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

由于工作关系,本人经常拍一些演出活动,下面分享一下这两年拍舞台的一些感受,没有太多理论上的分析,都是老甘自己实践中的体会,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一、器材准备。拍舞台我常用的的镜头有两个,70-200和24-70。如果是相对重要的舞台活动,哪就带两台机子,尼康D7000 70-200(半幅机身配全幅镜头会获得更长的焦段),D810 24-70。

如果是一般的活动,哪就只带D810一台和上述两个镜头。这里强烈推荐70—200,简直是拍舞台的利器啊,多数情况下前排到舞台的距离最适合70-200镜头,至于后排怎么办,老甘还真没在后排拍过,想想带个400的镜头架后排,你是在打鸟吗?看问题描述想必题主和老甘一样经常是活动的参与者,那混个前排是没问题的。

好了,闲话少扯,请大家收拾收好相机镜头,装好备用电池和备用存储卡,一起和老甘去拍一次舞台演出。(至于三角架和外闪,老甘是从来不用的,为毛不用?这还得叨叨几句,先说三角架,重点是在前排中间位置支个架子会阻挡后排观众视线,支到两侧又拍到不好照片,二是不方便移动,三是支个架子站半天实在太累,至于不用架子如何拍到清晰的照片,后文有述。

再说外置闪光灯,如果一个舞台的灯光差到需要闪光灯补光或者没有面光的时候,哪这样的活动还值得拍嘛?另外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拍舞台,要的就是舞台上灯光明暗色彩变幻的效果,包括村委会门口的民俗演出,更需要那种昏黄的光影,你说你拿个外闪一下子闪个里外透亮,光影呢?格调呢?都让你闪没了。。。)二、现场准备。提前到达现场,在前排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的话尽量靠中间。

然后调试相机,先装上70-200的镜头从相机里瞅一下舞台,如果70端至少能装进多半个舞台,哪就最好不过,整个晚上就不用换头了,不然的话,偶而拍舞台全景的时候还要换头。下面说重点,敲黑板三下,讲六点内容。1、将相机设为高速连拍,因为你单拍的话,等你看到这个动作该拍然后摁下快门,人家的精彩表情和动作早过去了。

2、将相机调到AF-C模式。就是连续伺服对焦,因为舞台表演都是活动的,这个模式可以让我们对动态目标持续保持对焦准确。3、将ISO设为自动,我一般最大是6400或上下一个档,D810完全压得住,照片稍暗一点问题不大,还有细节后期可以提一下曝光,再高的话噪点不好控制。而将ISO设为自动,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以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线以上,这就是前面说到的不用三角架也可以拍不糊的原因。

4、拍摄模式,如果舞台灯光变化不大,用M档,快门我习惯320以上,如果舞台灯光变化过大,我一般用光圈优先,单个特写时光圈最大,多个目标时收到F4到6(上图就是没有收光圈,前排小朋友拍虚了)。比如舞蹈类节目,灯光不会全亮,而当主持人上场时,或者语言类节目时,一般灯光是最亮的,用M档的话就要记得根据节目随时调整,比较麻烦。

5、白平衡。我一般是用自动白平衡,因为舞台灯光色彩变换比较大,肤色虽然随之变化,但自动白平衡拍出来舞台感更强,个别需要调整的后期拉回色温就可以了。顺带说一下存储格式,当然JPG,否则用RAW格式不但连拍时有可能存储速度跟不上,而且后期选片都能把人累死。6、曝光补偿。我拍晚上的舞台演出,一般会把曝光补偿减低一到二个档,白加黑减的理论这里就不多说了,拍舞台的话,降档会使暗部更暗,而人物更加突出。

如下图的齐秦,就是老甘曝光补偿减档拍的。三、进行拍摄。节目开始后,照例先给主持人特写,全景来几张。歌唱类的节目拍摄比较轻松,特写、不多的几个肢体动作拍几张就行,然后你就可以专心听歌了。舞蹈类节目就要上心了,精彩的动作往往一闪即逝,所以基本上感觉有好动作就要一直拍,中间注意尽量多半按对焦,免得跑焦。语言类节目,光线没有什么变化,正常拍就OK。

关于不同节目的拍摄要领,其实还是很有说头,这里就不多讲了。下图是我拍过一个魔术节目,正好拍到了其中的奥妙,大家自己找一找。四、后期处理。每拍一次表演,带回来几百张照片,光选片也是个花时间的活儿。所以我一般只是做三个步骤:选片、二次构图、简单调一下曝光度和色温就OK了。再说舞台表演类照片就是起个纪录作用,所以后期完全可以不用PS,光影看图 光影魔术手就已经足够。

我一般是先用光影看图选片,剔除虚焦、人物动作表情不好、没有主题和表现力的照片,然后用光影魔术手二次构图、调曝光度、调分辨率后存盘待发(光影魔术手也就这几个功能特有效率,用其它功能就毁图了)。其中极个别有感觉的片子,才在PS里调整,这样的话效率就比较高了。以上是我在实际拍摄中总结的的几点体会,学无止境,肯定有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交流。

时装摄影,如何拍摄日系风格?

