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M3给徕卡带来了巨大变化。徕卡相机的镜头卡口从旋入式L卡口改为了众所周知的四爪切刀M卡口,全新设计的宽视场亮框取景器,可与曝光表联动的单轴固定快门转盘,力矩式过片手柄,自动回零计数器。

想买台m口的徕卡,有什么型号推荐吗(胶片机),价格不要太贵?

想买台m口的徕卡,有什么型号推荐吗(胶片机),价格不要太贵

M3是第一台徕卡M系列照相机,而不是M1(1959年)或者是M2(1958年),这二者均是从M3衍生而来,但M3从未被超越。20世纪50年代的M3为徕卡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徕卡相机的镜头卡口由旋入式L卡口转变为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四爪插刀M卡口、全新设计的宽视野亮框式取景器、可与测光表联动的单轴固定式快门转盘、力矩式过片手柄、自动归零卷片计数器等等改变。

但M3一经推出立刻引发了“BARNACK Model”拥护者的抵触。为了照顾一些老用户对于“巴纳克”机型的怀念,徕卡于1957年以Leica IIIF为原型生产了Leica IIIG,而Leica IIIG也成为了徕卡旋入式L卡口最后的绝唱。从M3到IIIG是徕卡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人文关怀的“倒退”。自此之后的两次“倒退”分别出现在M5到M6,以及MP的推出。

从徕卡最终弃用螺口和MP造型上的复刻,充分证明Leica M3的成功。徕卡M3的改变 徕卡M3从1954年开始生产至1966年的十二年间一共生产了22万多台,这其中还包括了数量稀少的黑色机身以及为军方订制的军绿色机身。十二年间的M3也经历了数次大大小小的改动。徕卡M3在一步步完善自己,愈发的趋于完美。

徕卡·M3的过片方式分为单盘过片和双盘过片。顾名思义,单拨就是拨一个过膜扳手来完成一个过膜操作。扳手的角度在180度左右,和常见的手动单反相机差不多。M3设计之初,为防止过膜速度过快产生静电,徕卡设计师在M3上采用双拨过膜方式,即扳动过膜扳手两次完成一次过膜操作,扳手扳动角度约为90度。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单表盘型号操作起来更方便;双表盘更适合把玩,这种精密机器的设计精髓,从一根丝的触感就能感受到。


文章TAG:镜头  多支  厂商  国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