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手机的春晚广告在那几个时段播放,那个节目之后,

在春晚正是开始以前的十分钟内,大概七点五十几

你要买吗?

小米春晚广告,小米手机的春晚广告在那几个时段播放,那个节目之后,

2,小米缺席春晚广告的原因?

小米缺席春晚广告,可能是:
1.竞争失败,被别的企业夺标,因为想跻身春晚广告的企业太多了,竞争激烈,没有中标也很正常。
2.没有广告预算,春晚的广告非常昂贵,预算不足退出,正常。
3.小米以往几乎不做广告,试水央视广告后,可能觉得效果不达标,干脆就放弃了。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小米缺席了春晚广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都是商业运作和营销策略的变化而已。

小米春晚广告,小米手机的春晚广告在那几个时段播放,那个节目之后,

3,小米春晚广告在哪个时间段

好像是19:55左右

春晚之前一会儿

你要这个有什么事

小米春晚广告,小米手机的春晚广告在那几个时段播放,那个节目之后,

4,如何评价小米手机央视春晚广告及效果

“小米手机在春晚前一分钟投放广告”这则新闻本身就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效果。如果我没有猜错,小米一定还打通了相关新闻门户的门路,新闻宣传。

至于小米在广告中体现出来的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对于“年轻”、“梦想”这样含义模糊的词语的使用会导致用户群体的模糊,并不能直接促发购买欲。这不妨碍这则广告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这则广告的目的大体在于:
1、让不知道小米手机的人对于小米手机有一个初步的、正面的印象(即使这个正面的含义是苦哈哈的,是不聪明的,都无所谓,只要不是让人反感的);
2,、让对小米有一定了解的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巩固对这个品牌的信任;
3,让竞争者看到小米在手机竞争市场上的决心。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宣传”。不是“促销”。

======================以下为原文============================

首先,下结论,小米2014春晚前一分钟广告片定位非常准确,制作中规中矩,目的是稳中求胜。水平在国内广告片中及格或者说中上也行,预计将会有较好的品牌宣传效果,但如果想就凭此广告像凡客、聚美那样掀起小米的热潮的可能性则很小。具体分析如下:

一个成功的电视广告片取决于广告片策划中两个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广告片主题——“消费者想要听些什么”,即“说什么”;第二部分则是“你如何说出来”—— 个能将“说什么”成功演绎的广告片创意。

5,小米春晚广告多少

根据以往央视的惯例。小米这则一分钟的广告至少在3000万以上。

保守估计也要几千万吧

6,小米春晚广告《你向往的美好生活》,广告文案内容...

春晚,大牌云集的场所,在别人都关注明星,关注节目好不好的同时,作为一枚文案,我们肯定关注的是谁又在春晚投放了广告,对不?

看吧,小米连续几年都在春晚投放了广告,今年也不例外哦,今年小米在春晚投放的视频广告《你向往的美好生活》,主要用数据说话,将小米旗下的7种产品一一展示,具体文案内容如下:

手机:每天,小米手机拍照2亿次

手环:小米手环每天记录370亿步

电视:每天播放8400万次

空气净化器:每天净化15亿立方米

净水器:每天净化800万杯水

扫地机器人:每天清扫790万平方米

智能音箱:每天对话340万次

7种产品,7个数据,小米用数据说话,告诉你,每天全球的小米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产生超过400亿次的连接

最后告诉你,你所向往的生活,小米正在用创新科技为你实现。

以上就是小米春晚上投放的视频广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文案并没有很华丽丽的词汇,也没有走心走肾,也没有直接说自己产品的卖点,

而是直接用简单的数字说话,将自己旗下的7种产品一一展示,用数据体现出自己产品被使用的频率。在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是最具有权威的一个说服力。

另外,视频广告,整体视觉效果,科技感十足,画面平静,能让人感受到小米在创新科技之路上的坦诚真实的态度。


叶小鱼文案,《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作者,微信公众号:叶小鱼跑跑跑(talkto520)

7,小米广告到底上2015央视春晚了吗

去年春晚,小米在央视投放了广告宣传片《我们的时代》,长达1分钟,着实土豪了一把。而就在刚刚,小米公司视频中心在优酷放出了小米2015年央视春晚广告,一部《小米Note时尚篇》、一部《小米Note咩咩篇》。 该广告时长15秒左右,以"咩"来烘托羊年春节气氛,最终还以“小米Note,为发烧而生”结尾。 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消息,除了除夕夜之外,初一至十四,央视1套每晚20:58左右,春晚重播时,正月十五央视元宵晚会结束后21:50左右,该广告还会重播

没 有

8,京东一句文案引发众怒!到底什么文案能让用户主动传播?_

双十一来了,京东又成功搞事情了,还是给自己挖坑的事情。

有网友收到了京东美妆的快递,快递盒文案写着:

“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这一句话得罪了一大波人,先歧视了男人,又歧视了不涂口红的女人。面对网友的声讨,京东美妆很快进行了道歉并采取相关措施。

但是道歉毕竟只是事后补救, 事前京东为什么要在快递盒上写这样的文案,吃力又不不讨好呢?

和京东一样犯错的还有谁

京东这次性别歧视的文案引起了众怒,但是回顾一下,犯同样错误的企业真的不少,小编都忍不住好奇,京东怎么完全没有当做前车之鉴呢?

PS:前方高能预警,接下来的广告文案可能不是通往幼儿园的车~

首先,是广告最臭名昭著的绝味鸭脖,去年双十一,绝味的官方海报和文案让人不忍直视:画面中女性只穿着一条内裤,双脚带着锁链,文案是:

“鲜·嫩·多汁,想要吗?”

