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打击武器如何防范?

精确打击武器不同于不讲理的饱和式打击方式,它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它是“智能、高精度、高效率、低攻击频率”的,所以,有时候你还真有些逃出生天的防范法门。至少,精确制导武器不会像地毯式轰炸那样铺天盖地的犁遍每一寸土地,也不会像“范弗里特火力”那样不计成本的对一小块山头狂轰滥炸36万发炮弹。很多时候,超饱和攻击并非毫无意义,它们只是成本高昂,并不见得任务效率低下,多数时候遇到这种攻击你躲都没地方躲,写个遗书都没地方留下来。

但精确打击武器就讲理多了,它们强调的是直接、高效、简单的、相对低成本的完成任务。打个比方,当年范弗里特对志愿军用36万发炮弹狂轰9天都没做到的事儿,今天的美军在阿富汗依靠各种制导炸弹、导弹,几发就解决问题了,山洞里的塔利班根本无处可躲。美军甚至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就已经完成了两发精确武器的联合直击,他们在2月13日凌晨4点30分,用F117隐身战机投掷了两颗“掩体粉碎机”GBU-28激光制导炸弹。

这两枚炸弹从万米高空落下,第一枚炸破了伊拉克耗资千万修筑的阿米里亚防空洞顶板,第二枚准确的从破口进入,将防空洞里的1100人尽数杀死(一说400人),仅14人幸存。炸弹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迅速在防空洞中推进,许多人被烧成灰烬,仅留下墙上密密麻麻的手掌印。爆炸还造成了窒息、垮塌,甚至自动化的消防喷淋装置都被变成了开水喷洒器,相当的凄惨。

还有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他的死亡更具代表性。在车臣战争失利以后,俄罗斯方面对杜达耶夫发动了信息侦查,监控了当地的卫星电话信号,麻痹大意的杜达耶夫在1996年4月21日傍晚打了个时间过长的卫星电话,结果被俄军盘旋的A-50预警机截获。分析并确定杜达耶夫的“手机信号”后,俄军当即让两架SU-25攻击机发射反辐射导弹,于是两枚DAB-1200从40公里外飞往信号源,还没等杜达耶夫挂电话,就将还坐在移动的汽车中的这位枭雄当场轰杀。

美军去年袭击伊朗“圣城旅”领导人苏莱曼尼的攻击又是另一套精确打击方法,苏莱曼尼是被美军“死神”无人机发射导弹打死的。美军使了一个连环计,首先总统特朗普给伊拉克领导人迈赫迪打电话,让其设法调解对伊关系,由此骗来了苏莱曼尼(此事迈赫迪在伊拉克议会上亲口揭发),然后它们派出了一架“阿帕奇”,和一架“死神”无人机监控机场,在苏莱曼尼前往伊拉克后出机场的路上将其炸死。

“死神”无人机根据情报锁定了苏莱曼尼的车队,然后无人机发射了两枚“地狱火”导弹,其中一枚是爆炸战斗部,一枚是靠刀刃“斩杀”的“忍者战斗部”。“忍者”直接扎进疾驰的苏莱曼尼专车中,将车内的人切成了碎块,然后第二枚“地狱火”飞来,将汽车整个炸成了火球。实际上现在武器中的精确制导内容相当多,比如战斗机空战,哪个导弹不“精确”?某些贼精的空空导弹还能预判目标轨迹,从最短距离机动过去,发动迎头打击。

还有军舰海战,又舰船发射的反舰导弹,需要跨越几百公里攻击敌方舰船,先进反舰导弹的电子设施还能分析目标类型,对舰桥、动力、发射单元等薄弱环节进行智能打击。地面上的单兵反坦克导弹也是一样,左右就是一炮的买卖,如果不能精确打中坦克,这边发射组很可能就会被坦克一炮端掉。甚至这年头火箭弹都“精确”了,比如我兔卖的那些“消防器材”,精度都能让飞毛腿导弹掩面大哭了。

