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为什么会暴跌?

尽管opec 会议达成减产协议,但仍未能阻止原油价格的暴跌,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WTI原油期货5月结算价收于-37.63美元/桶,这是该期货自1983年在纽交所开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交易,投资者再次见证历史!对于这种持续暴跌的原因和看法主要可以体现在:首先,这样的负数意味着将原油运输到炼油厂、存储的成本已经超过了原油本身的价值,而且从最近美国公布的EIA数据来看,库存数据也是高的惊人,这说明,减产协议只能限制生产端,但是需求端和原有库存的消化才是影响目前油价的主要原因。

其次,这个跌至负数只是期货市场的将要交割的5月份合约,6月份依然保持在20美元/桶上方,布伦特原油更是保持在26美元/桶上下。WTI原油期货价格的暴跌,还有因为易员被迫平掉多头头寸,以免在没有库容的情况下购入实物原油,现在这种存储成本才是大家更为担忧的。WTI原油5月合约跌至负数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见证,但只能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了,普通老百姓那些所谓“抄底”、加油倒贴钱等还是难实现的!国内的成品油已经是跌到保护价,上一轮的调价周期又是搁浅了。

苹果为什么还坚持326ppi?

在悟空问答上的684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苹果作为全球赚钱最快的几家企业之一,看待它的任何举动,不应该仅限于技术和消费者层面的视角,还应该考虑背后的商业逻辑。视网膜屏幕本身就是苹果自己的营销包装所谓PPI数值,是考察一块屏幕真实分辨率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单位面积(1英寸)下拥有的像素点密度。

我们都知道如果拿显微镜看LCD或OLED显示屏,会看见一个一个的由RGB三色组成的像素点,正是因为这些像素点的不同明暗显示组合成为了我们看见的各种颜色。那么PPI数值越高,那么屏幕每英寸拥有的像素点就越高,屏幕看起来也就越细腻。PPI数值早期只是电脑玩家和部分发烧友才会重视的指标,被消费者广泛知晓,并且作为购买手机参考屏幕的一大参数,源自于2010年乔布斯发布iPhone 4的时候,讲到的一个概念:人眼在正常使用手机的距离下(手机屏幕距离人眼直线20-30cm),屏幕PPI超过300,人眼就很难啊看清楚单个的像素点,屏幕的感官就像是印刷纸张一样舒服。

并且苹果为这个屏幕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视网膜屏幕(非常高大上有木有)。从此以后,其它手机厂商也都纷纷跟进屏幕的分辨率,从最早的360p,到后720p,到1080p,到2K和4K屏幕,手机的屏幕尺寸并没有变化太大,但是屏幕的最高像素密度已经从过去的200多ppi变成了现在最高超过500多ppi,包括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用上了高分屏。

可以说从某个角度讲,苹果间接性推动了手机屏幕从低分屏往高分屏发展的速度。不过讽刺的是,苹果自从iPhone 4开始使用326ppi为标准的LCD视网膜屏幕之后,iPhone 4s/5/5s/se/6/6s/7/8/XR/11,包括现在最新推出的2020款iPhone se,采用的LCD屏幕分辨率依旧是326ppi,也就是10年的时间,其他厂商都在追赶,但是唯独曾经带头的苹果并没有做任何改变......决定屏幕效果的因素除了PPI还有很多2020年的整个苹果系官网在售的手机产品,只有iPhone 11 Pro系列的AMOLED屏幕的像素密度是超过了400ppi,其余在售的iPhone 11、iPhone se、iPhone Xr,使用的LCD屏幕像素密度全部保持在跟10年以前一样的326ppi。

