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三星S22国内发布会昨晚结束了,作为先行者计划的参与者,聊聊我的成交价格和优惠礼品情况我订的是S228+256的雾凇绿,先行者价格是6299元多退少补。

三星堆“上新”为什么值得你关注?

下面我想跟你分享,考古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从上个周末开始,我的朋友圈就开始被一条新闻刷屏了——3月20号,国家文物局在四川成都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在会议中,文物局有关人士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挖掘的新发现。就在同一天,三星堆的旅游热度猛增。我看到数据,3月20号至21号这两天,也就是在文物局刚刚通报考古进展后,预订三星堆博物馆门票的用户环比增长将近12倍。

这件事为什么会如此受关注呢?从去年9月开始,咱们国家的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开始了新一轮的挖掘。要知道,三星堆遗址的上一次正式挖掘,还是在1986年。也就是说,这是时隔34年之后对三星堆的一次“重启”。这次重启可不一般。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这次三星堆文物的出土量很大。1986年的时候,我们挖掘的是三星堆遗迹的1、2号祭祀坑,出土了几千件珍贵文物。

出土的文物不仅横跨2000年历史,而且造型非常精美、独特。有直径1米多的青铜面具、高度3.9米的青铜树,还有1.6米高的青铜立人,这个青铜立人还被调侃跟马云的长相颇为相似。这些文物,被认为是古代蜀国国王祭祀用的用品,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古代蜀文明的好奇和想象。而2020年开始的新发掘工作,我们的文物工作者是在1、2号祭祀坑旁边,对6个新的祭祀坑进行挖掘。

光是祭祀坑的数量就远超过去,自然会吸引大量的关注。我看到在微博热搜中,网友把这个过程很形象地称为“三星堆新开6个盲盒”“三星堆上新了”。据介绍,6个三星堆祭祀坑,现在已经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包括象牙、金箔、玉器、青铜人像等等。第二个关注三星堆的原因,是因为这次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质量很高。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我特别喜欢的,也相当有分量的文物图片,你可以看一下:这是一个金箔面具的残片,从图片中你可能也能感受得出来,面具很厚,就算残缺了一半也能立起来。

据考古专家介绍,这个面具的重量有280克,完整的面具预计更是重达500克。什么概念呢?这个重量意味着,这可能是同一历史时期内,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黄金面具。像这样的文物,自然是这次三星堆挖掘最受关注的焦点。不过我在看媒体报道的时候注意到,除了出土文物之外,不少人还关注了这次挖掘的过程。和30年前相比,这次的挖掘工作有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让人对这次出土的文物有更高的期待,而且我觉得,它们也是观察咱们国家考古工作进展的一个窗口。接下来,我就和你介绍一下,三星堆挖掘的今昔对比。咱们先把指针稍微往回拨一点,看看1986年三星堆的挖掘是怎么回事。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考古界就认定三星堆是一处重要遗址,并且一直有考古工作队在附近工作。

不过三星堆最重要的遗址部分的挖掘,仍然是出于一次偶然事件。1986年7月,广汉当地有一家砖厂在生产的过程中挖到了玉器,便马上联系了四川考古所。随后,考古人员来到了三星堆进行“抢救性发掘”,也就是在文物遭到破坏之前,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发掘、保护。在这场发掘中,考古队发现了三星堆的1、2号祭祀坑。三星堆最广为人知的大型青铜立人、青铜面具等国宝,都是从这两个坑中挖出来的,但是文物的出土过程不得不说颇为简陋。

我在文稿中插入了一张图,是三星堆著名青铜面具的出土过程。你可以看出在1986年我国的考古水平还是比较基础的,考古人员都穿着便装,靠人工搬运文物。对考古现场的保护也不够。而三星堆文物从出土到展览,那更是花了10年的时间。三星堆中有一个著名的青铜器叫做“青铜神树”,这棵树高395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青铜器。

不过因为这棵树是祭祀器具,在入土之前的祭祀活动中,就被人为损毁了。考古队员发现的时候,这棵树的树干断成3截,树枝断成18截,树上装饰的碎片更是多达几千片。修复这个青铜神树,花去了修复人员足足10年的时间,堪堪赶上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开放。现在我们普通人都有这样的概念,那就是考古不仅仅是历史学界的事情,也是文化科普的一部分。

但是在1986年挖掘之后,三星堆是花了10年走完“挖掘、修复、展览”三部曲,才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但是2020年开始的这一轮发掘就很不一样了。从正式开挖到我们能看到新展品,可能只需要半年的时间,而且我们有理由期待,这次出土的文物将会更好地还原三星堆文明。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次挖掘的准备非常充分,这和这次祭祀坑的挖掘背景有关:2019年,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国内33家单位,联合对三星堆1、2号祭祀坑进行了重新的考察。

