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为什么私有化?

进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2016年伊始,聚美优品就向外界发布了企业最新的业务方向。在电商对流量和新增客户极度饥渴的现状下,聚美一直在积极寻求突破。面对新一轮的战略转型,聚美的第一步是退市。为什么退市?聚美优品CEO陈欧表示,私有化主要是因为聚美在美股市场被严重低估,私有化将让聚美优品在转型期更加灵活。

拆开来分析,聚美从一家化妆品垂直网站转型到跨境电商,再到现在玩跨界,打造“娱乐+电商”平台。大跨度的转变让老外无法理解,看不懂陈欧的实质意图,从而导致国外资本对聚美的低估。为什么说私有化将让聚美优品在转型期更加灵活?当用户获取成为电商生命线时,当一切战略都以抢用户为基准的时候,聚美必须通过更多途径扩大用户群体。

“颜值经济”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得用户者得天下当前电商已进入寡头时代,大型电商平台正利用规模优势不断进行扩张,在流量和用户上的垄断迹象已开始显现,这表现在大型电商平台对流量和用户不计代价的撷取和追逐。阿里在上市前后开始着手斥巨资收购流量业务,近期将新浪整体收购的传言不断;而京东也与腾讯推出“京腾计划”,意欲引入广点通为品牌商家打造效果营销解决方案。

天猫和京东的动作背后,无非是在新用户的获取上出现放缓趋势,希望能引入各方流量及用户平台,或收购,或合作,得到能维持其平台继续高速增长的宝贵资源,新用户。对于聚美优品这类的第二梯队选手而言,利润率和利润规模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营收规模、市场份额,尤其是新用户增长速度才是投资者更看重的指标。超高的增长速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用户规模不断膨胀所驱动的,谁能在已发生根本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更多新客,谁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因此,从趋利避害角度而言,放下利润追逐用户增长是第二梯队的唯一选择。新业务吸引新用户陈欧在年会上提出过一个目标,三年打造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这是聚美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今年颜值经济的战略,无疑需要公司长期的发展上有更多的投入。未来,电商只是聚美的一小块,它只是属于服务、价值变现的方式。聚美会开辟更多的新业务,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内容各种资源去创造影响力,靠影响力带来流量和用户。

聚美已经成立聚美影业,即将投拍多部影视剧。并且未来我们会打造最一流的互联网团队,通过更多更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去吸引用户。不管是聚美APP,社交资产、资讯媒体,视频直播,明星网红资源还是未来各种各样创新的项目为用户打造一个时尚应用入口。在进一步巩固和做大电商市场的基础上,用深度的娱乐营销、内容营销的方式赢得更多用户,获得更多的关注,最终的目的都是引流和变现。

聚美优品的现状是怎样的?

6月,我们欢度了儿童节、吐槽了高考作文、经历了高温暴晒大暴雨、迎来了世界杯,送走了夏至节气……资本市场从未停止脚步,“资本故事”一直在继续。2014年,陈欧和他的聚美优品在纽交所创造了奇迹,仅用4年的时间成功上市,作为中国第一个在纽交所上市的垂直电商,聚美优品上市当天开盘价为27.25美元/股,市值达到56.5亿美元。

造就了电商领域“神话”,同时陈欧本人也成了纽交所22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CEO,在当年胡润百富榜上陈欧身家就已经达到120亿元。奇迹来得快,去得也快......又是一个四年,这四年聚美优品经历“大转身”。市值已从巅峰时56.5亿美金跌落到不足4亿美金。中国电商市场从来不缺厮杀惨烈的故事,而聚美优品的话题性大概是作为后来者成名太快,但跌得也够狠。

“美丽经济”推波助澜 聚美乘风破浪2013年,国内美妆产品零售规模激增,人均化妆品支出从16.1美元增长至25.8美元,但是与发达国家诸如韩国(167.9美元)、日本(216.4美元)以及美国(350.5美元)相比,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正是巨大的市场空间给“美丽经济”带来快速增长的规模,给聚美优品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发展环境。

成为美妆龙头 尽享行业盛宴2010年3月成立,聚美优品上市前,2013年净交易额5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6亿元。2014年5月纽交所上市。2014年,以超过1000万的活跃用户数、60亿元的交易额、88.9%的重复订单率、仅仅1300万美元的累计融资额、成立第三年就开始持续盈利、49%的移动端收入占比等一系列靓丽的数据,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商亏损烧钱的形象,也颠覆了我们对传统电商以持续烧钱、亏损换规模的认识。

