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陷入了无尽的尴尬之中……更令人难堪的是,两天后学校要召开家长会。想躲开他?是不可能的。他不仅仅是儿子的老师,也是学校领导。怎么办?我内心纠结复惶恐,又不敢把这样的糗事告诉儿子。让老公去参加家长会吧,可他非但不去,还在一旁幸灾乐祸!最后,我只好硬着头皮前往。进了校门,我就像做贼似的东瞅瞅,西望望,生怕碰到那位老师。

可,“屋漏偏逢连阴雨”!刚上楼梯,一抬头便看到他迎面而来。我心慌意乱,赶忙低下了头。可又不好视而不见,只好勉强抬头应付。待我再次抬头,只见他正笑容满面地看向我。我匆匆和他打个招呼便落荒而逃!直到后来,通过QQ和微信的联系,时日渐长,总算慢慢淡化了这场误会与难堪!经过这场“事故”,以后我发微信便多了一份谨小慎微。

当然,后来我也知道了微信有撤回的功能。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发微信还是要看仔细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发错微信而引发的“事故”也不在少数。有人可能会说,那有什么啊?发错了就撤回呗。可你万一遇到眼尖的人呢?又或者超过了两分钟无法撤回该怎么办呢?恐怕,就只有产生误会甚至引发矛盾,还有无尽的尴尬了!但不知朋友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发错微信而引发的趣事或不快呢?我觉得微信的撤回功能应该变一变了,可以把“2分钟内撤回”变为“无限期撤回”。

为什么微信撤回消息的时间只有两分钟?

为什么微信撤回消息的时间只有两分钟

移动互联网时代促使人人处于一个信息异步处理的时代,大部分人都会过一段时间才会去处理消息,相比之下,两分钟的时间看上去有点太短了,常常遭遇到想撤回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超过有效期的窘境。  那么,我们需要设定撤回期限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在双方对话中,如果不设定撤回时间,就会产生两个危害:  那么撤回时间为何是2分钟?不能更多或更少吗?  对此,微信产品团队进行大数据分析后认为,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2分钟是从接收到阅读一条信息的平均时长。

而撤回时间在2分钟内,会最大程度保持上下文完整,给人一种稳重的用户体验。  相比设定时间限制,为何不在撤回功能中提示对方已阅呢?  尽管2分钟是从接收到阅读信息的平均时长,但我们都无法获知,接收方到底会在哪一刻阅读到发出的信息,这就会导致撤回功能有时候并不能那么及时,从而陷入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疑问。

  那么,为何微信不在撤回功能中提示对方已读的提示呢?这样信息发送者就可视情况来选择是否撤回了。  如果存在阅读提示的功能,那么接收者就会知道发送者已经知道他看到了对方想要撤回的信息,这种场景会让双方更加尴尬。  更多的时候,接收者并不想让发送者获知其是否已经阅读了信息,比如常见的员工老板群中,老板发送消息后,若能发现员工已阅读该信息却不回复(比如在约会等),那么日久天长,老板难免会对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微信  撤回  为啥  多久  微信撤回多久  为啥微信撤回消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