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空军装备如何

缅甸人口5000万,国土面积67万平方公里,只有中国内蒙面积的一半。但是缅甸存在感很高,因为缅甸出了个昂山素季。不过除了政治人物外,缅甸军方表现也非常抢眼,尤其是缅甸空军。那还是在2015年缅北冲突中,缅甸空军出尽风头,引起全世界特别是中国网友关注。2015年3月,缅北政府军向少数民族武装进行清剿,空军也参与了战斗。

可是他们没有消灭多少少数民族武装分子,反倒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伤到了中国边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缅甸军机炸弹造成中方人员伤亡的事实清楚,缅方已派出调查组抵达中缅边境地区,同中方开展联合调查。中国跟缅甸政府关系一直很好,缅甸空军炸到中国边民肯定不是有意的,一定是缅甸空军的装备或者作战水平有问题。

那么,缅甸的空军装备如何呢?缅甸人均GDP只有一千多美元,是中国人均的八分之一;军费支出只有20亿美元,是中国的九十分之一。由于缅甸还是个非常贫穷的国家,所以无法建立一支现代化的空军。目前缅甸的空军,只能说一支“内战空军”,不能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只能在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的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

缅甸空军组建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定位就是国内维稳。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披露,缅甸空军现有总兵力约2.3万人,部署在全国各战略要地。缅甸空军在全国主要基地之间建立有光纤通信网络,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统一指挥战斗机、雷达、地空导弹。缅甸空军在全国拥有7个空军基地、1个航空训练基地、1个地勤训练基地、1个维修基地,装备各型飞机300余架。

缅甸空军成立于1947年1月16日,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使命是提供运输和近距离空中支援缅甸军的行动。20世纪90年代开始,缅甸空军进行了升级。他们先后从中国购买了100多架飞机,包括歼7系列战机、歼教6战机、K-8高级教练机、强5攻击机、运8运输机等。此外缅甸还从其他国家购买了米格29战机、G-4教练机与米17直升机等装备。

缅甸空军购买歼7系列战机,是从2000年开始的,目前有大约24架歼7M和6架歼教7S在缅甸空军服役。缅甸空军的运输机,也来自中国,具体型号是国产运12轻型运输机。不过到21世纪,缅甸空军的战机就显得有点落后。其中歼7是我国60年代研制的,仿制的米格-21战斗机, 服役已经半个世纪,如今已经停产8年。歼7的机动性非常突出,但是其受雷达直径的限制,超视距作战能力有限。

米格-29是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属于三代机。在大多数战机都使用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情况下,他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机械操纵系统,这也导致了米格-29战斗机在反应速度方面要弱于F-16等战斗机。从缅甸空军的装备不难看出,缅甸空军的总体实力确实无法跟邻国相比,让它保卫国土有点勉为其难。但对付基本没有防空能力的地方武装,应该是杀鸡用牛刀绰绰有余。

因为缅北地方武装都盘踞在山区,地面部队出动的时候,机械化特点无法发挥出来。所以,缅军清剿地方武装的时候,动不动就动用航空兵。除了利用直升机对山区据点的政府军进行后勤物资补给,缅军还频繁出动战机和直升机直接参与作战。缅甸空军内战非常内行,他们对各类型战机非常了解,根据它们的特长进行分工作战。其中低空性能较好的强-5被用来携带常规炸弹负责轰炸,米格-29则使用航炮和火箭弹进行对地攻击。

缅甸空军的轰炸精度很差,这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缅甸空军战机原来在接受培训是对地面阵地和设施等固定目标进行打击,但对付灵活游击的果敢同盟军士兵这些个体流动目标时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其次,缅甸北部地区山高林密,战机很难从空中分辨地面目标。此外,由于军费有限,不能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也是缅甸空军作战能力打折扣,轰炸失误连连的重要原因。

空军飞行员退役后都去做什么了?