为什么?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正常使用情况下超过300ppi眼睛就无法识别单个像素点,这是客观事实;第二点是决定屏幕体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ppi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手机距离20-30cm,像素密度超过300ppi就无法分辨出像素密度,大家可以自行体验。如果有人非要说自己喜欢躺床上把手机贴着脸使用,就可以看得见像素点的话,那我的建议是买一份保险,免得老了以后瞎了还能领一笔保费......液晶屏幕本来就伤眼睛,非要拿那么近看屏幕,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么?其次是目前AMOLED屏幕使用的排列,需要考虑到各个LED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干扰问题,因此并是像LCD屏幕那样采用传统的RGB排列方式,也就是像素点与像素点之间几乎没有空隙存在。

AMOLED采用的所谓“钻石排列”、“周冬雨排列”、“D排列”,像素点之间是有间隙的,也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其实至少要打8折。这样算下来,采用AMOLED屏幕的iPhone 11 Pro Max,像素密度458ppi,打个8折就只剩下366ppi,远低于iPhone 8 Plus上实打实400ppi的LCD屏幕,别笑,其它安卓机器也是一样的......对于屏幕的真实观感来说,像素密度现在已经是一个基本可以忽略的参数了,毕竟对于中高端的机器,已经没有像素密度低于300ppi屏幕的机器了,本身就是标配。

除了PPI以外,还有其它参数决定了屏幕的视觉体验。比如说全局峰值亮度这个东西,iPhone的LCD屏幕就做得不好。在晴天室外,屏幕亮度必须超过500尼特才能看见显示的信息,而iPhone的LCD屏幕全局亮度最高也就600多,能看见,但是远远不能看清。这一点来说自发光的AMOLED屏幕会更好一些。比如说屏幕的对比度和宽容度来说,俗话来说就是屏幕可以显示更多的色彩,画面看起来不一定真实,但是一定艳丽,更多的色彩也就显示了更多的细节,这一点目前只有三星的屏幕是最顶级的,我手中的Note 10 5G,显示效果真的要比其它手机屏幕要肉眼可见的鲜艳一些。

比如说系统对于色彩的管理,这一点iPhone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即便如今iPhone 11使用的依旧是LCD屏幕,从物理属性来说色彩效果不如AMOLED,但是目前在售的手机里面,有几款敢说自己的显示效果是超过了iPhone 11的?这是IOS对于色彩管理方面的精准程度。加不加PPI在于什么时候需要赚钱开篇就说了,苹果作为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之一,在世界500强排名并没有在前列,但是苹果的净利润去年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石油巨头沙特阿美。

也就是说苹果的营收流水并不是世界最多的,但是赚到的钱一定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这一点,要归功于库克这样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供应链出身,后来担任COO,在幕后辅佐乔布斯十几年,很早就被苹果内部认定为是乔布斯的接班人。在接过苹果这艘巨轮之后,库克在创新和产品方面可能一塌糊涂,但是商业来说是及其成功的。榨干苹果的潜在产品价值,在成本最低的基础下保证营收的预期,是库克一直在采用的方式。

也就是大趋势跟着市场和用户喜好走,但是在一些苹果认为不必要的地方,将一些配置做删减来减少成本。比如说在大屏幕和全面屏上面,苹果就做得比较好,iPhone 6系列成为手机历史销量前三的机器,iPhone X直接把苹果市值推入1万亿美元。但是拍照上并不激进,祖传1200W镜头,18W快充,祖传5V1A充电头,还有我们说的326ppi分辨率......苹果是做不出来吗?真不是......相机传感器,直接找索尼或者三星定制就好了,压根不用自己动手;18W充电,苹果MacBook Pro已经使用Type-C接口100W快充了,做到iPhone里面也不算什么;屏幕分辨率,苹果能够作出百万对比度的mini-LED顶级屏幕Pro Display XDR(本质上就是LCD屏幕),不能作出更高分辨率的手机屏幕?我不信......说白了,对于苹果来说,无非就是有些功能多还是少,跟销量并没有关系,多了增加成本,不如把它砍掉。

如果说某一天,从财报和分析数据来看,没有400ppi的屏幕,没有6800W像素的镜头,没有65W的超级快充,iPhone就卖不出去。那么苹果会毫不犹豫把这些功能全部加上去。因为技术实际上已经储备在哪里,只是省成本不用而已,连个快充头都不给送的企业,还想干啥......这就是为何,苹果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是不再伟大的原因。

中芯国际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石油吗?

