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经济发展靠什么来支撑?

武汉不像其他的网红城市。有国内名企和外资大牌企业。但是确有很多国内前三前五的企业,而且都是大体量功底扎实的企业,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都能在武汉找到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举个例子,烽火,大家可能面面相觑,啥,通讯行业只有华为中兴,烽火是啥。但是烽火却是通信行业的国家队,在光纤通信和骨干网领域基本上是巨无霸的存在,烽火不是网红但是确实能提供国家级别的通信全套解决方案。

一年也是几百亿级别的占通信市场四分之一份额的企业。再来一个,大桥局,很多人也是奇怪,啥大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基本上是这个蓝色星球最强大的造桥企业,开玩笑说,地球上修桥,外国搞不定来找中国,中国搞不定的来找大桥局。没事,只要钱到位,地球上就没有我们架设不了的桥。武汉工业底蕴很强大,张之洞开武汉工业先河以来,武汉就是中国工业化的桥头堡,虽然不像很多沿海轰轰烈烈,但是确实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江苏gdp需要多久才能赶上广东?

这个问题多年前就有无数的人预测过,也预测出非常多的版本,每一年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年复一年,江苏的GDP还是没有超越广东,反而广东的经济发展愈发活跃,因为经济的发展可不是仅靠臆测就可以实现的,过程当中包含有很多因素,政策、资源、人才等条件都包含在内,任何一个环节弱势都会形成恶性效应。个人认为,凭借目前的发展模式,广东的经济还是会持续引领国内省份首位。

地理位置上看,广东省是我国最特殊的一个经济发展省份,珠三角独自包含在内,省内拥有两座一线城市,并且靠近港澳两大国际都市,未来广深两座城市在经济发展,以及对周边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上会持续发力,特别是深圳,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很多人可能会说,广东的经济发展不是特别均衡,除了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发展很一般,但是别忘记了上面提到的深圳,深圳的城市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已经跃居国内第三,未来深圳肯定会像周边城市辐射,近段时间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并且广东目前提出的东西两翼副中心城市,如果将两翼发展好,那时便是省内全面发力。

当前我国的经济重心向南偏移,近两年,广东省的外来人口增长量超过了江苏、浙江、山东之和,有人的地方就有发展,越来越多的优势人才汇集广东,建设广东。而江苏当前发展模式与广东差距主要就是民营经济,江苏的生产制造业发达,但是传统行业的盈利能力远没有服务行业、高新行业、金融行业等那样强悍,而这些恰恰是广东的强项。

成都15年内gdp能不能追赶上苏州?

这里有不服苏州工业产值全国第一,是中国最大工业城市的。自己去百度,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苏州,我就不贴链接了,自己随便看看心服口服。去年苏州一市工业总产值达3.6万亿,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而且苏州是中国用电量最大的城市,这是没有水份的证明,成都敢去把GDP挤挤水吗?苏州两年内GDP会破两万亿,成都也就能达到1.5或1.6万亿。

集全省之力建设的省会城市,和一个普通地级市比,很光荣?苏南地区,苏州、南京、无锡三座万亿级城市,六七千亿的城市也有,成都周围呢?苏州都是低端组装工厂?这是个笑话。就像当年黑苏州工业园区,说那里污染的没有蚊子一样。我在苏州上大学四年,跑遍了市区所有地方,都没见过排放烟尘的烟囱。还有苏州工业园区,没来过的怕是看错了工业的名字,园区是和新加坡合作的,可以说是中国最顶尖的新城区之一。

苏州是外资很强,以前很依靠外资。但前几年各种低端组装外资工厂撤退了很多,很多人说苏州完了不行了,不好意思,现在苏州已经恢复了增速,已经不再只依靠外资。你可以来苏州园区看看,现在很多外资新建研发中心,把原有厂房升级了。苏州人均GDP一直是仅次于深圳,全国第二,去年无锡以微弱的优势领先苏州。而且,苏州人均GDP是成都的两倍。

你觉得武汉近年能不能在GDP上超过苏州?

武汉不需要超越苏州,武汉只要巩固京武沪的一线城市地位,就足够了。武汉的高度,苏州发梦都梦不到!苏州一个小地级市,政治地位低下,在国内几乎毫无存在感和影响力。苏州主要的作用,除了帮河南省解决一些就业问题,还有就是帮帝国主义公司拧一下螺丝,仅此而已。苏州粗放的产业结构,无非是依靠作为上海的产业功能区,把上海不好布局的大量低劣工厂引进苏州而已,这种产业,说实际的能有多少价值和含金量?如果说内源性经济,苏州不说比宁波佛山,就是比宜昌襄阳都比不上。

苏州,号称GDP赶超深圳,中国第三城,其实真是一个笑话而已。苏州和京武沪的差距非常大,而且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层次、企业总部、人才积累、高新技术产业、还有资金财政,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一个武汉的高等教育,无论办学规模、在校生和科研成果,一百个苏州都比不上。苏州要想和武汉比,要先做出来一个双跑道国际机场再说,先通个A型车地铁再说,先建出来一个30线16站台的火车站再说,苏州的4B地铁,说实在的就是两个2B。

武汉有些全球第一的城市规模、首屈一指的区位优势、崇高的经济地位,还有独特的交通条件,这些都是天生丽质,不可复制不可再造。就是说,苏州可以无数次复制,但是武汉却独一无二!武汉,从来看不上苏州,不需要和苏州这种小城市比。武汉有着全球规模最大、产业层次最高、技术含量最顶尖、竞争力最顶尖的产业集群,越往后,武汉的产业竞争力就越高!而苏州的粗放型的三来一补加工业,越往后随着人力资源、原材料和土地的成本不断攀升,苏州模式就越难以为继。

俄罗斯经济收入跟广东省差不多,哪有那么多钱研发先进武器?

