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七站八所的事业编制人员如果要转公务员,只能通过公开选拔、遴选或提任的方式调整到乡镇担任党委委员或副乡镇职务,才能转换身份。虽然社会事业中心、经济事务中心、财政所、国土所、农技中心等“七站八所”大部分被划分为公益一类,但参公的并不多,基本上除党委政府机关外,其它都不参公。

机构改革中镇“七站八所”怎么改?

机构改革中镇“七站八所”怎么改

我们这边乡镇根据各地情况设置不同 县直管单位:市场管理所,司法所,畜牧站,食药监,森林公安,乡镇法庭,林场。其中司法和食药监参公,法庭和森林公安行政。镇直单位: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四所合一,事业),农业服务中心(和推广站一个编制本,但是推广站为县镇双重领导)整合了农机站和水利站以及企业站。林业站、旅游站、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财政所(参公)、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扶贫办。

民政办,为政府内设机构,由镇政府公务员兼任。划出救灾职能到应急管理部门,有的地方民政所为镇直事业单位,主任是镇政府公务员,员工为事业编。国有企业:自来水厂、供电所、广电网络(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的有线业务划出成立,政企分离)、邮政。股份制:信用社、通讯公司县直单位驻派:税务、工商,派出所,交警支队。有的只是在大的乡镇集中挂牌,有的小乡镇甚至不挂牌,设办事点,有的设了办事点其实连税都交不了,只能查询。

县镇双重领导:中心校、卫生院、派出所。其中推广站虽然编制在农服中心,但是工资是由县里发放,但还是要做乡镇的扶贫工作,以及其他安排。司法所,有时候也要配合镇政府工作。财政所虽然是镇直单位,但是人事要听县财政局安排。镇政府对中心校、卫生院、派出所的领导权很小,只能说是配合工作。有个别交通重要的乡镇有交警支队,政府也就在圩日或者节假日堵车的时候请求支援而已。

已消亡:供销社,粮食管理所,但是他们的房子还在,还有固定资产未处置,有的地方处置了。改革:市场管理所划到镇政府管理,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和旅游站合并,继续弱化广电工作,强化诗和远方,削编。弱化计生工作,为卫生院一个内设科室,削编,留3个编制,多余人员调配到其他站所。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强化医保职能,扩编,4个编制,就业服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工工资追讨。

工商和食药监合并。民政办划出救灾职能,由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门承担。推广站划出销售农资职能,由市场指导,不能既是全额拨款又可以做生意。取消小学、中学财务室,由县教育局财务室统一核算,分片管理。镇政府建立融媒体中心,挂牌在镇政府党政办而已,也就是以前的政府宣传组人员,归口政府党委宣传委员管理。文化体育广电旅游站不为政府提供宣传、会议新闻、乡镇新闻、政府微信公众号维护工作。

仅做乡镇文体活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管理乡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借阅、电子阅览室、舞蹈音乐免费培训、户户通卫星锅架设与维护、旅游秩序管理、旅游市场管理、旅游投诉管理,划出扫黄打非工作交由司法所和派出所,编制4人。全镇,政府本级公务员共有36人。镇直事业单位:文化站、旅游站、扶贫办、林业站、社保中心为2人的单位。

畜牧站2人(县直)计生站4人(镇直)财政所3人(参公镇直)司法所3人(参公县直),食药监3人(参公县直)农业服务中心4人,推广站4人(县直)民政办3人(镇政府公务员兼任)四所7人。以上为正式编制,临时工为10位城管,管理景区和市场以及圩日辅助指挥交通,工资为景区(国家5A景区)开具。10位扶贫信息员。

乡镇七站八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属公益几类?

乡镇七站八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属公益几类

1、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2019年3月底前,市县两级机构的改革必须完成,但没有明文规定乡镇机构如何改革。其原因是乡镇机构改革已经比较完善,只需要在这次市县改革后,根据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的改革,把相应的职责划转到对应的“七站八所”,并根据县直部门把名称改过来。这一工作应该是在市县改革之后,按照统一要求进行变动,与县级改革同步或稍晚一两个月。

2、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要求2020年底前改革完成。在事业单位分类中,乡镇事业单位分类,基本上是根据县直机构分类,被划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虽然社会事业中心、经济事务中心、财政所、国土所、农技中心等“七站八所”大部分被划分为公益一类,但参公的并不多,基本上除党委政府机关外,其它都不参公。3、事业单位分类之后,单位中,不管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其分类形式都是一样的,也不管身份是干部或者是工人,是管理人员或者是专业技术人员,都是随单位分类来划分。

在乡镇站办所任所长还是去市级事业单位?乡镇能转成公务员?