在资本的助推下,聚美“虚构”了中国第一美妆电商的头衔,仅靠年轻女性用户为旗下美妆产品、服饰和生活用品买单,无奈天花板太低,理想太大,力有不逮。让人看不懂的聚美系“多元化”布局上市后,为改变对单品类的依赖程度,自2014年四季度开始,聚美启动转型。将美妆平台业务全部转向自营,并重金抢占海淘风口,由美妆垂直电商转型为以美妆为核心,加速开拓母婴、保健品、轻奢等女性时尚品类,将市场空间由原来 2000 亿的美妆扩展为万亿级的女性消费。

2015年7月,2.5亿美元领投宝宝树(其他方跟投5000万美元),发力母婴品类,以图通过宝宝树的母婴社区聚焦流量,通过电商变现流量,为公司的母婴战略加码,抢夺在“她时代”的渠道和流量优势。由于转型母婴产品,将化妆品的第三方业务全部转为自营,较低毛利率的母婴产品占比一度上升,导致公司2015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为30%,较上年同期46%明显下降。

自营部分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结构的变化,导致利润率同比显著下降。在自营和发力母婴产品的基础上,公司毛利率下沉、增长乏力,对公司的利润增速和股价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因此除了化妆品、母婴两大品类之外,聚美也开始借海淘战略继续向食品、保健品、轻奢等品类扩张。之后陈欧和他的聚美优品不断地尝试跨界新业务。2017年5月,聚美宣布跨界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并首发了两款空气净化器。

2017年8月,聚美优品完成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街电”却由于被传不给服务商结款、资金短缺、融资失败等问题,一度成为焦点。除了共享充电宝,聚美优品还花了1430万美元投资了由张翰、张钧甯主演、改编自安宁同名小说的都市爱情剧《温暖的弦》。虽然一度获得热播,但着实让人看不懂发展方向。2017年9月,面对国内火热的消费金融市场,陈欧又将目光转向了金融圈的“现金贷”业务,不过刚推出不久的“颜值贷”,随后就涉嫌违规向学生发放贷款,再一次冲上了风口浪尖,导致股价接连下跌。

聚美优品作为美妆电商,一边巨额押注街电、一边投资宝宝树,还一边投拍电视剧,这是病急乱投医还是一张暗相勾连的版图?但发展的都不尽人意,很快被网易考拉、唯品会等电商赶超,对于聚美优品而言,似乎应当思考如何把主营业务做好……从聚美优品到“巨没有品”自聚美优品创立以来,卖假货传言也从未停止,投诉事件与日俱增。

除了售假对消费者造成侵害外,聚美优品还因宣布私有化而引来了众怒。2016年2月17日,陈欧和管理层及投资人提出以7美元作价,将聚美优品私有,退出美国股市。但是聚美的回购价格远低于其22美元的发行价,该价格距聚美优品发行价22美元的价格相差缩水68.2%,引起了大量投资人的不满。这对于投资者和股东而言就是巨大的伤害,大量股民在网上吐槽聚美优品私有化价格太低,称陈欧打压股价进行私有化。

因此业内有人说:聚美优品简直是巨没有品。虽然在2017年11月27日,聚美优品表示考虑到战略性选择及公司长远发展利益,撤回自由化邀约,但是无论是市场对产品还是投资者对聚美,都面临信心崩塌,“破镜难重圆”。2017年开始,聚美的净利润开始出现了亏损。根据2017年报显示,聚美电商业务的营业利润为9500万元,比2016年的1.42亿元下降了30%。

活跃用户数、新增客户、重复购买率和合作商家几个关键指标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聚美优品连续5年盈利以来的首次亏损。对此,聚美优品在财报中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街电处于扩张期,费用较高营收较低所致,直接导致了聚美优品全年亏损3698万元。聚美优品成了陈欧一个人的“聚美”?自聚美优品创立以来,已经有不少高管和投资人相继离开。

2016年4月1日,联合首席财务官Mona Meng Gao离职。2016年6月30 日,首席财务官郑云生离职。2016年11月30日,副总裁-部门周涛离职。2017年7月26日,副总裁-部门戴雨森离职,更是让业界纷纷质疑只靠光杆司令陈欧的聚美优品,以后将如何发展。2018年4月11日,首席财务官郑云生离职。

合伙人一个接一个辞职,只剩“网红”陈欧孤军奋战的聚美优品还能走多远?回过头来看,过去的四年,聚美优品几乎只做了一件事:花钱。2018年5月28日,聚美优品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将以总计8650万美元的价格向第三方投资者出售特定数量的宝宝树普通股,占该交易完成后宝宝树总发行股本的4%。交易完成后,聚美优品仍将持有宝宝树总发行股本的约3.33%,实现套现收益8650万美元。

宝宝树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资本战略合作,新一轮融资后,宝宝树估值达约140亿元人民币。宝宝树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之际,聚美优品抛售其股份套现离场的行为令人十分不解。聚美优品从诞生就一直处于聚光灯之下,从不乏关注。而最近让人热议的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的问题:聚美优品的价值是被低估了还是高估了?看上去,聚美优品的股价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虽然陈欧坚称聚美优品的估值被严重低估。

聚美优品是不是陷入困境了?

