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罕见动物(白化小麂)再次出现,为什么感觉神农架的白化动物特别多?

第三次!神农架罕见动物再次出现,专家如何解析白化之谜?位于湖北西部的神农架,全名叫做神农架林区,也是全国唯一用“林区”来进行命名的地方。它同时拥有着世界地质公园、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等多个头衔,更在2018年的时候荣获了“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这个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方,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差异,全年的降水量更与其海拔高度成正比。

在这里,生长着7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而生活在其中的脊椎动物更是达到了493种之多。即便是国家级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达到了73种,大家比较熟悉的金丝猴也主要在这个区域中生活。在神农架林区,研究人员更在不同的时间发现了30多种白化动物,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有一定了解的白熊和白鬣羚等物种。神农架有如此多的白化动物活动,也成了这个区域动物资源的一大亮点。

而就在10月28日的时候,当来自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历史数据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段与白化动物有关的视频资料。这已经是第三次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的白化动物资料,其实,早在5月和6月的时候,疑似白化小麂的照片就曾被红外相机拍下过。该相机放置在海拔1205米的高度,而红外摄像机的具体位置就位于一片落叶阔叶林中。

至此,神农架的“白色动物”家族又加入了一个新的成员,并最后被确认是一只罕见的白化小麂。不同于这一次被清晰的拍下来,这只白化小麂于5月29日的傍晚第一次被拍到,但留下的背影并不能对其进行确认;当时间来到6月13日的下午,这只白化小麂再次出现在了红外相机的镜头里,这4秒足够高清的完整正面彩色影像,的确将上一次的遗憾有效的进行了弥补。

为了更好的对野生动物展开科研检测,神农架国家公园共计投入的红外相机已经超过了750台。这些摄像机的数据资料,可以为全国自然保护地监测提供重要数据,更能给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专家表示,动物白化其实就是一种相对较为罕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因为基因缺陷所导致,越来越多的白化动物在此地被红外相机捕获到,本质上不过是为神农架增加了些许神秘感而已。


文章TAG:神农架动物白化  如何让动物白化  神农架  动物  白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