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星手机最高端的机型是什么?

最高端,就它了 三星W899 ¥ 1.53万 双模/双待 翻盖 主屏 3.3英寸 480×800像素 触摸屏:电容触摸屏,支持多点触 500万像素 CMOS 系统 Android OS v2.2 机身内存512MB

这款是三星的d900,很旧的机子了,估计现在已经停产了!

三星手机高端机有哪些

2,三星高端机手机有什么?三星GTi9268属于高端机吗?

不知道你说的高端机是什么概念和类型的。三星的比较好的实用的机型就是Galaxy系列的,比如I9300等等,这些机型比较实用,不过现在I9300配置只能说是主流了,不高端了,马上出Galaxy S4了;三星还有些价格较高的商务高端机比如B9120等等,这些机子价格八九千上万,适合商务人士。I9268属于主流配置,不太高端。

三星手机高端机有哪些

3,三星的高端机有哪些系列的?哪个是最旗舰的?

为您推荐三星最新的旗舰机型NOTE9。Note9规格参数,请参考以下内容: 1.屏幕:6.4英寸(直角)/6.3英寸(圆角),18.5:9的全视曲面屏。 2.尺寸(高*宽*厚):161.9 x 76.4 x 8.8mm,重量为201g。 3.外壳颜色:丹青黑、寒霜蓝、玄镜铜(具体以实际销售为准)。 4.内存:6GB+128GB / 8GB+512GB;最高支持512GB microSD卡。 5.CPU(处理器):2.8GHz,1.7GHz 骁龙845 八核处理器。 6.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为双1200万像素(F1.5/F2.4),前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F1.7光圈),前后均支持OIS光学防抖。 7.采用USB Type-C接口。 8.蓝牙采用V5.0版本。 9.电池容量为4000mAh。

三星手机系列繁多,就高端机来说,大致可以算有2个系列。 1. 三星商务系列,该系列最初是大器系列,和中国电信合作的高端机,也就是W系列,目前最高的为W2017. 2. 三星盖乐世系列,,既Galaxy,但该系列包括的比较多,高端的仅为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S系列目前最高为S8,note系列因为2016年的电池事件,加上下个月要发布新品,目前不确定型号。 商务系列,S系列,NOTE系列,均为每年一款新机。

华为d1 三星i9300

旗舰系列,首先:galaxy s/note系列,比如s4、s5、s6,s6 edge、s6 edge +;另外就是w系列,电信定制,每年出一款,命名为w加年比如2015年的w2015,这是翻盖机,双卡,商务型的

三星手机高端机有哪些

4,三星目前最高端的手机是什么型号

品牌不同,配置、设计理念、适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样的,各有优势,建议根据需求及喜好选择合适的机型。如需了解三星产品的详细机型信息,请登陆官网-点击右上角放大镜图标输入型号查询。为您推荐三星最新的旗舰机型NOTE8。Note8规格参数,请参考以下介绍:1.屏幕:6.3英寸(直角)/6.2英寸(圆角),18.5:9的全视曲面屏;分辨率默认为全高清+。2.外壳颜色:谜夜黑;旷野灰;星河蓝(以实际销售为准)。3.内存:总ROM内存为64GB/128GB/256GB;总RAM内存为6GB;最高支持256GB的MicroSD卡。4.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为全像素双核1200万像素,支持2倍光学变焦,双摄像头OIS光学防抖,前置摄像头智能自动对焦800万像素,前后摄像头F1.7光圈。5.采用USB Type-C接口。

最高端,就它了 三星W899 ¥ 1.53万 双模/双待 翻盖 主屏 3.3英寸 480×800像素 触摸屏:电容触摸屏,支持多点触 500万像素 CMOS 系统 Android OS v2.2 机身内存512MB

三星9000这款机子现在是三星的旗舰机,也是市面上最好的几款机子之一,三星的机皇。由于整机配置非常强悍,运行非常流畅,特别适合商务人士,以下是主要的参数: 上市日期:2011年09月 主屏尺寸:5.3英寸 主屏分辨率:1280x800像素 操作系统:Android OS 2.3 CPU型号:三星 Exynos 4210 双核 CPU频率:1433MHz 可用空间:16GB 机身内存:1GB RAM 电池容量:2500mAh 手机尺寸:146.85x82.95x9.7mm 手机重量:178g 手机支付:支持NFC支付技术 摄像头像素:前:200万像素,后:800万像素 现在水货最新报价在3200左右,行货在4000左右

三星S4和三星note3

2014

5,三星有哪些系列机

三星消费级数码相机目前共有5条产品线,分别为WB系列、ST系列、IT系列、PL系列和ES系列,如此丰富的消费级机型在众多数码相机厂商是独树一帜的.

目前三星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按照高端、中高端、中端、中低端以及入门级五条产品行进行划分。

WB系列定位为准专业机型、ST系列定位为创新时尚机型、IT系列定位为先进自动机型、PL系列定位为实用机型、ES系列定位为家庭分享机型。

三星手机系列产品按以下区分:

A系列-三星的高端尊贵折叠机系列 C系列-外观经典,功能实用的中底端直板机 D系列-豪华的商务机型 E系列-加入流行元素的时尚机型 I系列-智能手机 N系列-外观规矩的翻盖机 P系列-采用新技术,注重多媒体功能的顶级机型 Q系列-专为行政人员量身定做的灰度屏幕系列 S系列-有时尚外观的中价商务机型,且富有娱乐性{上网,游戏,音乐等} T系列-GSM彩屏折叠系列,中高价机型,功能和定位均有侧重点 Z系列-SG UMTS手机 X系列-此系列手机在功能上以娱乐为主,支持JAVA,,高端的X系列手机还具备蓝牙功能 三星的产品一般来说,最后一个数字是8的是中文版本,是0的代表欧洲版本,因此E608是中文行货的代号,E600是欧洲代号.而600C是东南亚(马来)版本. 三者的功能是一样的.

你是指相机,还是手机呢?由于你发布在数码相机专栏上,我就按数码相机回答你吧.