这个真的有可能,为什么?1、上市前的超预期炒作在今年的大背景之下,中芯国际半年涨幅230%,港资已经对其未来成长预期进行超前炒作,中芯国际回A股上市开盘价是95元人民币,而同期港股市场上的价格只是32元港币,也就是在A股市场购买一股中芯国际,实际上就可以在港股购买三股,这个泡沫非常明显,如果我是一个投资者,我会支持港股的中芯国际,而放弃A股的中芯国际,主要原因是两地在上市前已有炒作的前提下,香港的估值更为合理,更为吸引。

2、中国石油当年的上市背景2007年时中国A股处于历史大牛市,中国石油上市被所有人看好,因为当时宣传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其中巴菲特也购买了不少。发行价是16.70元,开盘价48.60元,收盘价是43.96元,上市当日出现历史最高点。当时的港股中国石油是多少钱?11.24港元,是中国A股价格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同一份中国石油的A股,可以买到四份中国石油的港股,与中芯国际现在的情况差别不大。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石油一直依然在寻底的路上没有停息,现价是4.5元,离46元刚刚是十倍。3、赛道需不同,任务都相同很多人认为中国石油是传统产业,没有发展空间,中芯国际是高科技,有很高的成长性,两者赛道不一,不能这样对比。但实际上两者上市的任务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对所在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中国石油上市本来就不是为了股东获利为目的的,而是为了国企改革;中芯国际上市,本身并没有产生盈利(因为股票后带了U,带U表示发行的企业尚未盈利),而是为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发展,这样对比起来,他们两者是不是就很像了?4、价值与价格不能混同无论是中国石油,还是中芯国际,都是有价值的,但价值不等于价格,打比方,一个只值10元的商品,如果你卖5块,当然是物超所值,个个都夸是好东西;如果你卖50块,你虽然认同这个商品有价值,但这个价值明显超出了商品本身的价值,你买15块的类似产品难道就不香吗?为什么非得去买50元的?因此,有价值不等于价格高,可以为所欲为!总结:中芯国际是好东西,但市场炒作是另一回事,如果价格合适当然是值得投资的,但如果价格偏离太远甚至是太离谱的话,再美好的东西也没有意义,从这个角度去说,过分炒高的中芯国际,实际上与当年的中国石油没有任何区别,请大家理性看待。

美国是否借疫情和石油暴跌收割全球资产?

谢谢邀请!不存在这种阴谋论!疫情已经让美国经济崩溃,全球经济倒退。没有了进出口贸易,美国靠印钞能收割全球资产?逻辑不通。至于石油暴跌,最受伤的不是俄罗斯,也不是沙特,而且美国。美国石油开采成本远高于俄罗斯,更不要跟欧佩克相提并论。石油下跌,首先倒下的是美国石油企业及相关产业。更何况,石油下跌,导致美元货币总量会跟着下跌,那美联储印钞不是更导致美元贬值,作用相反。

日本缺资源,难道他们本土一块油田和橡胶都没有吗?

日本地处东北亚,气侯寒冷,橡胶树是断不能种植的。橡胶树是亚付热带和热带作物,如象中国的海南岛相同的气候便可种植橡树或生产橡胶,日本??需要这种工业原料,那就只能靠进口。日本的石油开采并不是一个油井都没有。据记载:日本的油井也有数十个,可小得十分可怜,而这些油进大多已开采枯竭,现在剩下的只有5处油井,分别是:1.勇払北海道255。

2.南长冈新泻县174。3.由利原秋县117。4.岩船冲新泻县113。5.√东新泻新泻县81。这几个油井的合併年产量仅为百万吨,要与中国??的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于是日本的石油来源就只能依靠海外了。日本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每年的油耗量与美国??、中国??相并行,而这些原油的输入80/oo必须经由中国的海道引进。

