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歼7MF这种飞机?

你好,我是咸鱼大饼,首先谢谢你的邀请和信任,恰好本人对军事兴趣浓厚,略懂一二。下面谈谈问题的主体歼7MF。歼7战机从1966年1月17日首飞,到2013年6月25日最后一架交付,总共生产了近2000架。先后研制的型号有I、Ⅱ、Ⅲ、ⅢA、B、M、E、G、P、PG、FS和歼教7等众多型号。歼七系列号称“魔改”,在成飞屠总工的主持下,已经做到让毛子大厂不敢相认的地步。

歼七系列型号众多,不过,在歼7的改进型中,有一款飞机却非常另类。这款外型上和传统机头进气的歼7完全不同,如同一架全新设计的战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歼7战机的最强改进型歼7MF。最强魔改歼7MF,具体性能如何呢?它有什么特点让人念念不忘呢?看图作为中国歼7家族的最强改进版,歼7MF最大的改进之处是采用了腹部进气道,以便可以在机头安装功能更强大的火控雷达。

其次,歼7在座舱下方安装有一对小鸭翼,从而增强歼7战机的机动性能。除此之外,歼7战机还装备有一台更大推力的涡喷-13发动机,使其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超过2马赫。最大航程也超过了2000千米,彻底改变了歼7短腿的问题。相比其他歼7系列战机,歼7MF在作战能力上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换装了更先进的机载雷达火控系统。

歼7MF不仅可以使用更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还可以挂载其他激光制导炸弹、光电吊舱、电子对抗装置等,使得歼7战机的整体作战能力更接近于今天的第三代战机。因此,歼7MF是歼7家族的最强改进型号。歼7MF这么强,战机为何最终下马?虽然歼7MF在各项数据和性能提升巨大,但是歼7MF依然是一款第二代战机。而且歼7MF在发展定位上依然是一款以出口为主要目标的外贸版战机,这和当时正在发展的枭龙战机在定位上形成了绝对的冲突。

歼7mf载弹量达到了恐怖的4.5吨,但是歼7mf却比不上枭龙战机的整体作战能力。因此,歼7MF在还没有诞生时就已经成为一款非常尴尬的机型。歼7MF也曾经尝试过进入中国空军服役,以便能替代逐渐老旧的歼6、歼7、强5等二代战机。不过成飞设计的歼10战机在性能上远远超过改进出来的歼7MF,也使得改机很难在打入中国空军的采购行列。

歼7MF虽然很强,但毕竟脱胎于米格21,而且加强了雷达和火控之后,速度降为1.8M,升限也由20000米降为18000米,而且比不上后期设计的骁龙,更比不上歼十,所以淘汰是必然的。但这也见证了我国飞机事业的发展历程,是非常重要的过度机型,为我国的防空任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书写浓重的一笔。多种内外因素之后,中国便没有继续发展这款歼7家族的最强改进版本了。

请问歼7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多少

歼7系列的作战半径很少披露,但航程数据有,这要看你问的具体型号了:最早的来料组装歼7(米格21Ф13,也称62式):带副油箱航程1530公里;1门30毫米机炮,备弹量60发。可携带2枚PL2空空弹或50-250公斤炸弹。早期改进型歼7I:机内油航程1323公里;增加1门30毫米机炮,备弹量120发。中期改进型歼7II:机内油航程1200公里,带720升副油箱1450公里;武备同上。

后期夜间拦截改进型歼7III:机内油航程987公里,带720升副油箱1692公里(存疑);武备23毫米机炮1门,备弹量200发。可携带4枚PL2/5/8空空弹或50-500公斤炸弹后期改进型歼7E:航程2000公里(明显为携带副油箱航程)。1门30毫米机炮,备弹量60发。可携带4枚PL2/5/8空空弹或50-250公斤炸弹后期改进型歼7PG:航程2200公里,作战半径800公里。

怎样在外形上区分歼7与米格21?