单反相机 专业机型GX系列

便携相机

准专业机型WB系列 创新时尚机型ST系列 先进自动机型IT系列 实用机型PL系列 家庭分享机型ES系列

6,三星手机什么系列要好些?

1、三星Galaxy S系列 该系列产品更注重年轻化,在产品设计上显得更加的优越也更小一些,屏幕尺寸也更小一些。当然全新的S20系列已经摆脱了以往的界定,推出的Ultra版更是将屏幕升级到了6.9英寸。 2、三星Galaxy Note系列 三星Galaxy Note系列与最初的S系列设计完全相反,更加注重商务,产品定位上也是成熟稳重的商务范。不过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如今的S系列和Note系列在产品差异上已经越来越小了,仅剩的差异就是Note系列多一支手写笔S-Pen。 3、三星Galaxy Fold系列 三星Galaxy Fold系列,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折叠”,这个系列产品也就是未来形态的折叠屏手机。目前Fold系列只有一款产品,双折叠的显示效果,成为了这款手机惊人的设计,一种电影中科技感变成了现实。所以Fold系列,就是科技的象征。 4、三星Galaxy A系列 三星Galaxy A系列是性价比、也许是技术尝试,也许是为了市场份额,A系列产品的感觉就是极其的杂乱不堪,现在正售的产品有很多款。 在整个A系列产品中,有性价比不错的A90 5G,还有大秀180°炫转技术的A80,更有多款廉价的千元机。其实这个系列的中端机以前主要面向印度市场,大部分机型没有在国内发售,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吧! 5、三星W系列 其实三星旗下还有一个W系列,中文名为心系天下系列,是由三星和中国电信联手推出的高端深度定制旗舰手机,主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社会精英,心系天下最新款的产品是三星W20,外观和Galaxy Fold一样。

1,三星手机比较好用的系列有:Galaxy系列、S系列、A系列,C系列,ON系列等,其中比较好的是Galaxy系列和S系列。 2,三星手机首屈一指的是Galaxy系列。如果说S系列是一匹大宛马,那么Galaxy系列就是一匹赤兔兽。S系列是新功能,新技术的实验平台,Galaxy系列是成熟的技术的展示平台。如果说S系列是三星的高端产品的话,那么Galaxy系列是三星的豪华产品。因此,三星手机的Galaxy系列和S系列会好一些。 三星手机各个系列的区别: 1,Galaxy系列:Galaxy系列可以说是三星手机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个系列。在Galaxy全系列中三星采用了Android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其中Galaxy的S命名又是Galaxy中的旗舰机型,包括Galaxy S、Galaxy SⅡ和Galaxy SⅢ三个大系。每款Galaxy S系列的手机销量均超过千万部,而最新一代的Galaxy SⅢ在发布上市100天即已经突破销售2千万部。 2,S系列:2005年开始,三星又发布了一个新的手机系列—Ultra Smart。Ultra Smart系列有两款手机,F520和F700。F700长得像多普达手机,F520又长得像iPhone,二者都采用了OWERTY全键盘和支持HSDPA网络。超高的配置,超智能的机型,在这个代表三星智慧和设计能力系列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新产品。 3,C系列:尽管三星一向以中高端手机闻名,但C系列的低端手机仍不能忽略。几乎所有C系列都为直板造型,外型简练;功能也是尽量地简化,如C208/C238等。

机型不同,产品的设计理念、适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样的,各有优势建议根据需求及喜好选择合适的机型。如需了解三星目前较为热门的旗舰机型建议登陆三星官网进行查询参考

你好楼主 用过三星手机:s2 s3 s4 s5 s6 s6edge s7 s7edge note2 note3 A5 A6 A7 E7 A8 A9 A9pro note4 note5 S6edge+ Mega Mega2 W2014 W2015 W2016 三星平板:Tab S 8.4 ,Tab S 10.5 , Tab S2 8.0 , Tab S2 9.7的 香港人三星终极忠粉在此为你解答! 三星Galaxy Note系Galaxy S系在三星级别定位为 旗舰级 Galaxy A系在三星级别定位为 中端级 Galaxy C J E On系在三星级别定位为 低端 / 中低端级 看完後自行定夺购买

三星目前最好的就是s8与s8+。配置今年的主流cpu晓龙835,6g大运存。拍照无人能出其右。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其实也没多大用),外观惊艳(这个才是重点)。缺点:1.贵;2.韩国的牌子;如果对拍照没什么高要求,则推荐放弃三星手机,转购买小米6或者即将推出的HTC U系列新机(距发布还有20天)、华为p10(假如你不在意内存门的话)。2017年4月26日11:41:47

7,三星手机型号大全

三星有以下几个系列的手机型号:三星Galaxy S系列、三星Galaxy Note系列、三星Galaxy Fold系列、三星Galaxy A系列、三星W系列。 1、三星Galaxy S系列 该系列产品更注重青春,产品设计更优越更小巧,屏幕尺寸更小,当然,全新的S20系列已经摆脱了之前的定义,Ultra版更是将屏幕升级到了6.9英寸。 2、三星Galaxy Note系列 三星的Galaxy Note系列与原来的S系列设计完全相反,更注重商业,产品定位也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但是,S系列和Note系列的区别越来越小,唯一的区别就是Note系列多了一个手写笔S-Pen。 3、三星Galaxy Fold系列 三星的Galaxy Fold系列字面意思是“折叠”,这个系列的产品也是未来的折叠屏手机。目前Fold系列只有一款产品。双折显示效果成为这款手机的惊艳设计,一种电影中感科技成为现实。所以Fold系列是技术的象征。 4、三星Galaxy A系列 三星Galaxy A系列是一个性价比高的,也许是技术上的尝试,也许是为了市场份额。A系列产品的感觉极其凌乱,现在有很多产品在卖。整个A系列产品中,有性价比不错的A90 5G,有大秀180°炫目技术的A80,各种便宜千元机。事实上,这一系列中端机过去主要面向印度市场,大部分并未在中国销售。 5、三星W系列 其实三星也有W系列,中文被称为世界之心系列,是三星和中国电信联合推出的高端深度定制旗舰手机。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在中的高层社会精英,世界最新产品是与Galaxy Fold外观相同的三星W20。

