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苹果春季发布会3月9日正式举办将会发布哪些产品

苹果2022年的第一场发布会将在北京时间3月9日凌晨举行,根据官方发布的邀请函,可以看出来采用了多彩渐变的形式,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大家不妨大胆的猜测一下,是不是新技术,或者新配色这个方向。预计本次春季发布会有以下几个产品:iPhone SE 5G 版,iPad Air 5 和 Mac mini,可能还有紫色版本的iPhone13手机目前网上曝光的信息也比较多,大概汇总一下,可能会发布的产品主要有: -iPhone SE 5G-iPad Air 5-M2,Macook Air 13-M2,Macook Pro 13-M2,Macmini-M2,iMac-M1Pro/Max,Macmini-M1Pro/Max,MacProiPhoneSE 2022在网上已经“预热”两年半的时间,机器的外观设计、参数配置、相机模组也是众所纷纭;不过从供应链的消息来看,iPhoneSE 2022依旧会采用上代机器的外观设计、相机模组,但性能方面将采用最新的苹果A15芯片,并且有望支持5G网络。iOS15.4正式版将主推口罩解锁功能。据介绍,FaceID可以通过分析人眼周围独特的特征来进行识别,因此用户无需摘下口罩依旧可以解锁iPhone。口罩解锁还支持戴着眼镜依旧解锁,但该功能不支持佩戴太阳眼镜进行解锁。不过需要注意这项功能仅支持iPhone12系列及以上的手机。还有iOS15.4正式版还增加新的密码功能,允许用户使用保存了密码的iPhone登录Mac和iPad上兼容密码的网站和应用,实现跨设备认证,省去很多繁琐的操作步骤!以上可能出现的新品都仅仅是目前网上曝光信息汇总,到底今年的苹果春季发布会最终会带来什么惊喜或者意外?还是要等待3月9日凌晨2点的2022苹果春季发布会中一看究竟!

