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玉兰花,如何选择光线方向、测光模式、测光方法,才能拍出立体感和质感都很强的玉兰花照片?有看到我拍摄的紫色玉兰花照片的一些朋友问:为什么我拍摄的玉兰花特写照片,没有立体感和质感,而且照片也不通透,视觉效果一点都不好?根据我对粉丝朋友提出的问题的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光影的运用和测光方式方法的选择上。

摄影的测光点如何选择?

首先,从严谨意义上讲,说测光区域比测光点要更准确一些,因为即使是点测光模式下的“测光点”,也是一个有一定直径和面积的圆形测光区域;其次,测光点不是在任何测光模式下都能选择的,对尼康系列单反和佳能1D系列,理论上只有点测光模式支持测光点手动调整,而且是在设置点测联动的基础上,通过手动选择对焦点来实现的:在矩阵测光等其他模式中,测光区域及权重由相机指定,不受拍摄者人为控制:了解不同模式下的测光区域及权重分布,是正确测光的基础。

仍以小k熟悉的尼康D750为例,相机共内置四种测光模式:一、矩阵测光:测光区域为整个画面【平均权重】整个画面的亮度信息均被测定,相机按照平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最终的测光值和曝光量。这是数码摄影中最为常用的测光模式,拍风光和建筑等最为常用:二、中央重点测光:测光区域为整个画面【中央12mm直径圆权重最高】亮度信息测定范围仍然是整个画面,但中央12mm左右的直径圆权重是最高的。

拍摄人像特写时比较常用:中央直径圆的大小可以手动调整,但前提是采用了新版的数码镜头(尼康称之为CPU镜头,以区别于传统的AF头和MF机械头):三、点测光:测光区域为以对焦点为圆心的4mm直径圆这是唯一一种拍摄者可以自行确认测光范围的模式,在相机支持点测联动的前提下,测光区域为以对焦点为圆心的4mm直径圆。

主要用于主体和背景光线差异很大的场景,通常是对主体较亮的部分进行点测,获得剪影效果或突出主体的作用:很多黑色背景的花卉特写,也是通过对花卉较亮部位进行点测得到的:四、亮部重点测光这是尼康后出机型新增的一种测光模式,可以优先对画面亮部区域测光,但测光区域和面积大小同样不能手动指定。这种测光模式取代了一部分点测光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舞台整体人像的拍摄:五、结论与建议:正确测光的前提是测光模式的选择;只有在点测光模式下可以手动指定测光区域,其他模式下都是由相机自动控制,但拍摄者可以通过构图改变图像亮度信息和主体位置,从而获得符合预期的作品。

摄影中如何正确测光和曝光?

相机的测光模式有:评价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1.评价测光属于通用测光模式,相机会对取景器内的范围进行全区的测光,自动设置适合场景的曝光,如下图↓2.局部测光对画面中央的很小部分进行测光,当背景比被摄体更亮时,此模式非常有效。如下图↓3.点测光对画面中央更小的范围进行测光,用于对小范围比如被摄体或场景的某个特定部分进行测光,一般适用于高级用户。

如下图↓4.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测量画面中央的亮度,然后对整个场景进行平均。这个测光模式经常被用于户外拍摄,同时兼顾主体与背景的亮度。通常适用于高级用户。如下图↓了解了上述的几种测光模式以后,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它们了,比如大家最常拍摄到的题材风光和人像,风光时就使用第四种“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室内人像时,场地较小且光线强度稳定,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大型室内场地可以使用评价测光,户外人像时,依然可以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不过必须要对人物脸部进行测光,使用曝光锁定再重新构图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在户外遇到光线反差特别大的情况时,相机的测光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可能使用了多种模式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那么这时候,采用相机的自动包围曝光(AEB)方式,就能获得完美的曝光,它是由相机对场景连续拍摄3张照片,分别是:标准曝光量,减少曝光量,增加曝光量,由你选择最佳曝光量的照片。如下图↓我是头条号摄影匠洪辰,欢迎点赞和关注,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

摄影中测光时如何寻找合适的测光点?

了解以下三点可以轻松实现:一、相机内置测光表——相机内置测光表只认“18%灰”,只有拍摄18%灰度色阶的背景,画面才能正确曝光,才可拍摄出背景原有的影调。(18%灰是摄影术语,指的是物体的反射率为18%)二、“灰卡”——灰卡是根据“18%灰”做出来的一个卡纸。“灰卡”的出现,以便摄影师在摄影环境中,找到准确的曝光(在拍摄现场,相同机位、相同光线下镜头对准灰卡,使其充满画面测量曝光值) 三、经验说——摄影师可以采用替代“灰卡”测光法,通常用自己的手背,因为手背反射率接近“灰卡”。

从零学摄影,如何选择相机测光方式?

