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仗、恶仗是指望不上那些杂牌军的。而在张作霖的六个军团中,无疑张学良的第三军团是实力最强的,这也缘于张作霖一直要培养张学良接自己的班。张学良就是张作霖的太子,对于太子自然是要精心培养了,所以把最强的部队交给张学良,一来是要锻炼培养张学良的能力,二来也是要培养张学良的势力,以后张学良接班了以后,手上有自己的势力也能镇住整个奉系的场面。

就兵力来说,第三军团有6万人,占了六个军团的30%。一般来说,当时一个军团下辖2个师,只有张学良的第三军团特殊,有东北陆军第四、五、六、七、十、十二等六个师。并且这些都是东北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每个师装备的轻重机枪多达千挺,这个装备水平是当时国内其他军阀都没法比的,在国内来说也只有日本关东军能与之匹敌。

此外,第三军团配有完备的炮兵旅,为军团提供了强有力的远程火力支持。还有完善的骑兵旅和工程营,提升了整个部队的后勤和快速反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第三军团还集中了当时奉军中的精英人物,郭松龄本人就不说了,如第五师师长赵恩臻、第七师师长高维岳、第十师师长齐恩铭等,都是奉军中的悍将。▲张学良将第三军团完全交给了郭松龄当然,之所以会把如此重要的部队交给张学良,对于张作霖来说也是因为张学良是他儿子,儿子怎么说也不至于会叛变老子,但是张作霖应该做梦都不会想到,亲儿子带领的部队也会叛变,还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那么奉系在账面上的损失有多少呢?首先是第三军团反叛的直接损失。郭松龄之所以能够发动第三军团反奉,主要业是因为张学良对他的绝对信任,将军队基本都交给了郭松龄,所以郭松龄得以在反叛的时候顺利控制第三军团,并以此为反奉的本钱。在战前,郭松龄就与李景林和冯玉祥结成了反奉联盟,一开始的时候计划十分顺利。按照计划来说,冯玉祥在外围对张作霖展开进攻,李景林提供后勤,郭松龄率军越过山海关直攻张作霖的老巢沈阳。

开战后,冯玉祥进攻热河,牵制住了奉军的汤玉麟、阙朝玺部以及第五军团一部。在郭松龄叛变的时候,恰好第四军团长姜登选在滦州,被郭松龄扣押,郭松龄策反不成后将姜登选枪杀,第四军团由韩麟春接任,退守奉天。张作相的第五军团是抗击郭松龄部的初期主力,但战斗力与郭松龄的第三军团比起来相差甚远。吴俊升的第六军团远在黑龙江,一时也来不及调回沈阳了。

在张作霖兵力空虚的情况下郭松龄很快就占据了山海关,攻下了锦州,大军直逼张作霖老巢沈阳。到了这个时候张作霖可以说的上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也一度有了下野的打算。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郭松龄的反奉联盟出了问题。首先是冯玉祥,他其实是想乘火打劫,在进攻热河的时候顺便也跟李景林争夺起了京津地区,结果就是反奉联盟中的冯玉祥和李景林不但没有一致对抗张作霖,反而自己先打了起来,反奉联盟瓦解。

其次在于反奉联盟瓦解后,郭松龄失去了大后方,不得不分兵驻守山海关一线,以防后路被抄。最后在于日本方面,张作霖在危急的情况下答应了日本人的“二十一条”,尽管条件非常苛刻,不过张作霖也只是权宜之计,后来日本人要求兑现的时候张作霖也一个都没有兑现。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张作霖的第六军团得以通过满洲铁路迅速集中到沈阳附近,加强了沈阳的守备。

同时张作霖也发动了自己能够发动的全部老本,包括奉军中最精锐的教导队组成了一个旅的兵力,同时张作相、张学良、韩麟春等将领也将手中能调动的部队全部集中到了沈阳附近。为了加强炮兵,张作霖不惜将东北兵工厂的火炮技师也拉了出来,甚至连空军也一起出动了。后勤方面,张作霖拿出了大量的棉被、食物和大洋犒赏三军,鼓励他们奋勇作战。

反观当时的郭松龄部,由于后勤被断,军队已陷入了缺衣少食、弹药不足的境地。再加上张学良在这个时候也展开了策反攻势,表示奉军不打奉军,最终郭松龄部在张作霖的大炮、飞机一顿狂轰滥炸下崩溃,正所谓兵败如山倒,郭松龄很快就大势已去,在逃亡的路上被俘。此战下来,郭松龄的第三军团损失了三万精锐,与郭松龄对战的张作相等部队损失更是达到了四万人,李景林在与冯玉祥的争斗中损失万余精锐。

此外郭松龄下属的悍将魏益三率两万奉军投降了西北军,从账面上来说,奉军至少损失了五万精锐和十多万杂牌军。战前奉军拥有20万起家的部队和20万杂牌军,在战后,兵力总数可说是被腰斩了。至于造成的影响,就不是账面损失那么简单了:1、张作霖在战到最关键的时刻答应了日本人的“二十一条”,以此作为权宜之计获得了日本人的支持。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灵顿  还原卡  卡灵顿  事件  损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