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多月时间里,关于钟表的新闻都是SIHH展览的品牌,所以会导致这两个月的消费也向不断发出声音的品牌流走。这段时间非日内瓦表展的其他品牌很难过,都要想一些办法发出声音。你可能知道,有很多不是参加SIHH的钟表品牌,也会在此期间宣布他们发布了日内瓦表展新品。也不能说不对,他们自己也在日内瓦做了个小展览,叫日内瓦表展新品也没毛病不是?百达翡丽显然不会这么做,虽然他是地地道道的日内瓦品牌,可是他还是要顾及名誉的,蹭历峰集团的SIHH热度,是断然做不出来的。

有没有人只喜欢石英表不喜欢机械表的?

80年代一块电子表88元,当时二级工每月工资40多元。现在同样的表差不多10多元。而且大都是走私来的,还挺牛X的。后来,有了指针的石英表,外形跟机械表一样,就是薄了,轻了,不用天天上劲了,价钱也不贵,多少钱的都有。机械表不一样,有全自动的,也有天天上劲的。天天上劲有些麻烦,表的主要功能是看时间,也有为了装X的,有的就是显示身份的。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劳斯莱斯、爱马仕这些奢侈品牌?

有人说是因为历史断档,很多老字号断了几十年,后来就做不起来了。我说答案肯定不是这个。典型例子很多,以中国传统富贵人家专用绫罗绸缎为例,品牌有瑞蚨祥,产品有苏杭丝绸。按理说,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奢侈品的,就应该是丝绸制品,旗袍也好,丝巾也好,都可以成为中国人的奢侈品,而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瑞蚨祥,最应该成为丝绸产品的奢侈品牌。

但为什么爱马仕卖的丝巾却是中国人争相购买,几千块钱花了也不心疼,而对于中国人自己的丝绸产品和丝绸品牌,几百块上千块的也不怎么待见?我认为,历史断档,真不能解释“中国出不了奢侈品”这个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产品设计、质量、以及做产品和做品牌的素质和心态。坦白说,爱马仕成为全球性奢侈品,也不过五六十年历史而已。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爱马仕也好,卡地亚也好,LV也好,他们都不是今天这样全球化的奢侈品,也只是当地品牌而已。还有很多今天公认的奢侈品品牌,比如迪奥、纪梵希、YSL ,等等,都是后来设计师创立的品牌,六七十年代给西欧上层社会做高级定制服装,只是小圈子里的有名裁缝而已,就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做裁缝一样。

他们也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后,被奢侈品集团相中,买回来着力打造成一个全球性的品牌,从芸芸众生裁缝堆里,跃升为一个全球名牌。可以说,今天我们所认知的奢侈品牌,都是在八九十年代以后,由几大奢侈品集团着力打造出来的,LVMH,Kering,Richemont,Swatch以及爱马仕等等。我们再来看钟表品牌,今天这些全球驰名的钟表类硬货奢侈品,真的是一直如此吗?真的是历史一直延续吗?答案并不是,相当多的瑞表品牌,法国钟表品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七十年代的石英危机中,要么消失,要么奄奄一息,很少能完美度过这两次灾难。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石英  危机  二次  造成二次石英危机吗  哪些品牌  石英危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