如需了解三星产品及详细机型信息,请登陆三星官网点击右上角放大镜图标输入型号查询。

目前三星I9128I机型已经停产,建议关注三星近期上市的新款机型。如需了解三星产品及详细机型信息,请登陆三星官网点击右上角放大镜图标输入型号查询。

CDMA手机如下三星nbsp;SCH-F309¥未知nbsp;三星nbsp;S659¥未知nbsp;三星nbsp;SCH-M589¥未知nbsp;三星nbsp;SCH-S189¥未知nbsp;三星nbsp;SCH-i859¥6460nbsp;三星nbsp;SCH-W599¥4280nbsp;三星nbsp;SCH-W159¥2920nbsp;三星nbsp;SCH-U900¥2790nbsp;三星nbsp;SCH-U940¥未知nbsp;三星nbsp;SCH-W629¥7680nbsp;三星nbsp;SCH-S399¥390nbsp;三星nbsp;SCH-F589¥1720nbsp;三星nbsp;SCH-F609¥2150nbsp;三星nbsp;SCH-R410¥未知nbsp;三星nbsp;SCH-S319¥1099三星nbsp;SCH-S269¥316nbsp;三星nbsp;SCH-S299¥780nbsp;三星nbsp;S105/S110¥未知nbsp;三星nbsp;SCH-W619¥3990nbsp;三星nbsp;SCH-S480¥未知nbsp;三星nbsp;SCH-S259¥1330nbsp;三星nbsp;SCH-F679¥1900nbsp;三星nbsp;SCH-i839¥4380nbsp;三星nbsp;SCH-F639¥2750nbsp;三星nbsp;SCH-C210¥3180nbsp;三星nbsp;SCH-W509¥2288nbsp;三星nbsp;SCH-F659¥1680nbsp;三星nbsp;SCH-S199¥950nbsp;三星nbsp;SCH-S209¥1050nbsp;三星nbsp;SCH-B109¥未知三星nbsp;IP-830W¥未知nbsp;三星nbsp;SCH-i760¥未知nbsp;三星nbsp;SCH-M359¥3150nbsp;三星nbsp;SCH-W559¥2550nbsp;三星nbsp;SCH-W539¥1860nbsp;三星nbsp;SCH-W579¥5550nbsp;三星nbsp;SCH-S179¥880nbsp;三星nbsp;SCH-F399¥1280nbsp;三星nbsp;SCH-S159¥1150nbsp;三星nbsp;SCH-F509¥2530nbsp;三星nbsp;SCH-F379¥1450nbsp;三星nbsp;SCH-F519¥1799nbsp;三星nbsp;SCH-E239¥2779nbsp;三星nbsp;SCH-W569¥3199nbsp;三星nbsp;SCH-X989¥999三星nbsp;SCH-F369¥2050nbsp;三星nbsp;SCH-W399¥3500nbsp;三星nbsp;SCH-F329¥1699nbsp;三星nbsp;SCH-i819¥5888nbsp;三星nbsp;SCH-W219¥4150nbsp;三星nbsp;SCH-X839¥1479nbsp;三星nbsp;SCH-W109¥1990双模双待的:三星nbsp;SGH-i688¥未知nbsp;三星nbsp;SCH-i859¥6460nbsp;三星nbsp;SGH-L288¥2800nbsp;三星nbsp;SCH-W599¥4280nbsp;三星nbsp;SPH-i325¥未知nbsp;三星nbsp;SCH-W629¥7680nbsp;三星nbsp;SCH-W619¥3990 查看原帖>>

140三星有哪些型号

8,印度手机市场混战:中国品牌“合围”三星,苹果折戟_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 张超,编辑 叶丽丽。36氪经授权转载。

在中国市场之外,国产手机近年来纷纷瞄准智能手机正在普及的国家——印度。国产手机进入印度,并在印度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已经占据一定优势,并对2017年第四季度前在印度连续6年取得销售冠军的三星发起挑战。

小米在去年第四季度成功超越了三星,拿下了印度市场第一的宝座。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此前发出的《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公开信中表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已经在印度取得份额第一,并在15个国家名列前茅,“小米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复制的普适性。”在递交的IPO招股书中,小米再次表现出了印度市场在公司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对此,三星开始了激烈的反击,主要应对措施是降价促销,并在今年二季度三星市场份额追平小米。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市场一共发售了3260万部智能手机,相比去年同期的2680万部增长了22%。从市场份额看,小米已经与三星齐平,均以30%的占比成为印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手机品牌。另外两家中国企业vivo和OPPO分别以11%、10%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三和第四,前四名中不见苹果的身影。

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源:Canalys)

作为全球手机巨头,苹果在印度的表现差强人意。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报告显示,苹果在印度高端智能手机(价格在470美元以上)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从2016年假日季的59%下滑到了去年同期的35%。2017年苹果在印度销量仅有 320 万台。为了应对价格战,苹果甚至在印度也推行了低价的尝试,去年7月开始下调iPhone、iPad、Mac电脑和Apple Watch手表的价格,但成效甚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苹果的iPhone手机在印度销量不足100万台,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仅为2%。

不难看出,印度市场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厂家激烈竞争的战场,伴随着三星、小米等企业在印度的建厂,这场竞争已经愈加白热化。

中国手机厂商印度厮杀

印度人口超过13亿,但皮尤斯数据报告2015年统计的“全球智能手机拥有率”显示,印度只有17%的人口用的是智能手机。也就是说,印度智能手机的市场潜力巨大。

数亿的市场空缺吸引了大量的国产手机进军印度。现阶段,智能手机在印度仍在普及阶段,而小米、OPPO、vivo、华为等多个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大举入侵,并改变了印度的手机市场格局。

2014年,小米瞄准印度手机市场,将该地区作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定下“3-5年内成为印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目标。