那么精确制导武器如此精确,应该怎么对付呢?这些问题应该兵对兵将对将的破解,不同类型的制导武器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激光制导炸弹这类,它们是一种半主动寻的的简易制导武器,虽然精度远高于普通航空炸弹,但也没高到导弹那份儿上。激光制导炸弹的制导需要飞机对目标进行激光照射,然后炸弹上的导引头再接受反射信息,从而完成舵向偏移。

所以呢,如果气象条件恶劣,能见度不高,激光制导炸弹也是没法良好工作的。人为应对的话,可以通过制造烟雾遮盖、制造空中烟幕来破坏制导炸弹的准确性。比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点燃了自己的油田,将天空染得黑云滚滚,降低了美军的投弹精度。伊拉克在保卫自己的奥西拉克核设施时,为之专门设立了针对性的烟幕发生装置,还对烟幕喷水,以提高其稠度和增加电厂整体体积,结果美军拿战机硬炸了70次也没将其干掉,后又改用F117进行夜袭,利用伊军的麻痹大意,连续几个晚上才将之炸掉。

激光制导炸弹还很难“群战”,这种武器本就不是设计给地毯式轰炸所用的,如果太过密集,它们的激光导引器会互相发生干扰,所以它们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单打独斗”,造成的杀伤有限不说,不断盘旋照射的投弹载机还容易被击落。现代对抗激光制导炸弹,是有系统的全套的方案的,总体来说可分为伪装防御、假目标迷惑、火力干扰、烟幕干扰、欺骗式干扰、大气散射式干扰、有源干扰、直接打击投弹机等方法。

实际上,这还都是“不对称”干挨打时的做法,正规的大国军事对抗,只要有完备的防空火力,以及力量足够的空军,像美国那样连续拿激光制导炸弹撒野是做不到的,反之,对方才应该头痛如何进行投弹。苏莱曼尼在伊拉克的遇袭,更多的属于一种情报战、间谍战,他的死亡完全是美国CIA部署的结果,美方故意设了局,然后准备了幕后“刀斧手”,只消坐等苏莱曼尼送死。

依靠“死神”无人机进行战场打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美方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和中国的彩虹系列都建功无数,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在治安战的战场上取得的战果,如果换成大规模战场,这些无人机的“斩首”虽然很神鬼莫测,但只要做好相关的情报保护工作和安全防护和侦查工作,它们是不那么容易奏功的。仅靠无人机挂载的那几枚“地狱火”,顶多炸炸坦克和地面普通部队,它们还很容易被有意识的电子战所压制甚至俘获,比如伊朗就不止一次做过这种事,连续逮住了美国无人机。

而且防空只要做的到位,无人机也只是个空中目标而已。像杜达耶夫那种情况与苏莱曼尼差不多,它们都是信息情报战下的倒霉蛋,但杜达耶夫死得更划不来,他完全是因为对俄军的轻蔑,以及过度的麻痹大意才倒霉的,至少如果他不煲那么长时间的电话,两枚反辐射导弹也无法完成锁定。像杜达耶夫这样死去的反政府武装分子头目数不胜数,从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到巴勒斯坦哈马斯头目,小小的卫星电话害了不知多少人。

俄军在于乌克兰争端过程中也屡屡使出这种阴招,他们冒充乌克兰国防部给乌军家属打电话,忽悠她们亲人受伤,然后对方打手机过去确定,他们顺藤摸瓜拿导弹锁定轰炸。也就本拉登老大坚决不信任一切现代通讯设备,硬是躲了好些年才因叛徒出卖被打死,可见做好情报遮蔽工作有多重要。常规军事作战中对精确打击武器的应对就更多了,像空战环节,战机机身遍布探测器,有雷达告警器、红外\紫外告警器、激光告警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快速的根据来袭导弹和战机的火控信号做出反应,让飞行员赶紧做出有效的对应措施。

