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的5G芯片在国内能不能正常使用?

任何技术都有它的优缺点和主要应用场景,毫米波技术若转换成宽带,在家路由器由高毫米波发射,强它的优点就强于厘米波,而厘米波主要用于手机室外工作,那么毫米波厘米波的结合,就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事实上手机在实外用的吋间除了打电话,其它的比室内应用要少,因白天要工作学习,不可能随时玩手机吧,而下班在家玩手机看电视玩电脑的吋间更多。

毫米波和sub-ghz哪个更先进一些?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关于毫米波和Sub-6G,其实也没有什么哪个更先进一些。3GPP定义了5G的频率范围,分为Sub-6G和毫米波。一个移动通信制式,必须先规定一个这种技术使用的无线电的频率范围。3GPP是一个全球主要的专利组织,也一直是制定无线通信制式的标准组织,现在全球正在部署的移动通信网络,基本都是这个组织制定的。

3GPP定义了两个5GNR使用的FR(频率范围),其中FR1包括了部分2/3/4G使用的频段,也新增加了一部分频段,定义的频率范围区间为450M-6000Mhz,由于无线频谱都在6G之下,也通常被称为Sub-6G。FR2是24250Mhz-52600Mhz,由于这部分频谱的波长已经进入了毫米级的范畴,所以也被称为毫米波。

毫米波和Sub-6G没有先进与否的问题,只不过不同国家的选择。现在全球主要被部署、研发的5G频段是Sub-6G,而只有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在研发和试用毫米波部署5G,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先进与否的问题,而不过是无线频谱资源分配的问题。其实现在对毫米波最热心,也最关注的国家只有美国,而之所以这样,是由于美国的军方占据了Sub-6G里的可分配的大部分频谱,美国没有足够的无线频谱给运营商使用,所以美国的5G部署也不得不从更高频率的毫米波开始。

其实对于运营商来说,谁家也不希望从毫米波开始部署5G。无线电波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频谱越高的,绕射能力就越差,覆盖能力也就越差,尤其是在城市区域更是如此,毫米波做为一个超级高的频率的无线电波,其实更适合做热点覆盖以及部分无阻挡的室内覆盖,做室外基础覆盖需要建设的基站数量太多了,运营商也吃不消。毫米波做室外基础覆盖,除了受到建筑物的阻挡之外,还会受到树叶的阻挡,甚至是雨水的阻挡。

下图是一张28Ghz毫米波,在夏天受到树衰影响的示意图,右侧是树衰后的覆盖图。中国的5G部署,是和欧洲等主流国家一样从Sub-6G开始的,还没有开始部署毫米波,暂时也不会部署。其实这个不仅仅是5G基站部署的频率之争,也同时是5G话语权之争。5G是一个涉及到物联网的移动通信制式,在5G之中,行业应用是主要的应用。

现在的一系列的可能涉及到5G的产品,是Sub-6G先成熟,还是毫米波先成熟,这将决定了中国、美国谁可以在5G这个移动通信制式之中占据领先的地位。一个产业链的成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有大量的产品问世,这个也可以说是5G 产品的路线之争。而且,任何前期的产品都包含着巨额的研发成本,前期的产品都会很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制式,其实不管是3G还是4G的产品,承担了绝大部分全球研发成本的都是在中国,也可以说是中国基本上消化了3G之后的各种移动通信制式的成本。所以,现在国内的5G产品,都是不支持毫米波的,同时,中国还在推动整个产业链去降低Sub-6G产品线的整体成本,就是为了在以后的5G之中占据领先的位置。

总而言之,Sub-6G和毫米波之间不存在什么技术先进与否的问题,其实这就是美国和中国、欧洲在5G上的研发应用方向的不同,美国从毫米波开始也并不是说毫米波更先进,而只是它没有办法分配足够的Sub-6G频谱给运营商。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毫米波应用到通信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使用哪些技术?

毫米波换一个说法差不多就是太赫兹波。这个波段,或者说这个频率正好落在很多分子的振动能级里,尤其是水分子的振动能级里。因此,毫米波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水分子吸收,很难传播得远。这就限制了毫米波的应用范围,在南方城市,空气中的水份很大,毫米波用不了。毫米波在北方也许用得还好一些。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毫米波的传播需要多基站接力,通过很多小基站,才可以不断传播毫米波。

预测一下,华为mate40会是国内首部支持毫米波技术的手机吗?

