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的动力方面又能淘汰一堆国家,仅有美国实现了先进的航母用高能核反应堆,法国虽然也拥有核动力航母,但他们那个是核潜艇堆的改良,BUG成堆。前苏联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倒是应用过压水堆,但并未来得及应用到航母上,也只能证明拥有技术。你看,正儿八经能制造好高端航母的国家真没几个,小国造不了大船,能造船还得造飞机,飞机有了还得上弹射,弹射有了还得管动力,最后搞了半天只有美国能造顶级航母,这不比光刻机难?如果你还觉得航母很简单,砸钱就可以造的话,不妨看看印度,他们的破船壳子漂几年了。

航母考验的就是国家重工业的规模,拥有足够强大的重工业产业,制造航母并非什么难事,但整个工业的完整性只要少了一环,就别想自己整出能作战的航母了。当然,还得有钞能力,谁说这个世界上钞票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没经济规模你哪去变航母?学巴西那样,弄个法国破烂,过几年养不动了烂掉?总之,先进的航母需要的是一个令人咂舌的庞大全工业体系,这方面的条件比光刻机可高多了,它甚至涉及到国运。

当然也有简单的搞法,比如也像光刻机那样多国合作,买美国的钢材,上英国的设计,弄堆F35舰载机,贴个日本代工的电子器材,再坐个印度的船长,多简单的事儿?总之,光刻机真心不算什么能吓死人的大工程,它也不过是尖端学科的混合体罢了,虽然极尽前沿,却并非不能制造,它顶多算个技术攻关。实际上,现有ASML的光刻机也是多国合作的结果,与其说它是世界集成电路加工仪器的顶点,倒不如说它更像一个发达国家搞技术剪刀差的垄断工具,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后的捞饭勺。

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什么时候造的?有什么特点吗?

美国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是1922年3月20日完工的“兰利”号(CV-1 Langley)。其最大的特点是“半道出家”。因为“兰利”最初并不是作为一艘航空母舰被设计而建造的,其最初的身份实际上是美国海军的运煤船“木星”(Jupiter)前身“木星”(1911年10月18日,“木星”号开工)(1912年8月24日下水后的“木星”号运煤船)(建成后的“木星”)“木星”号于1911年10月18日在美国马雷岛海军工厂开工,1912年8月24日下水,1913年4月7日完工。

变身航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英国航母以及舰载航空兵在大战中表现的影响,以及感受到了日本等国发展航母的野心,美国海军决定开始研发自己的航空母舰,因为受到缺乏经验,且预算有限的影响,最后决定利用现成的船只进行改造。舰体硕大的“木星”号在1919年被选中为航母改造对象,当年进入诺福克海军船厂改造,于1922年3月20日改造完成,更名为“兰利”。

(改造为航母后的“兰利”)(航母状态的“兰利”舰二视图)“兰利”的改造模式相对简单,即将“木星”甲板上所有的吊臂等运煤设施全部拆除,增加桁架,支撑起一层木质的全通飞行甲板(长165米,宽19.5米),原船上的煤舱等被改造为机库、油库、备料库等。总体上看起来,“兰利”号航母的构造十分“凑和”,但作为美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其所起到的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平台的作用,美军关于航母运用,以及海军航空兵在航母起降的最初经验,都是在这艘半道出家的航母上完成的。

后世(改造为水上飞机母舰后的“兰利”)(“兰利”舰被击沉时的景象)随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此后的发展,“兰利”号在1936年改为水上飞机母舰(AV),布署到太平洋舰队,参加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2月27日在爪哇岛遭日军空袭受伤,被迫弃舰,为防落入日军之手,由美军驱逐舰发射鱼雷自行击沉。参数排水量:13990吨(正常排水量)主尺度:全长165.3米、宽19.9米、吃水6.3米动 力:2座透平主机,3座锅炉,航速15.5节武 备:5英寸炮4门。

二战时美国拥有158艘航母,为何现在8年造一艘?

在二战的巅峰时期,美国共计建造155艘各型航空母舰。包括17条埃塞克斯级航母,3条中途岛级航母,十条左右的独立级,以及一百多条卡萨布兰卡级,博格级护航航母。但是为什么美国的福特号造艘航母都是八年磨一剑的?首先福特级航母上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武器装备它有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测试,并且一个全新的舰体也需要进行抗冲击测试。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航母  多久  美军  惊人  建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