一般的做法有撒箔条、热源弹进行诱导,或者通过高机动摆脱,有些还会抢先发射导弹干掉对方,或者通过电子吊舱、拖曳式诱饵进行电子对抗,方法很多,就不多赘述。军舰反导主要进行的也是电子战那一套,因为军舰是个巨大的载具平台,因此它们有完善的应对措施进行防护。现代军舰往往采用编队航行的方式搭配作战,由大型相控阵雷达发现来袭飞弹,然后将之进行电子干扰和反导拦截,还会通过诱饵弹、烟幕、水幕拦截、近防炮等方式阻击。

反坦克导弹因为主要采取激光驾束的方式瞄准,所以坦克们的反应与飞机很相似,它们也有激光\红外照射告警系统,当传感器接收到对方照射时,便可以快速打出箔条烟幕进行遮蔽,有些车型还会通过柴油机制造烟雾笼罩现场,让激光器无从瞄准,导弹也找不到目标。除此之外,现代先进坦克还能通过主动防御系统进行拦截,直接将来袭导弹击落。

或者通过高功率红外进行压制,以及利用激光压制装置对照射器进行反制等措施。对付巡航导弹的手段也挺多,有防空拦截、电子干扰、假目标欺骗、战机拦截、巡航导弹对射等方式。虽然这种现代战争中最常见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渐有取代轰炸机的趋势,也是现代相对最“饱和打击”的精确武器,但巡航导弹速度慢,其本身与飞机无异,因此只要做好必要的雷达侦测工作和防空准备,它的威胁并没那么吓人。

什么军人的脸要抹颜色?

我们在看纪录片或者影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在训练或者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时候,士兵脸上会涂抹几道甚至满脸的油彩。这种油彩主要用于伪装。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军用侦测手段越来越高。特种兵在不同环境中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时候经常要进行伪装。比如在丛林中就要换上跟丛林差不多的迷彩服;在雪地就要换上白色的伪装服;就连游戏里面都有用于伪装的吉利服。

这些伪装服伪装的都是身体,而人的脸是露在外面的,人的皮肤能够反射光线,尤其是油性皮肤脸上亮晶晶的,就像那种光头锃光瓦亮的。这样在执行任务隐蔽的时候会暴露自己,会被敌人发现。所以特种部队在外出执行任务或者平时训练的时候,脸上会涂上跟自己迷彩服以及周边环境搭配的伪装油彩。因为侦查手段更加多样化,比如红外侦测,这时候就会涂上防红外的伪装油彩(现在一般的军用油彩大多都有这个功能);再比如士兵在隐蔽的时候,周围蚊虫比较多,你需要潜伏很长时间,脸上的伪装油彩就要涂防蚊虫的。

军用头盔是否能用作摩托车头盔?

严格从安全角度而言,是不能用的,因为作用点不同。军用头盔主要是防弹,防碎片的,而摩托车头盔则是防撞击,所以摩托车头盔都是全包的,军用头盔脸部没有防护,脖子下颚后脑也没有防护,这都是摔倒很容易撞击地面的地方,不过我去越南时候发现当地人骑摩托车时候,都带“绿帽子”(应该就是他们的军盔),请关注:容济点火器1、从硬度而言,再好的摩托车头盔都没它硬吧,如果你用来骑车摔倒了,刚好是头部那些部位,是比摩托车头盔要坚挺的,所以如果你只是慢速骑车,在没有头盔时候,可以临时将就一下。

2、军用头盔没有挡风作用,夏天勉强用还是可以。摩托车头盔有个挡风镜片还能挡一下飞虫和吹起来的沙土,那些东西打到脸上也蛮疼,特别是正在行驶的时候吹进眼睛就危险了。3、摩托车头盔主要考虑吸收震动,能带来缓冲,避免关键时候扭断脖子,这个军用头盔应该是没有的。就是摔车或者发生碰撞的时候头盔吸能碎裂然后保护头部,这种头盔不吸能,能量最终还是传到头上。

所以头盔里面一般都是泡沫那种东西,摔一次就碎。4、摩托车头盔不是比硬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传递到头上的冲击加速度。5、金属的,夏天在太阳下被晒会很烫,所以用来骑车也不会舒服。6、因为太硬了,摔车时候没摔死倒是可能被砸死。7、军队的头盔防护目标是子弹和破片的穿透,速度大质量小,撞击到头盔上形成的极短时间小速度移动,头部和颈椎的运动范围很小。