空军飞行员是万中挑一的优秀人才,培养一名合格的战机飞行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据说花费数额是与飞行员体重相当的黄金),所以飞行员绝对属于稀缺性人才,即使不在军中服务,出路也比常人更多更好。考虑到人体机能因素,战机飞行员年龄到45岁以后就要停飞了,到达这个年龄的飞行员一部分因为军衔和职务的晋升从飞行岗位转到领导、指挥、教练等岗位。

尤其是那些优秀飞行员,停飞以后军队也会给予最好的待遇挽留在部队继续服务直到退休。如果飞行员本人提出转业申请,而且不再愿意开飞机,那么这部分人将会安置到地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工作并享受在军队时的同等待遇。如果愿意继续从事航空工作的,可以转业至民航公司做民航飞行员。民航最喜欢的飞行员是在部队驾驶大型飞机的飞行员,比如运输机、预警机、轰炸机飞行员,这些人本身具有丰富的大型飞机驾驶经验,只需要做短暂培训就可以上岗,比从民间招募培养一个名飞行员要省太多太多投入。

其次是直升机飞行员,这类飞行员甚至要比大型飞机飞行员吃香得多。我国民用直升机越来越多,很多政府机构、大型医院、地质、救援、企业和私人都开始装备各型民用直升机,以至于飞行员供不应求。当直升机飞行员要专业时,可以选择进入这些领域就业,收入非常高。战斗机飞行员的选择就要比大型飞机和直升机飞行员要少一些。民航公司不太喜欢用战斗机飞行员来飞大型飞机(尤其是客机),大家都担心他们会过于习惯驾驶飞机做超机动动作,得不得就给你来几个G的过载动作谁都受不了啊。

所以战斗机飞行员停飞后大多会选择留在部队从事其他岗位工作,不愿留在部队的飞行员也会被大老板高薪聘请去做私人飞机飞行员,或者被飞机厂聘请为试飞员,航校请去当教练等。截止2018年,我国海空军战斗机有近2000千架,战斗机飞行员(不包括学员)也不过几千号人,这些人本身就是天之骄子,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出路问题,出路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选择题而已。

印度空军为什么被称为“万国空军”?

据《印度经济时报》10月6日报道称,印度空军参谋长乔达里向外界表示。在未来十年内,不论是通过外购战机,还是采用本土制造等途径,都很难使得印度空军拥有42个中队规模的作战飞机。而与此同时,印度空军与中巴两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上世纪80~90年代,印度空军开启了大量军购项目,如向英国订购了148架“美洲虎”攻击机、向法国达索公司采购了49架幻影-2000H/TH、此外,印度还从苏联购置了200架米格-27ML、以及80余架米格-29。

通过大规模军购,印度空军完成了更新换代,在面对巴基斯坦时有更多选择和底气。但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中,由于复杂的地形条件、二代战机落后的航电水平、以及采用无制导的打击武器,导致印度空军参战初期就损失了3架战机。印度空军随后又投入了幻影-2000H,搭配上激光制导炸弹,才使得印度空军在此次冲突中不至于颜面尽失。

卡吉尔冲突过后,印度空军开始了反思,除了青睐战机的精确对地打击能力外,他们发现,印度空军在作战力量配置上,处于一种不合理状态。如幻影-2000H兼顾制空与对地打击、而“美洲虎”和米格-27只能局限在对敌纵深打击、战场遮断和对地支援等、米格-29则负责战区制空权。因此,印度空军存在着战机多用途能力不足、结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印度除了向俄罗斯采购苏-30MKI战机外,还竭力推进国产轻型战机项目,即后来我们所熟知的LCA“光辉”战机。此外,印度又于2001年推出了MMRCA计划,既采购总数多达126架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印度国防部就本国空军力量建设,划出来一条红线。即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国防需求,印度空军需拥有42支战斗机中队的规模。

换言之,在卡吉尔冲突过后,印度便以巴基斯坦为主要作战对象,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军事准备。但从2000年到如今,印度空军战斗机中队数量却在逐年下跌,从2000年39.5支中队、减少至2017年33支中队、而到2021年,印度空军的战斗机中队数量只剩下31支。尽管采取了多种途径,包括外购战机、获取技术许可本土制造、以及加紧国产轻型战机的生产等等。