简直是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

这张海报当时立马引起了舆论讨伐,在挂出 2 小时之后就被撤掉了,绝味也在微博发表了致歉信。

可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道歉的次日,绝味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标题为《我不搞预售,我就是玉兽》的文章。

文章涉嫌内容违规已被删除,据说内容是,一个被刻意打了马赛克的米开郎基罗大卫雕像背景上,向下滑动就会出现一连串包括:“都说我嘴唇性感,那是因为我和男朋友总含着绝味鸭脖接吻……”等内容,依旧是没有下限。

除了绝味,还有美团,文案也坚定不移的走在性别歧视的道路上。

2012年,美团校园招聘文案,露骨的图片配上低俗文案:

找工作=找女人,干你最想干的。

2016 年,美团外卖 3 周年时,直接把女性物化成食物:一个男性外卖配送员端着盘子,盘中是一个个代表着奶茶、披萨、咖啡、汉堡等食物的妹纸。秀色可餐不是这样用的好吗?

再来看看阿里巴巴,今年 4 月,淘宝网首页 Banner 公然放出了配字“生了女儿怎么办?二胎用碱孕宝”的广告,这其中是妥妥违法的性别歧视。

还有淘票票联合支付宝的春节海报,上面写着:

没有姑娘也能占便宜。

你想表达支付宝买电影票便宜也不需要用姑娘做类比吧?姑娘是用来占便宜的吗?

再来看看万科楼盘的广告:

春风十里醉,不如树下学生妹。

歧视女学生,网友评价 Low 到爆。

引导转发的正确姿势

从前面的案例,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商家在宣传产品的时候都会从两性话题做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冒死”往两性话题上靠呢?还不是因为两性话题永远能博人眼球,并引发广泛的讨论。

但是用两性做话题就像“开飞车”,一不小心就容易翻车,事后还容易被诟病,所以不如我们一开始就别的路。

1)故事和话题性

这里,我要说引导传播的第一个点:让包装文案具备故事和话题性。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讲述了小米口碑营销背后的故事,其中也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传播中,要懂得把好产品输出成精彩的故事和话题!

其实以上案例在选择话题性方面并没有问题,甚至是非常机智地选择了最具备话题的两性话题,但是他们的文案没能把握好尺度,造成了严重的性别歧视,甚至是对性别的侮辱,引发用户的极度反感。

在两性话题里,玩得最溜的当属杜蕾斯,因为产品的特性,杜蕾斯的文案出口就谈性,但这么多年来一直把车开得很稳。(这里不赘述)

其实除了两性话题,还有很多故事和话题能够引发大家的谈资和传播,比如从人际关系层面还有亲子话题、朋友话题、陌生人话题;

从话题主题分有暖心话题、中立话题、虐心话题;从时间层面也可以有春、夏、秋、冬主题等;从事件影响层面有正面话题和负面话题。

PS:负面话题能引发极强的传播效应,比如世界杯期间 Boss 直聘的广告,但不利于品牌口碑,需慎用。

以上划分并非标准答案,只是提供一个制造话题和故事的思路,你可以从不同维度划分,产生新的标准。总之,想要写出一份引发传播的文案,这份文案一定要有能让大家扩散谈论的话题性。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举一个通过制造话题来引发传播的例子。

江小白的文案曾一度火爆刷屏,其实“煽情风格”的背后,还是一个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和故事。

2)表达想法

表达想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文案是否能帮助用户说出他的心声,让他看到文案时就宛如遇到知己。

如果你的文案做到了,帮助别人表达想法、说出他自己内心想说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分享、传播你的信息。

当然,这里所说的“表达想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向:正向的想法和反向的想法。

正向的想法就是阳光积极、正能量的表达,这种文案能够给用户加油打气,让他们找到积极向上的一面,形成与自己心灵对话。

比如,下面提到的肯德基包装文案,整体来说既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修饰自己的意图,但对于用户而言,新的一天开始,这些文案就是他们内心想要表达的想法。

反向的想法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丧文化”,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自黑、自嘲,反向的表达也能传达不少人的心声。

比如下面举的香蕉牛奶这个包装,三个盒子上的文案都透着“丧”文化气息,其实非常符合当代年轻人自嘲的口味。

有时候,不努力一把你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

只要我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是我搞不砸的

3)让人脑洞大开

什么叫让人脑洞大开的文案?举个很简单的栗子:

你在吃东西的时候,总是有人说你胖,一般人可能会想:“哎呀,太胖了不能吃”,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回一句:

“胖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是不是有一种出奇不意的效果,能把对方噎住不能反驳,还觉得特别有道理?

这就是脑洞文案,是基于某种场景下的“神回复”,主要通过制造反差,让人意想不到。

同样类型的栗子还有很多,比如小红书的包装:

“说我买的多,刷你卡啦?”

还有天猫的包装,关于如何看待省钱这个话题:

省什么省?我的人生里唯一的省是我来自河北省。

还有很多栗子,比如: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还用门夹了你脑袋一下?