你可以设想,子弹击中人体,身体基本没有运动,子弹已经完成杀伤。所以军用头盔的目标就是用盔体的结构强度保证不被贯穿,用局部的变形吸收能量。8、摩托头盔不一样,摩托车事故头部撞击的运动范围大,颈椎和头部短时间受力很大,为了保护头部和颈椎,摩托头盔通过盔体内部的缓冲材料延长受力时间从而达到降低冲击力的效果,盔体则是起到防止穿刺和摩擦的保护。

DOT认证的头盔是头部加速度小于300G,SNELL认证是小于200G。摩托车头盔最重要的设计指标就是降低头颈部受力加速度。9、这种头盔太重,长时间戴的话脖子受不了,再一个这种头盔保护不了下巴。10、好的摩托车头盔的都是出事头盔碎成片片,头和脖子没屌事;军用头盔骑车摔倒估计头碎成片片,头盔没啥事。11、军用头盔带不稳,摔倒很容易头上滑走。

二战时期,士兵戴的钢盔不是防弹的吗?为什么会有一层网子?

头盔并不是完全用来防弹的,如果子弹位置比较靠近头盔中间,还是可以打穿的多数时候,是为了让比较偏的子弹变成跳弹,从帽子边滑出去,另外一点就是,战场上士兵百分之75的死亡都是因为炸弹碎片,而这些碎片的飞行速度,远远不及子弹,所以头盔就可以抵挡这些弹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神剧《亮剑》,当时第一集里,孔捷被山本偷袭,当时只捡到了人家的一顶钢盔,这顶钢盔也被孔捷发现不会反光。

第一,隐蔽性很好。这就是孔捷说的,帽子不反光,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有光的时候,这种铁帽子总是容易暴露自己,特别是搞侦查或者偷袭工作的,非常容易暴露,有了这层网子,可以降低反光,而且头盔上套的网子,可以插一些树枝,小草之类的进行伪装。第二,顺应自然环境。热天的时候戴着它,用手拿烫手,冬天太冷,用手直接接触钢盔,会粘手,有了这层网子,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件事,而且成以本不是很高。

《士兵突击》中史进班隐蔽因两个鸡蛋被发现,现实中鸡蛋的热辐射量真的那么大吗?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不是说鸡蛋的热辐射量比较大,这个热辐射量是根据事物的温度去决定的,一切热的事物的热辐射量都是很大的,因为它的温度会散发热能,而《士兵突击》里的两个鸡蛋是热的,刚从炊事班煮熟就被三多同志给揣进兜里,肯定是散发热辐射量的,这同时也说明三多同志的战场意识淡薄,班长没有及时的做战前动员。一般来说热鸡蛋有60度,而滚烫的鸡蛋差不多有80左右度 而人体表皮的温度只有30多度,加上伪装等隔热层,衣服表面也就20多度。

60度vs20度,就像煎饼果子加肠加肉和煎饼果子加辣条一样的区别,虽然都是加但是价格差太多,而且这个反差在人家红外线接受器上就像一个太阳一样刺眼,不用说在直升机上,就算在战斗机上也能检测到。说一个趣闻小知识。幸亏只有两个鸡蛋,两个鸡蛋也就能表明是一个班兵力,可以打两炮再派人去看看, 如果是几个热水壶10个鸡蛋,就能表明至少有一个排,先火箭炮轰炸一遍再说。

作为常识,在过去的红热成像战争中,一般士兵在伪装时都不敢喝一点热水,更不用说热鸡蛋了,这个热鸡蛋在战场上就是一个定时小闹铃,说炸就会炸,除非一口吃到肚子里,然后经过时间的酝酿让它彻底的消化掉,但是消化掉的东西在战场上也是要慎重处理,否则也容易被暴露目标。最后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去喽。


文章TAG:如何防红外侦察  士兵如何防红外  如何  何防  红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