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巴西琉斯”的头衔沿用至拜占庭帝国灭亡,延续达800余年。拜占庭皇帝采用“巴西琉斯”这一称号要追溯到希拉克略统治时期。“巴西琉斯”通常是由全体成年男子选出,平时作为最高祭司和法官、在战时统帅军队作战。第一位采用“恺撒”称号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巴西琉斯”这一头衔则来自希腊语Basileus,意为“王”,等于拉丁语的rex。

什么俄国的皇帝叫沙皇?

为什么俄国的皇帝叫沙皇

“沙皇”一词是拉丁语“凯撒”转音至俄语的读音。1453年拜占庭覆灭后,罗马帝国“香火”危急。公元16世纪,东正教终于找到其继承者,宣布莫斯科公国是继拜占庭的“第三罗马”,其国王顺理成章成为“新凯撒”。早在斯拉夫人到来之前,俄罗斯境内生活着许多部落,包括西部定居的芬兰—乌戈尔人、印欧人,靠打猎、捕鱼为生的日耳曼人,大草原上的塞西亚人(西徐亚人)等。

公元前4世纪,斯拉夫人部落迁徙到今天乌克兰和西俄罗斯地区。公元7世纪,他们分成东、西、南三支。9世纪,维京人“受邀”征服今日乌、白和俄西部,控制波罗的海与黑海间的商路,开启860至1240年的留里克王朝,它以基辅为中心,史称基辅罗斯时期(罗斯指“海上牧人”维京人,基辅被尊称为“俄罗斯城市之母”),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东斯拉夫人国家—起源于莫斯科公国的大俄罗斯和有“小俄罗斯”之称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前身。

公元988年,基督教(东正教)从君士坦丁堡传入俄罗斯。公元1238和1240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汗率蒙古(鞑靼人)铁骑先后征服莫斯科和基辅,几个罗斯被迫向金帐汗国纳贡。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在顿河岸边战胜鞑靼人,后者对俄罗斯的统治止于1480年。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俄罗斯公国所辖土地从1450年的43万平方公里激增至1533年伊万四世登基时的280万。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乐极生悲的案例?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乐极生悲的案例

这里讲一个比较,,少儿不宜的故事,未成年人请自行退散。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帝,六十一年,之后还有乾隆帝六十年,嘉靖帝四十五年,汉武帝四十七年等多个长寿皇帝,他们是历代皇帝的榜样,皇帝都想效仿他们长久的坐在位子上。当然了,有榜样自然就有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在位极短的皇帝也不少,比如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仅仅几个小时(悲剧啊),比如秦三世子婴,在位也只有四十六天而已。

但大部分的短命皇帝都不是正牌皇帝,没有得到史学家的普遍承认,要说历史上的正牌皇帝里最短命的,应该是我们这个回答的主人公——明光宗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倒数第三任皇帝,是个比较悲剧的皇帝。悲剧的源头,来自他爹——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却不是正妻所生,只是万历在宫中偶尔临幸一个宫女所产生的意外。

因为万历并不喜欢朱常洛的母亲,自然也就不喜欢朱常洛,所以作为万历的长子,朱常洛的待遇一直不咋地。如果没有太后和大臣们的支持,他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偏巧万历帝专宠郑贵妃,在朱常洛出生之后,郑贵妃生下了万历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爱屋及乌,万历对于皇三子朱常洵是百般宠爱,嘘寒问暖,溺爱无比。而皇长子朱常洛的地位就不太好,一直坐了冷板凳。

万历帝一心想立皇三子为太子,但大臣们坚持不能废长立幼,一直为长子朱常洛争太子位,双方相持十几年,最后万历帝败下阵来,终于同意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立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但是虽然朱常洛当了太子,地位却依然没有改善,皇帝依然不怎么理他,而专宠福王。太子过的是战战兢兢,坐冷板凳的痛苦可想而知。偏偏万历帝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整整在位四十七年!朱常洛就坐了二十几年的冷板凳,终于在万历四十八年,把老爹熬死了!春天终于来了!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万历皇帝驾崩。