但印度空军的老旧战机基数庞大,且多项计划推进缓慢,换装速度明显赶不上退役速度,因此如今的局势令印度空军越来越抓狂。以MMRCA计划为例,当时参与印度空军招标的战机有多达6种,但印度空军味口挑剔,且顾虑重重,依次否决了单发轻型且起飞重量最小的瑞典“鹰狮”战机、洛马公司推出的F-16IN采用技术升级,较之前代总体作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问题在于美国对外军售,向来是政治上流氓作派,经济上无良奸商。

更重要的是,以俄制和法制战机为主的印度空军内,如需采购美制战机,从后勤保障,到人员培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战斗力何时能生成暂且不谈,庞大的资源投入就先令印度空军承担不起。而波音公司旗下的F-18E也存在这类问题,即使它在6款竞标战机内,拥有最大的内油量(6.7吨)。俄制米格-35在2012参与竞标时,尚未获得任何订单,就连俄罗斯空军也举棋不定。

因此,早就在引进“超日王”号航母吃过亏的印度(引进费用高达20多亿美元),不想再一次做小白鼠。最终进入决赛角逐的两款战机,首先被否决的是由欧洲四国(英德西意)联合开发生产的“台风”战机,印度空军认为,该机在有效载荷下的作战半径太小,因此在遂行多用途任务时能力不足。最终,由法国达索公司制造生产的“阵风”战机,赢得了MMRCA计划的采购大单。

印法两国经过漫长的谈判,终于在2016年9月签订相关合同,以总价78.7亿欧元采购36架“阵风”(30架战机、6架教练机)。按照当时的汇率来看,“阵风”的单价高达2.42亿美元,价格直接碾压了美制F-35。尽管“阵风”性能出众,遂行多任务能力也令印度空军大为满意,但高昂的采购价格和后续居高不下的使用成本,令印度空军感到心在滴血。

因此,MMRCA计划中的剩余采购机型,印度空军重新选择合作对象,直到今天都没有下文。国产LCA“光辉”战机,可以看做是印度的“争气机”,经过数十年开发研制,终于从梦想变为现实。但当该机进入印度空军服役以后,印度空军可谓是叫苦不迭,该机存在着电子战能力过于羸弱、雷达接收器对抗措施差、系统重量增加、内部燃料容量减少、飞行员头盔存在缺陷、弹射系统可靠性堪忧等100多项问题。

最重要的是,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太小,都导致该机在作战坏境下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经年累月的研发费用投入和实际收到的作战性能存在着严重出入,堪称是一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战机。因此印度空军高官曾直言道,“光辉”战机的研发充满了失败。而现如今,印度军方和政府高层,就继续采购“光辉”战机之间,仍然争议不断。

因此,“阵风”太贵、“光辉”太菜,导致印度空军的战斗机中队建设,不仅没有任何长进,反而朝着深渊逆向发展。反观巴基斯坦空军力量建设则有声有色,尽管该国空军的军费开支和战机数量总体不如印度。但巴基斯坦却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获得了“枭龙”战机,反而依靠该机,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援助。在战斗机层面,及时补充了新鲜血液,本国航空制造业也获得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拥有了印度难以比拟的发展潜力。

而随着“枭龙”Block3型生产服役,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尽管与印度空军不能相比,但是也不至于那么窘迫。在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10年之前,中国空军的发展虽然缓慢,但大方向和关键节点都没有出错。而在印度眼中,由于两国领土纠纷得到了妥善管控,因此中国空军还没有成为假想敌。但10年过后,厚积薄发的中国空军,总体呈井喷式发展,歼-20、歼-10B/C、歼-16等多型战机的相继服役。

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中国空军已非往昔所能相比,而更要命的是,中印两国的领土纠纷也从之前的妥善管控,变为了印度的频频挑衅生事。因此从这时起,一支力量庞大、体系齐全、且存在着领土纠纷的中国空军,就此成为了印度军方的假想敌。而当年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国防需求,所设立42支战斗机中队红线,由此成为印度将来在应对东西两线作战情况下的最低保障。

美国空军假想敌部队的训练强度有多大?