2016年,小米印度推出红米Note 3,被称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腾飞之作。2017年,小米在印度的第500家服务中心正式开通。相较于一些高端品牌而言,小米凭借优良的性价比在印度市场打开局面,如今小米印度市场已经成长为仅次于中国大陆的第二大销售市场。

另外,小米还在印度实行“直接面向零售商”的销售模式,将手机直接销售给零售商。这省去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多层中间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其线下销售的比例。2017年7月,印度政府实施的新税法,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的税收,使得线上渠道销售的优势不再。因此,小米等进军印度市场的中国手机厂商纷纷拓展线下渠道。

“在印度,手机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幅员辽阔,零售点的布局显得至关重要。传统上来说,拥有强大线下零售布局的厂商往往在印度市场会有着良好的表现,对于新入局的厂商来说,及时拓展线下零售渠道同样是其能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分析机构IDC的分析师Kiranjeet Kaur指出。

在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多种销售渠道共同作用下,小米在印度市场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小米招股书显示,2017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9000万台,重回全球前五;其中,海外市场收入暴涨,从2016年的91亿元涨到了2017年的32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也达到了28%,特别是在印度市场,小米表现强劲。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手机公司,市场份额达26.8%。

2017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销售商市场份额排名(按出货量计算,来源:IDC)

除了小米,OPPO、vivo也在该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不过,鉴于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快速增长,OPPO和vivo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因此,这两家公司调整了销售策略,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OPPO印度品牌总监Will Yang 此前向路透社透露,OPPO和vivo现在在印度主要是通过亚马逊和Flipkart进行线上销售,改变了他们以往大量走线下销售的战略,以此加速销售量增长。

在国产手机里,华为在印度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此前,华为在印度地区多定位在中高端手机,与小米、OPPO、vivo等形成了对比,导致用户不太追捧。虽然之后也推出了百元手机,但已经失去先机的华为出货量还是不太理想,仍在全力追赶。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华为荣耀系列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印度智能机市场中首次占据了前五的位置,市场份额达3.4%,与去年同季度相比增长了146%。

2017年下半年以来,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原有的“三星+四家本土厂商(Mircomax、Intex、Lava、Karbonn)”的格局被打破,中国品牌小米、OPPO、vivo已经对三星形成“合围”,联想、一加等也在全力追赶,印度本土厂商则几乎不见踪影。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17年,中国三大智能手机品牌总销售额均大幅增长。其中vivo较2016财年增长6倍左右,小米和OPPO的销售额增长近8倍。相比之下,印度国内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Mircomax仅实现销售额561.4亿卢比,较2016财年下跌42%;而排名第二的本土品牌Intex则萎缩30%至436.4亿卢比。

三星、苹果的反击

就在中国品牌快速增长的同时,苹果、三星也在反击。

在苹果、三星主打的高端手机(售价400美元以上)市场,现在已经受到中国手机品牌的威胁。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国产手机一加在印度名列高端手机市场第一,市场份额占比达57.1%。苹果以37.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三星,市场份额仅为3.6%。

而CyberMedia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 2017年印度手机市场中售价在1万卢比(954人民币)至2万卢比(1909人民币)的产品占比为38%,印度消费者相比以前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手机。有业内人士分析,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在高端机这一领域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苹果也没有放弃这一市场,试图通过低价的iPhone SE等手机打开市场,同时采用降价策略全力追击。

以印度生产的iPhone SE 为例,2017年其价格从27200 印度卢比(约420美元)降至26000 印度卢比(约402美元),降幅为4.3%。入门款的iPhone 7 售价也从60000 印度卢比降至56200 印度卢比,降幅为6.4%。

此外,随着印度全国性的商品及服务税(GST)的实施,iPhone 税率也从13.5% 降至12%。就连苹果CEO库克也曾多次暗示,印度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十分看好印度市场前景。

但是,从现阶段的销售成绩来看,苹果反击道阻且长。

与苹果一样承压的还有三星。从1995年三星印度成立,到2005年在印度设立手机制造部门,再到2014年在该地区拥有5万多家手机零售商,三星在印度市场深耕20余年。2017年前,三星一直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独占鳌头,直到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将三星拉下王座取而代之。

面对以小米为首的中国手机品牌,三星也已经开始激烈的反击。

今年7月,三星在印度诺伊达的81区的手机工厂正式开工。这是继斯克里伯鲁布德工业园后的又一家工厂,也将成为其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分析师Tarun Pathak称,新工厂将减少三星手机的上市时间,给三星带来竞争优势。

IDC的资深市场分析师Jaipal Singh则指出,三星正在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智能手机,他们还可以生产电视、冰箱等类别的高端产品,印度的高端制造业仍然落后。随着新工厂的落成,三星将扩大竞争优势。

另外,三星还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其在印度一共雇佣了70000名员工;零售经销网点也覆盖全印度,如今已达150000个。

2020年,新工厂将会落成,届时三星是会在印度再度上演“中国之痛”还是维持其“霸主地位”仍未可知。

印度市场为何成“猎场”?

为何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等手机品牌均将印度市场视为全球化的重要领地,在这个地区掀起激烈的“争夺战”?其实都是看中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力。

智能手机的普及过程是在全球范围逐渐进行的。欧美国家开始于2010年,到2013年基本完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则从2011年开始,大约在2014年底完成。印度则被看作是亚非拉国家,换机过程相对更晚。现在的印度,被看作是“10 年前的中国”。

目前智能手机在印度还没有普及,主要的原因是其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未来随着印度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4G网络的普及,印度智能手机用户将会大幅增加。

公开数据显示,印度现在人口约13.24亿,直逼中国(13.79亿);而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印度智能手机普及率为22%,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也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印度这个市场无疑是极具潜力的。

根据eMarketer的最新预测,2018年印度将有3.37亿人使用智能手机,相当于超过1/4的人口。这一用户数量同比增长近16%,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增长率都高。

2017-2022年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数和渗透率(来源:eMarketer)

eMarketer资深预测分析师Chris Bendtsen表示:“智能手机越来越便宜,移动数据价格下降,城市化进程继续。在接下来的四年中,随着普及速度和农村普及率的提高,印度智能手机用户将接近5亿人。”

