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支付宝的副业一直做不下去,而且单纯的支付宝不注重社交功能,这也是目前支付宝的聊天没有丰富功能的原因。在支付宝用户眼中,它已经逐渐成为一家私人银行。有没有发现自从用了支付宝,去银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为什么?这句话解释了支付宝为什么不用视频聊天。想想谁会用支付宝这样的金融工具聊天。

为什么人人唱衰支付宝做社交,支付宝仍然要做社交?

​因为没有办法,因为这个支付宝是因为不是真正的阿里的公司,而是第三方的金融公司,所以这个平台只是暂时性的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有一天它不再是个宝的时候那么突然之间会一文不值,消费者信任的不是支付宝而是阿里,每天都会从阿里消费衣食住行,所有的账号也是阿里的,说收回也是很容易操作的技术,这一时期技术不再是壁垒,而需要改变的就是思维谁的思维点子有创意而且好去落地了谁就成功了。

支付宝在社交方面做出的功能为什么效果不明显?

抛砖,个人觉得,支付宝的社交功能不是不明显(之前都明显的被吐槽了),而是社交功能得不到认可和欢迎,观点未经深思熟虑,用以跟大家共同讨论之参考。1.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讲个小故事: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礼登嵩山,在嵩山脚下双溪河北岸密林中,见到了一棵他从未见过的大柏树,他就高兴地封它为大将军,刚往北走了十几米,又见到了一棵更大的柏树,就只好封它为二将军,随从的大臣们进谏说:“陛下,这棵柏树比那棵大得多啊!”汉武帝也知封得不太合理,但为保住脸面,就说:“先入者为主。

”往北又走了几十米,又见到了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汉武帝将错就错,说:“再大你也只能是三将军!”大臣们面面相觑,但金口玉言,无法更改,也只好如此了,后来,人们就用“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众多周知,国内社交产品最先入场的腾讯QQ最早追溯到1999年,而支付宝产生于2004年,社交的探索却始于2015年,至此,腾讯在社交方向的积累已经近15年,即便相较于微信,支付宝也晚了近4年,时间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于产品和品牌的认知,更重要是用户关系链的沉淀,

2.熟人关系链迁移成本高社交工具中,熟悉社交是最典型的场景和需求,有网友也做过其他微信类社交工具使用者调研,最大的问题是,除了自己,没有人用,社交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我”的,那便称不上是熟人社交,甚至称不上社交,熟人关系链的沉淀和迁移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尽管米聊(2010年底)比微信(2011年初)更早做“微信”,但微信凭借QQ原有的关系链,却更容易触碰成功。

同样的,无论是易信,还是来往,在社交层面上都会被关系链的迁移所制约,那么,有人要问,如果没有微信、没有QQ,支付宝在社交上的尝试会不会成功,不见得,且听下文啰嗦。3.基因调性使然,“钱财”需要极高安全感,支付宝最初的产生是基于解决交易行为中的“信任”问题,而信任的追求,恰恰限制了社交关系的扩展,每个独立用户的信任度是随着关系的疏远和人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

但社交不是,从熟人到陌生人,信任不是根本障碍,支付宝的初心不发生改变,在社交上的发力就会出现问题。此其一,其二,想必用户用支付宝进行社交的最大顾虑,一定是财产安全,财产是什么,于我等布衣来说,是命。支付宝在用户的眼中,逐渐变成了私人银行,你是否发现,自从使用了支付宝,去银行登门拜访的次数越来越少,为什么?因为马云爸爸让支付宝做到了“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所以当支付宝希望用户进行社交的时候,就好像是期望用户去银行进行社交一样,在一个大家极力遮遮掩掩的场所里,你的一个眼神或动作,就可能招致对方抄起家伙自我保护!4.支付宝做社交的诚意支付二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几乎不会缠身歧义,含义太明显直白不过了,

从产品结构和形态上来说,并不是为了社交而存在的。更何况小路的入口隐藏的很深。虽然互联网3G(女生,游戏,gmble)的招数也试过,但还是一发不可收拾。尝了一口之后,我道歉。为了社交而社交,总比不社交好。社会宝藏是不是名字更有辨识度?在产品布局和架构上,是否赋予了社交更大的地位?在我看来,支付宝是离不开的。还有什么?今天到此为止吧。还是等专家们互相学习吧。


文章TAG:支付宝社交为什么不行  社交  支付  不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