截至北京时间8月28日,聚美优品股价为3.2美元/股,总市值4.79亿美元。而在3年前,2014年的8月份,公司总市值达到顶峰时期的39.45美元/股,总市值为57.8亿美元。短短三年,在阿里和京东股价飙升的时期,聚美优品股价跌去91.71%。下图是聚美优品当前的股价变化图:2013年聚美优品营业收入4.83亿美元,净利润0.25亿美元,翻倍增长。

2014年5月16日,公司登陆纽约交易所,31岁的陈欧成了这个交易所200年来最年轻的CEO。当时,国内两大巨头阿里京东还未上市,成立只有4年的聚美优品反而成了中国第一个赴美IPO的垂直电商。不过在上市之后,聚美优品的业绩开始迅速变脸。2016年营业收入9.05亿美元,较2015年下降14.51%;净利润0.21亿美元,比2015年高,当时却不到2014年的三分之一。

下面是聚美优品主要的财务数据:虽说聚美优品的没落有着各电商竞争加剧、假货风波以及公司改革路线难以推行的推行的原因,各种要的是目前国内电商已经被阿里巴巴和京东统治,其他电商的市场份额极低,聚美优美根本就没有长期引领市场的能力。一旦主营产品收入下滑,公司势必受挫。去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表明,国内网络销售市场份额:天猫57.7%,京东25.4%,聚美优品只有0.7%。

马上退市的股票为什么还有人买?

新股上市会有人卖,股票退市仍旧会有人选择买,明知道股票隔天就要退市了,为什么还有人会选择大量买入,并且很多个股退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都是以涨停收盘,甚至在退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量还相对较大,而且在退市的最后几个交易日还会出现连续的涨停的现象,明摆着火中取栗,为什么还要去买呢,我觉得存在几个原因。赌重新上市A股上经常会出现不死鸟的神话,比如最近恢复上市的退市长油,退市价格在0.83,恢复上市的最高的价格在3.38元,上涨了307%,四年多的收益已经翻了三倍多,任何理财产品都无法和它比拟的,这个上涨幅度还是相对较小的。

老股民都知道的ST超日的事件出现债务危机后在2014年4月28日退市,退市价格在0.64元,然而一年多以后通过重组后恢复上市,恢复上市的第一个交易日就上涨1970.3%,上涨了19倍多,然而该股并未停止上涨,最高一路上涨到19.4元,最大涨幅达到了2931.25%,股价翻了29倍多,这收益率,可能有人一辈子炒股都无法达到的。

所以很多投资者认为退市后存在恢复上市的概率,愿意去赌一把,万一成功了那将是大额度的回报。游资炒作个股即将退市时候之前,各大财经新闻都会大量的报道,导致市场对于该股的关注度较高,如果该股一旦发布退市公告后,股价肯定是连续的跌停或者大跌,个股基本已经处于历史底部了,比如去年的退市的吉恩镍业,中弘股份等,买入该股的投资者基本属于被套状态,而且该股的市场关注度较高,特别是游资只要保证在退市之前能够卖出个股就行,所以在退市整理期间会选择炒作该股,连续拉出几个涨停板,由于该股即将退市而且市场关注度较高,留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很大。

由于关注度较高,想象较大,游资拉升炒作后出货相对较为容易,所以资金在大部分情况还是会愿意选择在拿即将退市的进行一番炒作后完成出货,只要保证在退市前完成出货就行。大股东或者庄家机构造势大部分个股存在庄家,每个上市公司都存在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他们对于公司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后期是否能否恢复上市也不存在很大信心的情况下,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也是希望能够在退市前选择卖出。

大家都知道该股接下来要退市,如果机构庄家或者大股东立马选择卖出股票肯定没有愿意选择接盘,毕竟大家又不是傻子,但是可以大股东和庄家机构可以把运用造势是手法,把该股人气和活跃度搞大,那如何造势呢,那最后的办法花一部分资金把个股连续拉升出涨停后,让大量投资者关注,大家都想进行赌一把后,然后大股东和机构庄家再选择卖出股票,充分完成出货。

如果不拉升不搞活该股,出货相对较难。我觉得上面三种情况是个股即将退市还存在愿意买卖交易的理由,可能还存在有人退市前买个几百块玩玩,失败也损失几百块,万一恢复上市可以大赚一把,如果这样想法的投资者较多的话,你几百他几百的话也有很多钱。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不知道大家在股票退市前愿不愿意花个几百玩玩呢。

如何看待聚美优品将从纽交所退市?