就在各大手机品牌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抢夺印度市场的同时,OPPO和vivo已经开始重金砸品牌、砸渠道,拉高产品形象,为印度市场从低端机向高端机转换做准备了。未来这个市场又将掀起一场怎样的风暴,只能拭目以待。

9,耄耋的三星,步履蹒跚_

文|王垚封成,编辑|封成

这是一个独属于李氏家族的帝国,其内部权力的移交方式也如同封建王朝一般——子承父业,兄终弟及。

在韩国,有人赞美它,有人咒骂它;有人将它当作国家的名片而骄傲,有人因它垄断了市场而愤懑,可无论如何都没人敢无视它。“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的事情有三件,税收、死亡与三星”,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正是这样的心绪。

可辉煌必然会落幕,巨头也终将陨落。历经八十载的迟暮帝国虽在,却早已不复当年的强盛,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下风雨飘摇。如今的三星早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印象中那个触手遍及各行各业,掌门人咳嗽一声整个韩国都会感冒的庞大集团了。

01

商海沉浮八十载,超越代际的三星已经成为管理学研究难以绕过的范本案例。1938年李秉喆以3万韩元在韩国大邱市寿洞创办的三星商会俨然是这个王朝的开端。王朝的兴盛不仅仅反映了三星的发展,更代表整了个韩国经济的崛起。追根溯源不难发现,三星所走的每一步都和国家政策有诸多联系。

40年代,土地稀少的韩国国民生活的必须物资大量依赖进出口贸易,28岁的李秉喆就带着满船的干鱼和水果频繁往返于东南亚和韩国。

(图为李秉喆)

50年代,政府政策向制糖和毛纺等日用消费品倾斜,三星进入日用消费品产业依靠垄断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往纤维制造业进军。

60年代,韩国产业政策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三星大力扩展国外市场;差不多同时,韩国又发布了电子工业振兴五年计划,三星开始进军电子工业,然后建立了三星三洋,三星NEC以及今天帝国的支柱——三星电子。

70年代,政府号召发展“重化学工业政策”,三星石化,三星重工,三星造船,三星精密等相继产生,为韩国GDP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80年代,政策转向汽车、电子等尖端技术,三星又逐步加大了电子、半导体、通信、航空、遗传工程、精密化学等产业的投入,使得在这些领域韩国在90年代就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1987年,三星发生了近50年来首次最高权利更迭,李秉喆逝世后,被誉为“孤独天才”的李健熙登上三星的舞台。但历史并没有带给他像其父亲所遇的那般利好环境,反而遭受了双重打击。

(图为李健熙)

政治上,韩国民众对于大企业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开始觉得原本认为的“国家支柱”其实是“阻碍社会发展,造成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经营上,冗大三星的成本居高不下,管理制度成为阻碍。

困厄之际,那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的口号从他嘴里喊出,三星则经历了从1993年-2003年长达10年的变革运动,史称“新经营运动”。不仅帮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而且顺利渡过了亚洲金融风暴。

接着李健熙一路披荆斩棘,不仅使三星跻身于全球五百强的上市企业,也成为韩国最大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到电子、金融、化工、军工、重工、物产等多种方面。集团旗下涉及到各行各业近80家子公司,曾以最高占韩国25%的GDP,在成就韩国科技之梦的同时,构筑出了一个传奇的帝国。

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在2013年达到历史的顶点,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三星电子造就新高峰、继续与苹果抗争的时候,命运的玩笑在2014年来临。72岁的李健熙中风陷入昏迷,儿子李在镕临危受命。

(图为李在镕)

当历史的进程加快,竞争聚焦在潮流前沿的时候,大象三星的新任掌门人能否顺利接交接棒,使三星稳步向前,每一个人都在拭目以待。

只不过最近关于三星的消息实在称不上喜人。12月12日,中新经纬报道,韩国三星电子位于天津的手机制造工厂,即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

02

早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蒸蒸日上的三星便展露出了一丝颓势。

2014年末,当躺在病榻上的李健熙同意了价值8400亿韩元的资产转让合同,曾经被称为三星集团在军工国防行业招牌门面,可以独立生产装甲车以及自行榴弹炮的三星Techwin,宣告正式改弦易旗帜,转投韩华集团的门下。

这不过是个开始,仅仅半年后,韩华集团又完成了对三星集团旗下,三星商业设备和三星泰雷兹两个子公司的收购程序。被收编后三星Techwin更名为韩华Techwin,与老东家再无瓜葛。自此,三星集团与军工产业缘分已尽,韩华集团跃居韩国国防军工产业的第一把交椅。

三星通用化学公司同样花落韩华,与之一并转让的,还有三星所持有的同法国达道尔集团合资的三星道达尔公司股份。而三星化工的另一大臂膀,三星精密化学也于2015年底出售给了乐天集团,失去了左膀右臂意味着继军工之后,三星集团再次退出了化工的赛道。

纵观全局,三星集团在军工与化工领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流动资金以及让李在镕顺利接班,在他上任之前,李健熙便抛售了大量盈利不佳的非核心资产。

然而新掌门人李在镕接班之后,三星糟糕的处境依旧没有迎来转机。因note7召回事件而损失超过10亿美金的三星,不得不再次剥离“非核心”资产筹集现金,其中就包括了硬盘厂商希捷、芯片公司Rambus、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ASML,日本电子公司夏普等多家公司的股份。

除了这些被三星抛售的产业之外,剩下绝大多数产业也不过是在苦苦支撑而已。

以曾位列世界500强的三星物产为例,其建设部门成绩固然傲人,吉隆坡双子塔、迪拜塔等世界知名地标建筑身上均流淌着三星的血液,但在萧条的行业大背景下,营收也没能与大宇建设以及GS建设拉开差距;三星综合商社始终在第二三位徘徊,难以超越Posco大宇;三星时尚部门虽然依旧是韩国本土高端服装品牌的代表,但面对着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始终无法解决低端产品线拓展艰难的问题。