苹果春季发布会3月9日正式举办将会发布哪些产品

2,2022年3月买到2021年生产的苹果手机正常吗

2022年3月买到2021年生产的苹果手机正常的。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这句话曾是公认的消费产品金科玉律,放在手机这一产品的语境中,就是首发购买能最快尝鲜,体验到更好的性能、拍照、网络质量等,像 iPhone 等极少数产品甚至在首发时还会形成溢价。想首发拿到的人太多了,首批产品数量不足,供需不匹配,在自由市场内二次买卖涨价,几乎是惯例。只是,现如今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虽然首发还是能尝鲜,但体验不一定比晚买好,各种系统 OTA 升级、首发质量不可控等导致晚仅可以享折扣,体验也更好。一、首发买产品,享半价体验首发购入意味着能最快尝鲜新产品、新功能,但同时也可能是最早面对产品问题,苹果刚刚发售不久的 Studio Display 发售后不久就被爆出摄像头画质不佳的问题。对此,苹果的回复简单且粗暴:后期通过 OTA 升级系统固件升级解决。▲Studio Display 画质一般. 图片来自:MKBHD得,首发售卖还得忍受体验不好,至于什么时候能调试好,又是另一个问题了。这种依靠系统 OTA 解决体验不够好的方式,已经形成了行业默认现象,就以智能手机而言,发售后推出多个系统版本优化影像拍照效果、解决系统漏洞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最近小米宣布 11 Ultra 机型降价 1500 元,除了最直接的性价比,官方还表示经过 13 个版本迭代升级,画质、相机速度、长焦体验等体验都获得了较为不错的提升。首发发售的产品,并不一定是完全体,不少新特性都需要依靠 OTA 系统升级来解决,Redmi 在 K50 系列首销答疑中表示,DC 调光和 120Hz 暂时还不能同时开启,后续会通过 OTA 系统升级加入该功能。魅族 18 系列则是在发售后通过 OTA 系统升级,支持了同时开启 2K 分辨率和 120Hz 高刷新率,这种例子屡见不鲜,甚至引发了“万物皆可 OTA”的调侃。功能升级之外,跳票的情况也不少。今年 iOS 15 和 iPadOS 都经过不同不同程度的跳票,本该是重点功能之一的同播共享在 15.1 版本才上线,导致 9 月正式版推出时真正重磅的新功能比较少,实况文本作为效率小功能博得了大量关注。通用控制功能跳票更久,原本苹果表示在 2021 年秋季就会推出,结果冬季没发,直到 iPadOS 15.4 和 macOS 12.3 版本才正式上线,这会已经是 2022 年 3 月了。一个比较看运气的情况是品控,首批出货的产品工期比较紧张,如果质量检测不够严格,往往会出现问题,此前 AirPods 3 首发时,就因品控不稳定登上了热搜。耳机拼接不严谨,有毛刺,更重要的是还有电流声问题,我身边一位在 Apple Store 首发购入 AirPods 3 的朋友就“中奖”了,因电流声最终选择退货。一度有人将 AirPods 3 品控问题归咎于生产方,相比国产版,越南制造的 AirPods 3 更容易出现问题。但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控不到内部信息是很难做原因追溯,避免自己购入有问题的耳机,越南制造是否真有问题,恐怕只有苹果自己知道,消费者只能靠体验确认是否要退货。在软件体验越来越重要的今天,OTA 升级是常态,首发尝鲜还是有,但你的体验可能是“半价”的。二、不能被 OTA 改变的手机特性,越来越少了虽说万物皆可 OTA 是一句调侃,但足以证明它在电子消费产品领域的影响力。仔细观察的话很容易发现现在的手机等产品,无法被 OTA 改变的特性越来越少了。一个特别的例子是苹果在设计产品常常会留出“硬件冗余”,以便之后 OTA 软件更新。苹果在 iPhone 11 发布会上的一页 Keynote 中提到了 U1 超宽频芯片,但却没有直接带来相应的功能,直到 iOS 13.1 推送后,才支持定向感知和新版 AirDrop 功能,定位更精准。都搭载 U1 芯片的苹果设备,使用新 AirDrop 功能时,传输速度快了不少。以往,物理硬件往往会被认为是 OTA 所无法改变的,比如手机的重量,软件修改总不能改变物理定律。只是,这个“常识”也在慢慢松动。就拿摄影来说,进光量、底大一级压死人这种物理定律在计算摄影影响下,渐渐失效了。手机摄像模组无论如何都是比相机要小的,物理体积限制之下,成像质量很难追上前者,但计算摄影引入了多张合成的 HDR+ 技术,包括后来的夜间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成像质量。同时计算摄影对于摄影模组硬件的要求低一些,镜头模组在一瞬间拍摄多张图片,计算摄影将每张照片分成一个又一个细小的部分,最终选择将质量比较好的部分合成为一张照片,带来更佳的成像效果。这个过程中,硬件是基础,合成算法则决定了照片质量的上限,同时还降低了拍摄要求。华为甚至还在计算摄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计算光学,进一步提升清晰度。以往摄影是光电转化的物理过程,在算法的影响下,变成了一个数学计算过程。屏幕作为手机交互最多的硬件,受算法影响也越来越多,自动亮度、随环境光调整屏幕色温的原彩显示、根据场景和操作变化的可变刷新率屏幕。硬件参数越来越多,但需要我们自己调控的部分越来越少。