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行业分布:互联网、高端制造和高新科技的集中地。独角兽按创新形态来分,可以分为平台生态型和技术驱动型。平台生态型主要基于互联网来搭建平台,核心思想是依靠平台“共享”。从行业分布来看,与上期相同,文娱媒体、汽车交通和电子商务为前三行业,分别拥有25家、23家和17家,三个行业代表企业依次为估值750亿美元的今日头条、估值为450亿美元的滴滴出行、估值为30亿美元的小红书。

技术驱动型是以高新科技为主要推动力,例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从具体企业来看,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开始出现一批优质的重点企业,例如主攻柔性屏幕的柔宇科技、主攻人工智能的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主攻机器人的优必选等,且排名与估值上升幅度较大。当平台生态型与技术驱动型相结合,将发挥更大作用。从估值变化来看,蚂蚁金服和今日头条变化最高,估值分别增长了75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

除了依靠平台建立的大量用户基础和资本关系、选择正确赛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是令其保持优势的关键。且科技性能在企业运营后期更重要,估值前十企业80%以上离不开技术属性。2.4 变现:上市变现频繁,然现实情况不达预期。中国独角兽上市频繁,香港和美国是主要选择地。据统计,2018年全年,中国共19家独角兽实现上市,上市前估值从10亿美元到460亿美元不等,上市地点包括港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和深交所,数量分别为8家、5家、5家、1家,总数达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已上市独角兽真的万事无忧了吗?对比上市前后数据来看,现实并非如此。第一,四成企业遭遇破发。从上市首日情况来看,因发行价格过高、市场对其前景不看好、未有突破创新、盈利模式存疑等因素,共有7家企业首日破发,破发程度最高为哔哩哔哩达14.8%。此外,除上述原因外,由于国外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对国内企业文化、运营模式等存在理解差距,对比10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破发企业数量达4家占比40%,占破发总数57.1%。

第二,市值堪忧,仅5家实现预期三连跳。从市值来看,五成以上企业发行市值高于预计估值,其中涨幅最高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拼多多,主打三四线用户群体,挖掘人口红利,发行市值为事前估值12倍。但结合目前市场来看(2018年12月31日),仅5家企业实现市值连续增长;一半以上企业市值缩水,其中触宝科技遭遇估值三连降,从预计估值15亿美元降至目前5.3亿美元,降低幅度高达64.7%。

3、挑战与建议。3.1 额待解决的三大问题: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运营持续性不强、诞生地局限。中国独角兽无论是新生数量还是上市退出数量都达历史新高,较上期,15个细分行业企业数量基本都有所增加,但随之暴露的问题也愈加明显。除了全球独角兽都需面对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本挑战(详见下篇),对比国际,尤其是美国,中国独角兽亟待面对并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科技含量不高。尽管科技头部企业发展良好,然而整体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增长并不快,中国独角兽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格局很难撼动。从增速来看,对比上期,汽车交通和医疗健康发展最为迅速,较上期分别增长8家和7家,但是两类行业中科技含量并不高,50%以上是互联网型公司。其中,汽车交通行业受新能源造车影响,如小鹏汽车、游侠汽车、Momenta等新造车势力和自动驾驶企业大幅增长,但占汽车交通行业总数仅43.5%;医疗健康行业更甚,仅为聚焦单抗的复宏汉霖和聚焦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的天境生物两家医药研发企业。

其次,被列入重大发展项目的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虽然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占比却有所下滑,这些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及独角兽整体的发展速度。例如人工智能行业共7家,较上期增加1家,占比却下滑0.35个百分点。第二,企业运营的持续性不强。独角兽成长快、爆发强是特点,但发展到一定规模会陷入瓶颈,突破困境可持续性发展是众多独角兽都需面对的问题。

持续性包括企业品牌和文化价值维持并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召集、企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品或者服务更贴合用户需求、提质增效并形成盈利。然而,即使如ofo、滴滴出行等上期著名头部独角兽,在补贴退坡后,因无法深入了解消费者和时代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作出良好规划,早期资本充裕而提升的企业规模和估值,面对激烈竞争,很难继续维持优势。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独角兽  特质  公司  分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