日本??国的石油进口形同于疯狂的“掠夺”,来源89.4/oo取于中东市场的伊朗、沙特、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此外,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投资也以所谓的文明方式进行着“掠夺”,其中的伊朗可谓一例。可是,伊朗对日本近几年的作为非常不满,中止了合同,转向给了中国??一起运作。以目前看:日本的油储量非常大,可以储备169天的消耗量。

这里值得提到的是:大庆油田,日本侵华期间曾经对大庆进行过勘探,只是钻井只达到800米而失败;解放后,中国??钻井为1200米一举成功开采出了石油,似乎苍天有眼,故意让小日本的野心到此为止,否则二战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何其艰难的历程啊?!再论钓鱼岛吧:哪又何尚不是为着海底的资源呢?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中国人民坚决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

沙特准备放弃石油美元,会不会就此倒向俄罗斯一起对抗美国呢?

不可能!且不说沙特是否真的在讨论放弃石油美元,就只要以色列和伊朗的威胁还存在,一心想要坐上中东头把交椅的沙特就不可能对抗美国,相反,还会比过去更加紧密地抱紧美国的大腿。至于俄罗斯,沙特当然也希望改善关系,引入竞争因素,而一旦需要要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做选择时,沙特仍会毫无犹豫地站在美国一边。那么,为什么沙特表示准备放弃石油美元?沙特政府之所以抛出讨论放弃石油美元,是因为美国国会威胁要通过《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NOPEC),沙特这才“被迫”释放要“放弃石油美元”的“核弹”,因而,沙特的这个反应更像是“对美国的要价”,是否真的要放弃石油美元则是另外一回事。

那么,美国国会为什么要通过这个所谓的《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目的是什么?简单讲,美国想要通过签署《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NOPEC),来削减“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的影响力,进而寻机拆散“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OPEC)。“欧佩克”(OPEC),这个组织是由世界上的几个主要石油生产国在上世纪60年代组建的卡特尔类似的袭击组织,目的是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协调石油生产国的产量,以确保石油生产国稳定获利。

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正是“欧佩克”的重量级成员之一,在该组织内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直接关乎沙特的国运。这是因为沙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经济,掌握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也就意味着掌控本国经济命脉。然而,在过去50多年来,“欧佩克”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夺回国际油价的控制权,自2000年以来,美国政客多次推动NOPEC法案,但都因总统否认而未能通过。

然而,特朗普却是一个例外,早在上台之前,特朗普就经常抨击“欧佩克”操控国际油价,应该合理的价格应该保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减少石油产量来提升油价,认为这是在窃取美国人民的财富。就任总统后,特朗普也多次抨击“欧佩克”,多次公开要求沙特增产除价,但很快他又发现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夺回国际油价控制权,就必须拆散“欧佩克”;而要拆散“欧佩克”,就必须制定一个专项法案,并依据此法案对“欧佩克”发起调查,进而击垮它。

这部特朗普期待的法案就是上文提到的《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NOPEC法案)。终于,去年5月,特朗普政府重新将NOPEC法案提上议程,加上有特朗普本人的支持,因而,引发沙特的极大担忧。沙特政府非常清楚,这一次特朗普政府是真的要向“欧佩克”下手了,因而,必须在其制定法案之前先发制人,先抛出一个“核弹级要价”,这就是放弃石油美元。

沙特的威胁并非只是口头威胁,在此之前,俄罗斯、委内瑞拉都已于去年宣布在2019年石油贸易中放弃以美元结算,改用欧元或人民币,因而,如果沙特也打算放弃美元的话,那美元的储备地位必然受影响:一则一些与美国关系不好的小国也会效仿,弃用美元;二则,大批国家可能将减持美债,到那时,美国可能将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这是美国人不愿看到的。

一边说支持国产,一边说抵制,为什么买苹果手机的人还是那么多?