世界十大造船厂之一,曾在2013年以一己之力碾压了中国80家重点造船厂利润之和的三星重工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受及行业不景气及产能过剩影响,三星重工今年二季度亏损高达1.26亿美元,甚至提出员工进行无薪休假以帮助公司渡过难关的要求。据韩媒报道,三星重工与韩国另外两大造船厂很有可能会在一年之内合并成两家。

作为制造业的重要部门,三星汽车更是早在1995年便已经实质破产,目前由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实质掌握70%的股权。从建立伊始,三星汽车所制造的不过是只在本土有销量的“贴牌”汽车而已,唯一的“进步”就是早期贴牌日产,后期贴牌雷诺。三星汽车在韩国之外鲜有人知,其影响力根本无法与现代比拟。

三星集团涉猎的业务面固然十分广泛,可专精的却寥寥无几。除开以上几个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支柱产业,其火灾、保险、证券、信用卡、航空、网络、生命等业务的存在感则显得十分稀薄,绝大多数仍属于在韩国国内借着三星的名头圈地自嗨的程度,永远走不出国门。

和昔日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柯达一样,三星也快成为盛极而衰的典型了。

03

其实在内忧外患之下,三星帝国的衰败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三星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企业的成功传承是家族昌盛的根基,随着帝国的壮大,李氏家族的成员们也纷纷加官进爵。这个企业上下所有成员均众星拱月般围绕在掌门人的统治之下,模仿日本财团而形成的秘书室也为李氏家族所服务。

如此独特的体制使得三星集团在进行内部权力交接时,必然会经历一场不见刀光的斗争,对集团高层产生一次动荡。其次,这也使得掌门人在集团内部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样自上而下的高度集权,在危机时提高了它的执行力,却也在盛世时抹掉了其内部自我改良的基因。

而且三星历代掌门总有干涉政治的传统,早在李秉喆时期他便坚定地站在了朴正熙一方,后因卷入了政治斗争而被迫捐出了绝大多数家产。而后李健熙也因被人检举涉嫌建立秘密资金、非法转移公司经营权和向政府官员行贿等被起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后有幸获得大赦。

如今的掌门人李在镕也因行贿罪被判处两年半。于商业公司而言,与政治的牵连固然有利于其商业活动,哪怕对三星这样庞大的帝国来说也不例外。可过于紧密的牵连除了可能遭受秋后算账的风险之外,往往意味着在很多时候,集团需要做出违背与自身利益的选择。败走中国的乐天便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抛开三星内部的原因,外部各行各业竞争对手的崛起,也是其旗下诸多子公司全面衰退的关键。三星集团虽名动一方,但细分下来其旗下的各个子公司之间其实并无瓜葛。

就像将阿里、小米、移动、大众强行融合到一起一样,体量看似大得惊人,实质上对于其本身的业务并无太大助力。面临同行的竞争,枝条繁茂的三星自然无暇顾及各行各业,只能将重心放在一处,被放弃的业务只能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许多子公司处在行业衰落的大背景下,亏损俨然成了无可抗争的潮流。

正是为了收缩力量,解决广而不精的问题,三星集团多年来才一直抛售“非核心”资产向三星电子倾斜资源。从结果上来看,这一举措确实将三星电子从一棵幼苗,培养为了参天大树。时至今日,对于日渐式微的三星帝国来说,李承喆于1969年创办,李健熙于1988年变革,并由李在镕接手的三星电子,俨然成了三星帝国所坚守的最后一块堡垒。

但这样孤注一掷的行为也埋下了一个隐患:营收占据了三星集团近七成,利润占九成的三星电子稍有闪失,便会将三星集团推向风口浪尖。

因此李家三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三星集团这座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坚固堡垒失守的。然而历史进程从来不会以个人意愿而转移,昔日金不可摧的城墙上,裂隙早已经出现。正是三星电子主营产业之一的手机市场,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中国的手机市场。

04

2018年全球手机市场始终是三星、苹果、华为这御三家的游戏,后两者在销售量上互有胜负,不分伯仲,却始终无法撼动三星全球第一的宝座。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三星依旧以20.3%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风光无限。

可光芒的背后是难以掩盖的黯淡。在国际市场,三星手机凭借五分之一的份额高高在上,睥睨群雄;在中国市场,三星却卑微到了尘埃里,不到1%的份额只能让它无奈地被归类于others一栏中。其最基本的原因自然是国产手机的全面崛起,使其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2013年是三星手机在中国最后的闪光年份,那一年三星手机在国内依旧以18.7%的市场份额位列榜首。大概时任三星中国区手机业务负责人李仁钟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年来成倍增长的销售额会在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更想不到一年后与三星并列与神坛之上的,不是苹果,而是销量不及其三分之一的小米。

虽然在2014年,三星仅以0.4%的微弱劣势略逊小米一筹,守住了品牌最后的尊严。可三星却无暇庆幸,因为它在猛然回首间发现,不仅仅是小米,联想、华为、酷派等发展也同样迅猛,仅仅只落后它1-2个百分点而已。

狂澜既倒,大厦将倾,走下了神坛,褪去光环的三星最终也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当时间来到2015年,在市场前五位的排行榜上已然没了这位昔日霸主的身影。小米、华为、苹果、OV,这也是今日国内手机市场的格局。

在面对崛起的国内厂商们推出的主打性价比,定位4000-的产品时,三星显得进退失据——一味地打造着贵而美的高端旗舰,却忽略了中端市场,缺乏有竞争力的中端机。竞争力在高端市场意味着新技术,而在中端市场则意味着性价比。

时至今日,三星在中端市场依旧无力回天。根据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三星在我国销售的所有手机产品中4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占比64.3%,1000-2000区间的低端产品则为26%,合计90.3%,几乎完全拱手让出了2000-4000价位的中端市场,全靠一款S8苦苦支撑。

而且根据超过六成的占比不难看出,三星依旧希望寄托在了4000+的旗舰机型上,希望通过旗舰机型的销量来带动整体利润的提升。而在2015年,1000-2000价格区间的市场还是能为它贡献出50%的销售占比的,这一部分市场的萎缩主要取决于其自身产品的性价比,稍后会有提及。