此前,苹果营销副总裁席勒在采访中就提到过:从 Siri 更自然的人声效果到相册的智能检索,从提升电池续航到 AR 的光影效果,它(机器学习)已经横贯于 iOS 大小功能的细枝末节和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同样的话,在 Android 端也成立,AI 或者算法在各家手机厂商发布会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骁龙 8 的 AI 性能相比上代提升了不少在算法和软件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手机再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了,从出厂的那一刻,它就不是完全体,而是一次一次优化迭代中,找到那个甜蜜的平衡点,可能是功耗与性能的平衡,也可能是影像与算力的平衡。三、早买早享受,要打个问号厂商们追逐首发,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行为,无论是芯片还是产品,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厂商在硬件、软件、供应链等方面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首发意味着独占窗口期。早前,小米和联想都表示自己要首发销售骁龙 8 平台机型,结果现在我们也看到了,首发新芯片意味着最大化的关注和前期销量,人们愿意为更高的性能、更多功能付费。但如今软件和算法 OTA 更新越来越频繁,首发并不代表着体验最好。追逐首发意味着手机厂商单独调教的产品能耗比、影像表现的时间变少了,我们在体验产品时,也曾多次遇到因系统推送变化,导致手机性能表现变化。落到实处就是《原神》等对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实际运行帧率降低了,但续航和发热却有一定程度缓和,性能与续航、发热的平衡越来越重要。而这个平衡往往不是在首发时就能做到,包括影像在内,常常是经过多个版本 OTA 更新,才趋于成熟。另一方面,疫情等原因引发的基础原材料涨价潮还没有结束,缺芯、材料涨价,意味着产品成本变高了,以电动车为例,电池作为产品最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原材料价格上涨,整体成本上涨,就促成了最近多家电动车品牌宣布涨价。在这种复杂情况下,重新回归自我需求才是解决之道。首发新机体验不一定好,需要多次 OTA 打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还没结束,不如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定要更换,按需购买,才是真正的性价比。
2022年3月买到2021年生产的苹果手机正常的。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这句话曾是公认的消费产品金科玉律,放在手机这一产品的语境中,就是首发购买能最快尝鲜,体验到更好的性能、拍照、网络质量等,像 iPhone 等极少数产品甚至在首发时还会形成溢价。想首发拿到的人太多了,首批产品数量不足,供需不匹配,在自由市场内二次买卖涨价,几乎是惯例。只是,现如今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虽然首发还是能尝鲜,但体验不一定比晚买好,各种系统 OTA 升级、首发质量不可控等导致晚仅可以享折扣,体验也更好。一、首发买产品,享半价体验首发购入意味着能最快尝鲜新产品、新功能,但同时也可能是最早面对产品问题,苹果刚刚发售不久的 Studio Display 发售后不久就被爆出摄像头画质不佳的问题。对此,苹果的回复简单且粗暴:后期通过 OTA 升级系统固件升级解决。▲Studio Display 画质一般. 图片来自:MKBHD得,首发售卖还得忍受体验不好,至于什么时候能调试好,又是另一个问题了。这种依靠系统 OTA 解决体验不够好的方式,已经形成了行业默认现象,就以智能手机而言,发售后推出多个系统版本优化影像拍照效果、解决系统漏洞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最近小米宣布 11 Ultra 机型降价 1500 元,除了最直接的性价比,官方还表示经过 13 个版本迭代升级,画质、相机速度、长焦体验等体验都获得了较为不错的提升。首发发售的产品,并不一定是完全体,不少新特性都需要依靠 OTA 系统升级来解决,Redmi 在 K50 系列首销答疑中表示,DC 调光和 120Hz 暂时还不能同时开启,后续会通过 OTA 系统升级加入该功能。魅族 18 系列则是在发售后通过 OTA 系统升级,支持了同时开启 2K 分辨率和 120Hz 高刷新率,这种例子屡见不鲜,甚至引发了“万物皆可 OTA”的调侃。功能升级之外,跳票的情况也不少。今年 iOS 15 和 iPadOS 都经过不同不同程度的跳票,本该是重点功能之一的同播共享在 15.1 版本才上线,导致 9 月正式版推出时真正重磅的新功能比较少,实况文本作为效率小功能博得了大量关注。通用控制功能跳票更久,原本苹果表示在 2021 年秋季就会推出,结果冬季没发,直到 iPadOS 15.4 和 macOS 12.3 版本才正式上线,这会已经是 2022 年 3 月了。一个比较看运气的情况是品控,首批出货的产品工期比较紧张,如果质量检测不够严格,往往会出现问题,此前 AirPods 3 首发时,就因品控不稳定登上了热搜。