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一次高效的会议?

我朋友的公司,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天天开会。一天必须开三次会,早上上班前一次,中午上班前一次,下午下班后一次。现在,倒闭了!当然开会不是倒闭的唯一原因,但后来据朋友分析,天天开会的企业文化,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员工执行力不足。为什么天天开会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员工执行力不足呢?原因有三点:(请关注我,点赞我)第一,容易培养员工“当官”的心理。

职场有句不成文的话“开会的都是当领导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不管是在官场还是职场,领导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因为他们需要解决问题,需要研究方向,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开会。但是,如果执行者也天天开会,那么他们也会有“当官”的心理,从而变成“指挥者”,而不是“执行者”。第二,容易造成员工为了开会而开会。

一天两次会议,有那么多问题要探讨?有那么多事情要解决?所有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开会都是耍流氓。很多公司利用开会来做激励或者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我觉得效果有限,一方面,打鸡血并不能够提高员工的业绩,另一方面,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其实并没有什么用,领导完全可以在不占用员工工作时间的情况下来进行了解,而没必要专门开会。

第三,占用员工大量执行的时间。员工执行不行,就没有好的结果。在工作中,工作靠结果。公司就是靠员工的结果来生存的。如果所有人,一个月下来都没有卖出公司的产品,那公司恐怕就生存不下去了。而你,就是靠给公司的结果,获得你应有的回报。当开会占去员工大量执行的时间,员工就很难有结果。所以,频繁开会,效果并不好。

作家杰弗里.基廷曾说过:“创业公司里,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不如用开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员工参加的会议越多,时间越久,成本就越大,能不开的会就别开,能开短会就别开长会,这样员工才能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认真工作。但是,很多公司常年不开一次会议,这也是存在问题的。那该如何做,才能让会议效用发挥到最大呢?要遵循以下6大原则:原则一:要按对象分召开会议的次数,总体来说要少而精,但也不能一刀切。

具体召开会议的次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级来定。1.不同的情况。有些工作问题比较多,需要沟通比较多,那就需要多开会。比如,项目型的工作,既要对内沟通,又要对外沟通,且问题很容易出现,衔接性比较强,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这种情况,必须开会才能解决问题。另外员工的工作需要延续性的,尽量少开会。

如研发岗位,他们可能需要长时间去思考,如果你早上开一个会,然后隔两个小时又叫他们去开会,你是在扼杀他们的研发生命。2.不同岗位。一般来说,职能型岗位开会次数不要太多,如人力资源岗位,可以每周开一次。像一些销售岗位、操作岗位、易出错的岗位,则应加大开会的频率,可以每天开一次。如一些普工、品质工、服务员等一些一出错就容易出问题的岗位。

如果你管理一家餐厅,那你每天不开会是很不正常的,你很难控制员工的工作质量。3.不同层级。总的来说,管理层岗位要多开会,而执行层岗位要少开会。层级越高,开会次数要越多。因为开会是一种沟通,而中高层平时就是要多沟通,才能让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原则二:要短而高效有句话这样说:开会就像女孩子的裙子,越短越好!总之,别把时间耗费在那些无谓的开会上,能用一句话说完的,就别用两句话。

所以,公司的会议时间的设置,尽量往时间短里设置。很多人通知开会时间,基本上都是9点开始,然后后面没有结束时间,我就知道,这次会议肯定是长而臭了。浪费大家的时间。如何做到高效呢?最重要的是,要有议题。开会要有一个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谈建议、谈看法、谈解决方法,其他的废话少说。

原则三:要有拍板人在没有拍板人人的会议不要开。因为没有拍板人的会议,很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公司的产品出了品质问题,然后你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会,结果老板不在,开会的都是平级的部门负责人,那这个会议基本是无效的,因为大家都只会推脱责任,相信开一个下午,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散会后,该有的解决方案没有。所以,你们老板经常叫你组织会议,其实有很大可能是无效的会议。

原则四:不要期望靠会议来解决问题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出问题,开会!要沟通,开会!要布置任务,开会!明明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开会!明明走到员工身边就能交代的事情,非要开会!其实优秀的管理者不要期望通过会议来解决问题!开会永远是最后的选择!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找出来,设计一套规则与政策来解决反复发生的问题。

有了规则与政策,未来就靠这些规则与政策来解决大多数问题。反过来说,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天天开会去解决问题,那说明这家公司的管理者天天都在“救火”。这种“救火”的会议,开得越多,公司失败得越快!原则五:要有跟踪有些会议非开不可,那开了就要有结果,有结果就一定要跟踪。没有跟踪的会议,又白开了!所以,开会的时候,要有会议纪要,会后,要发给相关参会人员,同时,对在会上要求完成的事项,要有责任人,要有完成时间,到时间后,要有验收和通报等。

原则六:要有时间观念会议时间的安排,要么在上班前,要么下班后,不要安排在中间。比如,你们公司上班时间是8:30-12:00,13:30-17:30,那你的会议安排时间可以选择在8:40-9:40;11:00-12:00;13:40-14:40,16:30-17:30.开会前,要预估好结束的时间,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以免耽误大家的工作。

如何看待谷歌推出无人车运营?