我国歼-7是仿制于米格-21,所以早期型号非常像很正常,到后期更换了双三角翼等,外形上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原装米格-21风格比较粗犷,总是感觉和歼-7的照片不太一样,比如上图,机头部分没有明显收缩,好像一个直筒,头锥伸出进气道很多,感觉几乎把进气道堵上了。我国歼七头部是明显收缩的,头锥也大多伸出不多,机翼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双三角翼,改善了战机的机动性能,米格-21很多国家都做过改型,除了俄罗斯之外,还有以色列、罗马尼亚等,但都不如我国改得那么彻底,性能提升那么多,所以有个说法,真正优秀的米格-21来自中国。

甚至还能做为飞行表演队的表演机。外形上还有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我国歼-7的座舱后部突出机体,视野比较好,而米格-21后部和机体是平直的,影响飞行员后方视线,这应该也是我国针对不足的改进。至于座舱盖的开启方式,歼七是向后开启,但也有向侧面开启,米格-21除了向侧面开启,还有向前方开启,空速管原先歼七是在机头正下方,后来也和米格-21一样改为机头右侧上方。

大多数人是通过看照片来认识这两种飞机的,说实话,歼七感觉比米格-21更灵秀,米格-21感觉比较粗蛮,特别是巴基斯坦空军,给歼七拍了很多非常漂亮的照片,巴空军人员把歼七称为“小F-16",从拍摄的角度,光线看,这是充满喜爱感情的摄影作品,否则根本拍不出来,对于米格-21来说,也蛮遗憾的,没什么人给它拍摄过漂亮的照片。

如何客观评价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

要说印度航母就不得不谈谈意大利航母了,印度国产航母的设计并不算差,舰体构造出自意大利公司之手。(维克兰特号的最新状态)可不要小看了意大利,这个盛产跑车的国家,也是少数几个能自己生产航母的欧洲强国,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加里波第号和本世纪初下水的加富尔号航母,以及正在最后建造阶段的的里雅斯特号,都是业内经典之作,比如加富尔号刚在今年2月份完成了F-35B着舰实验,标志着意大利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欧洲航母强国,的里雅斯特号还采用了类似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双舰岛设计,堪称是航母技术天的花板了。

(上图是在美国受训的加富尔号航母,看外形就和维克兰特号很相似)我们可以用意大利航母的相关数据,来猜测印度航母维克兰特号的技术参数。比如,2.67万吨的加富尔号可以装载36架舰载机,其中至少有20架以上是F-35B舰载机,由于资金不足和F-35B价格飞涨,意大利截止到2020年只订购了30架F-35B,除去空军使用的部分之外,能部署到航母上的F35B也就15架而已,但这并不是航母的问题。

(除了F35B,维克兰特号的舰载机还能选择光辉和米格29K)排水量4万吨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肯定要比加富尔号的舰载机多得多,预计至少有40架的样子,由于还不知道印度最终会采用什么样的舰载机,很难具体预测维克兰特号的舰载机数量,但如果美国肯卖给它F-35B,维克兰特号至少可以携带30架以上,加上直升机后舰载机数量会超过40架,毕竟加富尔号都已经有36架载机量了。

(维克兰特号的升降机尺寸有点小了)我对意大利的航母设计功力很有信心,因此维克兰特号的舰载机数量会是个惊喜。但即使设计再精良,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持也都是画大饼,维克兰特号如果是在意大利生产,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海上怪兽,但印度明显不可能照着意大利给的图纸造出航母,甚至有观点认为意大利就不希望维克兰特号能建成,因为会影响到它的航母出口,不断的修改设计和工程延期,也让意大利设计公司狠赚了一笔,仅在2015年其成本就飙升了6倍。

最终,印度徒耗10多年光阴获得一个惨痛的教训,航母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自己就只能当韭菜。(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登上“维克兰特”号航母,宣誓了在明年彻底建成维克兰特号的决心,但即使如此也不代表维克兰特号能如期完工,军事专家尹卓曾说过,印度政府、海军都无法决定航母服役时间,这取决于设备供应商。毫无疑问,意大利扮演着重要角色)(上图是维克兰特号的舰岛细节,完工程度已经很高了)由于自身的工业产业链不全、技术储备不足,维克兰特号的建造速度确实很慢,一般认为这艘维克兰特号航母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铺设龙骨,航母的建造工程肯定开工得更早,就算按照印度最新的消息,维克兰特号在2022年下水服役,这个建造工期也足足有13年了,堪称空前绝后!史上工期最长的军用船只,由于印度早产工业技术太糙,建成后能不能正常使用还不好说。

(上图是维克兰特号安装舰首的过程,竟然要用不知用途的管子承重,这施工技术真是空前绝后了)4万吨排水量指的是满载情况下,在本世纪初是不错的吨位,但在2021年真的有点小了,印度海军的主要战场是在印度洋,这是一片76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当年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时都需要在这里部署3艘以上超级航母,可见维克兰特号的体量并不足以有效控制这片海洋,即使加上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也不可能。

印度自己也意识到维克兰特号太小了,原始计划甚至只携带16架米格-29K,印度需要更大的航母,于是第二艘印度国产航母维尔沙号被提上日程,英国甚至愿意出售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技术,帮助印度完成更强大国产航母的建造计划。(维克兰特号的设计很精良)很多人认为,印度最近一直在赶工期,期望维克兰特号尽可能快地下水服役,是为了兑现莫迪在2019年连任竞选时许下的承诺,但在我看来维克兰特号拼命赶工期,仅仅是为了保住最后的颜面罢了,当初印度叫嚣其国产航母要把山东舰甩在身后,如今我们的003都快要下水了,维克兰特号再不有点动作,将沦为国际笑柄,这是印度各个阶层都不愿意看到的。

歼-10战机为何难现当年歼-7大卖的场景?

