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利条件下拍摄的木星照片中,可以看到上面美丽的斑纹和著名的大红斑。其实现在的银河系照片都是基于天文观测数据模拟出来的。仙女星系的有趣之处在于,我们的眼睛不仅看到了距离地球75亿光年的天体,还看到了75亿年前宇宙深处发生的事情。首先要关注的是观察望远镜内部光学镜头周围的空气。

什么照片里,视频里星球都是圆形的而没有方形的三角形的或多边形的?请大家不吝赐教?

谢邀要说明星球为何是圆的,首先说下行星的分类目前天文学上将太阳系的行星分为三大类,大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1 大行星即我们常说的行星。其标准是首先得围绕着一颗恒星公转并能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天体,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其次有足够的体积以提供重力使得自身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球体属于大行星的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以前是九大行星,2006年八月24号后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改名为冥神星)2矮行星,矮行星是2006年提出的观点,主要因为冥王星周围和外围还有不少比冥王星大或接近的天体,也就是说无法清除轨道及其附近的天体,其二,冥王星的体积相对行星来说实在是太小,但又比小行星大的多,所以归为矮行星。我们来看看矮行星的特点: 第一要绕着一颗恒星公转第二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第三在公转区域中受轨道上相邻天体的干扰第四不是卫星。

宇宙的天文照片是怎样拍出来的?

拍摄月球和太阳系内行星,大气对流的影响很显著。在有利的条件下拍到的木星照片,能看到上面漂亮的斑纹和那个著名的大红斑。如果拍摄条件不利,这些特征就都变得非常模糊。同样,条件好的时候,月球上面的陨石坑裂缝和崎岖的边界带都能拍到。相比之下,拍摄太阳系以外深空天体,大气条件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因为它们都比较暗淡。

不过拍摄较近的双星系统仍有影响。在不利的条件下拍摄的照片,无法把两个恒星区分开。仅是晴朗的天空这还不够,空气越稳定越好。首先要关心的是观测望远镜内部光学镜片周围的空气情况。当夜晚气温下降,望远镜也要降温以达到和环境气温平衡,望远镜里面的气柱将产生微型湍流,这会影响拍摄效果。因此,让望远镜完全冷却到和环境温度一致的时候才开始拍摄这很关键。

其次,大气中三个层次的对流对拍摄有显著的影响。第一层是距离地面30米处的空气。地面和周围建筑入夜后冷却,都会搅动这个高度的空气,造成对流。望远镜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大气对流,都会影响大气的折射率,从而使星体看起来闪烁得更厉害。第二层是离地面从几百米至一千米左右的中央对流层。观测点地势,包括人流山坡和其他障碍物在这个区域产生上风向。

第三层是对流层顶部,即从对流层向平流层过渡的区域,是常出现喷射流的区域。当这些区域快速移动的空气与拍摄目标天空方位重合,拍摄的照片就非常模糊。当然,没有稳定的大气也不用沮丧,夜空中还有很多不受这些条件影响的美景星座的移动路线木星四大卫星,经常还会遇到日食天体合体和流星雨等等。就像出门看天气一样,计划一次拍摄活动也希望能提前得到拍摄的条件,同样,也很难得到百分之百准确的预测。

人类没出过银河系,那银河系的照片是哪里来的?

首先,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航天器还从未飞出过太阳系。要知道广义的太阳系半径在1至3光年之间,而目前飞得最远的航天器旅行者1号距离太阳只有141天文单位,相当于19.5光时,或者0.00223光年。照此推算,目前飞得最远的航天器离开太阳系至少还要再过1.76万年的时间。人类的航天器目前还未飞出太阳系,更没有飞出银河系,所以我们还无法直接拍摄到银河系的整体外观。

其实现在的银河系照片都是基于天文观测数据模拟出来的。虽然这些照片可能与银河系的实际面貌有所不同,但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那么,天文学家是如何知道我们银河系的大致面貌的呢?首先,宇宙中的河外星系可以作为参考。星系虽然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椭圆螺旋、普通螺旋、杆状螺旋和不规则星系。天文学家通过观测银河系中大量恒星的运动规律,逐步确定了银河系中心的位置、太阳系与银心的距离、银河系的直径、厚度和质量。


文章TAG:星球的照片是怎么样的  星球  银河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