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护金融稳定,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日趋严格。很多地方明令禁止P2P业务,互联网金融之风越来越弱。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概况。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扩大,保险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渠道。

请问互联网金融,为什么现在不提了?

互联网金融处在风口的时候,P2P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吸引了无数资金跑步进场。P2P是包着互联网的外衣,干着资金掮客的生意,在监管还没回过味来的时候,收割无数,然而,逐利的本性也让摊子越铺越大,逾期、倒闭、跑路等负面新闻接二连三,客户风险迅速爆发。加为维护金融稳定,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日趋严格,多地已明确禁止P2P业务开展,互联网金融的风吹得也越来越弱,

不过,P2P的逝去并不代表互联网金融的消失,现在小贷、消金等非银机构披着金融科技的创新的名义展业。与P2P高息揽储不同的是,消金公司主要开展放贷的业务,经营不当依然会给社会金融稳定造成威胁,昨日315曝光的50余款APP中,有接近70%是消金小贷等贷款产品,暴力催收前期也履见报端,可见这些业务的开展依然在灰色地带游走。

为什么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骗子呢?

不是有点像骗子,其实就是骗子,比如P2P这种就是!号称互联网金融之一的P2P和以前的民间集资有区别吗?在我看来一点都没有!无非就是换了身皮而已,从线下人拉人的集资手段方式,转变成通过互联网的线上手段拉人拉钱,本质上和以前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从民间渠道获得大量资金,然后再外借出去获得收益。而集资后的对外投资则根本是混水帐,给钱的主根本不知道人家拿了你的钱在干什么,干的结果怎么样!给你看到的也都是表面功夫,看似怎么怎么赚钱,能给多少多少收益,其实不到墙倒的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真相,

看看那些暴雷的P2P,老板们都是奢侈的一逼,同时在还没暴雷前普遍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了。跟当年倒下的那些民间集资者没任何区别,完全是一模一样,民间集资按照我国法律是犯法的,以前可是有过集资过亿被枪毙的人。现在倒好,套了一层互联网的外衣还成了高大尚的代名词了!不过,骗子始终是骗子,总有一天会暴露出其真面目,这2年P2P不断的暴雷,就是很好的证明了,这种骗人的东西终究不得长久,

此外,目前还没倒下的,据称还有巨头参股的企业,也不代表没问题,经济形势大好时还好问题不大,但一旦经济处于下行时,出问题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比如去年陆金所就有好多起违约事件,其他家的话就更不用说,最后想说,投资不要只想着赚前,给你那么高的收益,也该想想最后可能的风险。那些投资了P2P巨额资金的,最后暴雷的,我只能冷酷的说句活该被骗,都想着发财,钱哪有这么好赚的,这下倒好血本无归,

中国但凡有点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会搞金融能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你能明白企业都是逐利的,你就能明白为何那么多互联网厂商都搞金融了,原因其实很直白,就是赚钱。贷款业务空手套白狼来钱快: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做金融核心业务其实都只有一块,也就是小额贷款,说直白点就是放贷业务,这个业务按照原先的模式,互联网厂商只需要自己投入极小的金额(通常都是走联合贷款模式),就可以从银行这边撬动数倍,数十倍甚至更高的资金。

然后通过放贷业务,从用户这里赚取高额的利息,现在的小额贷款业务利息(年息)都是18%左右,放眼所有行业,有哪些行业投资能有这么高的平均收益率?况且,互联网企业本身都是轻资产模式,除了自身投入的资金少之外,其他相关的成本也非常低,此外,联合贷款的模式由于出资的核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即便是出现坏账风险,最终被锅的还是银行,互联网厂商作为中间渠道几乎不受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项贷款业务是有利可图的。赚了钱,自然会抢着一起割韭菜。就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味,有些厂商也有相应的需求:有些互联网厂商从自身的商业生态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做金融业务,比如电商平台的金融业务。这些平台一来,大量用户(商家和用户)需要贷款,商家用它们来解决流动性问题,用户大多用它们来消费(提前)。


文章TAG:为什么要监管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  金融  请问  监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