歼七能够在市场上大卖,甚至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上仍然有一定的份额,也与它的战场实战性密不可分。我国空军的歼七战斗机,是从前苏联的米格21飞机中研制而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山寨版米格21,这这只是早期的状态。要知道我们的精髓向来不只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继续扩展。从60年代初引进,再到70-80年代不断进行改良并衍生出多个型号,目前的歼七战斗机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米格21。

上世纪60年代米格21的出现,基本已经代表前苏联的飞机开始向准二代机发展,恰逢这一时期世界各地战争不断,也让米格21在世界战场上大放异彩,中东战场米格21一度是阿拉伯空军的主力飞机,越南战争北越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基本也是驾驶该型号战斗机,非洲战场米格21也曾多次出现,可以说在冷战时期,米格21是介入战争频率最高的机种之一,由于频繁经历实战,该型号飞机也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

所以随着歼七的进一步改良,目前我国的歼七战斗机已经处于二代半战斗机的水准,虽然难以对抗三代机,但在三代机很少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阿拉伯、非洲地区,改良后的歼七战斗机完全可以成为传统米格21的替代品。继续可以在该地域的战场上称雄,由于米格21已经经历了实战的考验,在米格21基础上改良的歼七战斗机可以获得更高的实用性,所以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而在早之前,则有着更大的市场。

但为何我国目前装备的主力三代机歼十在国际市场上难有订单,原因也是多方面,一方面,我国的歼十战斗机目前并没有像欧洲一些三代机一样,经历过实战的检验,因此在同类型三代机的比较之下,购买国家更倾向于欧美的三代机;另一方面,歼七战斗机虽然经历了多次改良,但目前而言已经逐渐不符合我国空军的实战标准,目前也正在逐步选择退役,因此在出口方面有关歼七战斗机的技术和性能我国方面不会做太多的保留,反之歼十战斗机目前是我国的主力战斗机,仍处于保密阶段,即便选择出口,我们提供的也只能是缩水版的歼十战斗机,在同类型飞机的比较之下, 自然就略显逊色。

简单的来讲就是,军事大国有同类型的三代飞机,因此不会从我国购买,发展中国家资金力量和军事实力有限,无力大规模装备三代机,即便愿意购买,他们从实战标准和技术选择上也更倾向于欧美的三代机,而非我国的歼十战斗机,因此在大范围引进三代机之前,他们更愿意购买性能相对较差、但实战性能优越的歼七作为替代品,而不愿意购买性能和实战性都暂时无法保证的歼十。

歼-7E改进时为什么不把机头进气一起改了?

因为没有必要,当时中国空军没有合适的超视距打击武器,改两侧进气大机头也只是为了大口径雷达,而在没有中距弹的情况下雷达口径再大也毫无意义。空军手里大把的j6j7,作战思路就是超低空利用敌人雷达下视盲区突进到近距展开格斗。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是相当悲壮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看看j16这世界第二AESA,对于30多年前的中国空军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谁可以详细说说伊朗最新自制战机“闪电”的具体参数,性能?

伊朗新的“闪电战机”是在俄罗斯帮助下,参考美国的F~5原型机研制出来的,“闪电”战机采用的是外倾斜垂尾边条和矩形进气口。战机长15米,高4.06米,机翼展8.13米,优于二代半战机。不向伊朗自己所说的,达到“国际水平”。“闪电”战机起飞重量11.442千克,飞行半径220~600千米,最大平飞速度1740千米。

飞行高度15.94千米,起飞滑跑距离600米,降落滑跑距离700米。“闪电”战机机载设备主要有,单脉冲火控雷达,惯性导航系统,战机上装有2门20毫米的机关炮,可携带“响尾蛇”空空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空地导弹和各种炮弹。最大载弹量为3175千克。“闪电”战机还采用了俄罗斯生产的“标枪”机载雷达系统和座舱综合显示系统。

推力可能采用了俄罗斯的米格29的RD~33发动机或者是一种涡轮发动机。“闪电”战机主要任务是对地攻击为主,也可以执行轰炸与近距离支援。同时具有一定的空战,制空截击敌机和巡航导弹的能力。至2000年以来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后,伊朗外购战机受阻,伊朗空军战机已经青黄不接,快到无战机可用之地。“闪电”战机研制成功解决了伊朗空军没有战机可用的尴尬局面。

如果山鹰战斗机出生在90年代初期,会成为空军过渡时期的主力机种吗?