二十三日皇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元“泰昌”。从历史评价上说,泰昌皇帝还是个不错的皇帝。他一改父亲的怠政恶习,大举革新。刚刚一继位,泰昌皇帝就下达了数项利国利民的新举措,一改万历朝昏昏沉沉的气象,在处理国事上很是繁忙。但问题也是有的。问题是泰昌皇帝不仅在处理问题上很繁忙,他回到后宫,同样也很繁忙!因为在十几年的太子生涯里太过紧张,唯恐被废,泰昌帝的前几十年活的是相当的憋屈。

现在做了皇帝,终于可以放飞自己了。放飞自己的细节,我们不好意思明讲,文言文的说法是“日御十数女”。也在此时,与泰昌帝交恶多年的郑贵妃,送来了他最想要的礼物——八个美女,泰昌帝自然照单全收,每日在后宫里辛勤工作。虽然泰昌帝是新皇帝,可是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此时他已经年近不惑。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加上白天晚上这么“辛勤工作”,十几天,身体就垮了。

可是泰昌帝依然不知悔改,他吃进了宫中特制春药,史书记载,他吃完之后无节制的大笑,性格发狂,这时已经非常危险,身体虚耗了。继位二十天后,泰昌帝终于坚持不住了,准备治病。可是治病就要找大夫,他偏不,不知道怎么找到了一个宫里的管事太监叫做崔文升,这个崔公公给皇上开了一位药——大黄。历史记载,崔文升并不是医生,之前也没有给人看过病。

但他莫明其妙的给皇上开了一位药。而且还记载了,崔文升是郑贵妃的亲信。大黄,是一种十分猛烈的药材,具体说,是泻药,泄火用的。可是泰昌帝的身体本来已经虚弱不堪,偏偏吃下了这味泻药,吃完之后,泰昌帝一夜拉了三四十次,彻底奄奄一息了。此时距离泰昌帝登基仅仅二十多天。泰昌帝紧急召见内阁大臣,用意在托孤,内阁大臣们知道泰昌帝吃药的前因后果之后,痛骂崔文升,将他贬出宫去。

并寻医问药,希望治好皇帝的病。过了几天,鸿胪寺丞李可灼向皇帝上奏,说自己有秘药叫做“红丸”,可以治好皇帝的病。鸿胪寺是一个管接待的部门,像是钓鱼台国宾馆馆长一样,这么个人送药,实在是不靠谱。内阁首辅方从哲对此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可是这事被皇帝听说过之后,病急乱投医,皇帝命令李可灼马上进献红丸。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中午,泰昌帝服下了一刻红丸,吃过之后感觉神清气爽,大臣们顿时欢呼。

泰昌帝表扬李可灼是忠臣。第二天,泰昌帝想要巩固药效,但太医和大臣们坚持认为不可,大家认为治病是个慢活,应该一点点用药,用药过猛恐有不测。但皇帝坚持,三十日下午三点,皇帝吃了第二颗红丸。吃了,命就没了。几个小时后,九月一日凌晨(五更),泰昌帝暴崩,距离继位仅仅一个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

后来根据中医的分析,皇帝经过十几天的纵欲过度,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本来应该“补”而不是“泄”,偏巧吃了倒霉的大黄,又泄了一次,身体彻底虚弱了。而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属于强烈补药。成分有些不可描述。但的确有进补效果。皇帝如果慢慢治疗,理性用药的话,并不是无可救药。但皇帝连服两次大补的红丸,在短短几天之内,皇帝本来已经极其虚弱的身体,被药性相反的泻药和补药反复折磨,终于支持不住,一命呜呼了。

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头衔为何是凯撒而不是巴西琉斯?

