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优势还是比较大的。目前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至少领先俄罗斯10年,而且美国正在研发新一代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未来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将很难找到对手。至于直升机发动机、无人机发动机、推力发动机、上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等领域,也是美国的领先优势。比如美国F15、F16四代装备的F110系列发动机,在推力与俄罗斯AL31FN系列发动机相近的情况下,寿命几乎提高了一倍。这是材料技术和数控技术的胜利。

美系车发动机怎么样?

美系车发动机怎么样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旋转的方向盘美系发动机从来不缺技术和动力这是我对美系发动机的认知。从小排量涡轮增压L3L4到大排量自吸V6V8等,美系发动机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纵观历届沃德十佳发动机美系几乎从无缺席,这其中福特占了半壁江山。所以不要片面的看待国产美系车和本土美系车,甚至不要拿我们的观念去理解美国汽车市场需求。

很多人一提到发动机都觉得日德的技术很牛掰,而总觉得美系似乎没有日德那么精于研发和精于制造。其实不然,只是国内迫于政策和税收及环保压力导致很多优秀的美系大排量发动机不能进入中国或者极少引进国内。而相对于小排量自吸和涡轮增压美系确实在日德之间讨不到便宜,毕竟日德主要走的还是小排量家用车路线,美系拿自己弱势跟别人强势比肯定吃亏。

但是在北美和澳洲大排量自吸和增压车型美系本土品牌是力压日德的,主要原因还是各国都对排放有严格的要求,大排量自吸在欧洲和中国注定不是最佳的生长土壤,缺乏竞争力。欧美人都把汽车都当成五菱开,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国人都把汽车当小三供着,这种不成熟的用车理念造成市场需求差异也是巨大的。首先美系代表的大排量V6V8在福特猛禽,雪佛兰索罗德库罗德等国内因为税收和油耗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在国内都是豪华车代表,但在北美是销量最好的家用车也仅仅是拉货代步。

美系涡轮增压代表的ECO系列发动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很高,搭载的先进技术并不比日德少,但它仍是偏向大排量毕竟美系车的主要市场还是北美和澳洲。以小排量为代表在就是通用和福特国内很多现有车型搭载的发动机,性能很出色燃油经济性也有很大提升质量稳定性和耐用性表现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美系从来不缺好发动机,但是变速箱领域一直是美系车的软肋,软肋并不代表人家没货,只是家用车领域欠缺,美国也根本不缺全球领先的变速箱企业,比如艾里逊伊顿博格华纳等。

因为家用车领域对变速箱的稳定性要求太高甚至可以说苛刻,在耐用性和稳定性上不如职业家用车的采埃孚爱信精机和捷特科,但是在中大型汽车客车柴油车领域还得看美系变速箱是强项。其实变速箱真的要求很高,就像爱信在8AT和采埃孚在10AT上就算拥有那么多的AT研发秘诀和经验还是很难达到原来6AT和8AT的品控。

不过卖车也不能只卖自己的主导市场,还得扩展业务,中国和欧洲这么大的市场你的大排量和大油耗让普通人根本吃不消。所以现在的美系发动机也都开始注重燃油经济性的调教和设计,比如双连续可变气门变缸三缸集成排气歧管进气升程和高压缩比的米勒循环等等。说实话,如果不是全球各国考虑能源费用及环保要求,美系车绝对火遍全球。

美国F-35满世界的卖,不怕发动机技术泄密吗?

美国F35满世界的卖,不怕发动机技术泄密吗

哈哈,仿制,那也得看看,谁有这个本事呢!这个世界上,有能力山寨F-35发动机的国家,用两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绝对用不到脚趾头。也就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俄罗斯中国,外加一个意大利,其余的基本不用想了。这其中的西方国家,除了日本,其余都是北约成员,攻防同盟,根本就不用仿制,反正他们能够买得到。

而自成体系的中俄,可以拆开来借鉴一些优点,完全照搬没有必要。比如西班牙从新加坡买几架,以色列从荷兰买一点,他们没有这种工业保障能力。即使给了他们一套完整的信息,他们也无法复制。至于南亚次大陆的三哥,就算你把生产线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给了,估计想都要几个世纪。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涉及几十个行业的密切合作,尤其是材料科学和机械加工行业的测试。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根本玩不起来。


文章TAG:美国发动机技术怎么样  发动机  美系车  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