在乡镇站办所任所长还是去市级事业单位乡镇能转成公务员

同样是事业编,建议选市级事业单位。乡镇七站八所现在基本上已经合并为综合服务中心,除了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少数几个站所是行政编制(部分参公)设置副科外,其余基本上是事业编配置,站所长最多是所谓的股级,在乡镇老百姓眼里牛皮哄哄,好像挺人物,其实连领导干部序列的边都没摸到,如果爬不上去,干一辈子就是个管理九级的命,在前途上毫无希望可言。

关键是,在乡镇普遍拿事业编当公务员用,工资不高,包村住户、扶贫脱贫、扫黑除恶等等常规性工作和阶段性任务一个都不少,常年“白加黑”“五加二”,工作不但不轻松,反而还很辛苦。干了很多活,辛苦就罢了,关键是没有提拔机会,看不到希望。在乡镇站所,除非垂直上调,否则事业编人很难有出头机会。乡镇站所有没有事业编转公务员的?肯定有,但非常少。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事业编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调动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置换为公务员身份。乡镇七站八所的事业编制人员如果要转公务员,只能通过公开选拔、遴选或提任的方式调整到乡镇担任党委委员或副乡镇职务,才能转换身份。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样?也就几年出那么一两个,除此之外,绝大部分人只能在原地踏步。

而去市级事业单位,虽然晋升通道也有限,但相对乡镇而言明显高多了。走管理路线,一般可以干到管理7级、8级,凭职称拿个中级也不是问题,这些在乡镇基本上是奢望。在工资待遇上,市级层面比乡镇肯定要高,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平均测算下来一般要高800。最主要的是,在市级单位上班,生活便利,对孩子教育也好。

事业单位改革农村的七站八所将怎么改,不合理收费取消,这些人员工资怎么办?

“七站八所”这个群体人员较多,来源较杂,个体素质参差不齐,随着社会发展和当前形势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如何管理和发展这些人员,落实党和政府的精神、政策,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来说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加以改进,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工作压力大。

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在编制上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但他们由于处在农村这个特殊环境之中,在乡镇的工作并不是以业务工作为主,而是有乡镇统筹安排调度。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作为驻村干部从事工作,涉及农村的所有工作都要做,工作名目繁多,任务相当繁重,在工作量来说有巨大压力。工作中“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加之上面各级各部门都要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都要求又快又好的得到落实,定期不定期的督查考核,各种否决、各种责任追究在对人的精神上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工资待遇低。从2015年月平均工资来看,除极个别工龄很长,职称很高的人有4000元以上外,绝大多数均在3000-4000元之间,年收入不足5万元,在现在物价水平下是比较低的,更有住房、教育医疗、人情消费上的压力,这样的经济收入水平显得非常紧张。低收入在今天这个经济社会当中往往被人轻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3、晋升空间小。有部分人一辈子都是处于初级工的位置。另外他们很难改变自己的工人身份,要想成为公务员非常之难,近年来这种处境有所改变,有的可以通过招考改变身份,但大部分人由于各种因素很难如愿。晋升渠道依然较窄,空间较小。 4、思想状况不稳,人员流动性大。由于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乡镇又比较偏远,各方面环境条件较差,加上离家较远,有的还是外县人,与家人聚少离多,很多人安不下心,总是想方设法通过招考、跑关系借调等各种途径脱离这里的工作,一两年就离开了,有的甚至不到一年,几个月就走人了,实在没办法走的也因思想不稳并不能扎实工作,都在强制压力下应付,造成人员队伍的不稳定。

5、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七站八所”人员来源和进入渠道比较复杂,有以前从村干部选上来的,有从其他身份改制进入的,有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有通过原来大中专毕业分工出来的,有通过招考录取进来的。近些年上面采取逢进必考的方式选录人才,从年龄和文化程度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具体工作和思想素质上的体现来考察,个体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的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并不对应,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没有用武之地;年轻的人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不熟悉农村,不懂农村工作,不会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有的缺乏吃苦精神,适应不了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工作;年龄大的由于文化水平等因素,与现在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有的在思想素质上比较低,有的年龄偏大,成了老油条,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极怠工,不会自己心意甚至与乡镇党委叫板出难题,比较难管理;更有甚者作风不正,索拿卡要搞贪污,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


文章TAG:七站  2012  襄州  八所  回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