时装摄影,如何拍摄日系风格?日系风格摄影作品,是以图片“偏亮不过曝”为主摄风格,早在胶片时代就有日系小清新拍摄法流行。日系风格摄影,日本摄影师嵨本麻利沙,川内伦子摄影家为代表的摄影作品,简洁明朗的风格,深受大众喜欢并快速流行。这类日系作品强调【小情节】【小情绪】【生活气息】数码相机的普级以及后期制作的便捷,使日系风格摄影并快速流行。

拍日系小清新人像照,在“过曝”可控的范围之内,适当调整相机白平衡参数,并通过后期让图片作品透出魅力。拍日系风格摄影,应挑多云天气作业,拍场环境天空漫射光反差明暗不大,掌握好颜色保和度和注意宽容度适中。拍摄构图应均衡协调,这类拍摄难度不大,重在掌握参数适当“过曝”,这里所讲的过曝,仅仅是指视环境光线适当调高参数。

后期制作整理思维以“清淡”为主,利用软件工具降低过高的保和度,用曲线调整图层减少对比度。掌握上述要领即可拍出日系小清新摄影作品。以上介绍了日系摄影风格,也可在某宝购买日本摄影师小清新人像拍摄及作品,图片内容丰富摄技介绍到位,售价不高可买来作拍摄和学习参考资料。【纵横摄影、玩机攻略】侃器材聊摄影,欢迎关注或评论栏留言讨论。

日本出名的摄影师大咖有哪些

你好这里是肖先生聊摄影,一个分享关于摄影相关知识的地方,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从1930年代至今,您应该了解的8位在日本摄影界具有有影响力的日本摄影师。日本拥有强大的相机产业以及对摄影的艺术天赋,因此日本拥有浓厚的摄影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相机变得更加先进以及便宜。这时候新闻摄影在全世界兴起。

几位日本摄影师拿起镜头记录身边的生活和风景,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定义为日本摄影,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新晋摄影师。我列举了一些在日本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这些摄影师的风格影响一大批现代日本摄影师的创作思路。1.Rinko Kawauchi (川内倫子)川内倫子以其风格如梦如幻的照片和运用柔和的色彩和简单的构图而闻名。

1972年出生的她,在世安艺术设计大学学习平面设计时,受到专业的影像逐渐成为一名摄影师。她的一些著名作品是关于仪式的。 她的作品植根于神道教,神道教相信万物皆有灵魂,所以对她来说,没有什么事是平凡而不能拍摄的。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Rolleiflex拍摄,一种使用中画幅胶片的双镜头反光相机,以6×6的正方形格式拍摄的。

她出版的一本名为《Ametsuchi》的书,(2013年)记录了一个有1300年历史的神道仪式,即焚烧农田以实现更新和可持续性。川内倫子于2009年获得国际摄影中心颁发的 "无限艺术奖"。2.Daido Moriyama (森山大道)森山大道1938年10月10日生于大阪,1961年移居东京。后来,他在1964年开始了自由摄影师的生涯,经常在横须贺的美军基地周围拍摄。

森山大道的许多摄影书都被认为是摄影家的必读之作,尤其是《一条狗的回忆》(1988年)、《告别,摄影》(1972年)和《我眼中的世界》(2010年)。他已经出版了150多本摄影相关的书籍。他的标志性风格是以单色、高对比度、抽象和颗粒感的照片为特征,有人将其描述为 "肮脏"。而他自己将其描述为are、bure、bokeh(颗粒状、模糊、焦外),这是60年代末日本Provoke摄影师的美学特征。

森山大道在日本四处拍摄具有挑衅性的街头照片,试图捕捉和记录现实的碎片。他说自己是一只流浪狗,从他的照片中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当很多人以为街拍大师们都使用高端相机和设备拍摄时,森山大道却倡导使用理光的廉价的小型相机。他认为,摄影应该有一种随意的方式,停下来,拍摄,然后继续前进。这也有助于他的照片不被拍摄对象发现。

