放于藏经阁,直到后来出现一个觉远大师。

《九阴九阳》里段之羽能否打过张三丰?

《九阴九阳》里段之羽能否打过张三丰

做一下补充说明: 《九阴九阳》作者是金庸新“著”,并不是金庸“新著”,其实作者并不是金庸先生,而是金庸新,另有笔名阳朔。小说的文笔虽然有意刻仿金老的一面,但文笔略显生涩,特别是情节的描写上,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跟金老的情节构思有不小的差距。书中的主人公段子羽在机缘巧合之下先后学会了#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六脉神剑、一阳指#等金庸小说中的武林绝学,性格狂放然杀气太重,与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贯作风严重不符。

书中为了衬托#段子羽#的神功盖世,《倚天屠龙记》中上至明教#张无忌#,下至明教光明#左右使、法王、五散人、掌旗使#都成了段子羽垫脚石。特别是把明教描述的邪恶,把张无忌描述的更加工于心计。书中的主人公与张无忌等明教为敌且过于狠辣,不但狠辣而且甘做朝廷鹰犬,为了消灭明教,不惜杀人放火,不惜帅众攻上光明顶大杀特杀,犹如地狱的使者、不折不扣的邪神,为武侠小说里最残忍的男主角。

灭绝师太练习九阳多年只学到了一些皮毛,张无忌为何能速成九阳?

灭绝师太练习九阳多年只学到了一些皮毛,张无忌为何能速成九阳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话不能这么说,灭绝师太的《峨嵋九阳功》造诣很高,可不是皮毛,虽然比张无忌的《九阳真经》差了很远,但那是因为他们练的内功有区别,并非灭绝师太自身差劲。而且张无忌练《九阳真经》也不是速成。《九阳真经》是金庸先生笔下最强内功之一,小说中评价至高无上,从综合特性来看,甚至可以在金庸先生笔下内功中排第一。

此内功,乃是少林派一位无名僧人所创,读者都称他为“斗酒僧”。话说当年华山论剑,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夺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按照比武前跟各大高手的约定,获得了《九阴真经》。华山论剑结束后,王重阳拿着真经返回,于途中遇到了一位少林派的老和尚,因斗酒输给了他,便将真经借给他看了一下。这老和尚就是斗酒僧,他看完《九阴真经》中后,对其中记载的武功深感佩服,但却觉得真经中的武功一味崇尚老子之学,只重以柔克刚、以阴胜阳,不及阴阳互济之妙。

于是他回到少林寺后,便在藏经阁的梵文《楞伽经》的绗缝中,写下了《九阳真经》。几十年后,少林派有位觉远大师,是管理藏经阁的僧人,他这人喜欢读书,且无书不读,在翻看梵文《楞伽经》时,便发现了斗酒僧留下的《九阳真经》。他是个不懂武功的人,并不知道真经中记载的乃是无上内功,以为只是强身健体的东西,于是照着真经中记载的方法修习,结果练出了一身深厚的内力。

不过他自己并不知道,只是感觉练了后身强体壮、百病不侵,效果还不错。又过了几十年,潇湘子和尹克西混入少林寺,盗走了那本梵文《楞伽经》,觉远大师身为藏经阁管理员,不得不管,于是带着徒弟张君宝(张三丰)追了出去,双方一追一逃,都到了华山之巅,碰到了郭靖、杨过一行人。双方对峙之下,潇湘子和尹克西死不承认,只说没偷经书,在郭靖、杨过等人的帮助下,张君宝打伤了尹克西,而潇湘子则偷袭觉远大师,反被他一身深厚的内力震伤。

觉远大师和张君宝并未在潇湘子和尹克西身上搜到丢失的《楞伽经》,因为经书并不在他们身上,而是被他们藏在了一只苍猿腹中。再说潇湘子和尹克西二人,离开华山后,他们去了西域,结果因为互相猜忌大战了一场,潇湘子因为伤势更重不敌被杀,而尹克西则是重伤不治,临终前良心发现,托“昆仑三圣”何足道带话给少林派觉远大师,告诉他“经在猿中”。

何足道与西域少林有些间隙,去到中原少林派后,与他们发生了争执,并且将“经在猿中”的话误说成了“经在油中”,觉远大师等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又因为何足道挑战少林派,张君宝接战使出了“罗汉拳”,被误认为私自偷学武功,遭到少林寺僧众的追杀。觉远大师爱惜徒弟,大发神威带着张君宝和一旁帮忙的郭襄逃出了少林寺,当晚因为内力消耗过度油尽灯枯而亡。

不过觉远大师在临终前,曾背诵了《九阳真经》,当时有三人在场,分别是张君宝、郭襄和少林派的无色大师,三人各自记了一部分,便形成了后来的《武当九阳功》、《峨嵋九阳功》和《少林九阳功》。至于《九阳真经》原本,则一直在那只苍猿腹中,流落在西域,直到九十多年后,才被张无忌在西域无名仙谷中发现。灭绝师太是峨嵋派的第三任掌门人,是创派祖师郭襄的徒孙,第二任掌门风陵师太的徒弟,她所练的《峨嵋九阳功》,就是当年郭襄记住的那一部分,虽然后来经过了郭襄完善,但论深奥程度和威力,远不及《九阳真经》原本。

灭绝师太练了三十多年《峨嵋九阳功》,其实她的内功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在六大派中,仅次于张三丰、渡厄、渡难、渡劫、空见、空闻等人,强于空智、空性、宋远桥、俞莲舟等人,而她的年龄,却是这几人中最小的,比俞莲舟还要小一点。论武功,灭绝师太也是江湖上标准的一流高手,在六大派中也属于比较厉害的人。她的《峨嵋九阳功》造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基本练到了尽头,只有随着年龄增长,内力才会逐渐增长。

张无忌跟灭绝师太不一样,他练的是全套《九阳真经》,金庸先生笔下唯一出现的一位大成之人,觉远大师虽然练的也是全套,但他并未打通最后的玄关,斗酒僧是创始人,但并未正式出场。在西域无名仙谷中,张无忌心无旁骛练了五年《九阳真经》,随后在光明顶借助明教高手布袋和尚说不得的“乾坤一气袋”打通了最后一道玄关,他的内功的确进展很快,但还谈不上速成。

九阳神功出现在王重阳时代,为何《射雕》和《神雕》中都没有记载?

