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王曹旺德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他在印度的经商经历。成为世界工厂不能只靠人口红利,还需要拼搏精神和发展态势。印度很难成为世界工厂。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商人可能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达到准时交货的目的。这一点在中国商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印度就不一样了。

印度人口马上要超过中国了,印度会是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印度人口马上要超过中国了,印度会是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要成为世界工厂不能光靠人口红利,还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发展形势,印度要成为世界工厂有难度。为什么?据说印度人不太守时,工作效率也比较低,态度也不太严谨。说富士康在印度设的工厂效率很低,而且人家也不愿意加班散漫,他们工厂都是这个月发了之后就不会想去上班,等到工资用完了才又去上班,虽然印度的基本工资是很低,省了成本但没效率,可能也不会去愿意上晚班。

再说严谨态度也可能差一点看他们的军用飞机经常坠毁就知道了今年应该上半年就已经掉了十几架飞机了,在维护时有足够的严谨相信也不会掉这么多。再说现在是自动化智能时代转型升级中,以后都是机器智能化了,如果由机器代工,成本比印度的人工可能还要低,效率会更高,所以印度想靠人成为世界工厂可能有点晚了,除非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子。

富士康取消在美国建厂,却斥巨资在印度扩建,内地工厂会受影响吗?

富士康取消在美国建厂,却斥巨资在印度扩建,内地工厂会受影响吗

富士康并没有完全取消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但是很明显郭台铭对美国营商环境的判断出现了一些偏差,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建设一个世界级工厂的计划肯定要进行大的调整。至于他们在印度扩建工厂,还是刚刚启动,至于后面会遇到怎样的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富士康同时在美国和印度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主要还是要应对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摩擦以及国内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

首先,郭台铭可能已经做出了判断,美国主动挑起贸易冲突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轮贸易谈判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富士康决定在美国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工厂,将来可以规避美国进口的高关税,维持富士康对苹果等美国品牌代工的吸引力。第二,则是应对国内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的影响。国内相当于东南亚和印度的主要优势是产业配套完善,工人的熟练程度和素质相对较高,不利因素则是国内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数倍于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等后来者。

富士康一方面在打造机器人生产线,另一方面也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和印度,就是要保持其代工成本的低廉。此外,现阶段莫迪正在积极推动发展印度制造,印度给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条件非常的优惠,也是富士康进军印度的一个好时机。当然,印度也采取了一软一硬两手准备,除了积极吸引富士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落户印度之外,从2018年开始,印度还对进口的工业品加征高关税,包括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都有意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用以供应印度市场,富士康此次进军印度,也可以争取国产品牌的订单。

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进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已经迫在眉睫。就像纺织业一样,现在国内制造的服装等纺织品,在欧美市场已经是高端货,而东南亚国家代工的纺织品质量不佳,只能把高端市场拱手让给我们。可能类似纺织品这种竞争优势还比较小,要想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防止欧美日等国掌握这些无人制造技术之后,再次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为何是中国而不是印度成了世界工厂?

为何是中国而不是印度成了世界工厂

印度做为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按道理说他们的人力成本要比我们小很多,而且使用地也还有很多,那为什么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而不是印度呢?勤劳准时守信首先,我觉得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两个字信用!这点很重要,有时候商人可能愿意多花钱,来到达准时交货的目的,这一点,在中国商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印度这边就不一样了。

玻璃之王曹旺德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他在印度做生意的经历。知道印度人有不守时的习惯,他特意强调明天的见面时间是10点,对方回答了很多次,也就没问题了。结果对方因为堵车到下午1点才到达约定地点,而中方因为怕堵车耽误行程,提前两个小时出发。由此可见印度商人的基本素养。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越南和印度做生意。他告诉我,这两个地方曾经是英法殖民地。这些人思想很西方,热爱自由,享受生活,每天按时下班,不想为了加班费去上班。


文章TAG:中国在印度有哪些工厂  富士  建厂  取消  工厂  印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