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另有《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六、刘辰翁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别号须溪。

又自号须溪居士。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刘辰翁登进士第,在宋末元初的词人中,他的年龄比较大。 刘辰翁在南宋后期词人中,风格最像辛弃疾。同是寄托故国之悲,他的作品既有豪放派的雄劲跌宕,又有婉约派的轻灵婉丽。相对于宋末四家(王沂孙、周密、张炎、蒋捷)的掩抑低徊、凄凄切切,更有一种英雄气概 。《兰陵王·丙子送春》: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深圳最具代表的企业家有哪些?

深圳最具代表的企业家有哪些

一提到深圳最具代表的企业家,大家都是想到马化腾(腾讯)、任正非(华为)、王石(万科)王传福(比亚迪)、马明哲(平安)、王文银(正威)等等,其实,大家还忽略了几位企业家,比如“深商教父”袁庚、再比如“中国主题公园的拓荒者”马志民、“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缔造者马福元、还有招商银行的掌托人王世桢等等。大家熟知的几位企业家,我在这里就不写了,主要给大家介绍几位对深圳做了突出贡献,但是大家还不熟悉的企业家。

“深商教父”袁庚蒋老师很难把袁庚写到位,怕写得不够精确,因为袁老对深圳的发展起了太重要的作用了,曾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运作第一人,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那么袁庚就是改革开放的“项目经理”。袁庚出生就在深圳大鹏,早年就读广雅,欧风美雨浸润多年,岭南之地的开朗风气,温润敦实的学习教养,使得袁庚注定不同于普通的工农干部。

除了“深商教父”,袁庚还有一个称呼,叫做“蛇口之父”,从创建蛇口工业区的第一天起,袁庚就将其当成了社会改革的试验场,他在蛇口无比大胆地进行了干部体制、民主选举、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变革。在蛇口,人们直接把他称为“老板”,袁庚本人也毫不忌讳,根据财经作家说,这种对资本家的称谓用在袁庚身上是蛮合适的,在前后15年时间里,他想老板一样掌控者蛇口的一切,他一手缔造了蛇口,他像父亲一样地塑造蛇口身上的每一个器官,从规章制度到重在坡上的树,他一心想让自己的这个儿子与众不同、前程远大。

在某一刻,他好像真的成功了,尽管在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带走任何东西,但是在灵魂上,他始终是蛇口的主人!马志民:中国主题公园的拓荒者马志民不仅是一位企业家,还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实践家,出身经历与袁庚相似,都出身南岭,都是从“干部”转型为企业家,马志民的籍贯是广东台山,父亲早年留学日本,是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的教授,所以,马志民从小视野开阔、家庭教育都非常好。

1985年的秋天,国务院批准由香港中旅集团投资开发占地面积5平方千米的深圳华侨城,马志民以香港中旅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身份出任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主任,多年的雄心壮志,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说干就干,1985年锦绣中华动工,1987年完工,投资1亿,当年就收回了成本,这个成绩惊动了海内外,,紧接着又开发民俗村,一年半时间收回投资11亿,马志民的名字在国内一炮打响, 紧接着,又投资58亿兴建世界之窗,再创佳绩,3年收回投资成本,同时,华侨城的四大景区全部建成,每年的旅游收入占到了深圳市当时总旅游收入的60%,位居全国第一。

蒋老师经过采访多名深圳籍企业家,他们对马志民的评价有许多条,最了不起的两点是:第一、马志民坚持以旅游为主要方针,丝毫不动摇。第二、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奠定了华侨城现在的基本格局,特别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官方都是提倡大搞工业,大家连旅游敢都不敢提,但是马志民坚持下来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好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欢迎关注蒋昊说经济,明天在我的头条文章, 主要跟大家讲述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缔造者马福元、还有招商银行的掌托人王世桢的故事,敬请期待!。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海云捷迅  创始人  子公司  收购  股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