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男女思维差异那么大?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不是男女彼此之间的思维差异大,而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思维差异大。这么说好像没啥不同,但这个问题就像问斑马到底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一样,乍一看好像这两种说法没啥区别,但对斑马胚胎发育的研究告诉我们,斑马就是黑底白纹路,因为斑马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是纯黑色的,一直到了胚胎发育的晚期,黑色素的生成被主动抑制,于是出现了白色条纹。

而这种抑制过程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每只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的差别。所以,当我说不是男女彼此之间差异大,而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大,也同样是因为胚胎发育方面的证据,是男性主动拉开了和女人之间的思维差异。图示:斑马到底是白底还是黑底呢?今天,我们知道人类胚胎发育的默认本底就是女性,除非胚胎细胞中存在一个基因——SRY,当这个基因的正确版本存在,并且在特定的时刻打开,它就会将本来直奔卵巢发育方向而去的生殖器官改造成睾丸,然后睾丸释放雄性激素,到达胎儿的各个组织,将它们从默认的女性发育目标转变为男性,当然这还需要其它组织器官能够正确的识别雄性激素的存在,但这不是问题,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能识别雄性激素,因为其实无论男女身体中都同时存在着雌雄性激素,只不过相对比例差异极大。

雄性激素对身体的重塑造成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肌肉和性器官的差异上,而且也作用于发育中的大脑,从而也就在本底水平上造成男女两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巨大差异。谈论人类往往因为涉及政治和文化,很难得到心平气和的结论。在历史上某段时间内,一些知名学者认为男女之间除了基本的性器官和肌肉力量差异是天生的,其它差异尤其是思想和行为差异,都是后天文化灌输所造成的。

就像女孩就该像个女孩子,男孩就该像个男孩子之类的灌输,以及父母和社会都会把洋娃娃塞到小女孩手中,而将汽车和枪支玩具扔给小男孩。其实,在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开始怀疑男女之间的思维和行为差异,大多来自后天教育或者教化的时代,因此鲁迅先生有句名言说:除了母性是女性的本能,所谓妻性(贤妻行为道德规范)和女儿性(做一个乖乖女)都是后天的教化,并非女性之本能。

这些反思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对事情的认识走向了极端,认为男女之间在思维和行为模式上完完全全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文化塑造,就未免太小看构造我们身体的基因的能力了。下面讲述一则悲剧故事。1965年,大卫·彼得·利马(David Peter Reimer),诞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温尼伯,与兄弟布莱恩为一对同卵双胞胎兄弟。

但大卫的阴茎在包皮切割手术时被意外摧毁,那时候他只有半岁。在心理学家约翰·曼尼的建议之下——他坚信性别行为模式是后天塑造出来的——他的母亲让他进行了性别重置手术(切除睾丸)并定期注射雌性激素,把他当作女孩来扶养。这个案例后来被约翰·曼尼发表,并且在当时被视为相当成功,成为支持性别来自后天文化环境培养的重要科学证据。

然而,利马一直以来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女孩,也不喜欢那些洋娃娃和女性洋装衣服。在13岁时,他一度想要自杀,在他14岁时,父母终于告诉了他真相,于是他又重做手术并停止注射雌性激素改注射雄性激素,试图恢复男儿身。他的悲剧经历,让性学家米尔顿·戴蒙深感震惊,他说服大卫将自己的情况公诸于世,以阻止其他医生继续对其他幼童进行性别重塑的手术。

1997年12月,大卫的故事由约翰·科拉平托发表于《滚石杂志》。并在《性别天生》(As Nature Made Him: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Girl)一书中更详细的说明此一事件。2003年,利马自杀离世。这个悲剧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雄性激素在胎儿期就已经重塑了男性大脑。

图示:人造女孩David Peter Reime的悲剧故事。总结:男女思维差异模式,除了后天文化造成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依赖于先天的塑造,这些塑造并非毫无逻辑,而是在漫长的演化史中,对两性各有利弊的模式。无论我们是否理解这些差异,或者被这些差异所折磨,但首先我们得相信,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有着某种深刻的道理。

适马相机出片最接近胶片不?

适马是目前唯一坚持使用自己的X3感光元件的厂家,其感光原理和效果最接近胶片成像。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放大看它是边缘没有锯齿,色彩厚实细腻,饱和度高。但适马相机真的不是一般的难用,对焦慢,存储慢,耗电大,造型怪异(这点见仁见智,我就非常喜欢)。适马最大的问题是jpg直出效果极差,容易偏色,噪点太多,必须用raw解析,才能达到X3的惊艳效果。


文章TAG:fove多少钱  FOVE饼干价格报价行情  多少  饼干  价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