作为“中国美妆电商第一股”的聚美优品于14年5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一时间风光无量。上市不久后的假货危机股价连续下跌。随后,开始转型之路,投资母婴社区宝宝树,投资进军影视行业,17年收购共享充电宝与王思聪互怼。几次转型并不顺畅,投资人对公司前景担忧,假货问题又一直影响公司形象。私有化退市是无奈之举。早在2016年2月,陈欧便试图进行私有化,由于提出价格与发行价相差过大,遭到中小股东抵制,便不了了之。

聚美优品的市值越来越少,你还会选择聚美吗?

最早看到陈欧的时候实在非你莫属,当时觉得他长得斯文,比起台上其他的boss品相好很多,又非常年轻。查了一下简历,年轻资历丰富,学历各方面都很好。后来有几场招聘,发现他对员工很好,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是有点怪,例如有一期他招聘一位司机,对方问公司有没有宿舍,他说公司没有,我个人为你解决。当场就被其他boss反驳,这样的言行不合适。

当时陈欧还只是稚嫩。没太大不妥。后来大家都看到了,这个节目为他集赞了不少人气,那时候还不流行脑残粉文化,也不流行叫老公。聚美优品一度卖得很好,陈欧跟韩庚一起代言。但陈欧内心是个非常自恋的人,不然不会迷上出镜,在他心里,他才应该是国民老公吧。再后来聚美爆出问题,说是第三方问题,再危机公关,上市,陈欧又走上人生巅峰。

但他一直在膨胀,这点我不觉得他聪明,拍电影,捧了一个特别奇葩的女主角,砸了多少钱,也没成为十八线,挑人有问题。如果说早期陈欧还是和帅一点的产品经理,这时候他已经彻底破了次元壁,一门心思当起了明星。那还有什么办法,有什么比一个CEO沉迷于自己的虚荣心更可怕的。再后来他痛定思痛要从头开始,投资了共享充电宝,被王思聪嘲笑,也可见他的眼光和人脉非常有问题,几乎是被人坑了。

聚美优品CEO陈欧为什么突然放弃退市私有化了?

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完成公司完成私有化交易,正式从纽交所退市. 2014年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聚美优品,市值也从最高的近57.8亿美金跌至现在的2.15亿美金,这意味着五年时间内,聚美优品蒸发了超过55亿美金。聚美真的有那么惨?未必!电商主业不振,高管团队频频流失,但不妨碍聚美四处撒网。从上市后做自有品牌化妆品,投资无人机、做巧克力,投资影视,混迹娱乐圈,到做枕头,包括进军空气净化器,接盘共享充电宝、宝宝树等。

虽然财报显示,聚美全年营收逐年下降,但是副业投资收入增速喜人,2018年财报显示,以街电为代表的“新业务”,帮助聚美实现了9.3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聚美的还有未来吗?当然有!聚美此次退市,实际是陈欧全资购回聚美所有股份。在最低位回收股份,对陈欧来说,并非一件坏事!在美中概股基本都存在市值被低估的现象,而且还要面临繁琐的信批流程。

聚美优品从市值百亿美元缩水至9亿美元,这是为什么?

2012年,一则“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让聚美闯入大众视野。两年后,聚美赶在阿里巴巴和京东之前赴美上市,陈欧也因此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CEO。然而目前来看,聚美显得后劲不足,从市值百亿美元缩水至4亿美元。1、质量问题首当其冲上市后不久,有供应商被曝向包括聚美在内的电商平台供应假货,聚美遭到美国律所起诉,后来又有内部员工爆料,聚美一直在海外采购来路不明的假冒化妆品,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为其带来致命打击。

2、私有化受挫此前,聚美优品走向私有化道路,陈欧、戴雨森、红杉资本等以7美元的价格对聚美实行私有化。这一举动遭到外界“蓄意私有化并企图套现”的质疑,引发股民信任危机,也削弱了投资人对中国拟上市公司的信心。3、管理者分歧聚美内部管理层在公司前景的认知上一直存在矛盾,管理团队始终不能固定,公司运营受到很大影响。

戴雨森认为商务是电商平台的本质,而陈欧更依赖个人形象打造品牌。如今,联合创始人刘辉、戴雨森、CFO高孟、郑云生等均已辞职。4、外部环境不利近两年,聚美一直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备受年轻人青睐的小红书、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等平台营销花样不断,加上各种代购、微商抢占社交高地,对聚美造成冲击。此外,2016年出台的“48新政”使境外化妆品成本上升,利润降低。


文章TAG:上市公司退市意味什么  聚美退市意味什么  上市  上市公司  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