九阳神功出现在王重阳时代,为何《射雕》和《神雕》中都没有记载

一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时,王重阳技压群雄,凭借“先天功”击败另外四人,加冕天下第一,独得黄裳留下的武学至宝《九阴真经》。《九阴真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早就引起天下诸多纷争。当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以后,同样有很多人对真经感到好奇,只是他们不敢贸然去终南山向王重阳挑战,毕竟天下也没有几个人具备叫板王重阳的实力。

王重阳在得到《九阴真经》以后,他并未立即回到重阳宫,而是去了一趟嵩山,至于去嵩山的目的不得而知,有可能是趁着兴致游览名山大川,也有可能是有故人之约,可是这一趟远行,王重阳却遇到一位不知法号的无名僧人,这位僧人武功深不可测,眼光也着实独到犀利,他一眼看出王重阳的身份,随后他与王重阳约定一场斗酒的赌局。当然,这位无名僧人斗酒赢了王重阳,而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让王重阳将所得的《九阴真经》给他参阅七天,王重阳只能答应。

可以说,斗酒僧是一代奇人,他简直就如同当年少林寺扫地僧那般深不可测,他在参阅《九阴真经》的时候,对黄裳的武学深度很是佩服,但同时他也发觉《九阴真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内功过于偏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这一点,这位斗酒僧就甚为遗憾。随后,他将经书通读以后,就交还给王重阳,而王重阳就回到终南山,不到两年就过世。

王重阳临终前对全真教弟子定下死规定,不允许任何全真门人修炼《九阴真经》,包括他师弟周伯通。二斗酒僧回到少林以后,《九阴真经》的内容在他脑海中不断萦绕,挥之不去,他也难以静下心来念佛,他内心深处隐隐约约有个想法,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弥补《九阴真经》内在的不足。于是,在少林寺,斗酒僧在平时常常吟诵的四卷《楞伽经》上,创作出一部强劲的内功心法,这套内功心法正是与《九阴真经》相反,以阳刚之气为主导,威力之强丝毫不弱于《九阴真经》,为了与《九阴真经》做一个对此,斗酒僧将他所写的内功心法取名为《九阳真经》。

在写成《九阳真经》以后,斗酒僧就从未在江湖上出现过,或许他过于低调,或许是因为少林内部原因,或许是就此谢逝,反正江湖上也没有任何人提及过少林还有这号人物,而他的《九阳真经》就放在藏经阁里,数十年也没有被人发觉。当然,在三次华山论剑时期,少林基本上没有参与过,因为这段时间也是少林最没落最困顿的时期,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前,少林寺发生火工头陀事件,导致苦智禅师的惨死,以及苦慧禅师的远走,这引发少林内部极大的纷争,多少年都深受影响,于是少林寺在三次华山论剑时期相当保守,基本上没有僧人在江湖上走动。

若说少林没有顶级高手,那也是不太可能,毕竟少林从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典型的就是斗酒僧,绝对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顶级高手,但也因为少林内部原因,他也极少与江湖中人有过交集。也就是说,斗酒僧除了与王重阳有过极浅的交集外,基本上与江湖中人没有任何的交往,致使江湖中人也没有人提及过他,虽然他也存在,但是江湖上却没有他的传说。

三斗酒僧是将《九阳真经》写在四卷《楞伽经》的夹缝之中,他没有告知任何人,这样《九阳真经》就默默存放于藏经阁,直到后来出现一个觉远大师。觉远大师和扫地僧的职务一样,是“图书馆管理员”,主要负责整理书籍和打扫卫生。但是觉远大师向来对佛门经书都奉为至宝,在闲暇之余他将每部经书都认真去读,于是就无意中将《楞伽经》夹缝中的《九阳真经》也熟读至烂熟于心,他无意中修炼到一门高深的内功心法,内功之精纯竟然不弱于身为五绝的一灯大师,可见《九阳真经》着实非同小可,不然也不至于直接影响到后世江湖格局的形成。

当然,存放于藏经阁的《九阳真经》很快被两个外人发觉,这两个人正是尹克西和潇湘子,他们骗过淳朴的觉远大师偷得《九阳真经》,最后将经书存放于一只苍猿腹部,带到昆仑山,这就成就了后来张无忌神功盖世。即便斗酒僧的《九阳真经》影响深远,却没有人真正知晓这部顶级绝学的来源,也不知创作者到底是谁,斗酒僧默默无闻的影响着后世,这真是低调到了极致。

相比《葵花宝典》的创作者,至少后人还知晓是前朝太监,可是《九阳真经》的创作者是谁后世人完全不知,至于斗酒僧也只是一个代号,至于他的法号却一无所知。这种影响后世极其深远却默默无闻的人物不仅仅出现于江湖之中,在历史上也大有人在。斗酒僧算得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最难得的是这份与世无争的心态,他实力强劲却从未在江湖上显露过,他留下巨著却从未宣扬过,这源于他内心的淡然。


文章TAG:Joyoung  九阳  九阳  Joyoun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