再比如前阵子网友评论戴森卷发棒:

“我缺的是卷发棒吗?我缺的是头发”。

这种脑洞型文案,一般是针对某个话题延伸出来的回答,所以可以多去关注些搞笑段子、弹幕、热门评论区,总能找到某些网友的神回复。

总结

京东美妆用实力证明,能够用一句话得罪所有女性。

其实像京东这样用“两性”打擦边球的商家不在少数,因为两性永远能引发搏人眼球,引发广泛讨论。

但其实这样就是在玩火,没把握好尺度容易翻车。

所以我们今天也和大家聊了聊,即保险又能引起用户转发的文案,应该怎么写:

1)打造故事性和话题性,通过不同维度划分出不同话题,比如时间维度、人机关系维度等。

2)帮助人表达想法,可以是正面想法,比如加油打气传达正能量,也可以是负面想法,比如符合年轻人自嘲、丧的一些文案。

3)文案让人脑洞大开,此类文案基本上基于某个场景某个问题延伸出来的,所以可以关注搞笑段子、弹幕、热门评论区去找网友的一些神回复。

最后说一句,少开车,少翻车。

正确的文案是啥样的呢?欢迎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查看详情~

标注小星星,第一时间看运营研究社干货。

京东文案歧视的是男还是女?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并且推荐给你的好友。

9,为什么家喻户晓的品牌还要继续打广告?_

为什么很多家喻户晓的品牌还要继续投广告?在很多人看来,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品牌,是不是可以不用打广告了呢?

难度停止广告人们就真的不买可口可乐了吗?为什么它还要一如既往地花这么多钱继续打广告呢?今天我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健力宝的故事:“家喻户晓”从来都靠不住

我们说可口可乐家喻户晓正是其持续投放广告的一个结果,然而“家喻户晓”从来都是靠不住的——我们来看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典型例子——健力宝,当年被称之为“东方魔水”的健力宝是本图软饮料市场的一个奇迹。

其出色的广告让其坐上了国内饮料市场第一的宝座,1997年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55亿,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中国销量的总和,那时橙色易拉罐的健力宝是众多80后童年的集体回忆,用“家喻户晓”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但如今对于95后、00后而言,很多人并不知道健力宝为何物。

健力宝的沉沦原因复杂,当然不能归结于不再投放广告,但它客观上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多年不打广告的结果就是消费者会忘记它。

事实上,健力宝并没有倒闭,目前还在销售,如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健力宝三种饮料同时摆在货架上,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健力宝?对于很多年轻的消费者而言,健力宝三个字已经不能让他们产生任何联想。

健力宝是我们解释品牌广告的一个典型的现象,那么这个现象的本质是神马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遗忘曲线:人们总是很健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人们遗忘一件事情的速度不是线性的,而是开始遗忘快,而后续遗忘的速度就会变慢,这一发现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于任何一段记忆必须要在还没有忘记之前反复加强印象,重复再重复,广告商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在人们没有遗忘之前反复加深印象以便于建立起牢固的形象,否则别人就会忘记你。

无论是电视广告时代还是现在的互联网广告时代,品牌在投放广告时非常关心的一个指标是覆盖频次——通常一个广告Campaign在电视上会播放四周然后停止两周,在互联网投放的时候也会对同一个人群覆盖至少3次以上,背后就是用记忆曲线让你在忘记之前加强印象。

据尼尔森的数据,一个美国人平均接触到的广告品牌超过120个,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广告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手段。

即便是已经反复加强了印象,如果过一段时间没有强化,也会在消费者心中慢慢消失,我们举一个其他的案例:李宁,曾经的体操王子,在80年代就是全中国人的偶像,用家喻户晓形容并不为过。

然而20多年过去,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李宁这个活生生的金牌运动员?你去问年轻一代,他们甚至很多人只知道李宁是一个运动品牌而不知道曾经的全民偶像和世界冠军。如果李宁愿意,现在还有多少运动品牌愿意找李宁代言?所以李宁早就认识到了人们的遗忘曲线,早早地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了一个运动品牌。

同样的道理,没有了NBA比赛曝光的姚明,这两年的热度客观上已经不可避免地下滑,超过60%的NBA球星在退役后5年内破产固然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理财思路有关,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曝光下降带来的商业价值下降的幅度是多么巨大。

三、广告的作用机制:告知、说服、提醒、强化

对于任何一个产品,它的广告受众都可以分为高频消费者、低频消费、非消费者,广告对这三种类型的人作用机制是不一样的,根据经典的广告理论,广告起作用的逻辑源于四个方面——告知、说服、提醒、强化。

1).对于非消费者,广告的作用是在于培养知名度,即广告作用中的“告知和提醒”——

“我们又出新口味了!”、”我们又有新的代言人了”、“我们又有新的包装了”、“我们又有新的营销主题了”.......这些都需要通过广告告知消费者。

我在2014年之前没有喝可乐的习惯,对于可口可乐而言,我是一个非消费者,但在2014年夏天一天中午,我从海淀游泳馆游完泳出来,又渴又饿,旁边的报刊亭可口可乐的歌词瓶在促销,我挑了挑,选中了印有“最初的梦想,绝对会达到”歌词的那一瓶,喝完极度解渴,非常舒畅,之后我就变成了可口可乐的轻度消费者。

像我这样看似“偶然”被转化的非消费者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人眼里却是一种必然,每一天,有千千万万的非消费者转化成低频甚至高频消费者,而这种“偶然”的转化其实是一个长期广告感染的必然结果。

2013年的夏天,可口可乐的昵称瓶广告让起销售额同比增长20%,这种转换非常重要,要知道即使是在可乐消费大国美国,依然有45%的家庭是不消费可口可乐的,而只要广告能把这个比例下降一个百分点,对于可口可乐而言也是极其成功滴。

2).对于轻度消费者,广告的作用在于培育美誉度,即广告作用中的“说服”。

轻度消费者的一个特征之一是他们往往对某个特定品牌没有稳定的追求,即他们可能喝百事可乐,也可能喝可口可乐;可能吃麦当劳、也可能吃肯德基;可能穿耐克,也可能穿阿迪。

然而他们又非常重要,由于消费者的选择众多,因此轻度消费者尽管是品牌消费的长尾,但他们对品牌销售占比其实非常高,就好像没有人天天吃麦当劳,人们总是偶尔吃一次麦当劳,然而就是这些足够多偶尔吃一次的消费者支撑起麦当劳的人气,麦当劳广告的作用就是确保你在想起随便吃一家的时候它在你的选择范围之内。

