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认识王小波是在90年代。1997年4月,王小波因心脏病发作去世。1997年4月11日,45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王力可人喜欢小波。王小波把李银河送到了英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但我觉得王小波的小说受杜拉斯影子的影响很大。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王小波?

你好!我觉得,很多人喜欢王小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王小波及其作品所透露出来的真实,纯粹,忠于自己的内心和认识,都是社会层面一般情况下所缺乏的。他不图名不图利,以追求真理,表达自己为己任,这在我们这个世俗社会里也是难得的,因为难得,所以喜欢。二,王小波所表达的,其实也是许多人内心有涌动,却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表达出来的,这种暗合也是喜欢的原因吧。

三,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中国当代学者、作家,出生于中国北京市,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王小波逝世多年后,为什么仍然广受欢迎并被人们纪念?

最先知道的不是王小波的名字,而是他说的一句话: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王小波已逝世二十周年了,二十年前,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他在《爱你就像爱生命》说: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

阅读他的作品后,我更喜欢是他的有趣的灵魂。都说他长得丑,他曾自嘲:“我远看不像个好人,近看还是个好人。”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而如王小波这般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独行的人,你很难遇上第二个!——文先生他不仅幽默厚道,还敢说,敢写,简单,真诚,他最终打动了李银河的心。他们结婚后了,两个浪漫的人在一起,一定过得很幸福很温暖。

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王小波送李银河赴英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1997年4月11日,45岁的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他虽然离世二十年了,但他们的爱情,他写给李银河的情诗一直在人间流转。林少华说过王小波是一个“真正敢讲真话的人”冯唐也说过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李静曾经采访过他,说:“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他笔下有只特立独行的猪,他就像那只猪一样,从不安于被设置的生活,他本质上就是个自由人文主义者,向往着一种精神的自由“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为什么王小波死后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作品也开始被人热捧?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拿着《黄金时代》的小说稿找到《黄河》编辑部求发表,因为当时编辑们有顾忌,小说所涉及的‘黄色’问题,小说自然没有发表。后来王小波火起来后,那位主编说,这是他一生最后悔的是当时没有把王的小说发表面世。据说,这篇小说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北京几所高校流行起来,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王小波的小说除《黄金时代》外,我还看了几部,觉得《黄金时代》最好,其他哪个也没超过它。王小波曾撰文盛赞《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的作者卡尔维诺,钦佩他的想象力,说他编撰故事的能力天马行空,无人可比。但我觉得王小波的小说受杜拉斯影影响比较大。这位法国女作家也是他所佩服的,他曾在他的文章中多处提到她的小说《情人》。

是的,杜拉斯是法国新小说派的领袖。她的《情人》真的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字里行间渗透着人生体验。真是不可多得的小说。她的小说影响了一代年轻的文学艺术家,尤其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艺术家。《情人》已经成为经典,我们可以在《黄金时代》的结构中看到她的影子。与王小波的小说相比,他的散文更为成功。他的杂文深刻有趣,可能是鲁迅之后最好的杂文作家。


文章TAG:王小波为什么死前大叫  王小波  死前  逝世  大叫  多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