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变道后,电源是怎么解决的?

你说的是“线岔”,变道的地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叫道岔。线岔有两种,一种是有接触线岔,一种是无接触线岔。先来看看有接触的线岔:(专门找了一个有线岔视频,找一个截图)价差后,看到旁边的那个连接两条线牵引网,线路的软线了吗,那就是线岔的连接器。所以线岔的原理结构,就是受电弓,从一个轨道滑到另一个轨道上面。这是一个很平滑的过程。

所以,电源的解决基本上还是牵引电网内的原有的电网。至于,牵引变电站的设计,以及AT供电的应用,这里不介绍。太繁琐。倘若从一个比较通俗的地方理解,其实就相当于,下面的轨道在分叉,上面的牵引网轨道也在分叉。对于没从事过公铁,地铁工作的来说,可能真正不明白的是,上面的供电是怎么平滑的过渡过去,进行分叉的。是不是在你们理解里,上面的供电,一直是有一个线,挂在电线上面的?所以分叉以后,就不能供电了?(这或许才是,大家想问的吧!)那好,一次说明白了:上面的电线,也是轨道形式。

我们以最常见的来理解:两条并行的电线,下方的高铁上面升起来受电弓,顶在这两条电线上面,一直接触,接触面采用的是碳,可以磨损10多万公里,这玩意是易耗品。毕竟是高铁跑十多万公里,也就是一两月的事情。1、上面的电线,其实就是一个轨道。这个很清晰的能够看到,上面的电线,其实是吊着的,接触受电弓的这个面,一直是平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受电弓可以一直平稳的原因。2、受电弓是怎么接触,这两个电线的。(专业名词叫牵引网,这里就用电线代替吧,毕竟大部分没接触过牵引网)(1)干线受电弓一般为气囊升弓,地铁和轻轨则有气囊式,弹簧式和气缸式等形式;(2)地铁和轻轨由于电压低,其电流很大,所以其滑板要浸金属滑板或者直接使用铜粉末冶金滑板,而干线铁路其电流相对要小,而且高速下考虑弓头减重,一般采用碳滑板;也就是这个滑板,让高铁可以快速的移动,又可以实时接触电网,接受电。

(3)干线受电弓一般强制要求拥有自动降弓(ADD)系统这种受电弓 牵引网的形势,就满足了,高铁实时都可以和电网连接上。但是问题又出现了,你是不是不理解,这玩意好像没有形成电回路,而且好像,电网是怎么供电的。这个没办法细说:太麻烦。简单说:1、电回路的形成。这是自耦式变压器的供电形式。简单点讲,就是上面的两条线,都是动力线(你可以理解为火线),一条使用,一条备用,下面的铁轨是零线,后来因为干扰的问题,专门设置了一条零线进入分段的变压器(但是还是有不少,进入铁轨和大地)。

高铁电网是如何供电的?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电压是多少

高铁和普铁电气化区段,牵引供电电压,变电所馈电端27.5KV,供电臂末端不低于25KV,工频交流50Hz。铁路变电所牵引的变压器,高压输入侧接入国家供电系统的110KV三相电网,27.5KV低压输出侧,最早的是三相输出的一相直接接地,另外两相分别向铁路上下行方向供电臂供电,现在又有AT供电、BT供电等多种供电形式,每个牵引变电所大约供电40公里。

铁路线路上方的牵引供电线,称作接触网,由杆塔、支持装置、定位装置、绝缘子、承力索、吊弦、接触线等组成。接触线上的25KV电压,经由机车上方的受电弓,滑动摩擦授电,引至机车内。经过一系列控制变换,驱动牵引电动机带动车轮。电流经由车轮到钢轨、大地、回流线,回到变电所,构成供电回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多采用直流750V或者1500V供电,有机车顶部受电弓+刚性接触线形式,也有机车底部集电靴+供电轨形式,供电轨又称第三轨。


文章TAG:那运行中的高铁是如何供电呢  火车电源如何供电  运行  中的  高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