太长不看版:不会。至于为什么不会,我们要先弄懂几个问题。什么是毫米波?什么厘米波?一般来说通常将30~300GHz的频域,也就是波长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厘米波是指波长1-10cm,频率3GHz-30GHz的电磁波。作为通讯手段,两者有什么优劣?首先,作为电磁波来说,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厘米波的穿透力会比毫米波更好。

如果家里有5GWIFI的话,可以试一试比较2.4G和5G的穿墙能力。2.4G频段的穿墙能力会明显好于5GWIFI。“麻烦你让让,挡住我信号了。”使用毫米波作为手机通讯信号,那么这个段子也许就会成为现实。其次,同样的数量的设备,厘米波的覆盖范围比毫米波大得多,并且可以使用现有设备改造。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巨大的国家,毫无疑问选择厘米波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完成全国5G信号的覆盖。

同样面积使用毫米波基站将会是使用厘米波基站数量的几倍。毫米波相对厘米波的优势就是带宽比较大,也就是说上网速度会更快。两者综合来看厘米波明显更有优势,在5G快速普及的初期更是优势明显。为什么美国不选则厘米波?这个问题就只能怪美国太发达了。由于美国技术一直领先全球,厘米波的波段几乎已经被美国军方全部占据,通信运营商只有少得可怜的厘米波波段可以选择,因此不得不使用毫米波。

全世界的国家,除了美国,全部选择的5G厘米波。我们总不能说全世界都错了,只有美国方向对了吧?目前,美国军方已经在逐渐腾出厘米波的频段,再把这些频段交给通信运营商使用。只不过这个时间或许需要几年。为了拖延华为的技术发展,美国去年开始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很难说跟这个没有关系。综上所述,毫米波不是未来手机通讯的发展方向,至少目前不是,所以华为短时间不会也没有必要推出支持毫米波的手机。

其实华为在前年推出的巴龙5000基带就可以支持毫米波。毫米波的特性导致了只有外挂基带才能支持毫米波,这也就是为何华为新出的soc 820,985和990都是集成5G基带,而高通的骁龙865,以及爆料的875都是外挂基带的原因。不能在美国上市的华为手机,完全没有必要制造支持毫米波的手机。最后,再来扩展一下毫米波的使用场景。

5G通信基站用毫米波服务多个用户,回传却用微波,微波频率没有毫米波高,带宽够吗?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5G基站不都是毫米波基站,目前主流的国际5G部署频段是3.5Ghz,属于厘米波。现在全球开始5G部署,大部分地区和国家是从Sub-6G开始的,国际上最主流的5G部署频段是Sub-6G的3.5Ghz频段,也就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使用的5G频段,这个频段也是目前成熟度最高的频段。现在中国移动开始组网的2.6Ghz和4.9Ghz也属于Sub-6G,但是相对而言就是不太成熟的频段,设备以及终端的成熟度还需要中国移动多花钱去培养。

sub-6G的波长还是属于厘米波。目前只有美国的5G部署是从毫米波开始的,这是因为低频的5G频段除了被原来的2/3/4G占用之外,比较适合部署5G的频段,目前被美国的军方占用,所以暂时美国无法在其他的国家部署5G的主流频段来部署5G。美国的部分运营商部署5G是从28Ghz的毫米波频段开始部署的,这部分虽然理论的速度可以更快,但是信号频率过高,衰减严重,室内外的信号对比差值非常的明显。

而且还深受树衰、雨衰等因素的影响。(树衰对28Ghz的影响,右边的图是有树的时候)5G基站的回传也不完全是依靠微波回传,在具备光纤资源的时候,光纤是要比微波好的多的传输方式。5G基站,数据回传可以通过多种传输方式,其中光纤传输是最佳的方案。微波传输的存在,是因为地理条件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光纤资源,5G基站不得不使用微波进行传输,这个是替代方案,而不是最佳方案。

为了满足5G基站的大数据量回传的需求,微波传输也是在不断的演进的。而且,5G微波传输使用的频段是要高于目前的5G毫米波频段的。5G组网之中分为5G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等,其中微波传输属于承载网络,为了应对5G的高带宽的需求,微波传输采用了双頻微波、大容量E-band等技术,可以提供10-20Gbps的接入速度,现在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40Gbps速度的产品。

现在28Ghz的毫米波,实际的用户级下载速度也就是1Gbps左右,微波传输还是可以承载的。而且,为了满足未来5G更高的要求,微波传输还要向更高的W-band,D-band演进。注:E-band :71-86GhzW-band:75-110GhzD-band:110-170Ghz总而言之,5G基站回传最好的方案还是光纤传输,而且目前5G主流的部署也不是毫米波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