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四化”是指什么

汽车“四化”是指什么

汽车“新四化”不是年代感非常强的现代化,而是以新能源和科技为载体多样化。第一化:电动化。汽车电动化是能源发展的必然,电气化是最新一轮的能源革命,革的是常规能源石油天然气;原因在常规能源储量捉襟见肘,面对年均超过57亿吨消耗量,已探明的储量不足使用35年。虽然有理想主义者把期望放在石油的可再生,然而再生成本(包括排放治理成本)远高于全新能源【电】。

而且石油不论是否能够再生,使用这种燃料驱动汽车产生的排放物总量也是非常夸张的,为蓝天白云也有必要让石油成为过去式。电能与石油能源不同,电通过自然界的风、光、水、地热等方式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以生物更迭大周期作为参考,相比人类续存的时间而言这些能源是无限多的;所以利用这些方式发电、利用电驱动汽车则是最理想的方式,而且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循环利用补充发电的储能电站,在循环过程中不仅汽车终端解决了排放问题,造电的源头也逐渐以清洁电能取代了火力发电,所以汽车的第一化必然会是【电动化】。

第二化:智能化汽车的智能化是充分利用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进步为基础,伴随国产芯片技术的进步实现汽车与“电脑”集成,能实现的功能自然是乌托邦式的自动驾驶汽车。虽然全自动驾驶很难实现,但限定用车场景的辅助自动驾驶以及高度自动化的安全配置,这些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提升有很重大意义。比如在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的时候有谁能想象到车辆失控的极限会这么高,主动刹车功能第一次问世等于给新手司机一枚定心丸;那么随着技术进步如全速自适应巡航、随动转向、主动紧急刹车以及人车交互语言控制系统,这些智能化功能总会让驾驶安全等级越来越高,所以智能化也是主要话题。

第三化:网联化汽车智能化之后如果不联网,其状态等于一台只能玩“单机游戏”的超级功能机,而在联网之后可以从资源资讯无限大的网络平台获取各种即时信息,汽车则成为各类移动终端的其中一项。其功能不仅有基础驾驶需要的实时路况信息、路线规划等,甚至会成为“移动”社交平台。通过驾驶路线规划以及驾驶行为的数据流分析,网络后台也许能得出与“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相关的车主需要内容进行推送,在驾驶过程中可以解决很多事情;而且以类似的驾驶行为以及衍生出的消费惯性作为基础数据,网联化之后汽车成为“社交平台”也是有肯性的,所以智能化必然会伴随网联化,没有什么终端设备可以离开互联网而单独体现价值。

第四化:共享化所谓共享在近期主要指共享汽车,短期内的作用是打开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长远的价值主要为环保人士或者低收入群体提供便利高效的用车机会,所以共享汽车仍是有很大价值的;除汽车本身的共享以外,上述信息共享也会成为四化汽车的核心,只是技术还需要慢慢积累不会一蹴而就。新四化汽车指明了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这一时代是“功能汽车”向智能汽车过渡的阶段,也许近几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技术垫付老司机的三观。

汽车“新四化”如何突破消费者认知?

汽车“新四化”如何突破消费者认知

怎么知道我对汽车感兴趣,邀请我回答~~哈哈?突破认知?得有技术基础啊……发动机热效率始终都是本田的1.5LV-tech、LFA、LEB型,后来丰田的2ZR-FXE百分之四十,凯美瑞的HV都百分之四十一了………发动机基本热效率不解决,先不要搞四化。四化目前基本都是在走政策漏洞,骗补现象严重。基本技术工作没做好,消费者不好骗。

在汽车四化的背景下,车载导航软件供应商在自动驾驶领域需要具备哪些技术能力?

在汽车四化的背景下,车载导航软件供应商在自动驾驶领域需要具备哪些技术能力

在汽车朝着自动化、共享化、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发展的今天,车载导航从原来的传统离线导航演变成到如今需同时面向人/车的智能导航。美行科技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车载导航软件提供商,是汽车智能网联进程推进的中坚力量。在ADAS/自动驾驶领域,美行认为需具备的技术能力及努力的方向如下:电子地平线技术技术,可以提供超视距感知在汽车自动化的趋势下,车载导航的使命已不仅仅是“为人导航”,而“为车导航”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ACC自适应巡航,前面有急转弯时要不要提前减速?再比如,当车辆没有能力自动驾驶时,有没有可能更早地提醒接管,给驾驶员更多的反应时间?这时候仅仅靠车载传感器二三百米的感知是不够的。而电子地平线技术可以为ADAS和自动驾驶决策模块,提供超视距的感知能力。这些能力包括:高精度定位的能力全局和局部的路径规划紧急的避险路线实时路况等等上面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利用车载导航通过电子地平线技术提供给车身。

高精度定位技术定位和高精度定位是电子地平线、超视距感知的基础,也是位置服务和自动驾驶的基石。就美行的定位能力而言,可分为三个Level,分别提供三种精度的定位能力: 惯导定位,提供全场景的米级定位。美行在上海市做了高架的全覆盖测试,上下坡识别率能达到95%。车道级定位,它基于视觉传感器和车道数据,提供亚米级的定位。

目前美行在高速城快测试变道的识别率达到了95%。Landmark定位,也称为地标定位,它通过红绿灯、斑马线等地标来辅助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基于车道级定位能力,重点针对两个场景进行技术研发:车道级导航 AR导航。车道级导航作为一名司机,开车过程中最难的并不是转弯的一瞬间,而是该如何变换车道,这时候需要的是基于车道级定位的车道级导航解决方案。

AR导航车主还有一个痛点,那就是无论是传统的车载导航还是手机导航,看地图时都不得不把视线从路面上移开。AR导航的优势是:在你看导航的引导信息时,你依然能看到前方的真实路面情况,避免了视线的割裂。同时,引导信息以增强现实的表达方式,呈现在路面上,避免了信息“翻译”的成本,信息传递更直接和高效。基于车道级定位能力,美行的AR导航:能够提供车道和路口的详细指引;同时还能够将ADAS的预警信息结合到画面中,进一步提高安全性;甚至在将来,通过AR导航,可以把车后市场运营的推荐和推送,以更自然的方式触达给车主。

导航路线规划能力导航的路线规划能力也是自动驾驶和ADAS决策模块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而在这部分,美行继承现有的道路级路线规划能力,并且在将来为自动驾驶做更多的考虑,包括:规划路线时,优先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以自动驾驶的路线。融合高精度地图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在可以自动驾驶的路段,给出车道级的局部路径和避险路网。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