对于如何选择测光模式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相机的测光系统的作用,其次是在尼康和佳能中的测光模式有哪些,有什么区别,最后就是各个测光模式的作用以及如何选择。测光系统的作用在单反相机内部,都有一套专门的测光系统对拍摄照片时的光线进行测量,以得到正确的曝光值。相机测光系统的基准就是反射率为18%的中灰色调,就是我们常说的18%灰的概念。

通俗点说,测光系统提醒、帮助你拍摄出曝光正常的照片。尼康、佳能中测光模式有哪些?佳能:评价测光、局部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尼康: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亮部重点测光虽然尼康佳能的测光模式名称不一样,但是,测光模式的作用是一一对应的,如下:佳能-------尼康评价测光----------矩阵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亮部重点测光各测光模式作用及应用场景评价测光-矩阵测光:相机对画面广泛区域测光,综合场景信息设定曝光。

这种测光模式适用于大部分普通的拍摄场景,能够获得曝光均衡的照片。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照相机对整个画面进行取平均值测光,但将最大比重分配给中央区域。这种模式适用于主题在画面中央区域的场景,号称人像拍摄的经典测光模式。点测光:相机的测光权重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中,相机保证这一小块区域曝光正常,不受其他区域影响,佳能约占画面的3.8%,尼康约占画面的2.5%。

这种模式适用于主题和背景亮度差异非常大时使用,能拍出一些特殊的效果,如剪影效果等。局部测光-亮部重点测光:这两种测光方式有一些不同,佳能的局部测光是对画面中央的一小块区域进行重点测光,约6%,这个区域比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区域小,比点测光区域大。尼康的亮部重点测光,是将测光比重分配给亮部,减少亮部细节损失。

这两种测光模式适用于逆光或者舞台拍摄,在被摄物体周围光线强烈时使用效果最佳。最后说一下佳能、尼康测光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尼康大部分机型支持点测联动,如何理解呢?佳能的评价测光模式,测光点是所有的自动对焦点,但是点测光,局部测光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三种模式测光点都是在取景器的中心,这种模式下,如果最终构图中主体不位于照片的中心区域,就需要使用曝光锁定功能锁定曝光组合,再重新构图。

人像摄影中究竟是点测光还是评价测光呢?

人像题材的测光模式要依据实际拍摄情况进行选择,任何一种测光模式都不可能同时适应所有人像题材的拍摄:具体来看,人像摄影中常用的测光模式除了评价测光和点测光,还有中央重点测光,三种模式适用场景如下:一、评价测光:人物占比较小且与环境光线差异不大评价测光是一种兼顾整个画面曝光的测光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人物占比较小的旅游照,用这种测光模式可以保证环境和人物整体都曝光正确:二、点测光:人物占比较小且与环境光线差异较大如果人物占比较小,而且与环境光线差异较大,则应该采用点测光。

这种模式下测光系统把最高权重放在画面5%至10%左右的区域,其余区域权重很小:还有一种点测光的应用场景是人像逆光剪影,但要注意测光区域不是人物主体,而是背景较亮的区域:三、中央重点测光:人物占比较大如果人物占比较大,无论其与环境光线差异大还是小,理论上都建议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最典型的就是人物特写,包括半身特写和面部特写:(图片源网)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相机中各种测光模式有什么区别?拍照时该怎么选择?

在日常拍摄的时候,测光模式是我们拍照前需要设定的要素之一。以尼康相机为例,相机只有在P(程序自动)S(速度优先)A(光圈优先)和M(手动设置)模式下设定测光的方式,在其它模式下,照相机自动选择测光方式。相机通常的测光模式有三种:一 矩阵测光:这是平时拍照使用最多的测光模式,照相机对画面的广泛区域进行测光,并根据色调分布、色彩、构图及距离信息设定曝光,大多数情况下可产生自然效果。

二 中央重点测光:人像拍摄的经典测光方式,或者当使用滤光系数大于1倍的滤镜时推荐使用。照相机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但是将最大比重分配给中央区域。三 点测光:照相机对以当前对焦点为中心的3.5mm直径圈(约占画面的2.5%)进行测光,确保即使拍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非常大时,也可以对拍摄对象进行正确的曝光。

新玩摄影的朋友们常常困惑如何选择测光模式那?一:通常情况下室外摄影特别是拍摄风光照片,一般采用矩阵测光,拍摄出的片子能够达到自然的效果。二:如果进行人像摄影,为了确保被拍摄者面部或者重点区域有准备的曝光,通常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者摄影在使用一倍以上滤光系数的滤镜时,也要考虑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三:通常在室外拍摄时,如果拍摄对象与背景之间亮度反差太大,这时候可采用点测光来确保正确曝光。

适逢母亲节,侍墨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给妈妈们拍照片的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吧!给爸爸们拍照可能就用不上了……无论是用手机或者是相机拍照,给中年女性拍照片时,要注意三个小细节:1、测光点要选在稍微暗一点的地方。2、测光点不要选太暗的地方。


文章TAG:如何选择测光点位置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  如何  选择  测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