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沃尔玛的股价走势不错,虽然最近跌了10%左右,但还是强于美国股市的存在。巴菲特三季度清仓,也意味着他在沃尔玛本轮暴跌前清仓,也意味着他错过了沃尔玛10月的大涨,巴菲特没能在最高点出货。然而,巴菲特早在投资沃尔玛20年后,就已经在沃尔玛上赚了一笔。

沃尔玛为什么在中国失败?

我的工作经历对这个问题有点发言权。原来还有很多部委的时候,我正好负责整理国内超市数据,后来部委取消以后又在沃尔玛工作过,首先说沃尔玛失败这个确实不对,为了更好和xx打交道,也为了融入中内地市场,所有外资超市在国内的股权都非常复杂,往往都有某大型国资超市的影子。至少在我了解的那个时间段,沃尔玛中国和家乐福中国大股东都是国资,现在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太乱,

所以失败与否不好说,这里引出个题外话,家乐福中国和海外家乐福俨然两家买卖了,反法去家乐福闹就是闹自己了。只能说沃尔玛不太成功,它的中资方品牌更惨淡,我觉得原因大部分是沃尔玛内部政策落地的不适应,我举几个细节的例子,细节决定成败么。当然了,我说的都是过去式,大家都在改,一,额外费用。超市里面大墙面都是广告位,沃尔玛一开始是不登任何广告的,只放自己的宣传语,

逢年过节结账台附近的堆头也是不收费的,很多大超市都有上架费和很多小费用,沃尔玛没有。大概沃尔玛对自己的经营很有信心吧,二,场地租金。很多大超市租房子都是,几层的拿,超市一部分,剩下再租出去,挣房屋,沃尔玛不这么干。三,一开始沃尔玛有种手推车是可以推回家的,胶皮轱辘的,造价1500,押金100。基本一个月丢光,

沃尔玛等一些零售商那么追逐商品价格最低化,为什么不自建工厂来销售产品?

首先,申明一点,沃尔玛是拥有自有品牌的,但并不是覆盖所有的行业、领域。先不说它为了商品价格最低化做了多少努力,也不去分析利润的高低,就单说沃尔玛现在的商品布局又有多少人能克隆或复制?成为行业领头羊、标杆、榜样并不是靠降低商品价格就可以实现的,它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资源,比如战略眼光、生态布局、营销方法等,

沃尔玛虽然追求商品最低化,但并不是追求利益最低化,再说的直白些,商品的售价要与成本成正比,一款商品上架如果不赚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销售它?所以想要维持价格的最低化,那只有无限制压缩商品的成本,但又因生产商品的地点、方法、工艺、设备的不同导致商品的成本不同,所以想要商品价格最低化那就必须找到地点最近、工艺最先进、设备最效率的工厂去生产商品,从而降低成本。

而且对于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它们不会只看眼前利益,它们更在意可持续发展战略,双赢、以及风险嫁接,从字面上看,为了压低价格全球寻找合格的厂商是一件浪费时间、精力、金钱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沃尔玛的体量有多大?在维持商品最低化的前提下,它对商品的各方面需求有多大,从长远考虑,在维持采购模式不变的前提下,花费那么多的精力、成本寻找一个合格且优秀的厂商完全是值得的。

而且,沃尔玛的主要方向是放在零售终端,一部分宗旨是为顾客提供价格最低的商品,而非生产出价格最低的商品,如果沃尔玛放弃之前的宗旨开始自产自销,那它也不会做到现在的规模。从过往沃尔玛的营销方法中可以看出,沃尔玛是懂得双赢的重要性的,一面压榨厂商,一面又让厂商有利可图,说的直白些就是让这些为沃尔玛服务的厂商赚不到钱却又饿不死,

而且厂商为零售商提供低廉且优质的商品,在质量、价格上肯定具备了同行业没有的竞争力;同时,沃尔玛也会帮助厂商宣传品牌、处理库存等;对于厂商或沃尔玛这类零售商来讲这完全是双赢的局面,厂商让出利润宣传品牌以及增加市场占领份额,而沃尔玛拿到了想要的低价商品,质量、利润都有保障,何乐而不为呢?再来说说风险嫁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从战略布局来看,沃尔玛应该建立自己的品牌。毕竟它的零售渠道是固定的,优质的。只要产品质量、价格、布局合理,符合市场需求,销售渠道是不缺的。从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可以看出,沃尔玛也在做这些事情,但这与我之前说的风险嫁接背道而驰。况且沃尔玛等零售商属于超市经济,整个生态店的单品数量甚至高达5个。


文章TAG:沃尔玛为什么那么赚钱  不自建  沃尔玛  赚钱  工厂  销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