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口为何这么多?

亚洲人口众多有历史原因,生产方式、土地供养能力、国家的形成和现代国家的公共服务与之相关。需要看到,亚洲也并非遍布人口,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西亚人口也为数不少,中亚和北亚则人口稀疏。人类出现以后数量长时期得不到增长,甚至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频临灭绝。定居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组织革命。

相对于游牧和游耕,定居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并将产量控制在尽可能可控的范围之内。定居农业是人口得到稳定的基础。而亚洲恰恰是世界上最好的农耕区,从东亚季风气候到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肥沃的土壤、充沛的降水,而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物产也极为丰饶。适合农业,是亚洲人口众多的自然因素。随着定居农业的深化,基于部落组织的国家出现。

最早的国家组织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之后在古地中海、古印度和中国先后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帝国。帝国虽然发动战争,但可以在其控制区内实现基本的秩序,安定的社会秩序减少了暴力,或者说把暴力活动组织化了。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因为暴力减少的人口。国家组织还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固化,形成技术进步,提高农业产量,这鼓励了人口在和平时期地增长。

比如中国在王朝鼎盛时期,人口可以达到6000万左右。东亚当时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不过暴力组织化也提高了暴力的强度,国家间战争造成的破坏程度更剧烈。战争除了直接杀伤人口外,军粮地征用与运输往往导致生产停滞,大量人口死于饥饿。对于有周期性王朝更替的中国、朝鲜,人口都在更替导致失序造成的广泛暴力与饥荒中死亡,人口降幅高达90%。

很长一段时期,人口的增长基本被稳定在低速增长状态,如中国鼎盛时期人口也维持在5000-6000万左右,这是当时技术条件和社会组织条件所能达到的极限。西欧探险家开始开辟向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商路,全球化时代开始在15世纪发生。东亚首先在全球化获益,在明末获得了番薯和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粮食产量不仅有较大的提高,还有更多之前无法种植作物的土地被开垦。

此外,清代正式实施摊丁入亩制度,让中国税收从人口转向土地,这也降低了生育带来的生存压力。在200多年的清帝国统治时间中,仅中国人口就从明末清初的3000万上升至4亿。清帝国的有效统治也给地区体系带来稳定,朝鲜、日本人口均有一定增长。印度和东南亚也出现类似情况,英帝国的有效统治减少了社会动荡,加之农业技术进步,人口也会出现增长。

1947年印度独立是人口约有3亿。在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亚洲各国经历了大幅度的变化,在二战结束后,大量新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并多数实现了有效治理。现代国家提供的秩序、医疗卫生进步、公共服务、农业技术革新等诸多改变造成了人口快速增长,中国从4亿增长到13亿,印度从3亿增长到12亿。中印两国人口就占亚洲人口超过半数。


文章TAG:中国占亚洲的多少人  元朝占亚洲多少  中国  亚洲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