买商品就如选老婆,谁都想要选择一个漂亮的老婆。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吋,在质量参数和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当然要选择质优的产品,这跟爱国半毛钱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小百姓有自己的消费理念,就算你用爱国绑架也行不通,因为消费者的钱钱是自己挣的。而不是国家白发的,更不要那些所谓的爱国企业白送的,所以你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商品。

中石油从48.62元跌到4.42元,只跌不涨,怎么还有人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用这句话来形容中石油的投资者,最恰当不过了。中石油在2007年上市的时候,股价一度达到48.62元,市值超过7万亿人民币,一个企业的市值就超过了很多国家的市值,正当大家满怀希望中石油市值能破个10万亿人民币的时候,没想到中石油出场就是巅峰。从中石油上市第2天开始,股价就一直不断往下跌,截止目前中石油的股价已经跌到4.5元左右,假如某一个人坚持从2007年持有到现在,那他亏得连本都找不到了。

但即便中石油股价总体一直在下跌,目前股价已经下跌到4.5元左右,仍然有很多人买中石油的股票,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中石油股价这么低,也赚不了什么钱为何大家还要购买呢?这里面我觉得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A股以散户为主。目前A股超过70%的投资客户都是以散户为主,这些散户缺乏自己的投资体系,没有技术,基本上都是盲目跟涨杀跌。

对这些散户来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中石油的股价是多少,他们只在乎的是中石油会不会出现波动,只要出现波动,他们能够跟涨杀跌就有钱赚。对于散户来说,中石油从30块钱涨到33块钱跟从4.5元涨到4.95元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表面看30块钱涨到33块钱,股价上涨了3块钱,而从4.5元涨到4.95元,股价只上涨了0.45元,但这对于投资客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投资客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上涨的比例,中石油股价从30块钱涨到33块钱和从4.5元涨到4.95元,对于散户来说他们能够赚的钱是一样的,都是上涨10%。

第二、中石油有分红虽然中石油的股价表现并不理想,但是它的总体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在利润比较多的年份给的分红也还算可以。比如2019年 6 月 30 日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077元,2020年3月公司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66元,相当于一年时间不到中石油每股半息高达0.143元,年化股息率高达3.1%,这个派息率要比同期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很多。

这意味着持有中石油的股票,即便中石油股价没有上涨,但只要不下跌,至少比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更划算。第三、有些人进行价值投资。当初中石油上市的时候,股价之所以能够达到48元,市值超过7万亿元,肯定是它一定的价值,只不过中石油在A股他的的价值可能没有体现出来,所以股价一直不断下降,但是按照目前中石油的体量以及行业特殊性来说,中石油的投资价值还是有的。

而且中石油所有的行业比较特殊,它的股价跟原油的波动有很大关系,有的年份石油价格上涨比较高的时候,中石油的盈利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这时候中石油的股价往往也会跟着上涨。所以对于那些价值投资者来说,其实长期持有中石油也是有机会赚钱的,比如从2010年到现在中石油就出现过几波股价较快上涨的过程。比如2014年3月份的时候,中石油的股价大概是6.7元。

为什么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不比以前了,是技术问题还是营销的问题,还是哪出了岔子?

在悟空问答上的731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虽然说苹果一直在被唱衰,但是作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仅次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苹果无论是市值还是净利都远远甩开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如今苹果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在于销量,而在于如何整合资源实现生态的转型。蓝海变血海从2010年智能手机行业开始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手机替代电脑成为了日常使用最重要的工具,甚至是唯一的工具,我已经不止一次在办公楼里面看见用iPad办公的人了……这其中苹果扮演的角色在前5年都是引路人的存在,2010年发布的iPhone 4,算是真正给行业对手塑造了一个标杆:智能手机真正应该有的样子。