在世界各国军队当中,大家都以为印度是最能摔飞机的,其实不然,还有一个国家比印度还要厉害,它就是美国,局座曾经在节目中提到过,堪称世界之最。自从苏联解体之后,还没有哪个国家在军事上能够与之抗衡。在美国的各个兵种当中,拥有各种型号先进战机,而且在战机性能上也是世界一流水准。美国拥有数千架给类型战机,所以坠毁数量多也是正常的。

而美国空军坠机数量也反映出了,美国在飞行小时上有绝对的优势,而飞行员飞行小时越长,所经历的各种复杂的天气环境越多,飞行员的综合实力更高。众所周知,美国空军的训练强度很高,飞机失事也较多,再先进的空军进行高强度、接近实战的训练,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据悉,美国空军飞行员平均每年训练时间大概在300小时左右,随着美国国防军费的削减,飞行员训练时间虽然减少到150小时,但美国空军精锐部队飞行员每年飞行时间仍然保持造250-300小时之间。

俄罗斯由于经济不景气,军费的削减,使俄罗斯空军一直缺乏训练,俄罗斯飞行员平均每年的训练时间仅有美国空军的五分之一,大概在50-60小时之间.受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美国空军认识到,高水平的、有针对性的空战陪练是提高航空兵作战部队应对实战能力一种体现。而在美国的空军当中,有一支平常不经常报道的特殊部队,飞行员驾驶的战机并不是美制飞机,在训练战术上也和一般美空军也不一祥,可以是空军中最神秘的部队了。

美国空军专门建造真空战场面以空中加油机、电子对抗机、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等全方位机种对抗拥有先进的雷达系统、综合导弹防空系统及一流的拦截系统的模拟对敌。美国空军现有的假想敌部队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位于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第64假想敌中队,另一支是位于阿拉斯加州埃尔森空军基地的第18假想敌中队,而第65假想敌中队因为预算缩减在2014年被撤编,人员和战机划归第64假想敌中队。

每一支假想敌中队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使用不同的机型来模拟,比如苏27和米格29进行战术上的分析以及战机性能动作上的研究。假想敌部队使用的战斗机都喷涂成使用机型战斗机的涂装,就连飞行员平时也要使用敌方进行交流,悬挂敌国国旗和标语等,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目前第64假想敌中队的F15C主要负责模拟俄罗斯空军的苏30、苏35,第18假想敌中队的F16C主要负责模拟中国空军的歼10,随着中国空军的歼20开始服役,美军也更加频繁地抽调F22、F35加入假想敌部队参加对抗演习。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军对于世界和美国唱反调的国家都曾经进行模拟。红旗”军演开始,美军飞行小时数的有明显优势,但最近10-15年,美军的飞行小时优势不再明显。东方大国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其先进战机机队规模和飞行员小时数,很多主力部队的飞行小时数已经从100小时/年提升到200小时/年左右。而美国空军大约在250-300小时/年,差距已经缩小。

“中东小霸王”,以色列空军的实力如何?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它是世界公认的空军强国,它的飞行员的素质,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强,仅次于美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色列常年处于战争之中,以军更是时刻处于战备状态,越境空袭他国军事目标对于以色列空军来说是家常便饭。以色列的先进军机比法国少,但以色列飞行员的实战经验却远超法国,训练水平和飞行员素质比法国强,空军战力总体比法国强一点! 为了防备敌人,以色列投入大量金钱用于国防,搞军事科技研发。

全民皆兵,男性、女性18-21岁都是在军营度过,之后有最优秀的继续留在军队,其他的退。以色列空军现役总兵力3.2万人,装备作战飞机448架,武装直升机133架。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间:现役飞行员180小时;预备役飞行员80小时。目前,以色列空军的战斗机中队有21个,战斗攻击机中队12个, 主要机型为F-4E、F-15、F-16。

另外还有侦察机10架,预警机6架,电子战飞机37架, 加油机3架。1个运输机联队,包括707波音飞机5架,C-47飞机12架,C130H飞机22架。 攻击直升机包括 AH-1G型21架,AH-1F型36架,休斯500MD型30架,AH-64A型42架。以色列由于长时间都在进行战备,飞行员年飞行时间世界第一,约250小时/年,战机出勤率也处于世界最前列,90%左右,基本也是世界第一。

美国空军一个联队有多少架飞机?怎样编制?

