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中标价格供医院,医院按中标价卖给患者,这就是不加成。原来医院是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顺加15%,自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后,医院药品就不再加成了,这15%现在是由政府财政来补贴的,这样医院还是有利润的,只是获得方式变了。医院药品不再加成,惠民于患者。同时,医院还有其他检查、检验、住院等项目,同样也是利润获取点。

现在的一些医院救死扶伤和盈利哪个放在第一位?

回答你这个问题,难,也不难,你需要先弄明白医生和医院的概念!医者,救死扶伤也!医者,普救众生也!医者,父母之心也!但是,医生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也需要消费生活,所以,不能用是否救死扶伤来衡量医生的品德!也像你自己,不给你工资,让你天天义务劳动,只和你讲不忘初心,只和你讲为人民服务,你会努力工作吗,除非你不吃不喝不生活,否则,什么口号都是假的。

我国目前的医疗设置,分为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院,都是公立性质的。绝大部分的县级医疗机构和省市级医疗机构也是公立的(也有一部分是私立的,例如河南省新郑市的人民医院,公疗医院,中医院,等等,都变成了私立的)。乡镇卫生院属于财政部贴的自收自支的公立医疗机构,职工工资和福利津贴需要自己在诊疗活动中去挣!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妇幼保健方面上级财政会支持一部分,但是儿童免疫的疫苗也有一部分是收费的!县级和省级医院财政支持的力度会大一点,但是也需要自己挣钱,并不是财政全供!县市和省级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是财政全供的,不需要自己挣钱!正是因为医院不是财政全供单位,它需要养活一大群职工,所以它也得收费,不会全免,这就像你去很多单位盖个章领个证啥的,工本费少不了吧!所以说,因为单位属性不同,不能拿道德来绑架行业!。

满大街都是药店,医院的药都是零差价了,请懂行的说说药店的盈利是从哪里来的?

作为从业人员我来说说吧 药店挣钱主要在几个点:第一也就是人常理解的买卖商品得属性。医院零差价但是药店基本不会卖这些产品大部分集中在一些高毛贴牌产品,这些产品90%的厂家都是只做otc药品,这些药品招标成本以及临床效果不咋地,故此也就把定位放到药房-高毛这个定位。而医院不同,虽说某些医院会多开一些药品,但是记住了医院开的药品他一定是具有临床效果的,也就是治病的。

所以进医院面临招标的成本以及临床效果。再说医院中标品种为什么医药很少销售或者不销售,第一工业厂家为了保证招标价格,势必控制前台毛利,供货价就是医院零售价,连锁如果按照医院价格卖(进货价)那他要赔死。不排除厂家有全年后台返利。第二就算销售也是规格区分,医院5毫克,药房就是10毫克。第三药店营业员,这种产品基本在药房属于拉客产品,低毛利甚至负毛利,店员卖一个拿不到提成不说还会被扣钱,以及医院药品大部分是处方药,药房卖一个处方药程序相比otc药品来说太复杂了。

没人愿意出力不讨好。所以这就是药房为啥卖中标的零差价品种往往比医院贵,甚至不卖得情况。药房挣钱的第二个渠道,也就是商业运作,有没有发现街上药店多,但是都是成规模的连锁药房,个体药房这几年越来越少。这就是规模化,大吃小,然后上市,玩资本。以及药店老板人家有其他产业,药房的现金流几大而且优质,会依靠药房的现金流做其他产业,药房压厂家的帐期几个月,算算这些压的帐期属于无息贷款,比在银行贷款舒服太多。

药房规模化后大型药房会进行溢价收购,出名的比如某百姓,某心堂等等资本运作的连锁。再加上这几年投资不好做 好多资本也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比如高济所以药房挣钱的盈利模式作为外行人压根看不懂这么优质的现金流产业怎能不继续投资做大?靠买卖药品做到能保本,甚至陪一些都没关系,因为陪的这些比在银行贷款的利息药低的多有的区域性药房人家还有医院配权,这些也是挣钱的大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医美  医院  盈利模式  承压  盈利  医院盈利模式有哪些  医美医院盈利承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