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温度高达5000度,为什么宇宙还是冷的?

太阳的表面温度高达5500摄氏度,而宇宙中还有很多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仅银河系中最少也有一千亿颗恒星,但数以亿计的恒星并没有把宇宙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事实上,宇宙的平均温度非常的低,只比绝对零度高了2.73度,即-270.42摄氏度,这要远低于恒星的温度。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空间本身没有温度的概念。因为空间不是物质,而温度是表征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剧烈程度。

恒星会发光,这些光携带着能量在真空中传播,当它们撞上物体时,光的能量会被物体吸收,所以物体的温度会升高。整个宇宙之所以很冷,这是因为宇宙空间太空旷了,其中的物质密度极低。宇宙空旷到平均密度只有10^-29克/立方厘米,相当于水的密度(4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的10万亿亿亿分之一,或者说每立方米中仅有5.9个质子。

在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距离大约为4光年。太阳的辐射功率约为3.828×10^26瓦,那么,在距离太阳2光年的地方,每平方米所会接收到的太阳能仅有0.000000085瓦(8.5×10^-8瓦)。这还是充满恒星的星系的情况,而星系和星系之间存在更为广阔的星系际空间,那里的物质密度更低,所能接收的热量还要低得多。

宇宙在诞生之初很小,那时的物质密度极高,并且温度也极高,达到了理论最高的普朗克温度(1.4亿亿亿亿度)。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温度逐渐降低。在宇宙诞生只有1000万至1700万年的时候,宇宙的平均温度大约为0度至100度,这意味着生命可能很早就在宇宙中出现了。138亿年过去了,经过了大幅度的膨胀,宇宙的平均温度已经降低至-270.42摄氏度。

宇宙最高温度是1.4亿亿亿亿度,为何最低温却只有-273度?

理论上,温度并不存在上限,温度能够达到任意高的程度,可以远超1.4亿亿亿亿度。但温度存在一个理论下限,大约为-273.15摄氏度。那么,为什么温度没有上限?为什么宇宙中出现过的最高温度是1.4亿亿亿亿度?为什么温度又会有下限呢?事实上,所有这些问题与温度的产生机制有关系。无论什么物体,从微观角度来看,它们都由原子、分子或者离子组成。

根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成物体的各种粒子不是绝对静止的。因为相对论表明,宇宙中的参照系都是平权的,没有绝对静止的参照系。而且不确定性原理也禁止出现绝对静止的情况,一旦粒子绝对静止,它们的不确定性消失,其位置和动量会被完全确定下来。因此,粒子必然会做永不静止的热运动。粒子热运动会让宏观物体产生热量,为了衡量这种冷热程度,就需要温度这个参数。

粒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平均动能越大,宏观物体的温度就越高。理论上,当粒子热运动完全停歇时,温度将会达到最低的绝对零度。根据实验的测量,可以计算出最低温度约为-273.15摄氏度。在热力学中,最低温度被定义为0开氏度。另一方面,虽然狭义相对论禁止有质量粒子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动能不会无限增加。

根据狭义相对论,随着粒子的运动速度无限趋于光速,它们的动能也会趋于无穷大,所以温度也会随之趋于无限高。但在宇宙中,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无限高。根据标准宇宙模型,宇宙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38亿年前宇宙创生的最初时刻,这个温度是普朗克温度,其大小约为1.4×10^32度,即1.4亿亿亿亿度。在普朗克温度下,宇宙中已知的一切物质、原子和基本粒子都无法存在,已知的四种基本力将会统一在一起。

质能方程常数(c²)刚好是光速的平方,如此巧合是否暗藏更深层的宇宙规则?

是光速的平方还是立方什么的,这些都不重要,如果非要提暗含的深层的宇宙规则,那就得先说质能方程本身了,基于狭义相对论通过光速这一常数的联系,给出了物质质量与自身包含能量的简洁关系,称得上是惊人的发现。我们要知道质能方程是基于狭义相对论提出的,也就是狭义相对论的推论,所以即便质能方程再怎么符合物理和数学上的美感,那都是狭义相对论给予的,所以质能方程中的光速平方并没有代表什么特殊规则。

质能方程的推导也不是很困难,一点高数知识加上狭义相对论的一些推论足以,或者更加严格一些就利用四维语言去分析,总的来说,质能方程中的光速平方完全是数学推到的结论,这与狭义相对论的几个基本原理相关。实际上,我们刚才一直再强调质能方程E=mc平方是狭义相对论的结论,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等式只在特殊情况下严格成立,而在广义相对论中,质能方程这个概念指的是能动张量,如果取一个局部瞬时惯性系,那么才会退化为我们熟知的E=mc平方。


文章TAG:宇宙平方度是多少  元宇宙一平方多少钱  宇宙  平方  平方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