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水下目标,驱逐舰就会投放深水炸弹将潜艇干掉或是逼迫其浮出水面,然后再用自身的舰炮将潜艇轰碎。可如果驱逐舰碰到的是敌方同等对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那么驱逐舰就会全速航行与敌方驱逐舰进行炮战或是鱼雷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上拼刺刀。因为如果让敌方驱逐舰突破,那么己方大型水面舰只就会有危险,毕竟驱逐舰上所携带的大装药鱼雷实在是太危险了。

可是现如今的驱逐舰却完全不同,再被信息化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驱逐舰们,如今已经变得身兼数职,防空、反潜、反舰、对岸支援等无所不能,而且万吨驱逐舰也能够独立远航,在某些特定时刻无需与编队结伴航行。其次就是护卫舰,二战期间的护卫舰承担的任务非常单一,那就是负责舰队的防空警戒任务,所以二战期间的护卫舰都会装备夸张数量的防空炮,以此来干掉来袭敌机。

可现如今护卫舰的定义多少有些尴尬,因为防空导弹的出现外加上驱逐舰的一舰多能化,护卫舰的位置则是越来越没有必要。就比如海军最强大的美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就不在独立建造护卫舰了,而是让阿里博克级驱逐舰同时担任护卫舰的任务。而那些独立建造护卫舰的国家,也是为了节省成本而建造的任务单一舰只,就例如054A型护卫舰,它们只能够承担区域防空能力,而且每一艘护卫舰也只能负担一项任务,不能像驱逐舰那般一舰多能。

最后就是巡洋舰,二战时期的巡洋舰可谓是海军的中流砥柱,由于自身的高航速和大口径火炮,巡洋舰往往能打出比战列舰更好的战绩,其实不止是现实就连游戏中也是如此,高航速、强火力、适量装甲防护的巡洋舰,要比吨位庞大体态臃肿的战列舰更容易操控。即便是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数次海战中能击沉敌方战舰的也往往都是巡洋舰,而传统意义上的战列舰往往只能承担炸岛任务。

可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巡洋舰,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目前还有巡洋舰在役的国家只有美俄的提康德罗加与基洛夫级,而且这两级巡洋舰也都是冷战时期建造的,而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就再没有巡洋舰服役入列。其实全世界之所以统一抛弃了巡洋舰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只是因为有更好的战舰取代了它,那就是驱逐舰。二战时期由于驱逐舰吨位小所以无法陪同舰队远洋航行,所以才会拥有吨位更大的巡洋舰。

甲午战争中,海战我们都很熟悉,谁能讲讲陆战过程是怎样的?

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陆路击败朝鲜清政府驻军,进而攻入中国东北。海路通过联合舰队击败北洋海军,派遣主力在山海关登陆。两路日军共同南下与清军在直隶平原进行决战。具体到陆战可以分为朝鲜战场和国内战场两个部分。一、朝鲜战场主要是指平壤会战,这是近代以来中日陆军的首次正面大规模作战。1.成欢战役:用来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的叶志超、聂士成部原来驻扎在牙山,由于地形“易攻难守”,聂士成部移师成欢,而主帅叶志超部移师天安,坐镇聂士成部后方。

日本陆军从汉城突然南下,攻击成欢,叶志超内心怯战,按兵不动,聂士成部不敌日军,率众向叶志超部方向突围,两军向平壤撤退。此战规模不大,却充分暴露了清军官兵军事素养落后,对于近代战争无法适应的问题,也为清军后期的失败埋下了伏笔。2.平壤会战:而自7月21日开始,清军四路援军先后赶赴平壤,原本准备与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夹攻汉城日军。

由于叶志超、聂士成部的溃退,清军集中各部兵力约15000余人固守平壤。9月15日,14000名日军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平壤会战在三个地方同时打响。2.1大同江南岸战场:15日凌晨3时,日军首先发动进攻,清军积极抵抗,双方火炮多次互射,由于日军未及时构筑掩体,伤亡较大,加之后期清军援军赶到,日军未能攻下此地。

2.2城北牡丹台、玄武门战场:此地为日军主攻方向,因为牡丹台为平壤制高点,意义重大。日军集中两个支队近8000人发起疯狂进攻,奉军总统左宝贵亲临玄武门城楼指挥。最终清军因为伤亡巨大,放弃了牡丹台阵地。在玄武门城楼固守的左宝贵决定以死相拼,亲自操作火炮轰击日军,不幸中弹殉国,玄武门失守。2.3城西南战场:由于此处清军坚固的堡垒较多,日军步兵伤亡较大依然无法突破,清军守住了该阵地。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海战  翱翔  畅快  硬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