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A股很少采用股票回购注销方式分红?

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目的何在。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做大做起自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股权增值。因为每股面值一元的股票上市以后就是十几元。几十元 上百元。一旦上市成功就是一夜暴富。因此中国股市每天面对最多的公告就是减持。甚至是清仓减持。把自己账面财富向现实真金白银财富转换。就是违规也要减持。而回购股份需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来增持股份。

这与大股东利益最大化有点矛盾。上市公司持有现金。大股东可以通过实际控制权。享有支配权。因此一般不会动用回购注销股票方式提振附近。做多也就是增持股票提振股价。因为需要增持股份提振股价。一般而言。股价跌幅已经很大。到时候可以抛售股票获得价差。在美国等成熟股市。回购股票注销是一个常用方式。像苹果公司。动不动就回购上百亿元股票注销。

来提高每股股票含金量。据大众证券报。今年二月份以来已经有50家股票宣布回购股份。但是所有回购是不是能够全部实施完毕是一个问题。往往把回购股票作为一个提振股价的一个廉价工具。一旦股价涨起来。回购义务也就免除了。实际上中国股市很少动用回购注销方式。在于很多工伤现金流不加。即使有现金。也是用于投资理财。 获得非经常性损益。

A股的银行股股价严重低于净资产,为什么不能启动回购呢?

银行股是A股是市盈率最低,严重被低估,而且大部分银行股的股价都是低于每股净资产的,银行股是A股市场安全性最高,最值得投资的股票。至于银行股为什么不启动股份回购呢?根据现实中的银行股进入深入分析,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导致银行不会回购自家股份。原因一:因为银行不舍得花钱去购买银行股,银行想要回购自家股份,必须要花很大一笔金钱,银行有这些回购的金钱还不如贷款出去,银行可以赚更多的钱。

要知道虽然银行股股价低,很多银行股都是破净了,但由于银行股盘子太大了,几百亿上千亿的盘子,股价低但股份大,回购也是需要动用巨大的金额,银行是不舍得花这笔钱。比如某银行股价是5元,想要回购10亿股份,银行必须要拿出50亿资金来回购股份,有这50亿资金,银行肯定会选择贷款出去,绝对不会把这笔资金去回购股份的。

原因二:因为银行觉得回购股份根本没有意义,或者说银行即使想要回购,管理层也是不会批准银行出资回购股份的。相信大家都清楚,银行是国家已经掌控大部分股权的,一切都是国家说的算;意味着银行股份大部分都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这种情况银行再度去耗资金回购股份确实没有意义了。银行回购自家股份,动用的是自己的金钱,而且把股份回购回来,对银行是弊大于利的,会让银行觉得这种回购失去意义,根本不会去回购股份。

还有一种情况,银行即使相关回归,监管层肯定也会考虑自身利益,监管层呢未必会同意银行回购股份的。如果银行在未批准的情况之下,偷偷回购股份,这是会受到监管层处罚的,这种行为银行也是不愿意冒风险的。所以总结起来答案已经很明确,虽然银行股破净率很高,但银行也不愿意去出资金回购股份,主要是由于银行不想拿资金去回购自家股份,银行回购股份没有意义,最关键还是需要交管所审批,回购股份能否深审批通过都是未知数,这些都是会成为银行不回购股份的主要因素。

银行股价破净,尤其是港股,分红却高达到5%以上,为啥不回购?

银行股为啥不回购股份,回购股份是需要钱的,不是说我要回购就可以的,银行赚钱太多,被很多人诟病甚至谩骂,可是银行的利润大部分需要用来补充一级核心资本。银监会数据,A 股上市银行近三年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利润约17%用于缴纳所得税,23%用于普通股股利分配,剩余的60%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看起来银行赚钱太多,可是这个钱也是不禁用的,除掉税收、股东股息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就没有钱剩下来了。

可见银行也就是一个空架子。目前银行大面积跌破净资产,可是没有一家银行提出回购股份予以注销,主要是银行的一级核心资本非常紧张,部分银行已经逼近监管红线,急需再融资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回购股份是需要消耗利润,也就是会消减银行内源性补充一级核心资本的能力,降低银行一级核心资本,这是不利于银行业务开展的。如果既要回购股份,又要保证资本金不变,那么就需要减少资产总额,可是减少资产总额,并不是说银行要减少就可以减少的,可能需要监管的批准,监管会不会批准是一个未知数。

尤其是目前银行需要让利实体经济下,监管大概率不会干这样的事情,银行股价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银行需要最大化发放贷款,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另外通过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等同于减少注册资本,根据公司法177条规定,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文章TAG:融资退出管理层回购  为什么要管理层回购退出  融资  退出  管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