不可能,教练机侧重点与战斗机不一样,山鹰高教机根本无法满足空军需求山鹰高教机是贵航在歼教-7基础上的一次彻底的魔改,硬生生的把号称世界上最难飞的教练机-歼教-7魔改成一款能够满足三代、三代半战斗机飞行员训练需要的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教练机,着实不简单。山鹰高教机机长14.55米,翼展8.32米,高4.1米,空重4.96吨,最大起飞重量9.8吨。

配有航炮、空空导弹和空对地导弹发射能力,客户客串执行些战斗任务。因为我们有不敲鼓包不舒服的病,最新改型FTC-2000G进气口也被敲了个DSI鼓包。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空军可以说是最艰难的换代期,主力是歼6、歼7加少量歼-8。刚引进的几十架苏-27是绝对核心,国产化要到90年代末,而歼-10还在继续研制,要到21世纪初才正式服役。

这段时期研发生产的过渡机型,最主要是两款一是歼-8D,另一个是歼-7E,所以要比较也只能跟这两个机型比较。歼-8II系列在中美合作的“和平典范”的歼-8B以及自己搞的歼-8C连续失败后,倒退回原基础进行改进,最后推出歼-8D型,至于后面的歼-8F则是利用歼-10上取得的航电成果进行改进。当时主要是用208雷达,打意大利引进的阿斯派德半主动雷达空空导弹,从而拥有非常有限的超视距攻击能力。

山鹰与其比较的话,肯定无法取代。歼-8好歹属于双发中型战斗机行列,空重9.82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7.8吨。而山鹰空重4.96吨,最大起飞重量为9.8吨。体型不是一个级别,再加上歼-8II系列有将近一半是被海航拿去,海航更需要航程大,双发布局的战斗机。对单发战斗机没有多少兴趣,人家连歼-10都只装备一个团,当时歼-7系列也只有一个团装备,而且是为南海岛屿机场跑道短而准备的。

所以山鹰只能跟同为歼-7系列的歼-7E进行对比,歼-7E是对歼-7的一次非常大的深度魔改,机翼更换成双三角翼,使得升力系数大大提升,再加上使用涡喷-13F发动机,歼-7E近距离格斗性能可以达到接近三代机的水平。同时歼-7E也是巴基斯坦冷战后美援裁减的主要替代过渡机型,并出口到孟加拉、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国。

歼-7E的最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雷达航电水平,本身米格-21采用机头激波锥方式进气,雷达罩直径非常小,再加上我们那个时期雷达航电水平非常低,根本无法研制体积如此小的高性能雷达。所以歼-7E还是非常光棍的仍使用226型雷达测距仪,根本不具备任何超视距攻击的能力。SY-60雷达(KLJ-6E)。实际上一直到歼-7G使用以色列E/LM-2032雷达国产化型号KJL-6E,最大探测距离达到30公里,拥有理论上上的超视距攻击能力,但实战中根本没什么用,歼-7G配备这雷达主要目的也不是超视距,而是为了可以使用离轴攻击格斗导弹。

不过这方面,山鹰教练机依旧好不了多少,虽然其改为两侧进气的方式,但这是为了改善视野的需要。教练机对于视野要求很高,机首普遍很小,所以山鹰高教机的雷达尺寸并没有任何提升。其出口型FTC-2000使用的雷达,就是当年出口给巴基斯坦歼-7PG的意大利产Grifo S7雷达。当然以我们现在的航电技术水平,研发款小体积超视距雷达也没问题,但在90年代初,我们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同样,山鹰教练机在气动布局上继续进行大幅度改进,进一步改善了低速性能和大仰角性能,可以较好模拟和训练三代机飞行员。但是同样为了改善后座飞行员视野,采用机首下垂,抬升后座驾驶舱高度,形成阶梯布局。这样一来正面迎风面积大幅度增加,阻力急剧增加,其最高飞行速度已经从歼-7的2马赫急剧跌到1.4马赫。他是牺牲高速性能来换取改善低速性能,高速飞行性能对于教练机来说不需要,甚至绝大部分高教机都不是超音速飞机,但对于战斗机来说,极速性能对于制空截击来说依旧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