为什么俄国的皇帝叫沙皇

要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奥斯曼苏丹是怎样获得“恺撒”这一头衔的,同时也应该弄清楚“恺撒”(caesar)与“巴西琉斯”(basileus)这两个头衔的差别。“恺撒”起初是罗马皇帝的专属头衔,当戴克里先采取“四帝共治”制度后,将“恺撒”定为副皇帝的专用称号、地位在正皇帝“奥古斯都”之下。奥斯曼苏丹获得“恺撒”头衔与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直接相关。

1453年5月29日,年轻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克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征服了这个千年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后,穆罕穆德二世便以罗马正统继承人自居、认为奥斯曼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因此采用了“恺撒”(土耳其语为Kayser-i Rûm)的头衔宣示自己的正统性。穆罕默德二世以后的奥斯曼苏丹也都沿用了这一头衔,直至1922年奥斯曼帝国灭亡为止,共沿用了近500年时间。

第一位采用“恺撒”称号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巴西琉斯”这一头衔则来自希腊语Basileus,意为“王”,等于拉丁语的rex。这个词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是“英雄时代”(前12-前8世纪)期间对部落军事首长的称谓。“巴西琉斯”通常是由全体成年男子选出,平时作为最高祭司和法官、在战时统帅军队作战。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这一职务也逐渐被“执政官”所取代。

拜占庭皇帝采用“巴西琉斯”这一称号还要追溯到希拉克略统治时期。629年,希拉克略赢得了对萨珊波斯的军事胜利后宣扬自己的功绩,放弃罗马传统的“奥古斯都”(Augustus)称号,采用波斯式的“万王之王”(shāhanshāh)和希腊头衔“巴西琉斯”称呼自己。希拉克略也是首位推行希腊化政策的拜占庭皇帝,他大力推广希腊语、使其成为拜占庭的通用语。

此后,“巴西琉斯”的头衔沿用至拜占庭帝国灭亡,延续达800余年。首位采用“巴西琉斯”头衔的希拉克略皇帝总之,奥斯曼苏丹之所以采用拉丁化的“恺撒”而非希腊化的“巴西琉斯”作为自己的头衔,除了政治定位——自视为古罗马继承人之外,也有文化方面的因素——初次采用这一头衔的穆罕穆德二世对罗马文化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

日本君主为什么是天皇而不是皇帝?天皇和皇帝有什么区别?

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日本君主的名号“天皇”一词自然来自中国典籍。那么为什么日本君主选择天皇的称号,而不选择皇帝呢?“皇帝”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来自三皇五帝呗,秦始皇自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所以称之为皇帝,以后历代君主皆称皇帝。其实这个解释还没有涉及到“皇帝”的本义。《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字典,读书人必用的工具书,这里面对“皇”字是这样解释的:皇,大也,从自从王。

意思是开始王天下者,即是皇。那么帝又是什么意思呢?帝其实是花瓣的中心,花蒂的象形。蒂与帝本义其实是一样的,是中心的意思。也就说皇帝的本义是,大中心。又大又是中心,就是皇帝。中国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意思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只有“皇”和“帝”才能配得上秦始皇的功业。皇帝之意,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着眼于君主在人间的功业。

中国古代其实也有君主自称“天皇”的。中国古代只有三个皇帝的称“天皇”的,唐高宗李治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其在位之时也称天皇,与天后武则天并称“二圣”。朱泚的年号曾用天皇,朱泚在唐德宗时期曾反叛唐朝,自立为皇帝,国号秦,改元天皇。五代之时,南汉高祖刘岩谥号“天皇大帝”,但在位不称天皇。所以严格来讲,只有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有“天皇”的称号。

(唐高宗乾陵↓↓↓)中国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用天皇?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因为天皇具有神格性,所以人间的君主很少用天皇二字。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就是昊天上帝,《礼》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晋书·天文志》曰:“勾陈宫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道教中的天皇就是玉皇上帝,玉皇上帝,又称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玉帝,俗称天公,是道教中的天界的实际领导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之一。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天公作美”,这个天公就是玉皇上帝。正因为天皇是神,所以人间的君主一般不敢用这个称号。在祭天礼仪中,皇帝祭祀的就是昊天上帝,也就是儒家经典中的“天皇大帝”。(天坛↓↓↓)中国人祭天,天是具有神格性质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人物形象。并不是抬头仰望天空,那个自然存在的天空。日本的君主为什么用这个带有神格性质的号呢?因为天皇即是人间的领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在神道教中,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因而具有神性,天皇在日本被认为不是普通人,有别于日本的普通国民,日本宪法也未赋予天皇的公民权,天皇也没有姓氏,天皇的姓就是天皇氏。

