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独自成为陈欧的聚美品。看起来聚美优品的股价已经尽可能低了,虽然陈欧健表示聚美优品的估值被严重低估。消费者对聚美优品的信任度也降低了,大量用户流失。仅2015年,聚美优品就损失了60%的市值。陈欧从未频繁停下脚步。2013年,聚美优品和光影华视联合制作了励志迷你剧《女性公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于是在聚美优品失败的时候,2016年1月,陈欧宣布进军影视文化产业,三年内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颜值经济公司,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和各类内容资源,结合聚美优品时尚潮流电商的定位,开创时尚娱乐电商新模式。借助眼球经济,

聚美优品的市值越来越少,你还会选择聚美吗?

聚美优品的市值越来越少,你还会选择聚美吗

最早看到陈欧的时候实在非你莫属,当时觉得他长得斯文,比起台上其他的boss品相好很多,又非常年轻。查了一下简历,年轻资历丰富,学历各方面都很好。后来有几场招聘,发现他对员工很好,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是有点怪,例如有一期他招聘一位司机,对方问公司有没有宿舍,他说公司没有,我个人为你解决。当场就被其他boss反驳,这样的言行不合适。

当时陈欧还只是稚嫩。没太大不妥。后来大家都看到了,这个节目为他集赞了不少人气,那时候还不流行脑残粉文化,也不流行叫老公。聚美优品一度卖得很好,陈欧跟韩庚一起代言。但陈欧内心是个非常自恋的人,不然不会迷上出镜,在他心里,他才应该是国民老公吧。再后来聚美爆出问题,说是第三方问题,再危机公关,上市,陈欧又走上人生巅峰。

但他一直在膨胀,这点我不觉得他聪明,拍电影,捧了一个特别奇葩的女主角,砸了多少钱,也没成为十八线,挑人有问题。如果说早期陈欧还是和帅一点的产品经理,这时候他已经彻底破了次元壁,一门心思当起了明星。那还有什么办法,有什么比一个CEO沉迷于自己的虚荣心更可怕的。再后来他痛定思痛要从头开始,投资了共享充电宝,被王思聪嘲笑,也可见他的眼光和人脉非常有问题,几乎是被人坑了。

如何评价聚美优品三年市值蒸发95%?

聚美优品从一家明星公司,到近几年被媒体持续质疑,也许不服输的陈欧有太多的委屈,但资本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3年跌幅90%的股价一定说明了企业存在的问题。一长远看,垂直电商竞争力弱众所周知,电商战场上存在着两股不同的势力一边是偏隅一方,专注细分领域,讲究专与钻的垂直类电商而另一边则是触手无限蔓延,领域盘桓交错,唯利是图的综合类电商。

两种理念交火不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却以一边倒的方式呈现,面对综合类电商的步步紧逼,垂直类电商空间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结果的本质原因是垂直类电商品类窄,流量成本高,而综合类电商由于品类更丰富用户基数更大,从而摊薄了昂贵的流量购买成本。京东CEO刘强东曾一针见血的说到垂直电商,只有垂直品牌可以存活,不是它的电商平台有价值,而是产品的品牌有价值。

看似尖锐的话语其实道出了电商趋势的真谛。聚美优品当然不例外,虽然陈欧以其高颜值和独具个性的营销方式,并依托国内化妆品市场的快速增长等综合因素,让聚美在垂直电商领域拔得头筹,创造了纽交所最年轻CEO的纪录。但这一切的美好依然是暂时的,垂直类电商终究很难与综合类电商强大的规模相抗衡,而这不仅仅只针对聚美,这是大多数垂直类电商的都需要面临的大趋势问题,与趋势抗衡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二营销方式太倚重CEO聚美优品前期最具特色的营销方式是CEO 娱乐的自我营销模式,陈欧快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并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创业三年快速跻身B2C电商第一阵营,聚美是仅融资不到一千万美金但走向盈利的公司,在电商行业绝无仅有。CEO当网红做营销带来的效果的确为聚美节省了大笔的广告费,但这也凸显出公司营销方式过于单一的软肋,陈欧必须长期在微博保持高频的曝光度,并与用户持续互动,一旦不互动或少互动,销量可能就出现下滑。

也就是说,陈欧把自己和企业捆绑在一起,短期利大于弊,但长期弊大于利。一个好的企业,低调的CEO,高调的品牌,才是大道,企业品牌扎根大众心中才是长久发展的核心。三起假货事件凸显跨境电商痛点。假货事件有两个更深层次的原因。1.销售模式根源于很多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以销售奢侈品为主,采用代理销售模式。


文章TAG:聚美优品股票怎么样  聚美  优品  股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