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有哪些应用?

人工智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有哪些应用

一、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工业、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速稳定,服务机器人增速突出。2018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8.2 亿美元,2013-2018 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其中,工业机器人168.2 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2.5 亿美元,特种机器人37.5 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6%、31%、13%。

二、探测机器人中的智能技术深度强化学习:使用深度强化学习是在复杂度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让机器人通过试错来学习,能 控制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完成避开障碍,收集物品并到达指定地点等任务。深度强化学习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算法中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在相近的障碍物群中震荡且不能识别 路径、在狭窄通道中摆动以及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等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机器人轨迹跟踪和动态避障的实时性和适应性.深度模仿学习:经过多年的发展,模仿学习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多步决策问题,其训练目标是使模型生成的状态-动作轨迹分布和输入的轨迹分布相匹配。

激光SLAM: 激光SLAM 系统通过对不同时刻两片点云的匹配与比对,计算激光雷达相对运动的距离和姿态的改变,也就完成了对机器人自身的定位。激光雷达距离测量比较准确,误差模型简单,在强光直射以外的环境中运行稳定,点云的处理也比较容易。视觉SLAM技术:视觉SLAM 可以帮助机器人获取三维空间环境信息,使其具备自主移动、路径规划、场景理解等功能。

视觉SLAM 的优点是它所利用的丰富纹理信息。例如两块尺寸相同内容却不同的广告牌,基于点云的激光SLAM 算法无法区别他们,而视觉则可以轻易分辨。无线5G 技术 :得益于5G 的1ms 的延迟时间, 5G 的速度提高将简化数据收集。5G 无线连接技术将给机器人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并更快的传回数据, 5G 的云化统一架构也将使能未来的云端实现实时控制。

三维物体识别:三维数据由传感器直接获得,可以表示为深度图、点云、网格、CAD 等不同形式。其中点云数据获取便捷,易于存储,具有离散和稀疏特性,方便扩展为高维的特征信息。另外,大部分立体视觉传感器具有主动发光单元,因此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 仍然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这就使得三维视觉相对于传统的二维视觉受环境和观测条件影响较小。

世界知名的十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有哪些?

没有恒久的第一,只有不断的进步。全球知名度的十大机器人制造商也都是一步步做起来的。国内工业机器人从15年至17年增速明显加快。数据来自:工业机器人观察员(转载请注明出处)对于了解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机器人观察员觉得,我们更应该知道中国市场前十大品牌,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十大品牌。(排名不分先后)1、FANUC(发那科)——日本,富士山下的黄色巨人。

发那科是日本富士的一个部门孕育出来的,发那科打开全球市场,并且取得辉煌战绩的产品是注塑机,注塑机全球销量最多。目前fanuc产品包括注塑机,CNC加工中心,以及工业机器人产品。全球汽车产业制定品牌之一。不过fanuc价格也较为昂贵。国内生产基地在上海。2、ABB——瑞士/瑞典合资,电气行业巨头ABB本身是电气化行业航母级公司,在电力,船舶等各类行业。

公司2016年营收338.3亿美元,而净利润则增长2%至19.6亿美元。很多人说ABB是最大的机器人公司,可以这么说,但是机器人并不是ABB主体业务。ABB以市场为引领的四大事业部电气产品、机器人及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电网事业部。国内生产基地在上海。3、KUKA(库卡)——德国/中国,美的收购库卡95%股份2017年上半年,库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5.13亿元,同比增加35%,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加98%(若剔除上年同期库卡因美的并购支付相关费用影响,同比增加35%),经营业务保持有效增长。

4、YASKAWA(安川)——日本,机器人电机品牌安川在中国国内,合资建设的工厂比较多。安川首钢,凯尔达,安川(常州)本部,安川美的(服务机器人),美的安川。安川与长盈精密共同成立天机智能。安川在中国市场除了工业机器人知名外,其伺服电机也占据相当大的市场。5、川崎(kawasaki)——日本川崎重工很多国人也都听过,川崎的机器人也同样占据不少的销量。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机器人  OFweek  工业用  
下一篇