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食草恐龙面临食物短缺和食肉恐龙的捕食,很快灭绝。在每一个时代,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远多于大动物,历史上最大的动物蓝鲸就生活在今天的海洋中。那么,为什么今天的陆地动物没有史前恐龙和巨兽那么大呢?不是哺乳动物能逃过这场灾难。事实上,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也遭受了和恐龙一样的毁灭性打击。

要是人类建设一个基地,里面的空气含量可以生存恐龙,那么里面的动物体型会和恐龙一样大吗?

如果基地里的资源较为充足,和外界隔离数十万数百万年后,基地中将出现一些独特的、外界没有的“新物种”,但体型未必会长到恐龙那么大。地球引力的存在,使得体型大的生物更难被放倒,也就更难被天体吃掉,增加了在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几率,经过多代自然选择,生物的体型就越来越大,但是恐龙时代动物体型那么大,不单单是生存竞争的影响,食物充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植物从太阳中固定的能量,能够供养足够大的植食性恐龙,也能够供养更多的肉食性恐龙,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一个狭小空间内,即便引力、空气压力和大气氧含量都和恐龙时代一样,空间内的面积限制,植物数量受限,不能从太阳固定足够能量,并且会不断消耗,难以供养数量足够的大型生物,而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进化的,数量不足,进化中遇到的问题就更多,甚至整个种群会迅速崩溃、灭绝,整个生态系统就出了大问题,最终不适宜任何大型生物生存,

为什么恐龙灭绝的这么彻底?既然当时的哺乳动物能躲过?那微小型恐龙为什么没躲过?

首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恐龙的灭绝并不彻底。比如中生代时由兽脚类恐龙获得飞翔能力而进化出的鸟类就没有灭绝,另外有一些报道认为有一些恐龙一直零星的活到了几百万年前才逐渐完全灭绝。所以恐龙的灭绝并不彻底,现在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生物都是它们进化而来的后裔,包括你家吃的鸡,也是恐龙的后裔!从三叠纪的晚期恐龙开始崭露头角,到白垩纪末期退出了历史,有一亿多年。

恐龙的灭绝是也一个持续过程,即便有突然的降低但也绝非一夜之间突然清零,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我个人赞同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环境剧变的理论。因为有理有据,科学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找到了证明小行星撞击过地球的大坑,这个坑存在于墨西哥,直径超过180公里。小行星撞击说,也成为了恐龙灭绝原因的主流学说,

在撞击之后产生了极为可怕的后果,楼主可以想象一下核冬天的模样。当时的地球是雾霾遮天蔽日、全球连年严寒,另外并非哺乳动物能躲过这次灾难,实际上陆地上的哺乳动物和恐龙一样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三角兽属和许多有袋类哺乳动物都遭到灭绝,这也是为什么哺乳动物在大灭绝事件后并没有马上获得爆炸性发展的原因。但与此同时鱼类大多数都逃过了灭绝,而两栖类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受到的影响也不大,

部分鸟类由于生存能力较强也活了下来。这些生物就构成了大灭绝之后的主要群体,至于为啥小型恐龙灭绝,其实不难理解。灾难降临后,植物大面积死亡,造成食物链崩溃,大型食草恐龙找不到足够食物,最先死,小型食草恐龙面临食物不足和食肉恐龙的捕食,很快全面灭绝。失去足够食物的大型食肉恐龙也灭绝了,而由于当时的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体型都很小并且大多都是穴居导致之前小型食肉恐龙进化出的武器派不上用场,捕食不到足够的食物导致小型食肉恐龙也渐渐灭绝了,

史前动物体型普遍偏大,和空气含氧量有直接关系吗?

动物的体型和大气中的含氧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说大气中含氧量越高,所有动物的体型就越大,现在大气中的含氧量不低,动物的体型也不小。史前动物真的普遍体型大吗?这种说法肯定有问题,因为地质史上任何时代的动物都不可能比今天“普遍更大”。每一个时代,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远比大动物多,多得多。比如大家熟悉的“恐龙时代”,既有阿根廷龙这种体长30多米,体重70-80吨的巨兽,也有胡和中华第一羽龙等体长只有20-30厘米的袖珍恐龙。


文章TAG:为什么动物和恐龙一样  恐龙  生存  含量  空气  动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