我刚毕业的时候接触过一个90后的年轻编辑,每一次和她吃饭他选可乐必然选百事,即时服务员给她可口可乐,她也会专门换成百事,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百事请了吴莫愁做代言人,我喜欢她,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不喜欢我家莫愁,但百事还是请了她,我变成了百事一生粉!”,消费者就是这样,他们有很多理由喜欢一个品牌,因此广告公司必须想不同的广告策略去影响这些多元的消费者。

3).对于重度消费者,广告的作用在于培养忠诚度,即广告作用中的“强化”

这时候广告的作用就变成了强化忠诚消费者的自豪感,比如你已经是百事可乐的忠实消费者了,冰箱里堆满了不同规格的百事,每次朋友聚会你也一定喝百事,这时候如果百事赞助了世界杯,或者请了莱昂纳多做代言,或者发布了一段口碑爆棚的病毒视频,你一定会想:嗯,这就是我热爱的那个百事!

我的表弟在2015年买了一个小米手机,当年小米赞助了春晚的广告,表弟在除夕之夜看到小米的这个广告就非常兴奋,这种兴奋源自他认为他的选择终于被更多的人认可并走向主流,这其实就是广告带给忠诚客户的自豪感。

让忠诚消费者自豪也是广告的重要使命之一。

四、竞争和规模:如果你不做广告别人就会做

可口可乐所在的市场是一个快消品市场,快消品市场意味着较高的购买频率;同时和洗发水、化妆品等强调功能层面的产品不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产品功能、味道层面的区分度基本不大。

1970年美国人做过实验,只有不到10%的人能喝出两种可乐的区别,即品牌是维系购买桥梁的重要方式,而广告是塑造品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存在例外,比如老干妈就是用其独特的味道塑造品牌,海底捞就是用其超群的服务塑造品牌,他们都不做广告)

饮料市场竞争极其激烈,而用广告保持规模对于可口可乐而言非常重要,可口可乐这样量级的公司,一个简单的法则就是,在短期内(即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规模决定利润率,因为短期内边际成本肯定是下降的,我们举一个简化的模型——

假如可口可乐的固定投入成本是100元(包括厂房、研发等不随销量变动的成本),每年生产200瓶可乐,每瓶可乐的可变成本是1.5块(即一拼饮料的物料成本),那么它的总成本就是100+200*1.5=400,平均成本则是400/200=2元,如果每瓶卖2.5块钱,那它可以赚0.5。这时候广告停止,销量从200瓶变成100瓶,固定成本依然不变,总成本变成100+100*1.5=250,而平均成本则变成250/100=2.5,如果还卖2.5,则不赚钱,利润率变成0,这就是短期内规模的意义。

当然,现实中远比这个模型要复杂1000倍,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产业而言,规模和份额意味着议价能力,当你规模小和份额小的时候,你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议价能力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做利润的难度就会非常大。

你不做广告,别人就会做,别人的规模就会碾压你,除非你改变你的模式,保证在小规模情况下也能盈利,否则通过广告维持规模就是必然的选择。

10,再时髦的明星,代言了国产品牌也会瞬间变土_

这篇文章的作者:YangFanJame,资深神经病,你可以为他点赞或者打电话至精神病院举报。反正他还会再跑出来。

土的不是明星,是找他们拍广告的金主爸爸

Halo,我是你们的新小编Adrian

YangFanJame这个号从成立至今

一路吐槽了那么多的明星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大胆的决定——

本期吐槽的对象并不是明星

而是给钱最多,也是审美最一言难尽的

广告商!!!

呃……

确定这样写不是在砸自己饭碗吗?

别太着急下定论

是不是免费帮打广告还不一定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

最近地铁站突然密集起来的小米手机广告

与隔壁的OPPO交相辉映

而且还请了wuli凡凡做了代言人

这波代言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

毫无保留地证明了雷军的豪气

但是广告本身拍的

真的非常的不时尚

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丑了

销售业务员小吴,了解一下?▼

饮料送货员小吴,了解一下?▼

据说这款海报还是日本著名摄影师掌镜的

但是连蜷川实花也没能拯救小米爸爸的审美

还有小米的视觉部,大概都是一群直男吧

下图这几个配色

分分钟可以丑到你摔跤

HELLO?证件照背景是吗?

更搞笑的是

能把吴亦凡拍这么丑的小米

机型的广告语竟然是

“拍人更美”

对此只想说:

其实这并不是小米第一次找吴亦凡合作

早在几年前

小米就已经将眼神锁定了吴亦凡

概括来说

满满的中年土豪气质

感觉就是只要用了小米

就能从发廊助理变成发廊总监

从工地师傅变成包工头

不管怎么说

小米也是国产手机的领军者

但是为什么拍的广告如此的土呢

是明星的责任吗?