耳机拼接不严谨,有毛刺,更重要的是还有电流声问题,我身边一位在 Apple Store 首发购入 AirPods 3 的朋友就“中奖”了,因电流声最终选择退货。一度有人将 AirPods 3 品控问题归咎于生产方,相比国产版,越南制造的 AirPods 3 更容易出现问题。但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控不到内部信息是很难做原因追溯,避免自己购入有问题的耳机,越南制造是否真有问题,恐怕只有苹果自己知道,消费者只能靠体验确认是否要退货。在软件体验越来越重要的今天,OTA 升级是常态,首发尝鲜还是有,但你的体验可能是“半价”的。二、不能被 OTA 改变的手机特性,越来越少了虽说万物皆可 OTA 是一句调侃,但足以证明它在电子消费产品领域的影响力。仔细观察的话很容易发现现在的手机等产品,无法被 OTA 改变的特性越来越少了。一个特别的例子是苹果在设计产品常常会留出“硬件冗余”,以便之后 OTA 软件更新。苹果在 iPhone 11 发布会上的一页 Keynote 中提到了 U1 超宽频芯片,但却没有直接带来相应的功能,直到 iOS 13.1 推送后,才支持定向感知和新版 AirDrop 功能,定位更精准。都搭载 U1 芯片的苹果设备,使用新 AirDrop 功能时,传输速度快了不少。以往,物理硬件往往会被认为是 OTA 所无法改变的,比如手机的重量,软件修改总不能改变物理定律。只是,这个“常识”也在慢慢松动。就拿摄影来说,进光量、底大一级压死人这种物理定律在计算摄影影响下,渐渐失效了。手机摄像模组无论如何都是比相机要小的,物理体积限制之下,成像质量很难追上前者,但计算摄影引入了多张合成的 HDR+ 技术,包括后来的夜间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成像质量。同时计算摄影对于摄影模组硬件的要求低一些,镜头模组在一瞬间拍摄多张图片,计算摄影将每张照片分成一个又一个细小的部分,最终选择将质量比较好的部分合成为一张照片,带来更佳的成像效果。这个过程中,硬件是基础,合成算法则决定了照片质量的上限,同时还降低了拍摄要求。华为甚至还在计算摄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计算光学,进一步提升清晰度。以往摄影是光电转化的物理过程,在算法的影响下,变成了一个数学计算过程。屏幕作为手机交互最多的硬件,受算法影响也越来越多,自动亮度、随环境光调整屏幕色温的原彩显示、根据场景和操作变化的可变刷新率屏幕。硬件参数越来越多,但需要我们自己调控的部分越来越少。此前,苹果营销副总裁席勒在采访中就提到过:从 Siri 更自然的人声效果到相册的智能检索,从提升电池续航到 AR 的光影效果,它(机器学习)已经横贯于 iOS 大小功能的细枝末节和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同样的话,在 Android 端也成立,AI 或者算法在各家手机厂商发布会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骁龙 8 的 AI 性能相比上代提升了不少在算法和软件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手机再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了,从出厂的那一刻,它就不是完全体,而是一次一次优化迭代中,找到那个甜蜜的平衡点,可能是功耗与性能的平衡,也可能是影像与算力的平衡。三、早买早享受,要打个问号厂商们追逐首发,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行为,无论是芯片还是产品,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厂商在硬件、软件、供应链等方面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首发意味着独占窗口期。早前,小米和联想都表示自己要首发销售骁龙 8 平台机型,结果现在我们也看到了,首发新芯片意味着最大化的关注和前期销量,人们愿意为更高的性能、更多功能付费。但如今软件和算法 OTA 更新越来越频繁,首发并不代表着体验最好。追逐首发意味着手机厂商单独调教的产品能耗比、影像表现的时间变少了,我们在体验产品时,也曾多次遇到因系统推送变化,导致手机性能表现变化。落到实处就是《原神》等对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实际运行帧率降低了,但续航和发热却有一定程度缓和,性能与续航、发热的平衡越来越重要。而这个平衡往往不是在首发时就能做到,包括影像在内,常常是经过多个版本 OTA 更新,才趋于成熟。另一方面,疫情等原因引发的基础原材料涨价潮还没有结束,缺芯、材料涨价,意味着产品成本变高了,以电动车为例,电池作为产品最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原材料价格上涨,整体成本上涨,就促成了最近多家电动车品牌宣布涨价。在这种复杂情况下,重新回归自我需求才是解决之道。首发新机体验不一定好,需要多次 OTA 打磨,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还没结束,不如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定要更换,按需购买,才是真正的性价比。