不过手机就像是一个RPG游戏,换了地图,敌人的等级自然也一并上升了。高端市场上,三星一直都与苹果正面交锋。在中国市场这场战争显得更为惨烈。因为在这里,三星乃至所有的Android都缺少了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Google play。

正是少了这个能与Apple Store分庭抗礼的应用商店,才造就了如今国内安卓应用软件群魔乱舞的怪相。一款地图软件都试图索取联系人、相机等权限这种励志故事自不必多说,同一厂家一系列APP牵一发而动全身式的连锁启动更是有情有义。

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这APP软件的不自律,导致一部分用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价格更高,却也有着更佳用户体验的苹果手机。

同一件产品,拥有品牌效应只会比没有品牌效应的只高不低,而在一般市场上,高价格意味着高品质,也会在提高产品利润的同时带动品牌形象。多年来的精品路线,让苹果手机注定要比安卓手机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也更容易让消费者们接受。

相比之下,note 7爆炸问题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则极大降低了三星的品牌力,之后一系列极其错误的公关应对方式,更让其声誉降到了冰点,消费者们自然不会轻易地像接受苹果那样接受三星的品牌溢价。

时至今日情况只会显得更加糟糕。几年前,消费者们的对于高端机型的选择只局限于苹果与三星Galaxy之间,那时候中兴、华为、联想、酷派这四大国产品牌,细细数起来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完全依靠运营商的合约机活着。

然而随着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崛起,依旧会选择安卓机型的用户也难免被再一次地分流,毕竟作为我国民粹品牌的华为,浴霸总令人欲罢不能。

不过实际上,中端产品的缺失也不是三星产品线的问题,比如小米就缺少了高端产品,苹果一年就一款高端机型,只有华为算的上低中高产品线齐全,可大家不也一样活得有滋有味么。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缺失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在销量与利润上二者得一,让经销商有利可图,便是成功的产品线。

可三星显然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05

从结果推论过程,中低端市场缺失几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似乎但凡对手机市场稍有了解的都能指出这一点,三星会看不出来吗?

当然不会,事实上三星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在中低端市场彻底失守之后,三星便已经做出了反攻中端市场的决定,并为之单独推出了一个系列产品——A系列,但也仅此而已了。在这个本应是自救的行为中,三星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求生欲望。

可能相当一部分用户都没有关注过这个系列,不过也不成问题,毕竟它的存在感实在是太过稀薄了,未来可能也高不到哪里去。没有任何特点的A系列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很难收获成功。

以今年上半年发行的Galaxy A8+(2018)为例,这曾是三星今年上半年的主打机型,然而才推出没多久,法国人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唱了反调。经过法国第三方拍照测评机构DxO的一系列测评,最终对其给出的评分仅为79分,完全对不起其高达4388元的发行价格。

在同价位中,它需要面对的是评分高达102的华为P20、为黑科技与发烧而生的小米mix2、照亮所有美的VIVO X21、拍照更清晰的OPPO R15等对手。就像是一只温顺的绵羊被扔到了一群饿狼中间,毫无竞争力。不到2万台的销量甚至没能让它出现在上半年的销售产品列表中。以至于三星早早地便知难而退,只在香港销售,放弃了大陆市场。

同样是A系列,同样是上半年,同样是毫无竞争力。定位中低端市场,售价高达1999却只搭载了晓龙450芯片的A9 Star Lite也像是一只绵羊一样,掉进了水里都没能掀起一点浪花。

彼时,同等的价位可以买到搭载骁龙710的小米8e又或者麒麟970的荣耀play,两者无论哪一方面,均呈现出全面地碾压姿态。而同样搭载了骁龙450的vivo y85售价仅为1598元。

如此高配低价不禁让人陷入沉思,这部手机究竟是谁在买,又是靠什么在买,情怀么?还好时间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这部手机确实没人会买……塑料的外壳、不变的外形,要性能没性能,要手感没手感,只有价格上独树一帜,这一系列会凉的如此彻底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这一切是来源于三星的傲慢,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让他们误以为只要贴上了三星的logo,哪怕不需要额外创新也能让消费者们趋之若鹜。又或者他们真的降不下成本,打不了价格战:不止有一位三星员工透露,哪怕如此高价低配的A9,每卖出一台依旧要亏损600+人民币。

06

是性价比,让三星在竞争中失去了曾经在产品列表占据半数的中低端产品,也造成了三星A系列如今的窘境。

不得不承认,三星高端旗舰产品依旧无愧于机皇之名。但就像是大师们永远不了解为什么青铜玩家总要先通过一场厮杀,证明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补兵一样。在这个段位上,我们消费者们看重的就是性价比。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厂商即便赔本赚吆喝,也要在中低端市场塑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三星也在做,但从A9的例子来看,只能说明其单台手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些,哪怕在亏损600元的情况下也完全无法与同价位、同配置的友商竞争。

在手机、汽车甚至整个制造业,在展望一家厂商的未来时,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产业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目前国内的四家产商中,除了曾经因为产量上不去而常常被吐槽为“饥饿营销”的小米选择了OEM模式的代工之外,华为、vivo、oppo均有着属于自己的工厂。

三星固然有着自己的工厂,但却与几家国产厂商产销一体,成本均摊的模式不尽相同,三星的工厂与销售则完全独立,自负盈亏,仅仅只是共同拥有一个三星的前缀而已。

产能为全球业务服务的三星工厂,自然不会因三星电子在中国区的艰苦现状网开一面,调低统一的出厂价格,况且三星工厂的物料均由三星鹏泰垄断,垄断往往就意味着暴利,也就意味着还没踏入价格战的战场,三星在成本上就已经输了。

同样选择了OEM代工模式,同样因性价比而遭人诟病的苹果,却在订制价格方面有着远比三星更为灵活的空间,因为不同于三星的一口价买卖,作为商业合作的双方,代工厂与厂商之间是由讨价还价余地的。