首先,谷歌无人车是有GoogleX实验室研发的。无人车的运营主要是为了展现公司的科技实力,比如百度的无人驾驶,都是用以展现公司的技术实力的。还有,无人驾驶还有一个方面,是发展智能AI技术,像谷歌这样的公司,当然正在发展AI技术。无人车有非常大的实用性,比如汽车的自动挡,方便了许多,还有汽车自动防撞,对安全非常重要。

谷歌是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做人力资源工作的?

好的企业文化都有相似之处,在硅谷工作过的同学都该知道,从OKR、信息透明、层级扁平乃至字节范儿这些组织管理方法在西方都有过更早的实践。今天推荐一篇HR专家行走的帆的文章,论述谷歌是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可与今天在推行OKR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做对比,相信会有非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PPT配图部分来自谷歌HR实习生陈书尧。

从07年-17年,在前任谷歌人力运营副总裁Laszlo Bock治下,谷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沉淀出三大原则:只招那些最优秀的人才,对员工充分信任,数据驱动人才决策。为了确保公司能够找到最优秀的人才,谷歌用了很多办法,比如:成立跨部门的招聘小组,不再让用人经理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动用集体的智慧来综合考察候选人的综合素质;把原来校园招聘的学校范围从150所(美国)大学扩大到450所;甚至不惜砸下重金,在内部设立了专门的招聘公司,等等。

因为对员工的充分信任,谷歌实行彻底的透明化管理政策:内部实行OKR的绩效管理方式,OKR本身就是一种透明机制,每名员工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年度绩效目标;每周五举行公司全员大会,由公司创始人主持并回答员工的所有问题;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邮件直达公司创始人和CEO等高管;公司所有内部文件,只要不涉及到法律违规的内容,一律向员工分享,等等。

谷歌首先从人力运营部门自身做起:人力部门下设数据分析实验室,专门研究和分析各种于人相关的数据;其次,人力运营部人员的专业背景中,三分之一的人来自HR专业背景、三分之一来自咨询公司背景,另外的三分之一来自数据分析专业背景。此外,谷歌还用了很多手段来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哪怕是最基本的人事决策。比如:谷歌从前的招聘流程非常冗长,招聘一名员工平均需要经历15-25轮面试。

后来,经过经验数据论证,面试4轮和更多轮次面试出来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业绩表现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今天谷歌的面试都不超过4轮。谷歌HR是如何践行数据分析文化的?行走的帆谷歌自创立之初在公司文化上就深深地带有创始人的烙印,公司文化属于典型的工程师文化。公司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任何决策不能拍脑袋,必须是数据驱动。

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去说服别人,并用数据推动决策。数据驱动一切决策,HR管理也不例外。在谷歌最早的IPO招股书明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我们也不打算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司。”从HR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谷歌的HR自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也着力于将打造成为一个非传统意义的HR。

其中最能凸显非传统的一点,就是HR需要完全通过数据来指导日常的所有工作和决策。谷歌有专门的人力分析团队(Analytics),直接向公司人力副总裁汇报。分析团队的背景也特别:1/3的人有MBA学位,1/3有心理与行为学方面的博士学位,剩下的1/3拥有数据或统计分析方面的学位。此外,在人力数据分析团队内部,分别有专人对接每一个其他HR职能部门,这样来确保每个职能都能够完全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谷歌在数据分析决策方面,专门开发了一套决策模型(Analytics Value Chain)。决策模型图如下:第一步:看法和观点(opinion)这一层主要是人最直观的主观看法。比如,人们常说:“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因为一直以来事情就是这么运作的。”这就是一种看法,它并不代表事实。从人力分析的角度来说,需要避免只凭直觉看问题,应尽量拿事实说话,做到超越直觉。

第二步:数据(Data)HR各个部门原本都拥有大量的数据,比如组织内有编制、多少人员?一段时期内有多少人获得了晋升?多少人员离开了公司?这些数据广泛地散落在组织各处。但是这些只是停留在原始数据阶段,尚无法被人所理解。只拥有数据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数据本身并不能自动解决任何问题。第三步:衡量(metrics)衡量包括了具体的指标、比例等等。