在军用航空术语中,联队是指挥单位。在大多数军用航空组织结构中,联队是相对较大的飞机编队。在英联邦国家,一个联队通常由三个中队组成,几个联队组成一个基地(大约10个中队)。每个中队将包含大约20架飞机。相比之下,在美国空军,联队通常是编号空军之下的组织层。大多数美国空军联队由上校指挥,但也有一些由准将指挥。

美国空军联队的结构是为了完成特定基地的任务,包括一个总部和四个小组:一个行动小组、一个维护小组、一个医疗小组和一个任务支持小组。这样的一个联队被称为战斗联队组织,相当于美国陆军的一个旅。其他的联队,如空军远征联队,存在于各种其他目的,它们的范围可能延伸到一个基地、一个战区或全世界。在美国空军的使用中,中队级以上的军事组织(航空队、联队、大队和中队4级,编号空军、战区司令部、兵种司令部( MAJCOM ) )是一个机构,而中队及以下级别的军事组织(中队、支队)是一个单位。

英国空军“台风”战斗机4马赫流星导弹有无参与实战任务?

英国空军“台风”战斗机首携4马赫流星导弹参与拦截任务近日,英国空军(RAF)“台风”战斗机在主动拦截任务中,首次携带了最新研发的一批4马赫流星式空对空导弹参与任务。本周一,苏格兰洛西茅斯皇家空军基地起飞的“台风”战斗机携带4马赫流星导弹,执行北约QRA(Quick Reaction Alert)任务,对一架未明身份的侵入飞机进行拦截。

这也是英国空军实弹携带4马赫流星导弹执行QRA任务,拦截任务可能包含在超音速飞行时实施远程对空打击,4马赫流星导弹能够以最高四倍马赫的时速飞行打击目标(时速4775公里),由英国主导的六国共同研制,目前已经在英国、法国和瑞典正式服役。每枚4马赫流星空对空导弹造价约为250万美元,可直接配备在台风战斗机,疾风战斗机,萨博JAS 39“鹰狮”战机上,经过改装也能装载在洛马F-35闪电II式联合战机上,射程范围可达100公里,支持超视距作战,对多重目标实施打击。

印度飞行员坦诚面对媒体,空军司令愤然离场,印国内舆论如何收尾?

看来这个叫阿比南丹的飞行员不仅仗打得不行,而且也不懂得揣摩一下上级的意思,很明显从他回到国内被当做英雄就有点不对劲,因为明明有一个战死的人没有得到关注,而他这个被俘的却大受欢迎,就连阿比南丹自己都说不习惯这样被关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都是印度刻意安排,因为两架战机的损失已经让印军丢了面子,为了安抚民众的情绪不得不塑造出一个英雄。

现在看来阿比南丹不愧是中将的儿子,身上也有一股军人的正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承认自己在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就被导弹击落但是否认自己曾经打下来一架F16战机,这句话当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他还没被释放的时候媒体已经把他渲染成了大英雄,还说他在坠机前吞下了重要的芯片。他的真话必然使得站在一旁的空军司令脸上无光,愤怒的离开场地也就很正常了。

只是这个飞行员有没有考虑过自己这番话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一方面他可能不会重新回到自己的部队了,不仅是因为惹恼了自己的上级,而且也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另一方面,莫迪也因此而支持率下滑,因为反对派会拿这件事做文章。至于舆论如何收场我认为话说出去就难以收回来了,印度媒体很快就会转变态度声称阿比南丹作为俘虏给印军抹黑了,广大民众也许会原谅他,毕竟谁也不想当一个俘虏,他也是为了阻击巴军战机而险些牺牲。


文章TAG:巴空军引进歼10C  迷你空军中队  解锁  空军  引进  迷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