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乐视及其创始人贾总经理关注不多。然而,自乐视爆发危机以来,关于乐视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但我不是模仿者。在我个人看来,乐视的产品和内容没有任何问题,极具竞争力。因为我是乐视的用户,也是乐视的会员,所以有切身体会。可以说,乐视只是遇到了暂时的资金困难,但只要收缩战线,专注主业。

什么大家突然开始挺新乐视?

至于贾总,我个人认为他应该是中国少有的优秀企业家,他本可以坐拥几百亿财富功成名就坐享清福了,但为了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把所有的身家都砸进去了,还到处欠债落个骂名,如果他是为钱,值得这样拼命吗,但也不是说他没失误,唯一的失误就是扩张太快,步子迈得太大,没控制好成本,相信贾总经过这次挫折,会重新对企业发展步伐进行调整,对企业进行瘦身,保留骨干,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乐视得罪了谁?为什么舆论都在落井下石?

这问题比较黑幕。但纵观乐视事件的过程也不得不让人有此疑问。乐视得罪了谁?还是是找看看乐视坑了谁吧。也不能说完全是乐视坑的,自身也有点原因。首先就是股民,最后坚守乐视阵地18万的股民,也许这里也有一些并不是铁杆的,有意无意的被去年4月份匆忙停牌套进来的。损失惨重已经不能形容了。但这些股民没有让舆论跟着落井下石的能力。

其次,供应商。乐视危机第一个做出快速反应的群体,但依旧没有摆脱被坑的命运。从媒体看不到太多的关于这部分群体作为货款拿不到的激进行为的报道,而且据说乐视已经偿还了一部分。有乐视的承诺在前,得到了部分在后,并没有看到他们落井下石的行为。员工,作为这么大事件的主体的参与者,乐视的员工一直显得颇为的平静,没有拖欠工资讨薪的频繁报道,这也可能说明乐视在关心员工一点上的确做得好。

资本机构,无论是一级承销商还是二级市场的交易机构,还是贾跃亭股份质押机构,这次肯定都被坑了。贾跃亭一步一步有计划的离开美国是为了赢。从乐视2015年巅峰时期的股票套现,到资产转让,再到自己股份的质押和套现,都是一步步策划的。这肯定会引起这些资本的警惕,可能是贾跃亭在不断的催促和询问中仓皇逃离美国。但显然,不能就此结束。乐视应该是有隐形资产的,极有可能救贾跃亭,所以最后也只有这18万股东完全被套住,上层博弈往往是隐形的。


文章TAG:为什么骂乐视  骂乐视  新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