你可以定期把相关的数据发送给相关人员参阅,让大家获取信息了解组织内部正在发生什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可能会对这些指标开始麻木,因为这些数据、指标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帮助组织作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第四步:分析(Analysis)分析可以帮助在不同的数据之间建立起来联系:数据和数据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接下来的发展变化趋势是什么、与之相关的都是哪些群体,等等。

通过分析,进一步去挖掘数据背后的本质和成因。第五步:洞见(insight)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透过表面看本质,最终形成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洞见。第六步:行动(Action)归根结底,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基于对事物形成的洞见,接下来便可以有的放矢地制订行动方案,并付诸于实施,最终帮助解决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谷歌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经典应用案例。谷歌有一个人力团队叫人员与创新实验室(People and innovaiton lab),工作是负责从长期角度解决组织中存在的人员难题,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帮助组织实现变革。实验室曾经负责了一个管理者发展项目,叫氧气项目(Project Oxygen)。

项目的起源很有意思:谷歌创立早期,创始人佩奇认为公司具有典型的工程师文化,不太理解到底管理者(people manager)在组织中能够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觉得,管理者这种非常具有官僚特征的职位的存在,在组织中只会让人觉得碍手碍脚。后来佩奇一声令下,我们干脆把管理者这种职位取消了吧。所有工程师一律向他本人汇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出所料,管理者岗位的取消并没有带来组织效率的提升,反而让组织陷入了巨大的混乱。无奈之中,谷歌后来又重新恢复了管理层。经过这么一个事件的折腾,大家开始反思:为什么会一开始觉得管理层不重要呢?那不如来做个数据分析,看看管理层到底重要性在哪里。当时,谷歌内部已经有一些与管理者相关的人力数据,一类是绩效反馈数据,这个是管理者对员工的自上而下的反馈;另一类是员工调研数据,这个是员工对管理者的自下而上的反馈。

接下来把这些数据切分出四个分位:尤其重点关注最上面的25%和最底部的25%,然后具体来看每个分位的管理者具体的表现如何。相关的衡量指标包括了:团队工作业绩、团队成员的幸福度打分、团队成员离职率,等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一个管理者的表现好坏对以上指标存在巨大影响,最上面的25%的管理者的这些指标远远好于最底层的25%的管理者。

最后的结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公司至关重要。接下来一步的工作,找到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的方式,让他们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在这一步,谷歌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项:设立优秀经理奖(Great Manager Award)。如果要提名优秀经理,提名者必须写清楚他有哪些具体的事例和行为表现。通过对所有提名的解码,谷歌可以提取出优秀管理者的共同之处。

另一项工作,对所有经理开展面谈。面谈之前,面谈双方并不知道被面试者是否属于优秀经理之列。所有面谈结束之后,把面谈结果汇总分析、解码,从中找到优秀经理和非优秀经理到底都有哪些共同之处。上述工作的产出,便得出了谷歌的优秀管理者所具备的8项行为特征:1. 是一个好教练;2. 对团队授权而不是做细节管理;3. 非常关心团队成员的事业成功及个人福祉;4. 工作成效高,并且结果导向;5. 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6. 能帮助下属实现职业发展目标;7. 能为团队设定清晰的愿景和战略;8. 具备重要的岗位技能,能对团队提供建议。

此外,谷歌还提炼出了导致经理们陷入麻烦的3大原因:1. 过渡期充满挑战(比如,突然被晋升、被新招入并缺乏相关培训,等);2. 在绩效管理和职业发展方面缺乏一套持续稳定的方法和工具;3. 在人员管理和沟通方面花了太少的时间;有了以上发现之后,谷歌就开始通过以下渠道来定期评估和发展管理者:1. 一年两次的员工对管理者的向上反馈调研(聚焦在8项行为特征方面);2. 每年的优秀经理颁奖,发现管理者中的典范;3. 管理者培训;4. 新经理沟通课程,让新经理知道公司对他们的具体期望是什么。

最后,我们再用谷歌的数据分析决策模型来复盘一下整个项目过程:1.看法- 大家觉得管理者对谷歌的绩效没有影响,贡献不大;2. 数据- 组织内有大量跟管理者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绩效管理和员工调研;3. 衡量- 大部分员工对经理的调研评分还不错;4. 分析- 优秀经理拥有较低的员工流失率和较高的团队绩效;5. 洞见- 提炼出与管理者相关的8项正面行为和3大负面原因;6. 行动- 发起由员工打分的聚焦8项行为的管理者调研,创建机会帮助管理者之间相互交流最佳实践。


文章TAG:你根本不了解谷歌有多强大  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pdf  根本  不了解  了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