不不不

如果说起时尚感

吴亦凡绝对可以说是时尚界的icon了

从各种大牌杂志的宠儿▼

到各种时尚奢侈品的合作加持▼

吴亦凡在时尚界的就像是一块烫手山芋

加上自身对时尚的领悟和表现力

总体还是非常有气质的

对比之前Burberry的代言

吴亦凡身上帅痞的气质与英伦风结合

显得有棱有角、尊贵有型

甚至登上了秀场T台

变身为Burberry行走的新品画册

所以说责任不是在于明星

而是在于广告商

一个高级的品牌代言

可以让明星变得时尚起来

一个审美低的品牌

只能让本身高级的明星变low

其实被广告商拉低档次的明星

也不止吴亦凡一个

下面还有几个很有冲击力的例子

1. 红米手机 VS PUMA

关键词:刘昊然

能把大牌明星拍土的品牌

小米绝对可以算行业中的佼佼者

除了开头提到的Mr 凡先生

还有前一段时间爆火的刘昊然

也没能逃出小米家族的魔掌

也许是针对特殊的客户群体吧

小米手机就是有这种魔力

把所有明星代言人都变成业务员的画风

对比之前刘昊然为PUMA拍摄的春夏形象大片中

身穿复刻的经典T7运动夹克和Suede鞋款

以不同风格造型向经典60年代末的复古潮流致敬

刘昊然和其他四位代言人

以不同风格造型向经典60年代末的复古潮流致敬

在保留原有的精神和内涵的基础上

衍生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复古潮流

人好看,片子也好看

整体显得很高级

看完让我都很想立刻拥有一双PUMA

2. 美团 VS 万宝龙

关键词:杨洋

去年的夏天

饭煎记得当时有一股很可怕的黄色浪潮

出现在各个公交站和地铁站里

这个广告视觉上的洗脑能力不亚于《小苹果》

看完整个人简直能晕过去

大面积的黄色

已经是极度的视觉污染了

加上杨洋的职业性假笑

整个海报给我一种很魔性的感觉

对比来看看杨宝的另一组表现

在代言万宝龙的形象片中

杨洋眉清目秀,气宇轩昂

活脱脱一个很年轻就登上事业巅峰的成功男人

高级又严肃,严肃却不失活泼

(充满了商业性吹捧

沉醉海边的美少年牵着你的手

手上戴着高级的万宝龙手表

试问这难道不是每个少女心目中的梦想?

3. 58同城 VS 雅诗兰黛

关键词:杨幂

其实一直很想吐槽你们家的大幂幂

前些年真的是接了一对乱七八糟的广告

比如一天问候你八百遍没事吧的某话梅广告▼

还有下面这个最经典的

也是饭煎心目中最土的国产广告NO.1

很土气的造型

加上这个很魔性的手势

简直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阴影

其实58已经和杨幂

陆陆续续合作了好几年

而每一季度的广告画风都如下

你永远都猜不透杨幂有多少层眼皮

也永远猜不到58同城有多low的广告方案

杨幂于2018年正式拿下国际大牌雅诗兰黛的合作

成为雅诗兰黛亚太地区的形象代言人

不得不承认

有了雅诗兰黛的精心包装

杨幂的这一组片子

看起来还是很有气质的

(但是,也就仅限这几张而已)

4. 毛豆新车网 VS Dior

关键词:Angelababy

当初这个广告在我朋友圈出现的时候

我是充满惊吓的

baby“0”和“1”的手势

天辣噜!!!

我真的没办法不去联想一些“有趣”的东西

这支广告

除开魔性的台词和背景音乐

把baby拍的像一个廉价的婚庆礼仪小姐

对比baby接了Dior中国区品牌大使之后

为Dior拍摄的广告大片

照片里的她性感优雅

凌厉深邃的眼妆,搭配干练的马尾

和Angelababy一贯的网红风格截然不同

非常的有看点

除了这些广告商和明星的例子

土到发紫的国产广告还有很多很多

......

在这里羊饭煎就不一一列举了

毕竟你们每天出门坐地铁就可以看得到

饭煎在此也真心希望国产广告可以再接再厉

向国际的眼光看齐

可以带给大家不止是吐槽

而是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骄傲

文中提到的国产广告

哪一组广告是你心目中最土的呢?

还有哪些大家觉得很土的国产代言?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猥琐欲言~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YangFanJame”

你不服?

那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

11,这个时代,与艺术相遇是件平常的事_

作为一直引领业界潮流的苹果,能够有如今的成就和影响力,除了商业策略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独具匠心的创造力,对品质和极致的追求。

很多人诟病苹果已经褪去了乔布斯时代那种创造力的光芒,但是——

从发布 370 个艺术家创作的新 logo 作为官方邀请函,到选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剧场作为发布会场地,再到昨晚这场表现得非常耀眼的发布会,苹果无不是在用行动宣告着他们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传承和发扬。

这是苹果公司在布置作为发布会场地的美国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霍华德吉尔曼歌剧院的建筑外窗,所贴的抽象图案很有艺术感。

霍华德吉尔曼歌剧院

这是女歌手 Lana Del Ray 在发布会现场的表演。

Lana Del Ray

当然最最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这次新发布的 MacBook Air、Mac Mini 以及话题中心的新 iPad Pro。要知道,Photoshop 在新 iPad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

现场展示了一个 3G 容量的 PSD 文件,完全没有出现卡机情况。

科技的进步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创作中来,对于我们普通人,新 iPad 在很多方面足够出色,它让绘画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艺术似乎触手可及。

那么说到艺术,下面就先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艺术家们都用苹果产品生产过哪些美妙的作品吧!

