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报纸?

不幸的是,我就是问主说的那种人。早晨去咖啡馆吃早饭,边喝边咖啡,边看报纸,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好像并不觉得过时。为什么这么多人定报纸?这个问题要分几个层面。如果是以中国为对象,那就得考虑中国的国情。最高峰时期,《人民日报》的日发行量接近三百万份,现在据说在230万份左右。显然,《人民日报》的发行主要依靠发行。

而且,是作为政治任务“摊派”给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机关。如果说《人民日报》是个特例。那我们看一看另一个报纸发行大国:日本。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VAN-IFRA)发表的《2011年世界报纸发行量十强》中,《读卖新闻》居首,第二名是《朝日新闻》,日本五家报纸跻身前十名。日本特有的“送报到家”制度,长期支撑着各报的天量发行数字。

根据一般社团法人“日本ABC协会”的最新数据,在2014年9月,《读卖新闻》销售量最大,是924万份,第二名《朝日新闻》为721万份,第三名《每日新闻》330万份,第四名《日本经济新闻》277万份,第五名《产经新闻》160万份。日本人喜欢读报纸,举世闻名。从上面的数字就可以反映。这大概是日本人生活里养成的惯性。

日本媒体报道,在每天读报的习惯中从小走到今天的60多岁的日本男性称,“不看报纸,一整天都会坐立不安”。但实际上,日本的报纸发行量也在下降,主要是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读报。但是,由于日本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所以,报纸依然有比较大的发行量。所以,回到正题。为什么依然还有这么多人订阅报纸?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是有读报习惯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读者。

银行业和纸媒,哪个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更大?

当然是纸媒,互联网对于银行就是一种工具,提高银行工作效率是互联网对银行最大的意义。而对于纸媒来说,互联网建立的初衷就是信息传递,纸媒本质作用也是一样,这就是一种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虽然我们都觉得纸媒和互联网互有优劣,但是不可否认纸媒最终将会被替代,沦为互联网传媒的补充品。所以对纸媒的冲击是致命的,对于银行业只是推动变革。

如何看待目前的纸媒体发展前途?比如报纸?

纸媒发展方向,小孩,老头,中青年己退出。知识接收,视觉占70%,听觉占30%视觉接收快。视觉伤眼,现在谈节约用眼,少儿近视太多,中国读书太少,人均年读书0.7,发达国家几十本,日本,德国,以色列最高,55本(?),纸媒传递综合信息,新闻,科技,文学,广告也不少,广告你可跳过去不看,视频挡着,不看就上厕所。

我原来一直订多份报纸,几十年不变,我看,一大家都看,利用效率高,年终,集中处理,把有用资本剪下收集,儿子订杂志,专业报纸合订书,我今年才不订报纸了,儿孙不看报,我的眼睛也差了,光线差,看不见,只能看手机。孙子还订份报,不准他看手机,电子产品,对视觉影响大。老年文化低的多,只有知识老人才订报,以文摘养生为主,新闻看电视,也有的用智能手机,儿女一教就会,也放弃纸媒。


文章TAG:报刊与互联网如何共存共荣  互联网与纸媒如何共存  报刊  互联  互联网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