同时苹果的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作为智能手机的开山鼻祖,一直处在最高价位的旗舰手机位置上。苹果在2014年发布iPhone 6之后,彻底迎来高速增长的时期,市值从乔布斯去世前的3000亿美元不到,跃身成为6000亿美元的超级公司,足足翻了一倍,iPhone 6系列也成为全球手机销量前三的机型;2017年推出iPhone X手机,再一次推动了全面屏手机产品,市值再创新高,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企业。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以及水涨船高的售价,导致整个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来说,iPhone 4时代的发售价在4000元-5000元左右,并且还有运营商补贴;到了iPhone X时代,售价已经来到了10000元,并且已经很少有所谓合约机存在,售价远远超过通胀的速度。竞争来说,随着市场逐步饱和,华为、三星等品牌为了扩张用户,已经开始蚕食苹果的用户,利用安卓手机更激进的硬件配置和功能,以及相对更低的售价,吸引原本的iPhone用户进行换机。

当然,在中国市场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原因就是2019年开始的中美摩擦,华为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国内被塑造成为反美斗士,爱国热情导致华为销量在国内水涨船高,不仅仅是苹果,还从小米口中抢走了26%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手机品牌。保量减利润无论苹果是否承认,国产厂商对其的威胁和影响已经不言而喻,旗舰机普遍比iPhone价格低20%左右的价格优势下,消费者还是会觉得很香的,花5000元买一个骁龙865 8G 256G的5G手机,怎么也比花8000元买一个64G存储的iPhone 11 Pro来得划算吧,大家又不傻。

因此在目前的局面来看,苹果过去的高利润战略已经很难再维持下去了,从过去两年iPhone的出货量来看,像是iPhone 8、iPhone Xr、iPhone 11这样的机型才是消费者的首选,这些机器售价普遍都在4000-5000元左右,在功能层面并没有比旗舰机器差多少,对于苹果来说这样的机器卖得越多,利润率也就越低。

不过在保市场还是保利润率的问题上,苹果明显选择了前者。一方面开始进行官方的以旧换新和24期免息分期付款政策,刺激消费者购买,要知道免息分期的手续费都是厂商自己支付给银行的;另一方面再推出更廉价的机型,比如说2020年推出的iPhone SE第二代,售价直接来到3000元以内,对于苹果来说这就是一台冲销量的机器,赚钱什么的已经无所谓了。

目前苹果官网依旧在售卖iPhone Xr这款2019年的销量王。今年2020年即将发布的iPhone 12系列,已经被爆出有4款机型,其中有两款都是售价在5000元以内的LCD屏幕机器,采用一大一小两种组合,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苹果面对目前手机市场的问题已经很明确,推出更多性价比较高的iPhone产品,放弃利润先保证市场份额。

未来在于转型如果说未来手机市场完全饱和,出货量降到跟电脑一个等级,厂商应该如何赚钱?其实过去小米就已经给过答案:打造软件生态来达到二次付费的效果。可惜小米在软件服务上面并没有实现所说的梦想,但是苹果却做出了最成熟的软件内容生态。APP Store上超过500万个应用,苹果在未来完全可以推出付费专享的服务,比说现在已经在尝试的游戏订阅服务“Apple Arcade”,每个月至少给到一款独占的优质游戏。

苹果音乐的整个版权服务目前也打包成为了Apple Music服务,配合Airpods无线耳机和HomePod蓝牙音箱,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音乐播放服务平台(网易云和QQ音乐想哭……)。2006年开始推行的Apple TV服务,目前已经升级成为了Apple TV 服务,苹果开始组建自己的内容拍摄团队开始拍摄美剧和电影(可以理解为苹果成立了苹果影业…….),其中2020年即将跟大家见面的是科幻史诗《基地》。

除此之外还有新闻订阅服务Apple News,云存储服务iCloud,面向企业的管理服务ABM。实际上苹果已经从视频、音频、图文、软件、系统、云服务六个层面打造了全面封闭的服务生态,对于未来而言苹果要做的只是选择用怎么样的方式把这些服务打包卖给消费者而已。当然,最后一步转型就是Mac平台的产品放弃英特尔芯片,开始改用苹果自己的ARM架构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