00

那些年,苹果与艺术的美妙结合

◆ ◆ ◆

了解当代艺术的朋友一定对大卫·霍克尼这个名字不陌生。David Hockney 是英国现今最著名的艺术家,也是全世界最受欢迎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大卫·霍克尼的绘画作品

已经是耄耋之年的霍克尼,艺术生涯横跨了多个领域,除了油画、水彩、摄影、印刷版画,他还有拼贴摄影和舞台设计作品。另外他对与新事物的喜爱是非常出名的,无论是宝丽莱相机、电子刨笔刀的年代还是传真机、影印机时代,霍克尼一直都在不断尝试和使用最前沿的科技进行创作。

于是 2009 年的整个夏天,霍克尼只做了一件事——躺在英国老家的床上,用 iPhone 画画。

当他在 73 岁高龄的时候拥有了第一台 iPad 后,即便告别传统摄影和油画,依旧把 iPad 绘画用得也出神入化。

霍克尼用 iPad 描绘的家乡风景

不知道这次霍克尼会不会在第一时间用上新的Apple Pencil和iPad Pro进行创作呢?

当年第一款 iPad 推出时,霍克尼就说它「将对艺术产生革命性影响」,确实,很多艺术家们也将 iPad 与艺术跨界结合出了新高度。

比如上图这张《New Yorker 纽约客》的杂志封面就是由 Jorge Colombo 用 iPad 创作完成的,描绘了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篮球场与远处摩天大楼的活力与繁华。

当时库克还把这个绘画视频转发到了 Twitter,无疑是 iPad 的绝佳广告。

而在 2017 年春节,苹果还邀请了五位新锐华人艺术家使用 Apple 产品来创作年画。

这些作品分别由艺术家江彬、叶红杏、周范、陈纯虹创作,图源苹果官网

下面这幅是插画家倪传婧创作的《吉星高照》,年轻却极富才华的她早在 2014 年就登上了福布斯「30 under 30」(30 位 30 岁以下)艺术新星榜单。

图源苹果官网

关于这幅插画的创作,她是先用 Apple Pencil 在 iPad Pro 上画草稿,再在 MacBook Pro 上调整和上色,最后描绘出了这幅喜气洋洋的画面,喻示着新一年好运连连。

而除了绘画,苹果与艺术的跨界结合还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去年苹果推出 iPhone X 后,邀请到导演陈可辛用 iPhone X 拍摄贺岁短片《三分钟》。

短片讲述了一位火车乘务员的妈妈因为连着几年过年值班,只能在火车停靠家乡凯里站的时候,和儿子丁丁见面 3 分钟。

旅行摄影师 Austin Mann 还使用 iPhone 创造了梦境般的全景式风景。他说使用 iPhone 能鼓励人们「将焦点从设备上移开」。

台北艺博会上人手一台 iPad,昭告着 iPad 已成为艺术品交易商展示货品的首选工具。

随着扩增实景技术的发展,iPhone 还掀起过一股虚拟雕塑的热潮……

如果说前几天的小米故宫发布会(点此回顾)主打「一面科技,一面艺术」,那么无论是苹果主动跨界联合,还是艺术行业自发地利用苹果产品发挥创造,可以说是它们一直在相互影响和进步着。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不算是艺术爱好者,但是作为对美有追求的 PPTer,从艺术品和优秀设计作品中吸取灵感、借鉴创意是一条帮助我们进步成长的高效途径。

就算暂时还买不起最新的苹果产品,只拥有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机一样不妨碍我们吸收和借鉴设计灵感、提升艺术素养。所以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推荐几款艺术类 App(安卓和苹果用户均可以下载安装),随时随地接受到艺术与美的熏陶。

01

iMuseum

◆ ◆ ◆

这是第一个专注于全球艺术展览、博物馆活动的生活方式 App,让我们时刻了解环球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展览、资讯,并发现身边正在进行的最佳展览,还可以制订自己的观展计划,记录分享观展照片和体验。

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四大洲 39 个城市的艺术馆和博物馆展讯,还有每一座博物馆和展览的详细信息,并且它还贴心地提供了参观指南↓

或者是查看本地最新最热门的展览↓

还能浏览到艺术领域的新闻(下图左),以及其他用户的看展体验(下图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

02

VART

◆ ◆ ◆

这也是一个提供身边博物馆、美术馆展讯的 App,侧重于推送国内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展览信息。

博物馆和展讯也是一应俱全↓

在动态里看到很多人写的展评,以及在现场拍摄的图片↓

而相比于上一个,这款 App 有两大亮点。

第一是在于可以提供展览免费语音导览,在我们参观展览的同时,获取到相关的解读。这将改变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陌生的艺术品一无所知的状态,收获更多,不枉此行。

第二是它提供了线上看展的途径,这样我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到遍布全世界各地的艺术瑰宝们了。

03

艺术头条

◆ ◆ ◆

这是国内最大的艺术网站雅昌旗下的艺术资讯类 App,而且和某头条一样,它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浏览偏好等特点进行智能推荐,实现精准新闻推送,带给用户个性化的体验。

除了推送艺术资讯外,展讯一样也不落下↓

另外里面还驻入了不少艺术场馆以及艺术领域的自媒体,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订阅他们的文章和消息↓

视频内容也相当丰富,从中可以学到很多艺术或者艺术鉴赏常识。

04

每日故宫

◆ ◆ ◆

如果说前面三款 App 还是让你觉得有些曲高和寡,那么「每日故宫」绝对是生动和有趣了不少。

这款故宫博物院出品的 App,借日历的形式,每日推荐一款馆藏珍品,以高清图片和精简注释为我们展示精致细节,感受传世珍品不竭的历史生命。

每次一打开的画面不要太优美↓

不知道镂空的日期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珍宝……是一只罐?一卷画?还是一柄壶?一幅字?查看之后还能让它生成漂亮的图片方便我们分享给好友↓

点击右下角的毛笔,可以记录下心情或者备忘事项,写下之后毛笔下面还会出现了一笔墨迹,不过我截的这张图背景太深看不清楚啦~

除此以外,轻松找到过往推荐的全部藏品,查阅到故宫的展讯也非常便利。

作为全球最领先的科技公司,苹果一直与最前卫的音乐人、艺术家为伍,用科技不断拓展和实验创意的边界。

不过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革新,我们似乎习惯于把艺术设计仅看作一种行当,而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苹果公司和艺术家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科技其实和艺术密不可分。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科技的便利,一样可以接受艺术的熏陶。

比如使用文章中介绍的App,以及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秋叶PPT」,都将带给你无限灵感与创意!

