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相机与准专业相机的区别有哪些

所谓的专业相机是指提供给职业摄影师使用的器材,他们用最好的器材拍出质量最优的照片,从而解决在业内生存的问题。所谓的准专业相机是提供给摄影爱好者使用的器材,他们用这样的相机去抒发个人的艺术情怀。所谓的家庭相机就是为普通家庭提供拍摄到此一游或聚会等留念的相机。这种区分方法带有个人色彩,不见得科学规范。对于摄影器材是否属于专业和非专业,没有严格的区分界线,或许只是商家为了销售而派生出的说辞罢了。

我觉得搞清楚“专业相机与非专业相机的区别”会更有意义的。1.专业相机的机身和镜头都是以金属材质为主,质地和做工都非常优质。非专业相机的机身和镜头更多采用工程塑料为材质,这就显得不够经久耐用了。专业的镜头除了会使用光学玻璃外,还会使用一些昂贵的消色差材料。非专业镜头中则会使用一些廉价的树脂镜片,光学玻璃只占一部分。

在使用手感上也有区别,专业机显得厚实和沉重,非专业机则显得格外的轻巧。(图为:使用佳能5D2拍摄的照片。专业级相机)2.专业机与非专业机的重要区分在于快门的使用寿命上。专业相机频率很高,有的摄影师甚至每天要拍上千张的照片,因此相机快门在设计制造时做的非常耐用,故障率每十万次才会发生,有的使用寿命能达到五十万次以上。

非专业相机的使用寿命相对来说就低多了,有的家用相机甚至是一万次左右就会出现故障。有的朋友会说:我家的相机使用十年都没坏过。这是因为你十年中也没拍摄多少照片,使用频率很低。(图为:使用佳能7D拍摄的照片。准专业级相机)3.专业机在功能上实用而简练,非专业机在功能上则显得花哨。非专业相机上有很多自动模式,比如:夜景模式、运动模式、人像模式和风景模式等等,这些功能在专业相机上是看不到的。

什么摄像机(不是电影机)比单反贵画质还差?

非电影摄影机的视频摄像机,通常有几个等级:1.广播级摄像机。2.业务级摄像机。3.民用高端摄像机。4.家用普通DV机。摄像机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拍摄设备,发展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作为一种专业视频拍摄工具,在短期内不会被其它机型替代。有朋友认为单反、无反相机抢去了很多传统摄像机的份额,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被相机取代的只是上述摄像机类别划分中的最末一类,也就是家用DV。就好比手机抢走了低端卡片相机的市场是一个道理。在专业、准专业领域,摄像机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又有些朋友会说,单反拍视频画质要比摄像机好。其实这要看怎么去看待所谓的“画质”。由于单反这类相机cmos感光元件尺寸很大,所以拍摄的视频画面具有较好的浅景深效果,具有不错的高感光性能,属于类“电影机”的效果,但传统摄像机使用方向本身就与这个用途不同。

传统摄像机虽然感光原件尺寸较小,但它具有非常明确的用途,那就是要画面更“清晰”。这种清晰包含了大景深带来的画面整体清晰度呈现,也就是说传统摄像机本身就不希望拍摄景深过浅的画面,而追求较大范围成像清晰度。原因很简单,是与其主要用途相关联的。传统摄像机的应用领域多为广播电视传媒,新闻影像记录、演播室视频采集、会议课程等长时间视频记录、演出拍摄等用途是它的阵地,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浅景深的艺术效果并没有市场,而且还要尽量避免景深过浅带来的对焦失准、背景模糊等画面效果。

而专业、准专业级别的摄像机具备的分辨率、码流、色度采样率等是与广播电视标准相匹配的,这方面相机却不那么规范。高端摄像机画质根本不能说比相机差,而是画质取向不同,达到广播级标准或类似规格的摄像机,画质一点都不差,反而相机会在指标上满足不了广电行业需求。专业摄像机也不需要设计强悍的高感性能,因为打光是行业普遍采用的基本拍摄方式,低感光度下拍摄获得更优的画质是专业视频拍摄必须要确保的。

这与相机多用的性能也并不相同。其实很多专业摄影机也并不具备民用相机那样强大的高感,因为压根不会那么用。偶尔需要在暗光环境使用,可以拉高增益,同时结合使用摄像机的大光圈,在大光圈下,摄像机仍然可以拍摄景深较大的画面。另外,摄像机的大范围变焦镜头、内置ND减光镜、多种音频视频接口、长续航、专为视频设计的操控体系都是相机所达不到的规格。


文章TAG:专业摄像必备基础知识  摄像机的准专业与专业如何区分  专业  专业摄像  摄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