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西方的科幻文学是也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时代,黄金时代和新浪潮时代。萌芽时代指的是科幻这种类型诞生的时期,有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威尔斯的《世界大战》《隐形人》《时间机器》,还有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黄金时代指的就是以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为代表,分别是创作过《基地》系列的阿西莫夫,刘慈欣的偶像,创作了《2001太空漫游》的阿瑟·克拉克和科幻先生海因莱因。

新浪潮时代指的是在科幻这一类型对太空题材走到了一定极限后,重现对人类社会的一次反思;在对遥远未来走到一定极限后,重现对近未来的一次反思;在对故事过度追求以后,重新对文学形式的一次探索。代表作有赛博朋克的经典《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反乌托邦经典《华氏451》。总的来说,上述提到的作品只是科幻文学宝库中的沧海一粟,完全有可能提到的你不喜欢,或者你喜欢的没提到,以下这张【科幻文学入门地图】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导引的功能,大家可以按照路径尝试,遇到不喜欢的作品跳过,遇到喜欢的作品深入阅读。

有哪些想象力爆表的科幻小说值得推荐?

想象力向来是衡量一部科幻作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题主所推荐的《海底两万里》、《机器人系列》和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三部曲》都不算科幻作品里“想象力爆表”的作品,这里推荐一些不算太长的作品(各种系列除外)。罗杰·泽拉兹尼的《安珀志》已经有人提过,但《光明王》才是其真正“想象力爆棚”的代表作品,天才般地将印度宗教系统与科技树一起点亮(也许很多观众觉得这样的桥段在我国网文里并不陌生),尼尔·盖曼的《美国众神》受其影响很大。

另外,泽拉兹尼的短篇《趁生命气息逗留》(For a Breath I Tarry 1966)在读者里也很有人气,推荐。有一个我个人很稀罕的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他的作品《索拉里斯星》曾被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拍成电影,也是影史上的经典。《完美的真空》和《机器人大师》是两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集子,前者更像是借助科幻来哲学思辨,后者则是借助机器人来讲寓言(想象力丰富得有点混乱的世界),都很有意思

赛博朋克方面,很多人都会首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或尼尔·史蒂芬森的《雪崩》,不过1981年面世的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比《神经漫游者》还早上几年,真正可以说是赛博朋克的鼻祖,小说篇幅适中。短篇小说里,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肯定不得不提(差点就想和博尔赫斯的几篇放在一起),个人认为其1972年推出且一举拿下星云奖的《神们自己》才是阿西莫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代表符号。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微粒  操控  小说  某科学的微粒操控   有哪些关于科学的小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