没有iPad Pro?没关系,用笔也能做手绘

有趣有好玩的课程等着你哦~

第一时间收到灵感和干货,赶快★星标置顶吧

请给熬夜追热点的小编点个赞吧!

12,怎样写走心的文案(2):利用同理心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空手”(ID:firesteal13),作者 空手,36氪经授权转载。

上一篇,我们讲好奇心。

主要是讲产品型广告如何传递产品信息,才能引起注意、引发好奇,从而建立用户认知。

这一篇,我们谈谈情。

知识点回顾:

按照古典的说法,心有四端:知、情、意、欲。

知——认知。心理学层面的知觉,人对外界事物和信息的加工与认识过程。

情——情绪与情感。人经由感觉和知觉产生的心理状态。

意——意志。为达成某种目的有计划、有意识调节并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状态,简单的说就是主观能动性,我通常理解成价值观,因为意志是价值观的根基。

欲——欲望。简单的来说,欲望就是不满足,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走心的文案,就是能引起人心知、情、意、欲反应的文案。

走心的文案,务必要唤起人的同理心。

何谓同理心?

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你的广告得让用户产生代入感,把你传递的诉求、观点、信息,代入他们的生活,从而引发共鸣,对你的产品/品牌产生认同和好感。

很多年前,评价创意的好坏有一个三原则:ROI。

不是投资回报率啦,而是相关(Relevance)、原创(Originality)、震撼(Impact),这也是伯恩巴克提出来的。

当然,ROI讲的相关,是指创意要跟产品利益、品牌理念相关。但我更倾向把相关理解成创意必须跟用户的产品消费场景、产品体验情绪、产品使用逻辑相关。

如果你的广告,跟我没有任何关系,那我为什么会搭理你呢?

按照品牌动力金字塔模型,人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分为5个层级:存在、相关、表现、优势、绑定。

一个品牌,首先要在我心目中存在,其次要跟我的内心需求有关。否则,哪里会给你表现优势的机会?

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

面对海量信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将与己无关的信息统统过滤。

你要问我关注什么?

衣食住行、职业相关、兴趣爱好、社会新闻。

前面是个体化生活经历,后面是社会化新闻事件。

所以一个好的广告,要么化身个体经历,要么化身社会新闻,如此方能引发广泛关注。

当然,如果能同时做到这两者,那就是绝世大创意了。

下面具体来说说,如何唤起同理心。

原则1:面向对象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写文案之前,首先要知道你说话的对象是谁。写出他们的故事和感受,用他们讲话的方式写文案。

千万不要说,你的目标对象是20-55岁的普罗大众、都市白领、独立女性这么抽象的概念,要把你的目标对象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你要引起他的关注,你要向他介绍商品,那么你会怎么说。

《三国演义》里,关羽降曹后,曹操待关羽甚厚,但关羽还是想回到刘备这边。

这段故事京剧《华容道》里是这么唱的:

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

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

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

难道说大丈夫忘却故交!

京剧毕竟是经文人改造过的,受众的层次也高一些,所以戏词唱的是金银爵禄、美女红袍,但这些词唱给乡下放羊种地的老汉听,他们就听不懂了。

所以同样一件事,换到河南绑子,就变成了这样:

曹孟德骑驴上了八里桥,

尊一声关贤弟请你听了:

在许昌俺待你哪点儿不好?

顿顿饭四个碟儿两个火烧,

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俗套,

灶火里忙坏了你曹大嫂,

摊煎饼调榛椒香油来拌,

还给你包了些马齿菜包,

芝麻叶杂面条顿顿都有,

又蒸了一锅榆钱菜把蒜汁来浇......

我对你一片心苍天可表,

有半点孬主意我是屌毛!

每天做这么多好吃的,关二爷还不肯留下,那关二爷得是个多么讲情义的人啊。

(这段词真是把我唱饿了)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意思,表达方式差别如此之大,无他,对象不同。

《小王子》里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

你要是对大人说:“我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爬满天笠葵,屋顶上停着鸽子......”他们是想像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价值十万法朗的房子。”他们马上会大声的嚷嚷:“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是吧?

钉钉的文案,句句写创业者的故事和心声,创业的人看了有共鸣,没创业的人也能被那种情绪所带入而受到感染。

在阳狮时候,我当时总监做过一张父亲节的广告,这是我看过最棒的父亲节广告。

它为一个男装品牌而作,用小女儿的口吻说出这样一句:

才发现,爸爸每一步都不容易。

杜蕾斯的父亲节文案虽然聪明、芝华士的父亲节长文案虽然感动,但这张我想更能打动一位做父亲的人,它充满了生活的小趣味、小幸福、小感动。

多年以前,葛优代言神州行。

出过一系列平面和TVC文案,在我看来都是经典。

平面文案:

我是葛优,和你一样,我也有一部使用神州行号码的手机。

我用神州行,理由很简单:信号好、资费实惠、用着踏实方便。还有,我身边很多人都用神州行,都说不错。如果你问我神州行咋样,我会说:神州行,我看行!