结果考古队员发现之前参观用的展示平台盖住了好几个祭祀坑。移走参观平台之后,6个新的祭祀坑才有机会重见天日。2020年9月,我国考古人员对三星堆的6个新祭祀坑启动了正式挖掘。这次挖掘被称作“主动挖掘”,不同于1986年的“抢救性挖掘”。考古人员给“主动挖掘”打了一个比方,说这就像做手术一样,要在术前进行详细的准备方案设计。

我和你具体说说细节。这一次,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搭起了2000平方米的大棚。6个祭祀坑被分别装入4个钢架玻璃工作舱,工作舱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所有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进入,在悬挂可升降的工作台上开展工作,身体都不接触坑内地面。我把三星堆发掘的现场图放在文稿里了,你可以看一下这次发掘有多细致。

每个工作舱内都安装了8台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专门用于考古工程的全程记录。这些图像可以随时传输到现场的会议室,让专家进行远程文物会诊。在这次的发掘过程中,现场还有很多提供支持的实验室,比如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文保工作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他们可以及时提取丝绸、漆器、竹木器上的文字,避免出土后长时间暴露,文物受到破坏,让关键信息流失。

就比如说在3月20号下午,就有一件青铜尊被3D打印制成的硅胶保护套严密包裹后,成功起吊,送入实验室进行后续的清理和修复。这比起1986年的“肩扛手抬”,是不是进步太多了?除此之外,这次对三星堆的挖掘,还和社会科普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根据三星堆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回复,这次他们将建立全国第一个开放式文物修复馆,要一边修复、一边向外界展示文物。

按照计划,今年4月文物修复馆就会开启试运营。我们不需要像上一次等10年,很快就能亲眼看到三星堆最新出土的文物了。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节目里,我跟你分享了三星堆时隔34年的第二次挖掘成果。这次挖掘有三个亮点。第一,文物的出土量很大;第二,出土文物质量很高;第三,挖掘过程技术含量很高。把“挖掘、保护、修复、展览”几个步骤同时融合在了一起。

三星堆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对华夏文明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自古以来的神话传说也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当然,在三星堆发掘之前,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的说法是无懈可击的,然后三星堆的出现,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开始上升甚至和黄河流域平分秋色!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泱泱中华,蔚为大观,万年文明,震古烁今!三星堆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三星堆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华文明演进序列重要文物的缺环,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国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用一句话来概括三星堆的意义,就是说三星堆将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的影响提前了2000多年,达到了5000多年历史,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开始不逊色于黄河流域!然而,如今有许多人认为三星堆的发现动摇了华夏文明的正统地位,认为中华文明不是原生文明,是所谓“舶来品”,这其实是各有理解,恐有牵强附会之嫌。

中华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兼收并蓄是我们这个文明的特性,也是我们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常说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生活在这片大地,所及之处的古迹都是我们先祖的辉煌壮举,不必怀疑我们的来历的正统,因为生活的地方,无论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都是我们文明生长的家园,我们扎根这片土地,我们的祖辈在此耕耘放牧,我们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今天的强盛中国,源自56个伟大民族的共同奋斗,他们的祖先有的是黄帝蚩尤诸部族的,有的是兴安岭内外的,有的来自蒙古高原,有的来自青藏高原,有的来自十万大山,有的来自百越之地,甚至也有来自域外的,也许他们曾经互相征伐,为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他们也许没有实现当年的愿望,但是如今,他们的子孙后代们实现了!我们文明经历苦痛的百年黑暗洗礼,愤而觉醒,我们融合各族文化精华,团结一心,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文明——中华民族在不断前进!几千年来历久弥坚,中华文明与天不老,中华民族与国无疆!。

有些考古专家(夏商周探源)为什么面对三星堆一言不发?

因为这些东西出土,超出专家们的历史知识范围!如果鉴定年限没错是三千多年前的东西,很上推算应周朝之前的东西,从制造和工艺上来看,相当高的工艺和审美水平!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是个漫长的历史,问题是出现了精美金鉑之类雕花工艺,似乎又超出了青铜时代的想像,历史书上没有文字记录,只能从山海经这种传说中去找依据。

三星的旗舰机型先行者计划一直是赠送纪念币的,这种小赠品虽然价值不大,但如果做得精美的话是可以增强用户认同感的。可我看博主们晒出来的三星GalaxyS22系列先行者纪念币却有点傻眼,一开始我还怀疑背面这虎头是不是印歪了,看了其他人的才发现原来它就是这么设计的。


文章TAG:新品先行者计划即将到来  三星先行者盲盒  新品  先行  先行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