森山大道于2004年获得纽约国际摄影中心颁发的无限极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得哈苏奖。3.Shunji Dodo (百々俊二)百々俊二1947年生于大阪。从九州产业大学艺术系摄影专业毕业后,同年成为东京商新千门学堂的教授。1972年又到大阪商新千门学堂任教授,后被任命为学堂负责人。2015年,他被任命为奈良市入江太吉纪念摄影馆馆长。

百々俊二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获奖摄影集《辐射的国度》。(1995年)、《千年辐射之地》(2000年)和《大阪》(2010年),都是以日本的生活照片为主。他拍摄了20世纪70年代的学生抗议活动等事件,以及他在战后日本动荡中的成长经历。他的书往往是他个人回忆的集合,围绕一个共同的视觉主题展开。百々俊二至今仍活跃在日本摄影教育界,是一位狂热的摄影家。

4. Masahisa Fukase (深瀬昌久)深瀬昌久(1934-2012)生于北海道。他的家庭在一个小镇上经营一家照相馆。虽然他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继续学业和事业而搬到了东京,但他仍然对家乡有着强烈的感情。深瀬昌久在1986年出版的《卡拉苏》(Karasu),又名《乌鸦的孤独》,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2010年,该书被《英国摄影杂志》评选为1986年至2009年间出版的最佳摄影书籍。《卡拉苏》记录了深濑与妻子离婚后的心碎、孤独和失落。他的主要对象乌鸦,象征着他的孤独。从1971年到他父亲1987年去世,直到1989年家族工作室最终关闭,深濑一直在制作一个名为 kazoku (1991)的系列拍摄。

5. Tamiko Nishimura (西村多美子)西村多美子,1948年生于东京。西村从东京视觉艺术学院(当时叫东京摄影学院)毕业后,曾在森山大道、高木和中平拓二三位日本"激进运动 "摄影师的暗房里做助理。随后,她继续在日本各地旅行,然后展示了她在旅途中的一些个人作品。她曾到过欧洲和东南亚,以进一步发展她的摄影拍摄题材。

她的作品是一种游记摄影。6. Hiroshi Hamaya (濱谷浩)濱谷浩(1915-1999)是1960年加入著名的国际摄影合作组织Magnum Photos成为准会员的第一位日本摄影家。1995年,他的作品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世界巡回展上展出,参观人数超过900万。他最初的工作是作为航空摄影师记录东京,然后在1930年代作为自由摄影师为杂志拍摄。

后来,他对拍摄日本偏远的县和人民感兴趣,从此记录他们的生活和周围的风景。1960年,他以新闻摄影的方式拍摄了东京的政治示威活动。这些示威活动的照片发表在他的摄影集《愤怒与悲伤的记录》(1960年)中,成为战后日本抗议活动的标志性代表。濱谷浩于1986年获得国际摄影中心颁发的摄影大师奖,1987年获得哈苏奖。

7. Takehito Miyatake (宮武健仁)1966年出生于大阪,宮武健仁是一位自然风光摄影师。他的作品很容易辨认,神秘莫测的灯光让人怀疑是否是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照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萤火虫、火山爆发和日本风景。8.Shomei Tomatsu (東松照明)東松照明1930年生于名古屋,2012年12月在冲绳去世。

東松是二战后日本著名的摄影师,他开创了一种原始和粗犷的摄影风格,与之前拘谨的摄影风格相比有180°的变化。据说,他的风格影响了其他著名的日本摄影师,如森山大道、荒木信义等。他第一次拿起相机是在20岁的时候。他住在名古屋的美军基地附近,他的照片反映了战争的对日本的影响,以及美国人的长期居留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什么叫日系摄影风格?怎样拍出效果?

日系的概念是很大的,基本上我们所说的日系就是在日本的摄影范围,而在日本,写真其实就代表了摄影,他们更注重的是摄影里的真实自然的状态,和展现个体拍摄对象独特真实的一面。日系的作品大多使用非常简洁的构图,以简单的背景突出主体。而最常用的手法当然是用浅景深柔化其他景物。在光线运用上,暗角经常被认为是日系照片的特点,但仔细一点欣赏她的作品,并没有用劣质的镜头或是后期添上暗角,而是靠光线的运用做出射灯一样的效果以突出主体。


文章TAG:却拍出了日本摄影最高奖  日本摄影师如何拍照  日本  日本摄影  摄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