电视文案:

就说这手机卡,有一说一啊,我不挑号,号好不好是虚的,我挑卡!神州行,是吧?用的人多。这就跟进饭馆儿一样,是啊?一条街上,哪家人多我进哪家,神州行,听说将近两亿人,我……相信群众。喂!神州行,我看行。

“我认识很多用神州行的人,他们说咋算咋合算就是实惠,他们说省钱还得省心才叫实惠,他们还说自个觉得实惠那是真实惠,这小实惠里还真有大道理。我呀,还是相信群众。喂~神州行,我看行。”

神州行的用户,就是普通老百姓。叫你给家里的叔伯大爷推荐手机卡,你会怎么说?

所以,神州行的整个文案风格,就是拉家常,非常的朴实。

面向对象,不仅决定了你文案的表达方式,其实也决定了你文案走什么风格调性,是个性张扬,是文艺小清扬,是奢华装逼,还是朴实家常。

人不同,说的内容不同,说的方式也不同。

原则2:面向场景

把产品放在用户具体生活场景中去,想象他们会怎样使用你的产品,怎样谈论你的产品,你的产品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你在产品在用户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然后把你想象到的这些东西描述出来。

回家吃饭是一个C2C的订餐平台,它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眼下春节又到了,很多品牌做春节广告,以前我们服务劲酒时是这么写的:

你说大家熬夜抢火车票、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赶上千里的路图啥呢?不就是除夕夜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年饭嘛。

这两张稿连着投放,一张空桌,一张满桌,两个场景对比,引人产生坐满它的欲望。

场景化文案的思维逻辑,我专门总结过一个公式:

这是李叫兽为南孚写的糖果装上市文案,我们看看它的思考逻辑。

当然这套文案是不错,但我觉得它跑题了。

大家可以用这个公式自行分析一下下面这条短信广告——

面向场景,不仅要考虑用户的生活场景,有时还需要考虑用户所处的媒体环境,能制造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看一看三全私厨水饺的候车亭广告。

它描述了坐公交的各种惨相,所以吃点好的,很有必要。

这是我们为江淮电动车在北京打造的地铁包厢广告,电动车针对的是刚需代步人群,它的目标受众就是每天挤地铁上班的人。

当你挤在地铁车厢里不能动弹,左边一个硕大的肚腩顶着你,右边传来一股韭菜盒子夹杂着香水的味道,这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买辆车了。

面向对象和场景,这是让用户产生代入感,进而感同身受的关键。引发了用户的同理心,你的文案也就真正走了心。

除了这两大原则,还有两个技巧可以考虑。

技巧1:具象化

这24个字,有人能背下来吗?

麻烦现在闭眼开始背。

不容易吧。尽管到处都能看到,广告投放量如此巨大。

但这些词一个个都是很大很大又很抽象的概念。

抽象的东西,总是既难引起人的共鸣,又难记住。

2016年7月,有一个广告刷了屏,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它的文案是这样说的:

我是谁?

是什么样的人?

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

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

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

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

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

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

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为什么这则广告看了有共鸣呢,会刷屏呢,因为它很具象,它使抽象的党变得触手可及。

写文案一定要言之有物,

少写那些大词,比如说品味、健康、创新、科技,美好生活……

这些广告之所以看了无感,就是因为缺乏具象化的表达,没对象,没场景,空洞无物。

好的文案一定是要制造感觉气息味道触摸色彩疼痛眼泪笑容的。

技巧2:形象化

《定位论》中举过一个经典案例,比利时想推广其旅游资源,但苦于知名度低,美国人不知道比利时有什么好玩的,没有去比利时旅游的概念。

他们去欧洲,都去比利时周边更知名的旅游国家,比如荷兰。

然后,比利时从《米其林指南》——本书是专门给城市和餐饮评分定级的——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该书的“荷兰、卢森堡、比利时”三国分册,评出了六个“值得专程一游”的三星级城市(最高评级),其中有五个在比利时:布鲁日、根特、安特韦普、布鲁塞尔和图尔纳伊。可是,真正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北邻、旅游大国荷兰只有一个三星级城市:阿姆斯特丹。

于是比利时就打了一则这样的广告:

美丽的比利时,有5个阿姆斯特丹

一个简单的借势对比,让比利时的美变得生动形象。

广西南宁民族古城路口,曾经有这样一个广告牌,

广告牌的对面是什么呢?是梦之岛百货新入驻的Gucci。

首付多少,变得更加形象。

那mini这张,我不讲,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凯迪拉克是什么形象?看一看团长的大作:

雄性的退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好在有凯迪拉克。

那种美国车的刚强、野性、棱角分明,扑面而来。

容积率在房地产上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很多人未必听得懂。它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容积率越小,当然住起来越舒服。

为宣传0.2容积率这个卖点,丰信东是这样写的:

只允许五分之一的土地生长房子

16km/h,对于开车的人来说简直是蜗牛。km/h是汽车使用较多的单位,看到km/h就会联想到汽车速度,跟汽车对比,那平衡车可是要吃亏的。

于是小米换了一个比较对象——4倍行走速度。

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为了让文案生动可感,你可以把你跟描述的东西跟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关联、对比、类比。

从而让文案形象起来,栩栩如生。

放在文案上,这叫做修辞技巧。

放在策略上,这叫做比附定位。

将这一技巧玩得出神出化的绝世高手,是一位退隐江湖摆摊为生的老太太——

THE END.

怎样写走心的文案?

本系列共有四篇文章,这是第二篇。


文章TAG:小米春晚广告  小米手机的春晚广告在那几个时段播放  那个节目之后  小米  春晚  广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