2022年3月买到2021年生产的苹果手机正常吗

3,华为P50 系列新款机型将于 3 月 16 日发布你会买吗

华为从mate7大卖后便正式跨入了高端手机的阵营,中国芯的加持也让不少消费者毅然选择了支持国货。当然华为确实没有让人失望,麒麟芯片优秀的GPU,信号,以及让其他厂商望尘莫及的摄像系统,都是其能傲视群雄的硬实力。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仍然有些朋友不喜欢华为,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点是不买华为的消费者比较在意的。虚高的售价Mate30pro国内上市的定价为8+256G为6899,而512GB的版本更是高达7899,仅存储空间不一样,售价竟高出来1000。?一方面得益于国人的大力支持,华为的品牌溢价确实上涨了。然而在为华为而骄傲的同时,作为消费者在购买了华为的高端手机一段时间后也有点痛心。比如华为Mate30pro在今年5月就大降500促销,要知道相隔它上市才半年的时间。之前Mate20X5G版本就更为恐怖,第一次降价就从6千的价位降到了4千档。所以当下的华为保值能力是比较差的,远不如小米的机型。偏科严重从荣耀6plus引领了双摄的潮流开始,华为系的手机就在摄像头的数量上始终处于领先业内其他产品的地位。同时,搭载与徕卡合作镜头的P系列和Mate系列更是让华为的手机将摄影玩出了新境界。?慢慢的华为系的手机便通通走上了偏科摄影的康庄大道,dxoMark的榜首也是长期被华为系的各大产品霸占。不过华为却并不满足于摄像头的调教和像素的提升,而是将摄影摄像又玩出了新的高度。慢动作,电影级4K摄影,超级夜景,一键移除路人等令人眼前一亮的功能,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手机摄像系统的强大。然而,华为系的手机却在其他配置上与其他厂商的配置产生了差距。目前旗舰机基本都是屏幕90Hz,分辨率2K,内存LPDDR5,UFS3.0,Wifi6,线性马达的标配,而目前就算最新的华为P40pro也无法覆盖上述的所有配置。可见华为现在确实偏科明显。UI设计不够美观华为的UI美观程度是被消费者嫌弃的、吐槽的最多的一点,偏激的朋友更是说EMUI可谓没有美观可言。?不过用过小米,或者魅族手机的朋友如果转用华为的手机,相信就会觉得上面的说法不太冤枉。不过华为的UI感观比较差应该也与华为手机的商务风定位有观,所以相比小米,魅族等的UI来说UMUI更加沉稳,商务,没有太多年轻和时尚的元素。就算是面向年轻人的荣耀,年轻元素更多的是在外形设计上的体现而非MagicUI。所以,如果说华为直属系列手机要注重商务风而不得

华为P50 系列新款机型将于 3 月 16 日发布你会买吗


文章TAG:2022年3月即将发布的手机年3  即将  发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