俄罗斯与广东省经济收入差不多的概念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具体是俄罗斯与我国广东省的美元汇率换算GDP基本差不多!什么是美元汇率换算GDP呢?简单理解就是将俄罗斯全面国家GDP按照俄罗斯卢布统计后,再按俄罗斯卢布与美元的最新汇率折算成美元得出的数据。广东省的美元汇率换算GDP,是广东省当年的人民币统计GDP,按照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进行换算得出的数据。

然后将这两个折算后的GDP进行对比,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这样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而不能完全准确的表现出两个地区的真实经济实力差距。因为,这种对比除了未考虑两地的实际物价和人工价格之外,还受到两地所在的货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波动因素影响。例如:在广东和俄罗斯两地,养一个水平基本相同的电气工程师,俄罗斯的电气工程师的人工成本可能只有广东的1/5,而俄罗斯的电气工程师的生活质量可能远比广东的同行更高。

2021年,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大约在2000亿美元左右,基本上与广东省的财政收入相近。俄罗斯2021年国防工业的研发约600亿美元,若按照俄罗斯卢布计算,这个规模其实已经非常可观了。甚至仅用美元汇率对比,也可以比肩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军费开支数量。若按照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俄罗斯卢布的币值被严重低估,只有其实际价值的1/3。

这么一算俄罗斯的国防开支还真的非常可观(基本上接近我国的规模)。其实再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俄罗斯的新增先进武器研发并不多,甚至大多数新武器研发项目,大多数项目都是新瓶承老酒的模式,例如俄罗斯苏27/30/33/35系列战斗机,其最核心的机体研究仍然是苏联时期苏27,新型号不过是改进雷达、机体材料、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及弹药。

其研发成本远比研发一款新战机要省钱。再例如俄罗斯的一些新装备,如:苏57隐身战机和T14坦克,苏57的基本气动外形虽然具备隐身战机的特性,但还是能看出苏27的轮廓,而苏57的一些核心机载装备,大多都是使用苏27改进型号的一些最新产品和成果。至于俄罗斯近些年占据军费支出大头的核威慑力量,也没有什么新颖的东西。

江苏13地居民收入排名,苏州南京无锡位列前三甲,你怎么看?

苏州,无锡,常州是地理位置,南京政治中心。。。跟人没有关系。拖上海的福罢了。说的仔细一点,以前小学还是初中地理课文上就说的很清楚。地图上看中国,比较富的地方从南往北说,那就是珠江口周围地区,长江周围地区,还有渤海湾地区。为什么是这几个地区呢。珠江,长江口地区是内陆沿江地区的集散地。所以是个商人不论国内国外,经商建厂肯定会选这个地方。

还不懂的话,我打个比方,商人就在那里带着,要买的货在内陆沿江地区,他们不用亲自上门去买,给运费自然有人运来。同理,要卖的货,自然有人运往内陆去。有人要说为啥不走陆路?对不起三四十年前或者更早几乎没路,但相对来说,船运底子不错。所以,江口位置在近代经济的优势不言而喻。渤海湾我就不说了,人家靠北京。。。不要看表象,不要以为有钱的地区人就聪明努力。

只是那个位置好,能赚钱,自然有人就去了。现在,农村,西部地区有很多都要空了,人哪去了?自然在那些富得地方奋斗着。比如北上广,很多都不是本地人。别跟我说,三十年时间这几个城市的人口从几十几百万一下变成几千万都是他们自己生的,那么就算是,这三四十年他们本地人别的不干,天天生孩子好了。。。这些外来者要么是商人了,精英,农民工,他们都有很多优点,比如勇气,没勇气就窝在农村不出来了。

2017年GDP超过万亿的城市出炉,发展越来越好,大家有什么看法?

目前一共是十三个过万亿GDP的城市,不清楚佛山会不会过万亿,2016年8600亿,今年GDP算法更改,将科研投入计入,不同城市增量不同。第三梯队中的成都尚未公布经济数据,预计与武汉的1.34万亿相仿,与苏州差距还很大。第一梯队:深圳甩开广州,开始了追赶北京的漫漫长路。深圳GDP超过2.2万亿,广州2.15万亿,3%的差距可不小,要知道两年前广州还是领先的,当然这个差距主要是更改算法“贡献”的,北京没有上海增速高,但总量差距缩小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北京GDP2.8万亿,深圳2000年GDP相当于北京的53%,2010年相当于北京的67%,2017年相当于北京的80%。

假设两地名义GDP增速差按目前的2%计算,深圳追上北京需要13年;考虑到雄安将深度改变北京对华北地区资源的虹吸效应,并且会分走目前北京的部分高附加值产业,深圳与北京名义GDP增速差若按3%计算,则深圳追上北京只需要8年。造成深圳与北京经济增速差异的主要是第三产业,深圳第三产业增速接10%,而北京只有7%,深圳第三产业占比59%,北京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0%是大陆服务业比重最高的城市,共有特点是金融高度发达,北京金融行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深圳超过3000亿,深圳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均快于北京;深圳制造业是亮点,计算机电子、通信占制造业比重的70%以上,增速超过9%,北京制造业增速低于6%,汽车为首占比30%以上。

第二梯队:重庆替补天津进前五,苏州不温不火。重庆刚刚公布2017年GDP19500万亿,增长9.3%,虽然是它自己几年来最低增速,但仍然在前十大城市中跑的最快,超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主因,重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17440亿,相当于GDP的90%,苏州GDP17000亿,固定资产投资只有5600亿,相当于GDP的33%。


文章TAG:2014苏州研发投入gdp多少钱  苏州并未被挤出10强  2014  苏州  研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