但是二战以后,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完全放弃了历史上其被赋予的“神性”。(昭和天皇↓↓↓)在《人间宣言》发表以前,天皇在历史上一直具有神性。日本君主在唐朝以前都是称“王”或“君”,随着各个小邦之间不断形成联盟和大邦,日本君主开始称“大王”或“大君”,认为自己统一全日本以后就称“治天下大王”。公元7世纪之时,圣德太子公布十七条宪法,始有“天皇”的称号。

日本君主正式称“天皇”。但是在晚清之前,中国皇帝是不承认日本君主的这一称号的。(现在的日本皇室成员,佳子公主,被认为是日本皇室颜值最高的公主↓↓↓)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非常清楚“天皇”这个称号的意思。中国皇帝怎么可能承认“天皇”这个称号?前文已经说了,天皇在中国文化中是“昊天上帝”、“玉皇上帝”的意思。

俄罗斯继承东罗马帝国的法统,为什么沙皇选择用副皇帝(凯撒)的头衔,而不用正皇帝(奥古斯都)的头衔?

众所周知,俄罗斯帝国君主使用“沙皇”的称号,是来自于罗马帝国的“君主”称号“恺撒”,但恺撒在罗马帝国的君主体系中只是“次级君主”地位,也就是比至尊的奥古斯都要低一级的称称号,西方历史传统中,通常认为奥古斯都是“Emperor”(皇帝),即天下万国的共主,而恺撒的头衔只相当于拥有皇权继承位的“King”(国王),即副皇帝兼国王的地位。

俄罗斯帝国一方面宣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一方面又只用罗马君主体系中的“副皇帝兼国王”的头衔,好像有点不对劲,这是为什么呢?斯拉夫人的第一个沙皇——保加利亚的西蒙一世 最主要的原因是,“沙皇”(tsar)这个称号,其实最早不是俄罗斯人用的,而是保加利亚人用,历史上第一个“沙皇”是保加利亚的西蒙一世(893—927)。

西蒙一世原来只是“亲王”斯拉夫语中叫“Knyaz”,相当于英语的“prince”,但是他特别能打,913年他率军一度攻占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于是授予了他“沙皇”(tsar)这个头衔,这个头衔是罗马帝国的副皇帝兼国王的地位,仅次于罗马皇帝,比起斯拉夫人以前的“亲王”级别,就高很多了,保加利亚原来只是罗马帝国的下属,一下子拥了副皇帝兼国王的身份,保加利亚人是满意的。

而这大概是古代斯拉夫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级别的头衔了。俄罗斯人的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的画像俄罗斯人刚刚崛起的时候只是个“大公”(Grand Duke),到1457年伊凡世四把莫斯科大公国扩张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大国的时候,由于斯拉夫人传统中“沙皇”(tsar)这个头衔的崇高地位,他能想到的最高称号就是“沙皇”(tsar)了,这个时候你想让伊凡四世去当真正的“皇帝”,那是他不敢想的事,能弄个沙皇当当,他就很满意了。

俄罗斯人的第一个皇帝——彼得大帝不过,俄罗斯帝国君主的真正头衔,后来并不是“沙皇”(tsar),1721年彼得大帝在打败瑞典,迁都圣彼得堡以后,就给自己升级了,宣布他不再是副皇帝兼国王级别的“沙皇”(tsar),而是真正的皇帝,俄文写作“Императоръ”,即拉丁文的“Imperator”,也就是英语的“Emperor”。


文章TAG:巴西  琉斯  军力  屠夫  巅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