像苹果这样产品型号少、数量大且不担心销量的大客户,在其御用代工厂富士康面前,拥有着通过讲价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的资本。即便在产品降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亏损自身以及经销商的利润。近日从苹果内部传出的消息来看,为应对iPhone XS销量不佳的问题,苹果决定大幅调低售价。

同时,作为一家研发中心制造工厂遍布全球的大公司,三星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研发成本,注定会十分高昂,只有保持高营收高利润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不会轻易降低售价,没办法像一些中小型厂商那样灵活转身。

而且盲目的降价也会形成价格洼地,在中国区过低的价格只会影响到三星在全球其它地区的销量。就如同我们现在在选购某些产品,会因为国行价格过于高昂而选择港版或日版一样。

也曾有人提出过推出中国区特供版的想法,但在惨淡的销量面前,他们最终也都知难而退。

过少的销量会在无形中拉高了单台手机的成本价。专有的流水线以及前期研发的费用属于固定投入,而这些资金需要分摊到每一提出厂的手机上面。即在生产规模足以支撑的情形下,同一型号的手机产量越多,分摊的研发成本变越少,总体成本自然也就会随着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07

除开关键的产品问题,三星在其他方面或多或少也都存在一些欠缺。

比如说人事变动与公司本土化。单单中国区最高级负责人,三年之间就连换了三任,每当一位负责人通过惨淡的业绩交了学费,学到了经验并也愿意通过变革来改变现状时,也到了他该下课的时候。后换上的新人也只会遵循着这个过程,如此循环,积累下来的只有学费而非经验。

而且除最高负责人之外,公司内部掌握话语权的高管大多是韩国人以及掌握韩语的朝 鲜族人。一位三星员工称,公司内部只要有韩国人的邮件便用韩语,有韩国人的会议也用韩语,得势的也都是会韩语的朝 鲜族,根本没有本地化可言。

中方团队知道怎样的发展战略更适合中国市场,然而却因为人轻言微,没有任何话语权,其结果就是推出的产品无法与国内消费者产生任何感情上的共鸣。至于情怀?现在还能谈情怀的大概也只剩下SONY一家了而已。

而且note7事件之后,三星就像是掉进塔西佗陷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不仅损害其自身的品牌声誉,也损害了渠道。

所谓渠道,要么像小米那样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主打线上,时不时造出个话题刷刷存在感;要么像oppo、vivo那样深耕线下,挤压其它传统渠道的厂商;要么像华为那样,线上线下两手抓,并且两手都很硬。

在线下渠道,自品牌力度下降之后,各大卖场中三星的专柜也逐渐被oppo、vivo以及华为所蚕食,毕竟经销商与三星之间只是以利益做为纽带,可以同甘,但绝不能共苦。OV两家则与渠道商采取了更为“共同体”的合作方式:采用共同持股额模式达成了深度捆绑和长期捆绑。

三星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营销上一手缔造的灾难,去年10月,三星同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合作,为某一趟航班上的200名乘客送上了最新的Galaxy Note8手机,以消除部分航空公司禁止带三星手机上飞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唯独忘记了被伤害最深,也是体量最大的中国市场。

以至于广大中国消费者只记得三星出事后,拒不承认、绝不道歉、无耻甩锅、无奈打脸的可笑形象,再加上先前那句重视中国市场,显得嘲讽意味十足。

正因如此,哪怕牵手华宇晨,张艺兴,赞助苏宁足球俱乐部,又在今年双十一做足了活动,将旗下S轻奢版大幅减价1700元,也没能在双十一打一场翻身仗,最终只落得个销量第十的下场。

说起来,还是营销方向错了,毕竟有些事情真不是简单靠时间就能忘记的。可能对于消费者们来说,一句满怀诚意的道歉远比讲价来的更有效果。诚挚地道歉估计是等不来了,毕竟留给三星的时间不多了。

有关营销这里还可以插播一件趣事,三星10号举行的A8s发布会上,与Supreme跨界合作更是闹出了一个大乌龙,此Supreme并非彼Supreme,事后更是遭美国正版Supreme亲自打脸,称从未与三星合作。李鬼遇上了李逵,尴尬异常,也算得上是营销鬼才了。

真相被曝光之后,要么被人解读为三星对于中国市场毫无诚意,要么被人解读为是病急乱投医,可无论哪一点,对于三星本就破败不堪的品牌形象来说,都是雪上加霜。

08

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当时的霸主诺基亚败给了苹果,失去了这块最大的市场,自那时起便一蹶不振。现在历史似乎又一次倒带重来了,三星也如同当年的诺基亚一样,失去了中国这块目前来说最大的市场。

正应了杜牧的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不信你看,在未来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印度,三星也正逐步失去以往堪称绝对的话语权。

当然,最后还有一点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三星手机不过是三星电子的一个子集,百分之一后面隐藏着的是可怕的百分之三十。

凭借着实力深厚的闪存、屏幕、半导体等产业,今年一季度,三星电子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3.01万亿韩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30.5%,超过了韩国、欧洲、美洲及其他亚洲市场,手机市场的失利算不上伤筋动骨。

三星电子在国内真正发力的是元器件市场。中国的手机市场早已是红海,比起和友商们惨烈搏杀,或许深藏功与名,蜕变为组件供应商,在元器件市场继续呼风唤雨才比较适合三星。

至于手机,过去的便让它过去了。即将到来的5G与折叠屏也许会带来机遇,但注定无法让三星重现昔日的辉煌。

八十岁的三星,老了。

参考资料:

(1)何健. 后发企业经营研发跨国战略研究

(2)金贤洙. 彭剑锋,三星人才经营的演变

(3)张静波. 可怕的三星帝国

(4)电科技. 帝国夕阳,三星王朝权威下的辉煌与昏聩

(5)青蛇先生. How did Samsung fuck up in China?

(6)金贤洙. 三星会被华为干掉吗?详解三星的辉煌与危机


文章TAG:三星手机高端机有哪些  三星手机最高端的机型是什么  三星  三星手机  手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